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友;师岩;王中华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剂量联合PF化疗食管癌患者外周血miR-2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肿瘤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放疗联合PF方案化疗,根据不同放疗剂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放疗剂量50 Gy,45例),对照组(放疗剂量>50 Gy,40例),采用RT-PCR法测定外周血miR-21水平,比较近远期疗效及其外周血 miR-21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总缓解率,1、2、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miR-2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外周血miR-2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外周血miR-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与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放疗剂量联合PF化疗通过显著降低外周血 miR-21水平,而显著延长生存时间与降低放疗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我国六成老龄人口住在农村,其中,60岁及以上农村留守老人高达5000万〔1〕。如何满足广大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但是着力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构建以留守老人基本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立体化社会支持体系。
作者:唐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体检人群维生素D( V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2014年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328例,年龄60~84岁,平均(66.1±5.5)岁。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收集身高、体重、年龄等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分为VD充足组(≥75 nmol/L);VD不足组(50~75 nmol/L);VD缺乏组(<50 nmol/L)。结果三组BMI、FPG、TG、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5、3.081、4.069、7.336,P<0.05)。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D水平与 FPG、TG、BMI、平均年龄呈负相关(r=-0.153、-0.115、-0.122、-0.279,P<0.05),与HDL-C、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性(r=-0.059、0.024、-0.006,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TG为 VD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VD营养状况与BMI、FPG及TG等代谢相关指标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群VD不足或缺乏的状况逐渐加重。
作者:陈晓彤;甘小玲;王培;陈庆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隐性肾衰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血肌酐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60 ml· min-1·1.73 m-2作为隐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将67例COPD患者划分为隐性肾衰竭组及非隐性肾衰竭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7例 COPD 患者中,6例出现隐性肾衰竭,患病率为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概率较低(OR=0.033,95%CI 0.002~0.528,P=0.016);D-二聚体水平越高,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概率越高(OR=1.052,95%CI 1.041~1.133,P=0.038)。结论 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患病率为9%;女性及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COPD罹患隐性肾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曾勉;蒋玉洁;何婉媚;李斌;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耐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可显著提高,且运动耐量显著增强。
作者:蔡婷;王晔玲;王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科室医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时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地区有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门诊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年龄、性别、学历、每月诊断 AD 例数及诊断轻中重 AD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职称、医院等级、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中,92.6%的精神科医师、96.6%的内科医师、91.5%的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的选用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海地区医师治疗AD患者时,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较为普遍。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药物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显著差异。
作者:班春霞;肖世富;林翔;雷荣土;王涛;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鹿花盘粉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50 mg/kg)、鹿花盘粉低(0.75 g/kg)、中(1.50 g/kg)和高(3.00 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0 d。末次给药12 h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CCl4花生油,雌性4.00 ml/kg、雄性3.50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花生油。24 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血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制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 CCl4模型组比较,鹿花盘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5);鹿花盘粉高剂量组肝脏组织中 SOD活力较CCl4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 HE染色结果显示,鹿花盘粉中剂量组肝内病灶发生率下降,脂肪变性、坏死程度及炎性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鹿花盘粉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彬彬;南璐璐;赵越;陈思瑶;杨柳;徐峰;刘磊;周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两周期顺铂加依托泊苷( EP)方案化疗敏感性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确诊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治的住院患者58例,接受常规的两周期EP化疗后联合局部放疗。两周期 EP方案化疗结束后评估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为化疗有效组,无变化(SD)和疾病进展(PD)患者为化疗无效组,继续2~4周期EP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观察毒副作用,评估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结束后4 w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 RR),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为随访终点。结果共有55例患者完成4~6周期EP方案化疗及同步放疗,其中化疗有效组39例,化疗无效组16例,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化疗有效组的RR为79.5%(31/39),化疗无效组为37.5%(6/16),χ2=5.12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PFS:化疗有效组18个月,化疗无效组6.0个月,χ2=5.212,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2周期EP方案化疗有效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优于化疗无效患者。
作者:丁新民;冯华松;伏婷婷;聂舟山;潘磊;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降低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对70例心脏介入术的患者应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0例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平均有创压力测压时间(0.49±0.25)h,术中4例出现测压管路中出现气泡,影响血压图形改变;3例导管深入,出现压力图形心室化;1例导管扭曲,术中停止测压更换导管;2例桡动脉穿刺点有少许渗血、皮下瘀血;2例股动脉皮下渗血;1例患者紧张致压力升高。其余均测压顺利,无出血及血管堵塞等并发症。结论心脏介入术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有创血压监测质量,降低术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楚广玉;张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病理发现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干酪性坏死等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病变组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支持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1〕。黄斌等〔2〕报道,在支气管结核的4种类型中,溃疡型和增殖型发现结核菌概率大,而指南中提到溃疡坏死型抗酸杆菌检出率亦较高〔1〕,但均未详细描述检出结核菌的方法(刷检还是活检,涂片还是培养等)。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黏膜组织病理变化与疾病进程有关〔3〕,在不同的研究者中病理改变有所不同〔4,5〕。本研究旨在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黏膜病理与抗酸染色的关系。
