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叠综合征与炎症、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文慧兰;况九龙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 炎症, 心血管疾病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常同时存在,也就是常说的重叠综合征( OS)。 OSAHS和COPD都是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及独立危险因素〔1〕,而OS因为同时存在上气道和下气道的阻塞及呼吸运动减弱,将引起更严重的低氧,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出现更早更严重,从而导致预后更差,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OS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O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这两种疾病之间有无内在联系仍不十分清楚,有研究发现全身炎症反应在单纯OSAHS和单纯COPD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2〕,并且可能在O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3〕,因此炎症反应可能对OS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OS目前与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行动研究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行动研究初是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现象而提出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基本内涵是:行动者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1〕。自90年代以来,开始在护理领域中应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慢性病增多,家庭护理需求增加〔2〕,促使社区护理服务处于全面深入的变革发展时期。行动研究作为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研究方法,有益于推动社区护理发展,促进护理实践与理论衔接,对社区护理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述行动研究及其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淑粉;杨培常;张振香;张艳;李冰华;孙霞;马玲;侯睿;翟军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操作规范

    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治疗比较困难,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1,2〕。祖国医学认为该类病因虽然可分为寒、湿、热或气血虚弱、阴阳不足,但总病机都要转换到气滞血瘀这一点上,因此活血化瘀是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治疗法则〔3〕。传统针灸疗法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作用,对改善肢体缺血症状有一定疗效,一般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应用于临床。本专科在临床上针灸颈部夹脊穴及腰部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4,5〕。电针夹脊穴治疗法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科研积累的经验,将脊髓刺激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研究与中医针灸理论相结合的技术--以微弱电流直接刺激脊髓脊柱技术,通过针刺棘突两侧肌肉丰厚处,刺激兴奋传入神经粗纤维。

    作者:高杰;夏联恒;张雅;付晨菲;李晓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清CD40、CD40 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S患者94例,其中IMT增厚的有34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60例;健康体检者20例(IMT正常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I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 CD40、CD40L和 MMP-9水平。结果随着IMT的增厚,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不稳定斑块的 CAS患者 IMT及血清 CD40、CD40L、MMP-9水平较稳定斑块患者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CAS患者脑梗死(CI)发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P均<0.05)。结论血清 CD40、CD40L、MMP-9能促进 CAS 的形成和增厚,MMP-9能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CI的发生,监测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能用来预测CAS患者的IMT、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预后。

    作者:马清峰;李建军;熊亮;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浙江省养老机构服务评价体系--基于“四维度”框架的分析

    根据《2014年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共有社会养老床位数43.2万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28.9万张(不含未登记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数30.58张(2014年底老年人口945万人)。由此可见,机构养老是“三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老机构数量的日益庞大和作用的日益凸显,如何对养老机构服务进行有效评价这一任务变得日益紧迫。本研究从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四维度”分析框架构建衡量养老机构服务的评价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陈旭峰;朱狄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负载的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负载的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诊断明确且不再适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HRP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接受前列腺癌细胞系裂解物致敏DC联合CIK过继免疫;实验组16例,接受PAP-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晚期HRPC 患者对DC 联合CIK治疗的耐受良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增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w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有所升高,治疗后1个月PSA值下降,且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疗效评价:实验组3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对照组2例PR、8例SD、6例PD,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KPS评分)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AP负载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前列腺癌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CIK免疫治疗,使患者无病生存获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娜;孟凡旭;于鹏跃;刘念;张奇;刘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龄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鹿花盘粉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鹿花盘粉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50 mg/kg)、鹿花盘粉低(0.75 g/kg)、中(1.50 g/kg)和高(3.00 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0 d。末次给药12 h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CCl4花生油,雌性4.00 ml/kg、雄性3.50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花生油。24 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血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制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 CCl4模型组比较,鹿花盘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5);鹿花盘粉高剂量组肝脏组织中 SOD活力较CCl4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 HE染色结果显示,鹿花盘粉中剂量组肝内病灶发生率下降,脂肪变性、坏死程度及炎性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鹿花盘粉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彬彬;南璐璐;赵越;陈思瑶;杨柳;徐峰;刘磊;周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丹酚酸B对大鼠缺血心肌组织溶酶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酚酸B( Sal B)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肌溶酶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和Sal B 12.8、6.4、3.2 mg/kg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ISO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给药7 d后,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组织蛋白酶 D( Cat-D)的活性,心脏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一氧化氮( NO)、Cat-D和溶酶体匀浆中 Cat-D 的活性;HE 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或 P<0.01),模型组大鼠心电图T波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 Lamp-2、Cat-D的水平显著升高,心脏匀浆中 NOS、NO、Cat-D含量升高,溶酶体匀浆中 Cat-D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 Sal B 12.8、6.4 mg/kg组和丹参注射液组能够显著降低心电图T 波升高值,降低血清 lamp2、Cat-D和心脏匀浆中NOS、NO、Cat-D含量,升高心脏溶酶体匀浆Cat -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 Sal B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溶酶体的膜稳定性及水解酶的活性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孙帅军;王新宇;黄小玲;陈叶香;王曼;蒋宝平;许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对肺心病患者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使用对肺心病患者肺部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肺心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氯沙坦和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每搏量(SV);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gA、IgG和补体C3含量变化,评价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CO和SV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三项指标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FEV1和FEV1/FVC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两项指标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和补体C3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补体C3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氯沙坦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肺组织损伤,增加体内补体C3含量。

