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茹;刘萍
目的:探讨补体C3f去精氨酸片段(DRC3f)对于系统性硬化症(SSc)小鼠皮肤纤维化模型构建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RC3f联合博来霉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构建SSc小鼠模型,并用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比较联合与不联合DRC3f对SSc小鼠皮肤纤维化、皮肤增厚程度和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联合DRC3f和博来霉素注射组与单用博来霉素和博来霉素联合无关多肽组比较,皮肤纤维化程度更加明显,TGF-β1的表达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 DRC3f能够促进SSc模型小鼠皮肤纤维化和炎症因子TGF-β1的表达。
作者:陈安平;向文雯;夏燕;冯佳;杨年安;袁林;徐建;向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 Hcy及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0有颈AS (CAS)斑块89例,无CAS斑块31例,有CAS斑块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CAS斑块患者(P<0.05);有无CAS斑块患者hs-CRP和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重度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 P<0.05);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 P<0.05);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36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浆Hcy水平与 IMT呈正相关(r=0.817,P<0.05)。结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高度表达,其与疾病程度有关,可作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病情、疗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康桂兰;景增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髋部大手术患者股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髋部大手术患者入院24 h内、术后1 d、3 d、7 d、14 d检测血浆 D-二聚体及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发生率及股动脉硬化程度。结果78例髋部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为16.7%,发生DVT与非DVT患者年龄、体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二聚体术后含量逐渐增高,术后3 d、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DVT的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非DVT患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和VTE之间有潜在联系,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易并发DVT的可能性。
作者:单立军;付尧;梁国欣;郭彬;安显鸿;郑佳;韩宪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牛膝又称怀牛膝,系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功效,主产河南武陟、温县、泌阳等地,是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之一〔1〕。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牛膝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储藏保管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作者:胡婷婷;张振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原癌基因C-jun、C-fos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 PTEN)的表达,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72例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1,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2,观察组中距肿物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四组中C-jun、C-fos和PTEN的表达。结果四组中C-jun、C-fos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C-jun、C-fos和PTE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和Ki67指数密切相关,PTEN的表达与脉管内瘤栓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jun和PTEN、C-fos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C-jun、C-fos高表达、PTEN低表达,三者异常表达均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C-jun与C-fos均与PTEN有相关性。
作者:胡乃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 DM)前期( PDM)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筛选本社区被诊断为PDM前期4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每月检测患者糖代谢指标、体重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记录患者DM进展情况。并录入健康档案,连续观察3年。结果观察组各方面知晓率建档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建档后,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均比建档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为2型 DM(T2DM)例数、眼底异常例数和心电图异常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可提高PDM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降低其进展为DM的发生率,是社区防治DM简单、有效、易行的重要方法。
作者:阎燕;杨忠伟;杨进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美国老年病学相关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中,约有1/3在1年中有过1次跌倒,15%跌倒过两次甚至更多〔1〕。跌倒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无论是在全世界〔2〕还是在中国〔3〕,跌倒都是引起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对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与综合分析。
作者:代俊;王辰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技巧。方法对该院过去3年内手术治疗的51例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显微外科组30例、常规开颅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微外科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野出血率、术中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开颅组( P<0.05);两组术后症状改善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显微外科组手术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常规开颅组( 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具有手术效果可靠、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方晖;陈新生;施正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在活体情况下,用摄录像系统显微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血瘀证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活体恒温微循环灌流结合显微录像电视放大技术,分别观测血瘀证前后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口径、血流速度、单位面积肠系膜血流量、微血管开放数量、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力变化、血液流动状态等的改变以及川芎嗪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可以通过改善血流状态、扩张血瘀症时缩小的微血管管径,增加微血管的开放数量,加快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减少白细胞黏附和组织液的生成等多种方式,改善局部缺血状态增加微循环灌注。结论改善肠系膜微循环、增加血液灌注是川芎嗪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病理基础。
作者:张红兵;赵国茂;仇艳光;狄柯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调肝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大鼠生物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5周龄经属性证候分类,筛选出肝火亢盛证高血压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大鼠给予调肝降压颗粒,对照组大鼠给予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两组大鼠用药过程中血压、心率及体重变化情况、用药过程中的症状、用药过程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心房钠尿肽( ANP)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肾素活性(PRA)、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GGRP)、血管紧张素(Ang)Ⅱ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以及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小鼠的易激惹程度明显下降,痛阈以及眼球突出度同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大鼠的ET 、NO、AN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 ET值以及 ANP明显下降,NO值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变化不明显,且向恶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PRA、AngⅡ均有下降(P<0.05),GGRP值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PRA、AngⅡ均有下降(P<0.05),GGRP值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肝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大鼠的生物学相关指标都有显著改善。
