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强;王卫;熊瑞;邓津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常同时存在,也就是常说的重叠综合征( OS)。 OSAHS和COPD都是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及独立危险因素〔1〕,而OS因为同时存在上气道和下气道的阻塞及呼吸运动减弱,将引起更严重的低氧,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出现更早更严重,从而导致预后更差,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OS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O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这两种疾病之间有无内在联系仍不十分清楚,有研究发现全身炎症反应在单纯OSAHS和单纯COPD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2〕,并且可能在O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3〕,因此炎症反应可能对OS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OS目前与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文慧兰;况九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社区老年人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承担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的家庭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得分为(5.46±3.08)分。影响照顾者家庭功能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能否提供好照顾,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来源及对照顾是否满意。结论照顾老人这一角色对照顾者家庭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应关注和重视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并为之提供相关支持,以维持和促进照顾者家庭功能的良性发展。
作者:刘腊梅;周兰姝;路丽娜;李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往往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采用后外侧切口径路进行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已成为标准的肺癌手术方式。由于后外侧切口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好,可以满足不同肺叶肺癌手术需要等优点已经成为常选用的手术切口。但其手术切口过长,创伤巨大,必须切断背阔肌及前锯肌,出血较多,术后恢复慢,尤其是术后疼痛剧烈,易导致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使得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尤其是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在肺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上面临巨大的挑战〔1〕。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老年肺癌患者的应用。
作者:王巍炜;巫正伟;李高峰;王德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核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 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随着MRI技术进步及功能磁共振( fMRI)广泛应用,其已经成为脑肿瘤成像的金标准,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还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 MRS)、灌注( PWI)及微观结构( DWI)显示其治疗后变化,可靠的区分辐射坏死和治疗后复发。 PET对肿瘤治疗反应的敏感性强于CT与MRI,但是假阳性率高。 b值,即弥散敏感因子,主要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敏感程度,是DWI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的生理环境不同,其病变在b值的取值上也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疾病,不同b值DWI所显示出来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b值的DWI在诊断胶质瘤上的应用及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作一个综述。
作者:刘沁茹;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应用R-TPA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方法收集在该院住院的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2例,对其中血管再通后发生再闭塞者1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急性期再闭塞率较高,本组资料显示为37.5%,患者多数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等危险因素。头颅TCD及颈部彩超提示,多发脑动脉狭窄、闭塞。结论针对血管再闭塞的原因,积极治疗,防止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作者:张建;付慧霄;孙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玉液消肿散对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鼻咽鳞癌并进行放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观察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放疗患者玉液消肿散治疗前后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静态唾液流量变化、体力状况、血液CD3+、CD4+和CD8+表达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LENT/SOMA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5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 CD3+和 CD4+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治疗前(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CD3+和CD4+表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贫血、肝肾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没有差异( P>0.05)。结论玉液消肿散能够改善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评分,增加静态唾液流量,改善鼻咽鳞癌放疗后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龚添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筛查确诊为T2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社区干预。干预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积极的社区干预治疗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陈薇薇;陈肖静;刘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消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中药组4组,中药组按生药20 g· kg-1· d-1进行干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血糖( Glu)、24 h 微量白蛋白(24 h m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HE、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肾消通络方对DN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厄贝沙坦组、中药组的24 h mAlb、Scr与BUN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E及PAS染色:厄贝沙坦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病理改变减轻,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电镜观察:厄贝沙坦组和中药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肾消通络方可显著降低DN大鼠24 h mAlb、Scr、BUN水平,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形态结构的作用。
作者:马国平;丁英钧;董绍英;刘洪斌;赵玉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两周期顺铂加依托泊苷( EP)方案化疗敏感性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确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治的住院患者58例,接受常规的两周期EP化疗后联合局部放疗。两周期 EP方案化疗结束后评估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为化疗有效组,无变化(SD)和疾病进展(PD)患者为化疗无效组,继续2~4周期EP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观察毒副作用,评估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结束后4 w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 RR),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随访终点。结果共有55例患者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及同步放疗,其中化疗有效组39例,化疗无效组16例,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化疗有效组的RR为79.5%(31/39),化疗无效组为37.5%(6/16),χ2=5.12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PFS:化疗有效组18个月,化疗无效组6.0个月,χ2=5.212,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2周期EP方案化疗有效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优于化疗无效患者。
