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

郑树旺

关键词:血清, 白细胞介素, 血小板活化指标, 脑梗死
摘要:脑梗死在我国呈现发病率升高及年轻化的趋势,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监测指标的变化研究尤其多〔1,2〕。血液指标是众多监测指标中较为便捷的一类,但是临床中仍缺乏相对肯定性的研究。本文就血清白细胞介素( ILs)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了解上述指标的监测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05例老年NSTE-ACS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水平均持续下降,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第7天与第4天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7天,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老年NSTE-ACS较氯吡格雷能更快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保护心功能作用更明显。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北五味子对正常大鼠痛觉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灌胃不同浓度北五味子水煮液对训练正常大鼠痛觉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正常的雄性成年大鼠6只,对其灌胃不同浓度北五味子水煮液,通过采用行为测痛的方法测定其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进而观察不同浓度北五味子水煮液对训练正常大鼠痛觉的调节作用。结果向训练正常大鼠灌胃浓度为1.3、2.6、5.2、7.4和10.4 mg/ml的北五味子水煮液,其产生的HWL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灌胃浓度为1.3 mg/ml五味子水煮液时大鼠左、右爪压板的HWL与对照组(灌生理盐水)相比差异极显著(P<0.001),但左、右爪热板差异不明显(P>0.05);而灌胃浓度为5.2与10.4 mg/ml五味子水煮液时大鼠左侧热板的HW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P<0.01),右侧热板及左、右压板差异极其显著(均P<0.001);在灌胃其他浓度北五味子水煮液时,大鼠左、右热板和压板 HW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其显著(均 P<0.001)。结论北五味子对训练正常大鼠具有镇痛作用,30 min时达到峰值,同时尚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付立波;张文平;杨燕平;房丽;沈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 Hcy及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0有颈AS (CAS)斑块89例,无CAS斑块31例,有CAS斑块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CAS斑块患者(P<0.05);有无CAS斑块患者hs-CRP和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重度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 P<0.05);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 P<0.05);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36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浆Hcy水平与 IMT呈正相关(r=0.817,P<0.05)。结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高度表达,其与疾病程度有关,可作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病情、疗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康桂兰;景增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RCTs,871例Ⅰ~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在5年生存率〔RR=1.03,95%CI (0.95,1.12)〕、局部复发率〔RR=0.57,95%CI(0.30,1.06)〕、远处转移率〔RR=1.02,95%CI(0.59,1.7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方面〔RR=1.13,95%CI(1.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放化疗联合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脏器转移率,可能会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其远期疗效尚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证实。

    作者:马文;蔡辉;蔡宏懿;张利娟;闫春梅;缪国英;胡永果;王建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番红花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目的:探讨番红花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高糖饮食,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番红花组(低、中、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28 d,观察番红花对血糖、蔗糖糖耐量的影响以及对钙蛋白酶1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番红花可明显降低血糖,升高蔗糖糖耐量,同时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明显。结论番红花能降低高血糖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提高蔗糖糖耐量,对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王丹丹;姜东莉;李锐;张沐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phA4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肝细胞( Eph) A4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phA4和Ki67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phA4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EphA4总阳性表达率、Ki67总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EphA4和Ki67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phA4与 Ki67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组织中会出现EphA4和Ki67高表达,且EphA4和Ki67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两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玉楼;张英艳;孙玉琢;温秋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EV)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 BEV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输血量、不良反应及48 h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77.27%(34/44),二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分别为(32.58±2.94)h和(1.82±0.38)U,均低于对照组〔(39.76±3.08)h和(2.63±0.41)U,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及48 h再出血总发生率为29.55%(13/44),低于对照组〔47.73%(21/4),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 BEV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止血时间缩短、输血量下降,且不良反应及再出血率显著降低,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黄志养;朱丽明;金捷;朱方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6在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慢性房颤( AF)患者心房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 SOCS)-1和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变化。方法依据《赫尔辛基宣言》精神将2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分成AF组和窦性心律(SR)组,AF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2.1±10.05)岁,AF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SR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1.2±18.75)岁。两组均无其他心律失常病史。在心脏停搏前取右心耳100 mg,一部分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形态变化,其余部分放入-70℃冰箱保存备用。 IL-6水平用ELISA法测定,SOCS-1蛋白及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及RT-PCR法检测。心脏彩超检测左前降支( LAD)。结果 AF组心肌细胞排列明显不规则,心肌间质内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并将心肌肌束分隔;AF组心房组织中IL-6水平及LAD明显高于SR组(P<0.05);且IL-6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94,P<0.05);AF组心房组织中 SOCS-1蛋白及 SOCS-1 mRNA的含量表达明显高于SR组(P<0.05)。结论 IL-6和SOCS-1共同参与AF的病理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AF得以维持。

