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胜;程秀富;黄淑华;郝晋阳;王旭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患者的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VT的临床表现差异及心电图的复杂多样,初诊误诊率高。结论应提高对IVT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一旦确诊需尽快行射频消融术。
作者:张美微;曲莉;王晔玲;李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和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7例和老年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有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并发症情况( P<0.05);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腺癌较多、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比例较高、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较浅、生存时间较长(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初潮以来月经一向不规律、阴道不规律出血、并发症、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组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为高中度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早,预后较好。
作者:陈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 CaSR)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EPCs;RT-PCR和 Western 印迹检测EPCs中CaSR的表达情况;MTT法观察CaSR对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Tube形成和迁移实验评价CaSR对EPCs血管新生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CaSR对EP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在EPCs中有CaSR的表达;MTT法、Tube形成和迁移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aSR激动剂组EPCs增殖、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CaSR抑制剂组EPCs增殖、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明显降低( P<0.05);Western 印迹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CaSR 激动剂组 VEGF 和CaSR表达明显增强,而CaSR抑制剂组VEGF和CaSR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EPCs中有CaSR的表达,并且CaSR可以影响EPCs的数量、迁徙和血管形成能力。
作者:张凤香;贺成业;李晨光;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综合治疗后红细胞指数的变化。方法选择 STEMI综合治疗的男性住院患者,比较入院后3 d内与出院后6~12个月病情稳定患者68例的红细胞指数,有多次检查结果者取平均值。排除炎症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同期年龄相当的男性健康体检者136例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STEMI 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显著升高(P=0.000),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降低(分别P=0.036,P=0.02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分别 P=0.869, P=0.161,P=0.384)。与健康体检者相比,MCV均显著增大(分别P=0.026,P=0.017)。结论 MCV增大可能是冠心病不易改善的危险因素。
作者:汪新良;刘映峰;吴宏超;缪绯;张杰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复苏患者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根据置管方式分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实验组)和改良Seldinger穿刺法置管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探查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探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类并发症比较中,实验组误穿动脉的发生率和形成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比传统置管有更好的穿刺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沈鹏;安友仲;齐衍濛;于学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美国老年病学相关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中,约有1/3在1年中有过1次跌倒,15%跌倒过两次甚至更多〔1〕。跌倒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无论是在全世界〔2〕还是在中国〔3〕,跌倒都是引起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对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与综合分析。
作者:代俊;王辰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麻醉科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5例,对照组患者65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观察组患者行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期间,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7.06%,优于对照组的16.9%(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Ramsay 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2及 T3时观察组的 SDP、DBP及 H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改善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肖志勇;李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 DM)前期( PDM)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筛选本社区被诊断为PDM前期4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0例。观察组进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每月检测患者糖代谢指标、体重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记录患者DM进展情况。并录入健康档案,连续观察3年。结果观察组各方面知晓率建档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建档后,两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均比建档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为2型 DM(T2DM)例数、眼底异常例数和心电图异常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可提高PDM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降低其进展为DM的发生率,是社区防治DM简单、有效、易行的重要方法。
作者:阎燕;杨忠伟;杨进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由于老龄化速度严重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和公共资源分配等相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体系都处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状态,养老机构在监督与管理制度建设、服务质量与服务内容管理、养老床位以及专业护理人员供需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作者:尹惠茹;袁华;石晓群;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对其选择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并建立关系模型。方法采用老人多维健康综合评估问卷对北京市2家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状况可直接正性影响老年人决定能力。结论老年人长期照顾提供方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其决定能力。