作者:李光明;雷建平;孙坚;刘翼军;冯雅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身心状况和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唐山市和保定市全市各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1359例,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一般情况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简表( WHO-QOL-10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支持、功能独立性是该人群居家不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居家不出老年人。结论身心状况较差、获得社会支持较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出现居家不出。因此,社区工作者应从以上方面着手,加强其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田;王玉静;景丽伟;张超;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安紫薇;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认知功能及对海马区GAP-43和突触素 P3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 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只。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操作;对照组大鼠制成VD模型,并予以生理盐水;观察组大鼠制成 VD模型后,予以丁苯肽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采取 MG-Y-型迷宫检测其认知功能以及采用 Western印迹和 RT-PCR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区内GAP-43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空白组大鼠的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空白组大鼠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均提高(P均<0.05),而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观察组 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VD大鼠,可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可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及再生,改善VD大鼠海马区GAP-43及突触素P38的表达,从而提供其认知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庆友;师岩;王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住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这10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以及细化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AD组患者的 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均明显低于VD组(P<0.05)。 AD组患者和 VD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两项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oCA量表中的执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MMSE量表、MoCA量表的其他项目的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在幻觉、睡眠障碍、焦虑恐惧等精神行为异常方面的发生率不明显(P>0.05),但AD组患者在偏执和妄想、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在情感障碍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D相对于AD而言,其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异常情况较轻,可利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AD、VD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郑莉莎;赵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修订荷兰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法从承德市和南京市选取898名社区老年人,施测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AS)、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主动-投入、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59.4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3.532,RMESA=0.069,GFI=0.852,AGFI=0.816,CFI=0.900,IFI=0.901,NLI=0.867;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18~0.909;除“多样性”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皆显著正相关(r=0.143~0.424,PS<0.01)。结论汉化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群。
作者:刘海宁;李现文;韩布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放化疗使老年直肠癌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及单因素分析法研究病情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放化疗后有15例达到完全缓解( pCR)。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化疗前患者的癌胚抗原(CEA)≤2.5μg/L(OR=2.807,P=0.022)及肿瘤占肠腔环周边的比例≤1/2(OR=2.959,P=0.020)是影响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独立因素。而单因素分析表明,pCR率与放化疗前CEA≤2.5μg/L(P=0.040)、肿瘤病理类型是非黏液腺癌(P=0.031)、占据肠腔环周边的比例≤1/2(P=0.003)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或高分化(P=0.042)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与预测老年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 pCR率有关的因素是放化疗前的CEA水平和肿瘤占肠腔周边的比例。
作者:朱向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规律倒走对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进行为期16周(每周3次,每次1 h)倒走干预。16周前后使用芬兰Metitur 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和DJ2L-Ⅱ型单脚站立测试仪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测试。结果①16 w后试验组的开、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30,P=0.042);②16 w后试验组开眼双脚站立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显著减小(P=0.040,P=0.036),而闭眼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均非常显著减小(P=0.002,P=0.001)。结论16 w的倒走运动改善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倒走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运动干预手段。
作者:张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 CAB)对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是否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将79例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CAB组40例(未行前列腺切除术)和对照组39例(行前列腺切除术)。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12个月后,CAB组 MoCA总分、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得分以及血睾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CAB组治疗6、12个月后的血睾酮水平均与同期 MoCA总分呈正相关(r=0.235、0.221,P<0.05)。结论CAB 可显著损害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早期主要以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功能受损为主。
作者:杨金珠;程怀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慢性便秘( CC)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与结肠传输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05例老年CC的长期住院患者,并同时设立非便秘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情况,并对 CC患者根据结肠传输功能试验区分为慢传输型和正常传输型便秘调查抑郁、焦虑状态、睡眠障碍的情况。结果老年CC患者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焦虑抑郁状态共存者分别为55例(52.387%)、61例(58.10%)和48例(45.71%),而对照组分别为9例(9.28%)、11例(11.34%)和9例(9.2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CC患者中,正常传输型便秘焦虑状态(67.44%)及抑郁状态(83.72%)比例明显高于慢传输型(38.71.09%和51.62%),且焦虑与抑郁状态共存的比例(44.19%)也明显高于慢常传输型患者(20.97%)( P<0.05)。睡眠障碍在老年CC的患病率为41.90%,慢传输型占43.55%,正常传输型中占39.53%,非便秘患者为7.2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C患者中,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发病率高,结肠传输功能正常型便秘患者与抑郁或焦虑相关,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高。
作者:叶彬;陈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运动人体功能学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是在体育生物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构建的新的学科,是一门新的实验课程,它是力求把握体育生物学科新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新的实验内容和先进技术方法,并与体育运动的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观察运动作用下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为诊断和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熊晓玲;孟思进;赵凌玉;何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