唐踔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心状况和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唐山市和保定市全市各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1359例,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一般情况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简表( WHO-QOL-10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支持、功能独立性是该人群居家不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居家不出老年人。结论身心状况较差、获得社会支持较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出现居家不出。因此,社区工作者应从以上方面着手,加强其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田;王玉静;景丽伟;张超;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安紫薇;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70岁以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PCT指导治疗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对照组根据病情和临床症状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病原菌培养结果、住院天数、抗感染治疗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PCT指导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PCT指导治疗组培养出病原菌20例,病原学阳性率为36.4%,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19例,病原学阳性率为34.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PCT指导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 指导治疗组抗感染治疗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 PCT指导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CT指导治疗组治疗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指导能够缩短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降低抗炎药物费用以及住院费用。
作者:皮白雉;姚小英;徐网兰;姚钧;宣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患者1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血肌酐及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磷、血钙、血肌酐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血肌酐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广宇;蒋晓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使用对肺心病患者肺部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肺心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氯沙坦和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每搏量(SV);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gA、IgG和补体C3含量变化,评价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CO和SV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三项指标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FEV1和FEV1/FVC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和补体C3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补体C3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氯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肺组织损伤,增加体内补体C3含量。
作者:邓俊;邓欢;冯健;梁宇佳;熊瑛;王宋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Runt相关转录因子( Runx)2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 PO组)患者股骨干骨组织Runx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1例无骨质疏松的创伤性骨折者(非PO组)比较。结果两组Runx2均于骨折后5~7 d于手术中获得。 PO组Runx2表达值低于非PO组(P<0.05),并且PO组 Runx2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前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下降。
作者:解光越;侯晓华;张志勇;高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并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6 w后,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应用连线测验(TM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应用症状量表(TESS)评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愈率为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24/39),P<0.05〕,研究组患者HAMD和TESS评分分别为(14.50±1.47)分和(1.40±0.27)分,低于对照组〔(16.24±1.38)分和(2.13±0.29)分,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TMT A时间和 B时间分别为(58.73±4.70)s和(83.65±8.36)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2.46±4.91)s和(86.29±8.77)s,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WCST测试中完成分类数为(6.43±0.13)个,明显高于对照组〔(5.70±0.14)个,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WCST测试中持续性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分别为(19.30±1.92)个和(9.28±0.91)个,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1.83)个和(11.57±0.97)个,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陈春凤;朱翔贞;高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 LB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迁移能力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在 HUV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BP后,应用噻唑蓝( MTT)和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对HUVE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利用基质胶实验检测实验浓度LBP对血管形成作用的影响。结果①MTT 实验结果表明:随LBP浓度增加,抑制HUVECs增殖能力增强,同时应用甩片实验可推断LBP通过促进HUVECs凋亡而达到抑制细胞增长的作用;②划痕实验显示实验浓度LBP作用下HUVECs迁移距离较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实验浓度LBP可明显抑制血管形成。结论 LBP对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尹逊天;王巍;朱玉峰;白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 QOL特异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QOL总得分(55.56±14.56)分,生活质量相对较低,抑郁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1.48,P=0.001),抑郁发生率为91.8%。居住状态、病程、腰围身高比(WHTR)、身体健康自评、精神健康自评是QOL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住环境及提高其认知功能是提高QOL水平的关键。
作者:郑玉荣;魏保建;薛雅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道维护、生活质量等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IVPA组与PICC组相比,血栓形成、导管阻塞、护理贴膜引起的皮炎、静脉炎、局部肿胀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维护费用更少、维护时间更短,不按时维护、重新调管、意外拔管、再次置管等的发生率较低(均 P<0.05)。结论 IVPA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导管维护依从性良好,可作为老年化疗患者首选。
作者:陈国平;范平明;夏立平;李京泰;何丽;李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干预方案。选取200例中老年神经症患者,经过筛查选出其中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50)及对照组(n=50),干预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健康宣教外,每周在团体中进行2~3次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时间8w。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通过情感平衡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社会支持量表( SSR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8 w后,情感平衡量表得分高于基线分(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基线分( P<0.05),SSRS 评分高于基线分(P<0.05)。对照组8 w 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对患者的情感、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高景娜;韩笑;贾琼;齐巧玲;刘京乔;田梅;文素荣;王立红;崔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变化以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 AD患者(治疗组)和3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安理申药物(5 mg,1次/d)治疗24 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安理申治疗前后 AD患者及对照组血清 IL-1β、IL-6、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2 w及24 w进行MMSE、ADAS-Cog及 ADAS-ADL量表测评。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血清 IL-1β、IL-6及 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②安理申治疗AD后,患者MMSE 评分、ADAS-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分别为P=0.003,0.011);ADAS-Cog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5);③AD患者安理申治疗后单词记忆及回忆测验、结构性练习、单词辨认等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分别为 P=0.004,0.018,0.001)。结论AD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升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缺损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AD患者经安理申治疗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降低,同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推测安理申治疗AD的临床疗效除抑制胆碱酯酶外,还可能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缓AD进展。