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 CHD)患者对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0例老年CHD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治疗,应用MAQ服药依从性问卷对18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药物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老年CHD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其中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病程、药物不良反应等为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P<0.05),而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对CHD患者的健康指导,尤其是对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对 CHD 基本知识不了解及无业的患者,应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邸兴伟;郝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接近3%,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是女性性生活的前奏,对性高潮的出现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由于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对丈夫缺乏吸引力,产生自尊心受损、无助、自我价值感降低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终影响性行为观点,并有意无意地回避性生活,严重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国传统的“性禁锢”思想,使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羞于向医护人员咨询性生活方面的知识。有些患者不知道乳腺癌治疗期间或术后是否可以有性生活〔2〕;有些患者认为五十多岁了,不应该有性生活〔3〕;有些担心术后进行性生活会加重病情或导致乳腺癌的复发〔4〕;更有甚者误认为癌症会传染而禁欲〔5〕。乳腺癌患者关于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往往来自于周围亲戚朋友的口耳相传,很多不正确的信息交流会导致错误观念的产生,性知识的匮乏成为乳腺癌患者恢复健康性生活的大障碍〔6〕。本研究运用品管圈(品质、管理、循环, QCC )的管理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性生活的正确认识。
作者:吴友凤;罗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 CAD)患者外周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及抗体的改变及与促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CAD患者46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OX-LDL及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 OX-LDL 水平与OX-LDL抗体呈现显著正相关(r=0.630,P<0.001),同时OX-LDL水平与TNF-α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r=0.747,P<0.001)。结论 OX-LDL及其抗体在CAD患者外周的中表达升高,且与促炎因子TNF-α正相关,OX-LDL可用于CAD辅助诊断。
作者:张红岩;卢玉娟;戎秀格;任彩丽;刘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属于较早跨入老龄化的省份〔1〕。本文拟揭示广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
作者:宋强玲;零东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降钙素原( PCT)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慢性泪囊炎患者184例(27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2例,139眼)与对照组(92例,137眼),对照组采用鼻泪管逆行硅胶管植入术,观察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VEGF水平,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治愈率与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热率、手术切口感染率、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与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与 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有助于显著改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降低血清VEGF与PCT水平,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番红花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高糖饮食,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番红花组(低、中、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28 d,观察番红花对血糖、蔗糖糖耐量的影响以及对钙蛋白酶1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番红花可明显降低血糖,升高蔗糖糖耐量,同时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明显。结论番红花能降低高血糖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提高蔗糖糖耐量,对钙蛋白酶10基因的表达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王丹丹;姜东莉;李锐;张沐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该院心内科就诊的198例老年CHD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受试者分别测定血清血脂指标,并且进行冠脉造影Gesini评分法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价。分析血清血脂水平与老年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老年CHD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但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po)A和Gesin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老年CHD患者心脏功能分级不同,TC、TG、LDL-C、HDL-C、FFA、Apo A 和 Gensini 积分显著不同(P<0.01);Gensini 积分与 TC、TG、LDL-C、FFA、Apo A1和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YNHA)分级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 CHD患者血清 HDL-C水平显著降低,与左心室功能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可作为老年CHD心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郑香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Tp-Ted)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T2DM 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酸(UA)、血脂、Tp-Ted等指标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重点分析 Tp-Ted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组Tp-Te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高是Tp-Ted延长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HbA1c、TC、HDL和LDL的增高会加重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颖;唐文红;陈晓婕;田晓芬;覃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1〕。老年人因被虐待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死亡率升高,医疗费用大幅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2~4〕。目前,国内学者日益关注虐待老人问题,但与国外相比其相关研究还比较滞后。本文分析中国近20年有关虐待老人的文献。
作者:王聪;傅志蓉;沈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迟发性腺功能低下的Smad通路机制。方法该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T2DM迟发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对患者勃起功能指数及老年男性症状问卷进行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Smad通路蛋白的表达。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正常组)和T2DM患者40例(T2DM)设为对照。结果与正常组和T2DM组相比,T2DM迟发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明显降低且总睾酮、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降低( P<0.05,P<0.01),而症状问卷进行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中 TGF-β及 Smad1、Smad2、Smad3和 Smad5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2、IL-4、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T2DM迟发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存在明显的勃起功能障碍,可能与体内激活的TGF-β-Smad通路相关。
作者:李玉秀;马力;吴瑞;缪娟;王竹风;石白;安然;陈康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