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8、骨钙素和雌二醇的表达及意义

李振

关键词:骨质疏松, 白细胞介素(IL)-6, IL-8, 骨钙素(BGP), 雌二醇
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6、IL-8、骨钙素( BGP)和雌二醇( E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5例OP老年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OP的老年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 IL-6、IL-8、BGP和 E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6和IL-8的明显高于对照组,BGP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L-6、IL-8、BGP和E2水平与OP的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8均与E2呈负相关性,BGP与E2呈正相关。结论 OP老年女性患者血清中IL-6、IL-8、BGP和E2均异常表达,四者对病变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IL-6、IL-8、BGP的表达均与E2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 WHR)影响因素和中心性肥胖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1年数据,共有1802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对WHR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802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中有1257人被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中心肥胖率为69.8%。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 OR=2.630)、户口(OR=1.404)、预防保健(OR=0.668)、吸烟(OR=1.653)、饮酒(OR=1.423)、糖尿病(OR=1.524)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腰臀比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预防保健( OR=0.668)为保护因素。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心性肥胖比较严峻,受到性别、户口、预防保健、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预防保健的接受度,营造控烟控酒的良好生活方式,减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心性肥胖人数,进而降低由中心性肥胖给高血压患者带来的其他慢性病风险。

    作者:周晶晶;曹乾;张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心肺运动试验后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与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后2 min时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情况与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冠心病患者52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心肺运动试验心率峰值与试验结束后2 min即时心率的差值( HRR)是否≥42次/min进行分组,21例为正常组( HRR≥42次/min),31例为异常组( HRR<42次/min)。比较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心肺储备功能指标:异常组静息心率、摄氧量峰值、无氧阈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0.05);生活质量:异常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及活力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HRR与冠心病心脏呼吸储备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可作为一个辅助指标提示患者的心脏呼吸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大严;邢波;俸永红;郑晓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连续腰丛阻滞镇痛在老年患者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 CLPB)在老年患者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部择期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CLPB和静脉自控镇痛( PCIA)组,每组40例。术前30 min所有入选病例均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并行腰麻,术后每12 h予以帕瑞昔布钠20 mg静注。 CLPB组手术开始后腰丛予0.25%罗哌卡因30 ml,手术结束后接镇痛泵,药物配方为0.125%盐酸罗哌卡因300 ml,维持量4 ml/h,单次追加剂量3 ml,锁定时间30 min。于假体安置完成后于关节囊、臀中肌、切口周围浸润注射0.125%罗哌卡因50 ml(含地塞米松10 mg)后逐层关闭切口。 PCIA组镇痛液配方为地佐辛注射40 mg+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12 mg,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50 ml,手术结束后首次剂量予地佐辛5 mg,维持量2 ml/h+单次追加剂量1.5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1~5 d功能锻炼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副作用(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功能锻炼质量评分。结果 CLPB组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的 VAS及Ramsay评分低于PCIA组(P<0.05);术后功能锻炼前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 PCIA 组比较明显偏少(P<0.01);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CIA组(P<0.01);完成功能锻炼质量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结论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应用CLPB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辛典;江琦;吴宝华;张思甜;周丽华;杨进辉;翟中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一般情况、居住方式对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127个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共72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用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居住方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前3位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方式,其中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月收入多、无配偶与独居者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高。结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有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一般情况及居住方式影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作者:沈超;邢凤梅;张小丽;张盼;汪凤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太极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太极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有氧运动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测定患者0和6个月时BMD,血糖、血脂、UALB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较试验前第2~4腰椎L2~4、股骨颈和Wards三角BMD均显著增加( 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BMD指标无差异;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各BMD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太极运动可显著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等指标。结论太极运动对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该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包勤文;龚晨;申潇竹;王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RCTs,871例Ⅰ~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在5年生存率〔RR=1.03,95%CI (0.95,1.12)〕、局部复发率〔RR=0.57,95%CI(0.30,1.06)〕、远处转移率〔RR=1.02,95%CI(0.59,1.7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方面〔RR=1.13,95%CI(1.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放化疗联合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脏器转移率,可能会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其远期疗效尚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证实。

    作者:马文;蔡辉;蔡宏懿;张利娟;闫春梅;缪国英;胡永果;王建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急性脑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TI)对急性脑干缺血性卒中( ABIS)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的40例AB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头颅MRI检查未见器质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AVANTO 1.5T 超导MRI诊断仪为两组受试者实施MRI脑部平扫。对比两组不同部位的DTI和扩散张量的纤维束成像(DTT)参数,观察组患者发病不同时期(发病后7 d、1、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患侧/健侧相对值与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侧梗死灶和大脑脚及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 FA)值,以及皮质脊髓束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观察组发病后1、6个月的NIHSS评分与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发病后7 d(P<0.05)。观察组大脑脚偏侧性值(rFA)与发病后7 d、1、6个月的NIHSS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大脑脚rFA与NIHSS 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对 ABIS 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反馈价值。

