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Runt相关转录因子2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解光越;侯晓华;张志勇;高雯

关键词:骨质疏松, Runx2, 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Runt相关转录因子( Runx)2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 PO组)患者股骨干骨组织Runx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1例无骨质疏松的创伤性骨折者(非PO组)比较。结果两组Runx2均于骨折后5~7 d于手术中获得。 PO组Runx2表达值低于非PO组(P<0.05),并且PO组 Runx2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前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下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北京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住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调查。结果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良好262名(67.18%);受损128名(32.82%),总体健康状况尚可。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居住情况、疾病指数和认知功能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一般,尤其是与他人共同居住、疾病指数高、认知功能偏差的老年人,在保持和提高其整体健康状况的过程中,要重视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与MAPK/Erk信号通路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RVE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RVEC采用0、25、50和100μg/L的SDF-1处理,100μg/L SDF-1处理体外培养的 MRVEC细胞0、24、48和72 h,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RVEC细胞中MAP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活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RVEC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 U0126预处理 MRVEC 细胞,观察 MAPK/Erk 信号通路在 SDF-1调控 MRVEC 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与100μg/L的SDF-1处理组相比,25、50和100μg/L的 SDF-1均可显著上调 MRVEC 细胞中 Erk 的磷酸化水平,加强 MRVEC 细胞的增殖能力( P<0.01),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采用Erk信号通路阻断剂U0126阻断MRVEC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后,SDF-1促MRVEC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降低( P<0.01)。结论胰岛素可通过激活MRVEC细胞中的MAPK/Erk信号通路,进而增强MRVEC细胞的增殖能力,从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鄢燕琼;陈传绮;郭铁成;钟晓红;罗千军;高文;庄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评价及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方法测定1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内皮素和瘦素系统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医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瘦素及内皮素水平与预后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血清中上述分子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指标的异常,且内皮素、瘦素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预后呈负相关性。

    作者:李毅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杂交技术在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研究新进展

    冠脉搭桥术( CABG )一直以来是冠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途径,CABG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相比大优势在于其左乳内动脉( LIMA)与左前降支( LAD)的远期通畅率并终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远期效果〔1〕,然而CABG对于非左主干病变血管的效果不确切,可能与大隐静脉具有较低的远期通畅率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恰好对于这些病变血管有着独特的益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从病人角度来看,PCI术后与CABG术后的患者较少会感到不适感,其他优势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更短的住院时间,较快的康复时间以及较低的并发症和中风以及出血的风险〔2〕。杂交技术正是整合了CABG与PCI两者的优势,1996年出现了杂交技术这个概念, Angelini等〔3〕首次证实了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可靠性。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ACC)/美国心脏协会( AHA)发布的CABG的指南上指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的定义即指外科行LIMA-LOA移植术和非LDA冠脉行PCI,指南还指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在下列病人应用的证据水平为B级:(1)存在常规CABG手术限制的条件,比如升主动脉近端严重的钙化、靶血管条件较差,这些患者均不适于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但适于进行PCI;(2)缺乏合适的桥血管;(3) LDA血管病变解剖不适于PCI。后指南上认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在多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中可以作为CABG或者PCI的替换治疗,它可以提高总体风险收益比,该证据级别为B3。

    作者: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损害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 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MCI)患者的记忆损害。方法对25例 AD患者和2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明精神状态量(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WMS-RC(韦氏记忆量表中文修订版)。结果 AD组MMSE、MoCA总分明显低于aMCI组(P<0.05),aMCI组MMSE、MoCA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组与aMCI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P<0.05)。除经历、定向外,各分测验分数降低;aMCI与对照组相比记忆商降低,短时记忆中(视觉再生、联想学习)分数明显降低,长时记忆和瞬间记忆无明显差异。结论 AD患者与aMCI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记忆损害,AD患者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损害明显,aMCI患者短时记忆出现损害,瞬时记忆、长时记忆无显著变化。