    作者:邓俊;邓欢;冯健;梁宇佳;熊瑛;王宋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白藜芦醇下调Cyclin家族表达调节皮肤癌HS-4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中药白藜芦醇(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的适作用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蛋白改变情况。结果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毒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 mg/L的Res作用72 h 对人皮肤癌 HS-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大;加入 Res处理48 h 后人皮肤癌 HS-4的 G 0/G 1期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 P<0.05),S 期细胞数目比对照组低(P<0.05),G2/M期细胞数目两组差别不明显;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Res可抑制HS-4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能影响皮肤癌HS-4细胞周期,将其阻滞于G1期,为Res在皮肤癌中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玉液消肿散对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玉液消肿散对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鼻咽鳞癌并进行放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观察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放疗患者玉液消肿散治疗前后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静态唾液流量变化、体力状况、血液CD3+、CD4+和CD8+表达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LENT/SOMA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5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 CD3+和 CD4+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治疗前(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CD3+和CD4+表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贫血、肝肾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没有差异( P>0.05)。结论玉液消肿散能够改善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评分,增加静态唾液流量,改善鼻咽鳞癌放疗后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龚添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并不少见,Anavekar等〔1〕发现在145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3.6%的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另一方面,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是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GO等〔2〕在一项包括112万人的研究中发现,患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CrCL )<60 ml/min〕的患者中,14.9%的患者合并冠心病。由此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联密切,需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作者:陈鹏;马云飞;尉海涛;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评价及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方法测定1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内皮素和瘦素系统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医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瘦素及内皮素水平与预后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血清中上述分子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指标的异常,且内皮素、瘦素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预后呈负相关性。

    作者:李毅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TmLRP)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 PRP)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 BH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用TmLRP及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各45例、43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88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 TmLRP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 P>0.05)。结论 TmLRP与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均有明确的疗效,但TmLRP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适合高龄高危BPH患者。

    作者:侯岩松;何屹;王华;朱崴;姜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病房( 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反应蛋白( 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ICU重症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ICU非感染性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样,比较血清中 PCT和 CRP的含量及检测的阳性率等。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3.75%,CRP检测阳性率为100%,观察组PCT平均含量为(6.27±2.8)ng/ml,CRP的平均含量为(41.26±7.7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5±0.14)ng/ml和(5.61±2.81)mg/L(P<0.05)。结论 PCT特异性较 CRP高,稳定性较好,故联合监测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诗阳;王日兴;吕有凯;林芳崇;冯奇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武汉市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武汉市江汉区人群高血压前期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平均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BMI)、腰围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患者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BMI、空腹血糖、TG、UA,高血压前期患者危险因素有年龄、BMI、UA(P<0.05)。高血压前期组患者中,51.3%的患者至少合并1项代谢异常,其合并超重及肥胖、高血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已经出现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聚集。对于此类患者,保持正常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因大部分高血压前期患者无自觉症状,迫切需要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高高血压前期患者对血压水平的主动控制性,减缓高血压前期患者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作者:汪亚芸;陈玲;陈曼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癌大鼠体内TH17/Treg失衡及意义

    目的:观察肝癌大鼠体内TH17/Treg失衡状态,从而探讨免疫细胞在肝癌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观察大鼠肝癌模型和对照组,提取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H17及Treg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上清白细胞介素(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β含量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RORγT及Foxp3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体内单个核细胞CD8表达量显著升高, CD3、CD4表达量显著降低,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TH17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Treg细胞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5);IL-17含量显著升高,TNF-β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RORγT含量显著升高,Foxp3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癌大鼠TH17/Treg失衡,具体表现为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增多,而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降低,提示TH17/Treg失衡与肝癌疾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刚哲;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长期饮酒对老年脑萎缩发生的影响及头颅CT特征

    目的:观察长期饮酒对老年脑萎缩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头颅CT特征。方法接受检查或治疗的长期饮酒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无长期饮酒史的受试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63/75 vs 45.0%,36/80;χ2=25.510,P<0.001)。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酒次数、每日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均为老年长期饮酒人群发生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第三脑室宽度及哈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及前角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饮酒是导致老年脑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劝导老年酗酒者戒酒。

    作者:翟茂雄;曾宪春;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B7-H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B7-H1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7-H1的表达情况。采用 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 si-B7-H1-1和 si-B7-H1-2进入肝癌 HepG2细胞,并通过 RT-PCR和Weatern印迹方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情况。敲低肝癌HepG2细胞中B7-H1的表达后,采用MTT方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Annexin V/7-AAD双染的方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采用Lonza电转染的方法转染si-B7-H1-1和si-B7-H1-2进入肝癌HepG2细胞后,肝癌HepG2细胞中-B7-H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转染si-B7-H1-1和si-B7-H1-2敲低肝癌HepG2细胞中B7-H1表达后,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B7-H1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水平,提示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7-H1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黎靖;陈红;雷正明;付文广;淦宇;蒋禹;温剑;李秋;李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三个地市≥60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EQ-5 D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208名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较好,存在健康问题维度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疼痛/不舒服(38.3%)、行动能力(17.9%)、焦虑/沮丧(17.1%)、日常活动(12.3%)、自我照顾能力(10.5%);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居住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慢性病是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的影响因素,年医疗支出还是影响疼痛/不舒服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慢性病是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和年龄是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史秀欣;王国文;胡雨亭;齐玉玲;张秀敏;高航;傅昌;杜玉杰;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