作者:何如平;叶健烽;张晓明;简政威;黄志超;李大强;刘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62例,另取同期的膀胱囊肿患者术后正常膀胱组织60例进行对照,检测cyclin D1和MMP-2在各组的表达,记录并对比结果后分析二者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的cyclin D1 mRNA与MMP-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P<0.05)。癌症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is~T1期,癌症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 P<0.05)。肿瘤直径>3 cm的cyclin D1 mRNA表达显著高于≤3 cm者,肿瘤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显著高于Ⅰ~Ⅱ级者,肿瘤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Tis~T1者,有淋巴结转移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组织cyclin D1 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呈正相关,MMP-2 mRNA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临床可考虑通过监测二者的表达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
作者:牛俊豪;王俊勇;张君;张凯;范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93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基线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493例骨质疏松患者中男184例,女309例,发生骨折181例(36.71%),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发生率越大(χ2=14.694, P=0.00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031,P<0.05)、腰椎骨密度(OR=11.337,P<0.05)、腰椎骨密度 T值(OR=3.121,P<0.05)、股骨颈骨密度T值(OR=8.91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52,P<0.05)、血清维生素 D(OR=0.87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应当对中老年人进行运动、饮食的干预,增加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陈晓虹;沈慧;夏杰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和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清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30例无感染性疾病的健康体检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IL-17、IL-23和 PCT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量与是否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IL-17和IL-23、IL-17与PCT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7、IL-23和PCT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冶国栋;吴占庆;杨培雄;李琳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 组)、模型组( M 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 L 组,20 mg/kg)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 H 组,40 mg/k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术后6 h和18 h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S、M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20 h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实验各组动脉血气指标、肺水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炎性蛋白( MIP)-2及Toll样受体( TLR)-4水平;反转录PCR方法检测肺组织 MIP-2及TLR-4 mRNA的表达。结果与 M 组比较,动脉血气指标、肺水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细胞计数在L组、H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H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 M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MIP-2及TLR-4水平和肺组织MIP-2及TLR-4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H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ALI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IP-2及TLR-4表达有关。
作者:张世应;凃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肝细胞( Eph) A4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phA4和Ki67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phA4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EphA4总阳性表达率、Ki67总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EphA4和Ki67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phA4与 Ki67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组织中会出现EphA4和Ki67高表达,且EphA4和Ki67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两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玉楼;张英艳;孙玉琢;温秋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在相同麻醉深度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下,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颅底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时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TcMEP)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神经肿瘤外科行脑干肿瘤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吸入麻醉,术中维持呼气末麻醉气体浓度0.65MAC)和丙泊酚组(P组,静脉麻醉,微量泵4~6 mg· kg-1· h-1持续泵注)。两组均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5~0.5μg· kg-1· min-1)和顺式阿曲库铵(0.5~1.5μg· kg-1· min-1),调节麻醉药和肌松药的输注速度,使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I)维持在45~55,单刺激T1/Tc=20%或4个成串刺激(TOF)计数为2。在上肢拇短展肌(APB)、下肢胫前肌(TA)记录 Tc-MEP,刺激上肢腕部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监测SEP。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后0 h(诱导开始时,T0)、1 h(T1)、2 h(T2)、3 h(T3)和4 h(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鼻咽温度(T)、NTI,各记录点TcMEP和SSEP的波幅、潜伏期,顺式阿曲库铵的输注速度及两组术中发生体动和苏醒后术中知晓的情况。结果术中T1、T2、T3和T4时,S组TcMEP波幅明显低于、潜伏期明显长于P组(P<0.05)。刺激相同刺激点记录到的SEP波幅和潜伏期P组和S组没有明显差别。相同肌松程度下,S组顺式阿曲库铵的输注速度均低于P组( P<0.05)。手术结束苏醒后无术中知晓。结论低浓度(0.65MAC)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在部分神经肌肉阻滞下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脑干肿瘤手术中诱发电位的监测。
作者:李佳玉;金立民;吴津;张晓暄;宋雪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番红花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高糖饮食,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番红花组(低、中、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28 d,观察番红花对血糖、蔗糖糖耐量的影响以及对钙蛋白酶1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番红花可明显降低血糖,升高蔗糖糖耐量,同时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明显。结论番红花能降低高血糖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提高蔗糖糖耐量,对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王丹丹;姜东莉;李锐;张沐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6、IL-8、骨钙素( BGP)和雌二醇( E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5例OP老年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OP的老年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 IL-6、IL-8、BGP和 E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6和IL-8的明显高于对照组,BGP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8、BGP和E2水平与OP的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8均与E2呈负相关性,BGP与E2呈正相关。结论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IL-6、IL-8、BGP和E2均异常表达,四者对病变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IL-6、IL-8、BGP的表达均与E2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的浓度在老年糖尿病( DM)肾病( DN)初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DM患者25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依照Mogensen分期将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 Cys 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Cys C升高不明显(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和临床 DN组Cys C明显升高(P<0.05);Cys C与UAER、BUN和SCr呈正相关。结论 Cys C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恩杰;关平;赵洪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和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 PDSMS)及自我感受性负担量表(SPB),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1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 PDSMS 得分为(28.28±5.92)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方式的患者PDSM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感受性负担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关注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性负担水平。
作者:周静;钟慧琴;范玲;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