    作者:张莹;田升军;李志强;赵檬;侯星亦;孙悦娇;郭春杰;马涤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创外周血管检测技术评估血管功能的应用及进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治疗观念及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及进步,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及尽早干预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有预测性,但是其价值是有限的〔1,2〕。目前,针对血管功能的检测手段发展迅速,而无创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易于重复及随访、无创等优点,便于临床开展及早期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本文将讨论多种通过无创检测外周动脉功能评估血管功能的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飞;汪丽;杨萍;李文琦;司道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yfra21-1、NSE、SCCA和CRP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酶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和 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肺癌患者联合诊断、TNM分期和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放射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110例老年肺癌患者和100例老年良性肺病患者血清Cyfra21-1、NSE、SCCA和CRP的浓度水平,对比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和老年良性肺疾病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老年肺癌患者和不同肿瘤分期的老年肺癌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NSE、SCCA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老年良性肺病患者( 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的Cyfra21-1、NSE、SCCA、CRP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 P<0.01);Cyfra21-1、SCCA 阳性率为鳞癌显著高于小细胞癌和腺癌( P<0.05),NSE阳性率为小细胞癌高(P<0.05),CRP阳性率为鳞癌高(P<0.05);使用Cyfra21-1+NSE+SCCA+CRP联合检测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而其特异度显著低于Cyfra21-1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中Cyfra21-1、NSE、SCCA和CRP能够较好地用于老年肺癌的诊断、分型以及分期,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老年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严宏;彭安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并不少见,Anavekar等〔1〕发现在145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3.6%的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另一方面,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是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GO等〔2〕在一项包括112万人的研究中发现,患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CrCL )<60 ml/min〕的患者中,14.9%的患者合并冠心病。由此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联密切,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作者:陈鹏;马云飞;尉海涛;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B431542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足细胞Cdk5/p35表达的影响

    目的:应用SB431542及Roscovitine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观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通路对高糖培养足细胞中Cdk5/p35表达的影响及抑制Cdk5激酶活性对高糖和TGF-β1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SB431542(0.1,1.0,10μmol/L)处理高糖培养的足细胞,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各处理组Cdk5及p3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Roscovitine对高糖及 TGF-β1刺激足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高糖(HG组)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NG)组和甘露醇组(M组)(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加入SB431542后,高糖培养导致的足细胞内Smad-2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HG+SB431542组足细胞内Cdk5和p35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明显低于HG组(P<0.05)。加入Roscovitine后,高糖及 TGF-β1诱导足细胞的足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活化TGF-β1通路上调Cdk5/p35表达从而诱导足细胞凋亡。

    作者:李宏博;张悦;郝军;赵松;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TmLRP)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 PRP)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 BH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用TmLRP及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各45例、43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88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 TmLRP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 P>0.05)。结论 TmLRP与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均有明确的疗效,但TmLRP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适合高龄高危BPH患者。

