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丽;刘雅娟;刘阳;李雪松;刘拴虎;潘永贵;张建;刘强;郝颖艳
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负载的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晚期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诊断明确且不再适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HRP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接受前列腺癌细胞系裂解物致敏DC联合CIK过继免疫;实验组16例,接受PAP-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晚期HRPC 患者对DC 联合CIK治疗的耐受良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增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 w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有所升高,治疗后1个月PSA值下降,且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疗效评价:实验组3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对照组2例PR、8例SD、6例PD,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KPS评分)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AP负载DC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HRPC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前列腺癌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CIK免疫治疗,使患者无病生存获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娜;孟凡旭;于鹏跃;刘念;张奇;刘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鹿花盘粉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50 mg/kg)、鹿花盘粉低(0.75 g/kg)、中(1.50 g/kg)和高(3.00 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0 d。末次给药12 h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CCl4花生油,雌性4.00 ml/kg、雄性3.50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花生油。24 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血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制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 CCl4模型组比较,鹿花盘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5);鹿花盘粉高剂量组肝脏组织中 SOD活力较CCl4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 HE染色结果显示,鹿花盘粉中剂量组肝内病灶发生率下降,脂肪变性、坏死程度及炎性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鹿花盘粉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彬彬;南璐璐;赵越;陈思瑶;杨柳;徐峰;刘磊;周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 CAB)对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是否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将79例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CAB组40例(未行前列腺切除术)和对照组39例(行前列腺切除术)。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12个月后,CAB组 MoCA总分、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得分以及血睾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CAB组治疗6、12个月后的血睾酮水平均与同期 MoCA总分呈正相关(r=0.235、0.221,P<0.05)。结论CAB 可显著损害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早期主要以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功能受损为主。
作者:杨金珠;程怀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住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这10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以及细化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AD组患者的 MMSE总评分、MoCA总评分均明显低于VD组(P<0.05)。 AD组患者和 VD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两项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oCA量表中的执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MMSE量表、MoCA量表的其他项目的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在幻觉、睡眠障碍、焦虑恐惧等精神行为异常方面的发生率不明显(P>0.05),但AD组患者在偏执和妄想、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在情感障碍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D相对于AD而言,其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异常情况较轻,可利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对AD、VD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郑莉莎;赵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胶质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核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等。 CT曾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其灵敏度低于MRI,使用这种方法无法对肿瘤边界及治疗相关变化进行检测。随着MRI技术进步及功能磁共振( fMRI)广泛应用,其已经成为脑肿瘤成像的金标准,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还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 MRS)、灌注( PWI)及微观结构( DWI)显示其治疗后变化,可靠的区分辐射坏死和治疗后复发。 PET对肿瘤治疗反应的敏感性强于CT与MRI,但是假阳性率高。 b值,即弥散敏感因子,主要反映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敏感程度,是DWI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组织的生理环境不同,其病变在b值的取值上也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疾病,不同b值DWI所显示出来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不同b值的DWI在诊断胶质瘤上的应用及对胶质瘤分级的价值作一个综述。
作者:刘沁茹;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施行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82例82眼高龄(>70岁)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手术切口分为A组40例40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2例4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7 d、1、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C)情况。结果 BUT:两组术后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SIt: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组7 d后恢复;B组7 d开始减少,3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 FSC:两组术后明显增加,A 组术后7 d恢复,B 组术后1个月恢复。组间术后1、7 d、1个月差异显著(P<0.05),3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患者泪膜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角巩膜缘切口对泪膜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卢嬿;鲁智莉;马翔;王姝伊;秦秀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 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稳定期COPD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终有效病例67例,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口服液、多索茶碱胶囊口服,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三伏天中每一伏的第1天加用中药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SGRQ评分、肺功能、IL-8、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3.53%(P<0.05);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血清IL-8、TNF-α水平的降低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SQRQ评分和肺功能均能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防治稳定期COPD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血IL-8、TNF-α水平,推测是其防治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姚诗清;朱裕林;赵皓;陈莉;汪超;孙涛;柳雯;周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 FAC)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抗氧化酶、肝脏转氨酶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FAC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FAC联合化疗组( n=20);未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n=20);并选择20例同年龄阶段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n=20)。检测3组间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尿酸(UA)、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酐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与FAC联合化疗组血清CAT和GSH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和NO水平显著升高( P<0.05)。 FAC联合化疗组血清CK和LDH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FAC联合化疗可以加速乳腺癌患者体内已被激活的氧化应激系统。这种氧化应激具有细胞毒作用,其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尤为显著。
