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D40、CD40 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马清峰;李建军;熊亮;张静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S患者94例,其中IMT增厚的有34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60例;健康体检者20例(IMT正常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I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 CD40、CD40L和 MMP-9水平。结果随着IMT的增厚,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不稳定斑块的 CAS患者 IMT及血清 CD40、CD40L、MMP-9水平较稳定斑块患者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CAS患者脑梗死(CI)发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P均<0.05)。结论血清 CD40、CD40L、MMP-9能促进 CAS 的形成和增厚,MMP-9能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CI的发生,监测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能用来预测CAS患者的IMT、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对健康自评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对健康自评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齐齐哈尔市580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与健康自评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患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量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P<0.05)。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2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自评为“很好”的比例(1.4%)明显低于只患有1种的(13.7%)及未患慢性病的(43.2%)(P<0.05)。部分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较大。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显著(P<0.05)。冠心病、脂肪肝、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自评的消极影响不显著(P>0.05)。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重要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533。与60~74岁年龄组相比,≥75岁组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478。与接受过9年以上教育的老年人相比,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的OR值为0.323。结论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自评的消极因素,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与生活方式,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防治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孙玉华;王晓峰;张幸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杂交技术在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研究新进展

    冠脉搭桥术( CABG )一直以来是冠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途径,CABG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相比大优势在于其左乳内动脉( LIMA)与左前降支( LAD)的远期通畅率并终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远期效果〔1〕,然而CABG对于非左主干病变血管的效果不确切,可能与大隐静脉具有较低的远期通畅率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恰好对于这些病变血管有着独特的益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从病人角度来看,PCI术后与CABG术后的患者较少会感到不适感,其他优势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更短的住院时间,较快的康复时间以及较低的并发症和中风以及出血的风险〔2〕。杂交技术正是整合了CABG与PCI两者的优势,1996年出现了杂交技术这个概念, Angelini等〔3〕首次证实了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可靠性。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ACC)/美国心脏协会( AHA)发布的CABG的指南上指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的定义即指外科行LIMA-LOA移植术和非LDA冠脉行PCI,指南还指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在下列病人应用的证据水平为B级:(1)存在常规CABG手术限制的条件,比如升主动脉近端严重的钙化、靶血管条件较差,这些患者均不适于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但适于进行PCI;(2)缺乏合适的桥血管;(3) LDA血管病变解剖不适于PCI。后指南上认为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在多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中可以作为CABG或者PCI的替换治疗,它可以提高总体风险收益比,该证据级别为B3。

    作者: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滋补脾阴法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影响

    目的:研究滋补脾阴法改善大鼠糖尿病脑病及其线粒体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脑病组( DM组),滋补脾阴组(ZBPYR组),健脾益气组(BZYQ组)和滋补肾阴组(LWDH组)。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JC-1和 DCFH标记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高低、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ZBPYR组水迷宫潜伏期低于DM 组(P<0.01),BZYQ和 LWDH 组与DM 组无统计学差异 ZBPYR组△Ψm高于 DM组(P<0.05),BZYQ和LWDH组△Ψm较DM组无统计学意义;DM组 ROS高于 ZBPYR组(P<0.05),与 BZYQ和LWDH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BPYR提高△Ψm,降低ROS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作者:孙铮;战丽彬;姜如娇;隋华;梁丽娜;李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白藜芦醇下调Cyclin家族表达调节皮肤癌HS-4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中药白藜芦醇(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的适作用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蛋白改变情况。结果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毒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 mg/L的Res作用72 h 对人皮肤癌 HS-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大;加入 Res处理48 h 后人皮肤癌 HS-4的 G 0/G 1期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 P<0.05),S 期细胞数目比对照组低(P<0.05),G2/M期细胞数目两组差别不明显;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Res可抑制HS-4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能影响皮肤癌HS-4细胞周期,将其阻滞于G1期,为Res在皮肤癌中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评价及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方法测定1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内皮素和瘦素系统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医院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内皮素及其受体、瘦素及其受体、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卒中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瘦素及内皮素水平与预后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血清中上述分子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指标的异常,且内皮素、瘦素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预后呈负相关性。