    作者:桑翠;王朋;王天策;费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两组,每组30例。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 h内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ASA分级、液体入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 D组显著低于 N组( 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6 h内谵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在老年卵巢癌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并且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h内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敏;张满和;徐凯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循证治疗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行冠脉造影术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冠脉造影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针对性循证治疗( EbN)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全部患者冠脉造影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 TEG)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4.08%)发生血管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16.32%)发生血管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例(4.08%)血液凝固性降低,对照组有8例(16.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进行EbN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欣;屈宝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复苏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复苏患者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根据置管方式分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实验组)和改良Seldinger穿刺法置管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探查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探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类并发症比较中,实验组误穿动脉的发生率和形成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比传统置管有更好的穿刺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沈鹏;安友仲;齐衍濛;于学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DNA甲基化与老年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 PCa)在欧洲许多国家较为常见,虽我国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却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DNA甲基化研究已成为探索PCa新热点。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某些特异性基因异常甲基化现象〔1~3〕。本文旨在对老年PCa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詹媛;江锦良;罗庆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 WHR)影响因素和中心性肥胖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1年数据,共有1802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对WHR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802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中有1257人被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中心肥胖率为69.8%。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 OR=2.630)、户口(OR=1.404)、预防保健(OR=0.668)、吸烟(OR=1.653)、饮酒(OR=1.423)、糖尿病(OR=1.524)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预防保健( OR=0.668)为保护因素。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心性肥胖比较严峻,受到性别、户口、预防保健、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预防保健的接受度,营造控烟控酒的良好生活方式,减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心性肥胖人数,进而降低由中心性肥胖给高血压患者带来的其他慢性病风险。

    作者:周晶晶;曹乾;张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和细胞纤维连接蛋白( cF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和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血清MMP-9和 cFN水平,比较不同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9和 cFN水平的差异,分析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cFN水平与年龄、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血清MMP-9和cF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出血组血清 MMP-9、cFN水平高于中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高于少量出血组(P<0.05);脑室出血组血清MMP-9、cFN水平高于脑叶出血组,而脑叶出血组上述指标高于基底节出血组(P<0.05);脑出血组 MMP-9、cFN水平与年龄、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MMP-9及cFN 水平可间接反映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早期对其含量测定可辅助 CT 判断病情。

    作者:董娜;张雪青;穆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62例,另取同期的膀胱囊肿患者术后正常膀胱组织60例进行对照,检测cyclin D1和MMP-2在各组的表达,记录并对比结果后分析二者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的cyclin D1 mRNA与MMP-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P<0.05)。癌症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is~T1期,癌症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 P<0.05)。肿瘤直径>3 cm的cyclin D1 mRNA表达显著高于≤3 cm者,肿瘤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显著高于Ⅰ~Ⅱ级者,肿瘤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Tis~T1者,有淋巴结转移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组织cyclin D1 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呈正相关,MMP-2 mRNA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临床可考虑通过监测二者的表达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

    作者:牛俊豪;王俊勇;张君;张凯;范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与对策

    由于老龄化速度严重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和公共资源分配等相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体系都处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状态,养老机构在监督与管理制度建设、服务质量与服务内容管理、养老床位以及专业护理人员供需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作者:尹惠茹;袁华;石晓群;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是MAPK家族新发现的成员。ERK5在哺乳动物的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具有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分化、衰老、凋亡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等。它参与了氧化应激、剪切力、缺血、低氧、炎症等刺激信号的传导,在血管的发育、维持心血管完整性、心肌的分化增殖以及心血管系统发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1〕。

    作者:王建茹;刘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8、骨钙素和雌二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6、IL-8、骨钙素( BGP)和雌二醇( E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5例OP老年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OP的老年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 IL-6、IL-8、BGP和 E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6和IL-8的明显高于对照组,BGP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8、BGP和E2水平与OP的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8均与E2呈负相关性,BGP与E2呈正相关。结论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IL-6、IL-8、BGP和E2均异常表达,四者对病变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IL-6、IL-8、BGP的表达均与E2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黄芪配伍川芎嗪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或川芎嗪单用是否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及两药合用是否可增强其作用。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 T2DM)大鼠模型,动物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处理组、黄芪组、黄芪配伍川芎嗪组。分别观察光镜和电镜下主动脉形态以及血液生化学检测。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川芎嗪组、黄芪组、黄芪配伍川芎嗪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与 T2DM模型组比较都有明显改善。黄芪或川芎嗪单用以及两药合用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黄芪或川芎嗪单用以及两药合用对T2DM大血管损伤有保护作用,对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为中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宁;汤碧娥;张志琴;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5年就诊于该院心内科160例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平均年龄(58±19)岁。颈动脉 IMT增厚超过1.0 mm和(或)出现斑块定义为阳性,冠状动脉狭窄≥50%定义为阳性,将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 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122例(76.3%),冠脉阳性93例(58.1%)。颈动脉阳性组冠脉阳性89例(73%),通过颈动脉阳性结果推测冠脉阳性,敏感性95.7%,特异性50.7%。颈动脉阳性组与冠脉阳性组分别行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冠脉造影阳性组年龄、血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颈动脉超声阳性组年龄、血压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到颈动脉 IMT增厚及斑块形成,可为冠状动脉病变提供证据,此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且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年龄、血压高度相关,冠脉病变与年龄、血压、血糖、BMI值高度相关。

    作者:李帅;苗阳;杨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