作者:白吉明;李建华;王翔;冯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白藜芦醇(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的适作用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增殖周期产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蛋白改变情况。结果 Res对人皮肤癌HS-4细胞毒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 mg/L的Res作用72 h 对人皮肤癌 HS-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大;加入 Res处理48 h 后人皮肤癌 HS-4的 G 0/G 1期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 P<0.05),S 期细胞数目比对照组低(P<0.05),G2/M期细胞数目两组差别不明显;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某些周期相关因子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Res可抑制HS-4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其能影响皮肤癌HS-4细胞周期,将其阻滞于G1期,为Res在皮肤癌中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癌大鼠体内TH17/Treg失衡状态,从而探讨免疫细胞在肝癌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观察大鼠肝癌模型和对照组,提取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H17及Treg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液上清白细胞介素(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β含量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RORγT及Foxp3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体内单个核细胞CD8表达量显著升高, CD3、CD4表达量显著降低,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TH17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Treg细胞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5);IL-17含量显著升高,TNF-β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RORγT含量显著升高,Foxp3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癌大鼠TH17/Treg失衡,具体表现为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增多,而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降低,提示TH17/Treg失衡与肝癌疾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刚哲;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玉液消肿散对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鼻咽鳞癌并进行放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观察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放疗患者玉液消肿散治疗前后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静态唾液流量变化、体力状况、血液CD3+、CD4+和CD8+表达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LENT/SOMA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唾液腺损伤 LENT/SO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和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时的静态唾液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5个月时的体力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 CD3+和 CD4+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治疗前(P<0.05);玉液消肿散组治疗后CD3+和CD4+表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CD8+的表达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玉液消肿散组和对照组鼻咽鳞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贫血、肝肾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比较没有差异( P>0.05)。结论玉液消肿散能够改善老年鼻咽鳞癌放疗患者唾液腺损伤评分,增加静态唾液流量,改善鼻咽鳞癌放疗后患者的体力状况,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龚添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治疗观念及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及进步,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及尽早干预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有预测性,但是其价值是有限的〔1,2〕。目前,针对血管功能的检测手段发展迅速,而无创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易于重复及随访、无创等优点,便于临床开展及早期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本文将讨论多种通过无创检测外周动脉功能评估血管功能的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云飞;汪丽;杨萍;李文琦;司道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隐性肾衰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血肌酐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60 ml· min-1·1.73 m-2作为隐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将67例COPD患者划分为隐性肾衰竭组及非隐性肾衰竭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7例 COPD 患者中,6例出现隐性肾衰竭,患病率为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概率较低(OR=0.033,95%CI 0.002~0.528,P=0.016);D-二聚体水平越高,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概率越高(OR=1.052,95%CI 1.041~1.133,P=0.038)。结论 COPD患者罹患隐性肾衰竭的患病率为9%;女性及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COPD罹患隐性肾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曾勉;蒋玉洁;何婉媚;李斌;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因CHD伴高脂血症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三组各90例,均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等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10 mg/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20 mg/次,疗程均为8 w。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三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对比组间以及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 hs-C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别( P>0.05),治疗后 hs-CRP 水平均降低( P<0.05),观察2组hs-CRP水平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2组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前组间 IMT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M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2组IMT值降低程度大(P<0.05)。三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HD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IMT增厚现象、血脂升高情况显著改善,且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同时发现 hs-CRP与瑞舒伐他汀钙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分析IMT的改善与患者机体内hs-CRP间存在联系。
作者:姚峰;张苏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前我国关于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寥寥无几,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项目也屈指可数。本文旨在讨论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及它在改善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中的关键作用,并试图探讨我国未来心脏康复发展的蓝图,促成心脏康复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病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雅明;金海;许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认知功能及对海马区GAP-43和突触素 P3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 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只。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操作;对照组大鼠制成VD模型,并予以生理盐水;观察组大鼠制成 VD模型后,予以丁苯肽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采取 MG-Y-型迷宫检测其认知功能以及采用 Western印迹和 RT-PCR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区内GAP-43和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空白组大鼠的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空白组大鼠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mRNA中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均提高(P均<0.05),而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观察组 GAP-43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突触素P38在大鼠海马区内的蛋白中表达较空白组均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VD大鼠,可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可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及再生,改善VD大鼠海马区GAP-43及突触素P38的表达,从而提供其认知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庆友;师岩;王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筛查确诊为T2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社区干预。干预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积极的社区干预治疗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陈薇薇;陈肖静;刘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修订荷兰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及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法从承德市和南京市选取898名社区老年人,施测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AS)、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主动-投入、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59.4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3.532,RMESA=0.069,GFI=0.852,AGFI=0.816,CFI=0.900,IFI=0.901,NLI=0.867;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18~0.909;除“多样性”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中文版健康调查12条简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得分皆显著正相关(r=0.143~0.424,PS<0.01)。结论汉化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群。
作者:刘海宁;李现文;韩布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住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调查。结果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良好262名(67.18%);受损128名(32.82%),总体健康状况尚可。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居住情况、疾病指数和认知功能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一般,尤其是与他人共同居住、疾病指数高、认知功能偏差的老年人,在保持和提高其整体健康状况的过程中,要重视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耐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力可显著提高,且运动耐量显著增强。
作者:蔡婷;王晔玲;王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