    作者:李毅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动中音乐刺激对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中音乐刺激对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社区老年居民,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刺激组,每组26例。比较两组老年居民运动时间、情绪指标及干预前后疲劳相关指标变化差异。结果音乐刺激组运动时间高于对照组,生理疲惫得分低于对照组,身心平静、积极投入、活力激发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音乐刺激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中音乐刺激能够有效改善社区老年居民运动性疲劳。

    作者:高丽琴;毛慕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聚集率(MA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和两者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每周期化、放疗前检测MAR、CK-MB,并与对照组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情稳定、病情加重和死亡三类,探讨MAR、CK-MB对不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MAR与 CK-MB升高呈显著正相关( r=0.64,P=0.038);随MAR和CK-MB升高心功能不全分级加重;MAR(r=0.58,P=0.042)和CK-MB(r=0.62,P=0.002)升高与Ⅳ级心功能不全呈显著正相关。观察组Ⅲ、Ⅳ级心功能不全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01、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MAR升高、CK-MB升高与晚期肿瘤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38、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AR升高(P=0.008,OR=7.35,95%CI 1.89~26.17)、CK-MB 升高(P=0.041,OR=2.35,95%CI 1.19~16.73)是晚期肿瘤患者病情加重独立危险因素;MAR升高(P=0.009,OR=17.43,95%CI 3.19~121.37)、CK-MB升高(P=0.007,OR=11.23,95%CI 1.99~66.14)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MB可促进血小板聚集,晚期肿瘤患者MAR和 CK-MB升高与心功能不全分级相关;MAR和CK-MB升高可作为判定晚期肿瘤患者预后差的指标之一。

    作者:朱传安;李艳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AFL)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881例,检测谷氨酰转肽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清肌酐和肝脏超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及eGFR。结果881例体检人群中,NAFL 274例〔男212例,女62例,平均年龄(48.0±7.3)岁〕,健康人群607例〔男321例,女286例,平均年龄(47.7±8.8)岁〕,两组性别、SBP、DBP、UA、GGT、TG、TC、HDL-C、LDL-C、FPG、WC、BMI、eGF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NAFL人群eGFR平均水平低于健康人群〔(107.5±20.0)ml· min-1·1.73 m-2 vs.(112.8±24.6)ml· min-1·1.73 m-2〕。按eGFR水平从低到高将研究人群平均分成四组,发现NAFL患病率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P 趋势值=0.019)。经年龄、性别校正后,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 与 DBP、WC、BMI、GGT、TG、TC、LDL-C、UA等NAFL相关危险因素呈负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 eGFR与NAFL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NAFL可对eGFR产生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可能是导致eGFR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生志;沈哲;厉有名;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筛查确诊为T2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社区干预。干预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积极的社区干预治疗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陈薇薇;陈肖静;刘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北京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住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调查。结果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良好262名(67.18%);受损128名(32.82%),总体健康状况尚可。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居住情况、疾病指数和认知功能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一般,尤其是与他人共同居住、疾病指数高、认知功能偏差的老年人,在保持和提高其整体健康状况的过程中,要重视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局部复发鼻咽癌旋转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VMAT)技术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 IMRT)技术在复发鼻咽癌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双弧VMAT与七野IMRT两组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 PTV)剂量参数、适形指数( CI)和均匀指数( HI),以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参数、机器监测跳数(MU)、投照时间。结果 VMAT的 PTV D98%略低于 IMRT(P<0.05),CI高于 IMRT(P<0.05),HI与IMRT无显著差异(P>0.05)。 VMAT 中双侧颞叶的 Dmean 与周围正常组织的 Dmean 均比 IMRT 低(P<0.05),脑干的 Dmean 略高于 IMRT(P<0.05),在其他危及器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VMAT的MV(672±112)明显少于IMRT(917±206),幅度约(25±13)%(P<0.05),VMAT投照时间〔(2.3±0.1)min〕比IMRT〔(5.1±0.4)min〕减少(54±3)%。结论局部复发鼻咽癌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略优于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保护双侧颞叶,有效减少MU和投照时间。

    作者:陆佳扬;张基永;张武哲;彭逊;李梅;吴丽丽;谢文佳;谢良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TmLRP)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 PRP)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 BH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用TmLRP及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各45例、43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等指标。结果88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 TmLRP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别( P>0.05)。结论 TmLRP与PR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均有明确的疗效,但TmLRP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适合高龄高危BPH患者。