    作者:张国平;李德炯;钟平;贾晓峰;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增龄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活性的影响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增龄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活性的影响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3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实验组(老年组)和30例健康青年人为对照组(青年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内皮祖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两组志愿者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体外培养7d后,分别检测两组志愿者内皮祖细胞体外迁移及黏附能力;通过裸鼠颈动脉拉脱模型,比较内皮祖细胞在体内皮损伤修复能力。检测两组志愿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1),体外迁移、黏附(P<0.01)及在体再内皮化功能均明显受损。减少的在体再内皮化面积与下降的 FMD 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增龄导致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活性受损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夏文豪;张斌;梁建文;苏晨;张小宇;李琰;陶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龟鹿二仙膏对人子宫内膜基质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膏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hESCs)增殖功能,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SCs,细胞贴壁达75%后对细胞纯度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6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8 mol/L龟鹿二仙膏组及雌二醇组,各组细胞无血清培养同步化24 h后,选取24 h、36 h、48 h分别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F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FN蛋白含量。结果细胞波形蛋白鉴定阳性率达95%。龟鹿二仙膏含药血清对hESCs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在培养36 h、48 h后能显著上调细胞增殖率。 FN mRNA及蛋白表达在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作用72 h后上升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与雌二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10-4 mol/L龟鹿二仙膏可显著促进 hESCs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FN 表达,可能与其治疗女性生殖健康机制相关。

    作者:尚冰;丛培玮;王轶蓉;吴兆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05例老年NSTE-ACS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水平均持续下降,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第7天与第4天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7天,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老年NSTE-ACS较氯吡格雷能更快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保护心功能作用更明显。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phA4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肝细胞( Eph) A4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phA4和Ki67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phA4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EphA4总阳性表达率、Ki67总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EphA4和Ki67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phA4与 Ki67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组织中会出现EphA4和Ki67高表达,且EphA4和Ki67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两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玉楼;张英艳;孙玉琢;温秋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与对策

    由于老龄化速度严重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和公共资源分配等相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体系都处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状态,养老机构在监督与管理制度建设、服务质量与服务内容管理、养老床位以及专业护理人员供需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作者:尹惠茹;袁华;石晓群;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和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和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7例和老年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有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并发症情况( P<0.05);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腺癌较多、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比例较高、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较浅、生存时间较长(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初潮以来月经一向不规律、阴道不规律出血、并发症、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组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为高中度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早,预后较好。

    作者:陈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降钙素原( PCT)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慢性泪囊炎患者184例(27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2例,139眼)与对照组(92例,137眼),对照组采用鼻泪管逆行硅胶管植入术,观察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VEGF水平,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治愈率与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热率、手术切口感染率、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与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与 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有助于显著改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降低血清VEGF与PCT水平,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两组,每组30例。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 h内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ASA分级、液体入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 D组显著低于 N组( 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6 h内谵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在老年卵巢癌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并且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h内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敏;张满和;徐凯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激活星形胶质细胞α7乙酰胆碱能受体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

    目的:研究在星形胶质细胞内加入尼古丁后能否激活细胞内α7尼古丁乙酰胆碱能受体( nAChR)以及激活的α7nAChR 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降解作用。方法分离新生乳鼠大脑皮质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纯化、传代,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的纯度。凝胶银染方法鉴定寡聚体聚集情况。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激动剂组、拮抗剂组以及 Aβ组激动剂+Aβ组、拮抗剂+Aβ组,用蛋白印迹法检测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激活细胞内受体后对Aβ的降解作用。结果经过传代培养细胞得以纯化。体外制备好的 Aβ1~42除了含少量的未聚集的单体(4 kD)外,主要以二聚体、三聚体、九聚体等不同聚集形式的寡聚体存在。尼古丁组与对照组相比α7nAChR表达明显升高(P<0.01),尼古丁组与拮抗剂组相比α7nAChR表达升高(P<0.05);收集的蛋白与上清液,尼古丁组与Aβ组相比Aβ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激动剂+Aβ组与拮抗剂+Aβ组相比Aβ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尼古丁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内的α7nAChR,激活的α7nAChR对 Aβ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 AD)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作者:孔欣;禹文峰;官志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国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 UC)在中国老年和非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以“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和“老年”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 CNKI)和万方数据库,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提取其中有关中国老年UC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5篇,老年组670例,非老年组2742例,男女发病比例分别为1.44∶1和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以便秘、贫血多见(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03),尤以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肠外表现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初发型病例多见(45.3% vs.29.4%,P=0.000),病变大多累及左半结肠(75.8% vs.49.2%,P=0.000),活动期病变相对较轻(41.4% vs.29.6%,P=0.000)。结论提高对老年人群UC临床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张颖;赵尚敏;姚健凤;郭正扬;张自妍;于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Tp-Ted)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T2DM 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酸(UA)、血脂、Tp-Ted等指标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重点分析 Tp-Ted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组Tp-Te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高是Tp-Ted延长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HbA1c、TC、HDL和LDL的增高会加重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颖;唐文红;陈晓婕;田晓芬;覃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冠脉造影术后循证治疗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行冠脉造影术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冠脉造影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针对性循证治疗( EbN)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全部患者冠脉造影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 TEG)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4.08%)发生血管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16.32%)发生血管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例(4.08%)血液凝固性降低,对照组有8例(16.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进行EbN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欣;屈宝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 DM)前期( PDM)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筛选本社区被诊断为PDM前期4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每月检测患者糖代谢指标、体重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记录患者DM进展情况。并录入健康档案,连续观察3年。结果观察组各方面知晓率建档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建档后,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均比建档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为2型 DM(T2DM)例数、眼底异常例数和心电图异常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可提高PDM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降低其进展为DM的发生率,是社区防治DM简单、有效、易行的重要方法。

    作者:阎燕;杨忠伟;杨进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