作者:白银;王淑贞;郭洪志;王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核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 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随着MRI技术进步及功能磁共振( fMRI)广泛应用,其已经成为脑肿瘤成像的金标准,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还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 MRS)、灌注( PWI)及微观结构( DWI)显示其治疗后变化,可靠的区分辐射坏死和治疗后复发。 PET对肿瘤治疗反应的敏感性强于CT与MRI,但是假阳性率高。 b值,即弥散敏感因子,主要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敏感程度,是DWI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的生理环境不同,其病变在b值的取值上也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疾病,不同b值DWI所显示出来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b值的DWI在诊断胶质瘤上的应用及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作一个综述。
作者:刘沁茹;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 hGITRL)表达差异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其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112例食道癌临床组织样本和101例配对癌旁食道hGITRL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38例食道癌患者、12例食道异常增生患者和2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 hGITRL蛋白水平,分层分析与食道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一步生存分析hGITRL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食道癌组织中hGITRL蛋白条带灰度值较癌旁食道组织显著增高( P<0.001),且血清 hGITRL阳性率为食道癌>食道异常增生>正常食道(P<0.05);食道癌hGITRL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01);进一步生存分析发现hGITRL阳性表达者的3年、5年无瘤生存率和生存期,均较阴性者明显降低(P<0.05),Cox生存风险模型示 hGITRL可能是食道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0.05)。结论 hGITRL可能成为食道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且可能具有预测食道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但尚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李志祥;钱军;张立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住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这10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以及细化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AD组患者的 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均明显低于VD组(P<0.05)。 AD组患者和 VD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两项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oCA量表中的执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MMSE量表、MoCA量表的其他项目的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在幻觉、睡眠障碍、焦虑恐惧等精神行为异常方面的发生率不明显(P>0.05),但AD组患者在偏执和妄想、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在情感障碍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D相对于AD而言,其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异常情况较轻,可利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AD、VD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郑莉莎;赵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修订荷兰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法从承德市和南京市选取898名社区老年人,施测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AS)、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主动-投入、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59.4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3.532,RMESA=0.069,GFI=0.852,AGFI=0.816,CFI=0.900,IFI=0.901,NLI=0.867;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18~0.909;除“多样性”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皆显著正相关(r=0.143~0.424,PS<0.01)。结论汉化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群。
作者:刘海宁;李现文;韩布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VMAT)技术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 IMRT)技术在复发鼻咽癌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双弧VMAT与七野IMRT两组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 PTV)剂量参数、适形指数( CI)和均匀指数( HI),以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参数、机器监测跳数(MU)、投照时间。结果 VMAT的 PTV D98%略低于 IMRT(P<0.05),CI高于 IMRT(P<0.05),HI与IMRT无显著差异(P>0.05)。 VMAT 中双侧颞叶的 Dmean 与周围正常组织的 Dmean 均比 IMRT 低(P<0.05),脑干的 Dmean 略高于 IMRT(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VMAT的MV(672±112)明显少于IMRT(917±206),幅度约(25±13)%(P<0.05),VMAT投照时间〔(2.3±0.1)min〕比IMRT〔(5.1±0.4)min〕减少(54±3)%。结论局部复发鼻咽癌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略优于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保护双侧颞叶,有效减少MU和投照时间。
作者:陆佳扬;张基永;张武哲;彭逊;李梅;吴丽丽;谢文佳;谢良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三个地市≥60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EQ-5 D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208名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较好,存在健康问题维度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疼痛/不舒服(38.3%)、行动能力(17.9%)、焦虑/沮丧(17.1%)、日常活动(12.3%)、自我照顾能力(10.5%);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居住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慢性病是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的影响因素,年医疗支出还是影响疼痛/不舒服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慢性病是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和年龄是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史秀欣;王国文;胡雨亭;齐玉玲;张秀敏;高航;傅昌;杜玉杰;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长期饮酒对老年脑萎缩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头颅CT特征。方法接受检查或治疗的长期饮酒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无长期饮酒史的受试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63/75 vs 45.0%,36/80;χ2=25.510,P<0.001)。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酒次数、每日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均为老年长期饮酒人群发生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第三脑室宽度及哈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及前角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饮酒是导致老年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劝导老年酗酒者戒酒。
作者:翟茂雄;曾宪春;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治疗观念及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及进步,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及尽早干预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有预测性,但是其价值是有限的〔1,2〕。目前,针对血管功能的检测手段发展迅速,而无创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易于重复及随访、无创等优点,便于临床开展及早期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本文将讨论多种通过无创检测外周动脉功能评估血管功能的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飞;汪丽;杨萍;李文琦;司道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根据《2014年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社会养老床位数43.2万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28.9万张(不含未登记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数30.58张(2014年底老年人口945万人)。由此可见,机构养老是“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老机构数量的日益庞大和作用的日益凸显,如何对养老机构服务进行有效评价这一任务变得日益紧迫。本研究从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四维度”分析框架构建衡量养老机构服务的评价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陈旭峰;朱狄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