    作者:侯岩松;何屹;王华;朱崴;姜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诊断的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核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 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随着MRI技术进步及功能磁共振( fMRI)广泛应用,其已经成为脑肿瘤成像的金标准,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还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 MRS)、灌注( PWI)及微观结构( DWI)显示其治疗后变化,可靠的区分辐射坏死和治疗后复发。 PET对肿瘤治疗反应的敏感性强于CT与MRI,但是假阳性率高。 b值,即弥散敏感因子,主要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敏感程度,是DWI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的生理环境不同,其病变在b值的取值上也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疾病,不同b值DWI所显示出来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b值的DWI在诊断胶质瘤上的应用及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作一个综述。

    作者:刘沁茹;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Runt相关转录因子2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Runt相关转录因子( Runx)2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 PO组)患者股骨干骨组织Runx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1例无骨质疏松的创伤性骨折者(非PO组)比较。结果两组Runx2均于骨折后5~7 d于手术中获得。 PO组Runx2表达值低于非PO组(P<0.05),并且PO组 Runx2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前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下降。

    作者:解光越;侯晓华;张志勇;高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技术在Sarcopenia研究中的应用

    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是在体育生物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构建的新的学科,是一门新的实验课程,它是力求把握体育生物学科新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新的实验内容和先进技术方法,并与体育运动的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观察运动作用下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为诊断和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熊晓玲;孟思进;赵凌玉;何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经皮冠脉介入术( PCI)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行PCI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术前8 h给予80 mg负荷量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TIMI)帧数( CTFC)、术前、术后三羟甲基丙烷( TMP)心肌灌注分级,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 w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水平。结果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研究组CTFC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TMP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hs-CRP、NO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1 w两组患者ET-1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术后1 d及术后1 w hs-CRP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再灌注。

    作者:黄兴红;杨永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癌大鼠体内TH17/Treg失衡及意义

    目的:观察肝癌大鼠体内TH17/Treg失衡状态,从而探讨免疫细胞在肝癌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观察大鼠肝癌模型和对照组,提取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H17及Treg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上清白细胞介素(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β含量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RORγT及Foxp3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体内单个核细胞CD8表达量显著升高, CD3、CD4表达量显著降低,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TH17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Treg细胞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5);IL-17含量显著升高,TNF-β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RORγT含量显著升高,Foxp3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癌大鼠TH17/Treg失衡,具体表现为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增多,而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降低,提示TH17/Treg失衡与肝癌疾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刚哲;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行动研究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行动研究初是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现象而提出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基本内涵是:行动者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1〕。自90年代以来,开始在护理领域中应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慢性病增多,家庭护理需求增加〔2〕,促使社区护理服务处于全面深入的变革发展时期。行动研究作为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研究方法,有益于推动社区护理发展,促进护理实践与理论衔接,对社区护理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述行动研究及其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淑粉;杨培常;张振香;张艳;李冰华;孙霞;马玲;侯睿;翟军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后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达8%~10.5%〔1〕,TIA发病后2~7 d为脑卒中高风险期,对患者进行紧急病情评估、干预可减少卒中发生。 Johnston 等〔2〕提出的ABCD2评分法可预测TIA后短期脑梗死的发生。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TIA预后相关〔3〕。本研究探讨ABCD2评分联合血浆Fg水平对TIA近期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发明;王成谋;陈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

    目的:分析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方法对247对老年夫妻进行限时5 min的婚姻自传体记忆快速提取访谈,从事件性质、事件涉及的领域及事件的具体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①事件性质中,共享和支持的性质较多,分别占28.5%和31.3%;事件领域中,不涉及第三方的事情多,占70.1%,其次是牵涉到子女和父辈的事情,分别占13.9%和8.7%;事件具体内容中,关于生命安全、精神生活、休闲娱乐和个人发展的事较多,分别占22.3%、17.5%、15.9%和14.3%。②事件性质和事件具体内容两个维度上,丈夫和妻子回忆的事件数量具有显著差异。③随婚龄增加,不同性质的事件、不涉及第三方的事件、涉及同辈的事件及关于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事件都基本呈U形分布,其他方面的事件不具备这种特征。结论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基本符合现实状况,也基本符合相关理论的观点。

    作者:李逢战;王大华;贾孟华;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