    作者:侯岩松;何屹;王华;朱崴;姜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隐性肾衰竭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隐性肾衰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血肌酐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60 ml· min-1·1.73 m-2作为隐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将67例COPD患者划分为隐性肾衰竭组及非隐性肾衰竭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7例 COPD 患者中,6例出现隐性肾衰竭,患病率为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概率较低(OR=0.033,95%CI 0.002~0.528,P=0.016);D-二聚体水平越高,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概率越高(OR=1.052,95%CI 1.041~1.133,P=0.038)。结论 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患病率为9%;女性及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COPD罹患隐性肾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曾勉;蒋玉洁;何婉媚;李斌;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AFL)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881例,检测谷氨酰转肽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清肌酐和肝脏超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及eGFR。结果881例体检人群中,NAFL 274例〔男212例,女62例,平均年龄(48.0±7.3)岁〕,健康人群607例〔男321例,女286例,平均年龄(47.7±8.8)岁〕,两组性别、SBP、DBP、UA、GGT、TG、TC、HDL-C、LDL-C、FPG、WC、BMI、eGF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NAFL人群eGFR平均水平低于健康人群〔(107.5±20.0)ml· min-1·1.73 m-2 vs.(112.8±24.6)ml· min-1·1.73 m-2〕。按eGFR水平从低到高将研究人群平均分成四组,发现NAFL患病率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P 趋势值=0.019)。经年龄、性别校正后,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 与 DBP、WC、BMI、GGT、TG、TC、LDL-C、UA等NAFL相关危险因素呈负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 eGFR与NAFL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NAFL可对eGFR产生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可能是导致eGFR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生志;沈哲;厉有名;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伏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 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稳定期COPD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终有效病例67例,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口服液、多索茶碱胶囊口服,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三伏天中每一伏的第1天加用中药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SGRQ评分、肺功能、IL-8、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3.53%(P<0.05);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血清IL-8、TNF-α水平的降低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SQRQ评分和肺功能均能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防治稳定期COPD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血IL-8、TNF-α水平,推测是其防治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诗清;朱裕林;赵皓;陈莉;汪超;孙涛;柳雯;周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动中音乐刺激对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中音乐刺激对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社区老年居民,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刺激组,每组26例。比较两组老年居民运动时间、情绪指标及干预前后疲劳相关指标变化差异。结果音乐刺激组运动时间高于对照组,生理疲惫得分低于对照组,身心平静、积极投入、活力激发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音乐刺激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中音乐刺激能够有效改善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

    作者:高丽琴;毛慕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筛查确诊为T2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社区干预。干预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积极的社区干预治疗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陈薇薇;陈肖静;刘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PCT的水平、不同程度患者的血清PCT的水平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的相关性,观察不同PCT水平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在脓毒血症不同程度的比较中,脓毒血症患者PCT值要优于合并器官衰竭组,合并器官衰竭组优于感染休克组;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比较中,脓毒血症合并器官组及感染性休克组要显著高于单纯性脓毒血症(P<0.05)。在患者病情转归的比较中,好转组PCT值逐渐降低,无效组PCT值无明显变化,死亡组PCT值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CT值与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呈正比,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周凯;胡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荷瘤状态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的百分率以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试验组选择女性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40例,其中Ⅰ期乳腺癌23例,Ⅱ+Ⅲ期乳腺癌17例;以女性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三色荧光免疫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统计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 CD3+T 细胞、CD4+T 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Ⅱ+Ⅲ期患者明显低于Ⅰ期患者( 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45RA+T细胞明显减少,而 CD45RO+T 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Ⅰ期乳腺癌患者比较,Ⅱ+Ⅲ期乳腺癌患者 CD45RA+T 细胞明显减少,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检测是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肿瘤恶变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王文慧;李海滨;李景生;宋玉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枸杞多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 LB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迁移能力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在 HUV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BP后,应用噻唑蓝( MTT)和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对HUVE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利用基质胶实验检测实验浓度LBP对血管形成作用的影响。结果①MTT 实验结果表明:随LBP浓度增加,抑制HUVECs增殖能力增强,同时应用甩片实验可推断LBP通过促进HUVECs凋亡而达到抑制细胞增长的作用;②划痕实验显示实验浓度LBP作用下HUVECs迁移距离较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实验浓度LBP可明显抑制血管形成。结论 LBP对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尹逊天;王巍;朱玉峰;白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老年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道维护、生活质量等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IVPA组与PICC组相比,血栓形成、导管阻塞、护理贴膜引起的皮炎、静脉炎、局部肿胀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维护费用更少、维护时间更短,不按时维护、重新调管、意外拔管、再次置管等的发生率较低(均 P<0.05)。结论 IVPA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导管维护依从性良好,可作为老年化疗患者首选。

    作者:陈国平;范平明;夏立平;李京泰;何丽;李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龄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