作者:丁新民;冯华松;伏婷婷;聂舟山;潘磊;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白藜芦醇(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的适作用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蛋白改变情况。结果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毒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 mg/L的Res作用72 h 对人皮肤癌 HS-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大;加入 Res处理48 h 后人皮肤癌 HS-4的 G 0/G 1期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 P<0.05),S 期细胞数目比对照组低(P<0.05),G2/M期细胞数目两组差别不明显;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Res可抑制HS-4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能影响皮肤癌HS-4细胞周期,将其阻滞于G1期,为Res在皮肤癌中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医生开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诊断乳腺肿瘤〔1〕。本研究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世强;王卫;熊瑞;邓津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认知功能及对海马区GAP-43和突触素 P3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 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只。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操作;对照组大鼠制成VD模型,并予以生理盐水;观察组大鼠制成 VD模型后,予以丁苯肽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采取 MG-Y-型迷宫检测其认知功能以及采用 Western印迹和 RT-PCR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区内GAP-43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空白组大鼠的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空白组大鼠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均提高(P均<0.05),而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观察组 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VD大鼠,可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可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及再生,改善VD大鼠海马区GAP-43及突触素P38的表达,从而提供其认知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庆友;师岩;王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负载的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诊断明确且不再适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HRP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接受前列腺癌细胞系裂解物致敏DC联合CIK过继免疫;实验组16例,接受PAP-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晚期HRPC 患者对DC 联合CIK治疗的耐受良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增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w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有所升高,治疗后1个月PSA值下降,且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疗效评价:实验组3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对照组2例PR、8例SD、6例PD,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KPS评分)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AP负载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前列腺癌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CIK免疫治疗,使患者无病生存获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娜;孟凡旭;于鹏跃;刘念;张奇;刘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规律倒走对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进行为期16周(每周3次,每次1 h)倒走干预。16周前后使用芬兰Metitur 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和DJ2L-Ⅱ型单脚站立测试仪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测试。结果①16 w后试验组的开、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30,P=0.042);②16 w后试验组开眼双脚站立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显著减小(P=0.040,P=0.036),而闭眼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均非常显著减小(P=0.002,P=0.001)。结论16 w的倒走运动改善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倒走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运动干预手段。
作者:张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长期饮酒对老年脑萎缩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头颅CT特征。方法接受检查或治疗的长期饮酒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无长期饮酒史的受试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63/75 vs 45.0%,36/80;χ2=25.510,P<0.001)。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酒次数、每日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均为老年长期饮酒人群发生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第三脑室宽度及哈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及前角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饮酒是导致老年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劝导老年酗酒者戒酒。
作者:翟茂雄;曾宪春;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体检人群维生素D( V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2014年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328例,年龄60~84岁,平均(66.1±5.5)岁。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收集身高、体重、年龄等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分为VD充足组(≥75 nmol/L);VD不足组(50~75 nmol/L);VD缺乏组(<50 nmol/L)。结果三组BMI、FPG、TG、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5、3.081、4.069、7.336,P<0.05)。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D水平与 FPG、TG、BMI、平均年龄呈负相关(r=-0.153、-0.115、-0.122、-0.279,P<0.05),与HDL-C、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r=-0.059、0.024、-0.006,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TG为 VD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VD营养状况与BMI、FPG及TG等代谢相关指标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群VD不足或缺乏的状况逐渐加重。
作者:陈晓彤;甘小玲;王培;陈庆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老年子宫内膜癌与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MMP组织抑制因子(TIMP)-1(t=3.358, P=0.001)、MMP-3(t=4.375,P<0.001)、VEGF(t=19.0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1,P=0.039)(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0.70,P<0.001)(P<0.01)。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t=3.154,P=0.002)、IL-8(t=23.7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 VEGF与 MMP-9(r=0.626,P<0.01)及 IL-8(t=0.682,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VEGF与MMP-9、IL-8呈正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卢建军;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多聚腺苷酸结合相互作用蛋白1( Paip1)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蛋白质,与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 PABP )及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相互作用,参与了翻译起始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然而Paip1调节翻译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将目前PAiP1相关的研究进展做如下归纳。
作者:吴水梅;刘茂生;郑燕;李琳琳;李腾政;张吉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为主,但仍有频发加重,因此要探求新的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解来减轻炎症,2010年4月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推荐批准罗氟司特(一种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用于伴慢性支气管炎且有频繁加重史的重度 COPD 患者附加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上的维持治疗〔1〕。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COPD指南中推荐罗氟司特可用于治疗经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重度或极重度气流受限和频繁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本文就罗氟司特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景伟;温中梅;袁海波;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