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麻醉对全麻颈椎前路手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郑如洁;林财珠;林献忠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颈椎前路手术, 血流动力学,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麻醉对全麻颈椎前路手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s)、运动诱发电位( MEPs)的影响。方法行全麻颈椎前路手术老年患者180例,根据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不同剂量划分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为0.8、0.6、0.4μg/kg,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SEPs及 MEPs的变化情况。结果与T0时相比,三组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均下降(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低剂量组的HR、MAP及BIS值均相对较高,部分时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SEPs波幅及潜伏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低剂量组的 SEPs 波幅及潜伏期均有所下降;三组患者术中SEPs、MEPs监测成功率及术中知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颈椎前路手术老年患者静脉输注0.4~0.6μg/kg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SEPs、MEPs的影响较小,效果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胼胝体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磁共振表现与认知障碍特征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不同梗死部位所致认知障碍及磁共振MRI、DWI检查的特征。方法对3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 MRI及DWI扫描,按不同梗死部位分为膝部、体部、压部梗死三组,分析三组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比较三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查结果。结果经 MRI、DWI检查发现,入组患者均为胼胝体单一部位的新发病变,左右侧均有发病,且左右侧差异不均。单纯的压部梗死较体部和膝部更常见。胼胝体膝部、压部、体部梗死患者的 NIHSS和 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梗死患者的HAD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膝部和压部梗死(P<0.05)。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 MMSE评分均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 P>0.05),膝部梗死患者表达和记忆力评分下降更突出,体部梗死患者语言障碍较压部梗死患者更突出。结论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且胼胝体体部梗死更容易合并脑卒中后焦虑抑郁,膝部梗死表现以表达和记忆力下降为主,体部梗死表现以语言能力下降为主。

    作者:杨丽丽;许鑫;崔志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 ARE)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56只。模型组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 mg/kg(5 mg/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刻(术后1、3、6、12、24 h,3、7 d)的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HO)-1、醌氧化还原酶( NQO)1、谷胱甘肽( GSH)和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各组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不同时刻的HO-1、NQO1、 GSH和 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主要通过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薛毅辉;陈富勇;吴赞艺;王灯亮;葛洪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性无创正压通气和高频正压通气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持续性无创正压通气(NCPAP)和高频正压通气(HFPPV)在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行胸腔镜手术的127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及术后采用的通气方式分为NCPAP组(65例)和HFPPV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心率( HR)、呼吸频率、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3天NCPAP组患者HR、呼吸频率及PaCO2均显著低于HFPPV组,而PaO2、FEV1、肺活量则显著高于HFPPV组(P<0.05)。 NCPAP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HFPPV组(P<0.05)。结论 NCPAP在老年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时应用对患者术后通气状况的改善显著优于HFPPV,且能提高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华;李蕾;李伟;宁晓辉;李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定量脑电图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慢波化比率〔(θ+δ)/(α+β)值,DTABR〕、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检测相对脑血流量(rCBF)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46例发病7 d 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及洛桑卒中预后评分( AS-TRAL),脑电监测DTABR,ASL测量梗死区即感兴趣区(ROI)的CBF-ROI及对侧镜像区(ROM)的CBF-ROM,计算CBF-ROI/CBF-ROM得到相对脑血流量( rCBF),随访发病28 d的Barthel指数( BI),分析预后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探讨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BI>60分35例,≤60分11例。预后不良组的女性比例较高,梗死体积、入院 NIHSS评分、ASTRLA评分、DTABR患/健侧增加,CBF、rCBF值减少。 Barthel指数与入院NIHSS评分、ASTRAL评分、梗死体积、DTABR患/健侧均呈负相关( r=-0.862,P=0.000;r=-0.772,P=0.000;r=-0.520,P=0.000;r=-0.414,P=0.004),与CBF-ROI、rCBF呈正相关(r=0.331,P=0.025;r=0.538,P=0.000)。 DTABR 患/健侧与 rCBF 呈负相关(r=-0.302,P=0.044)。入院NIHSS评分、DTABR患/健侧是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NIHSS 评分、DTABR 患/健侧越高预后越差。入院 NIHSS 评分8分,DTABR 患/健侧1.159是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的界值。结论入院NIHSS评分联合定量脑电图DTABR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评估。

    作者:车春晖;阮杏林;林寿;金魏笑凡;黄华品;陆剑平;林霖;林海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老年AML患者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传统的CAG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 CAG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9例(45%),9例部分缓解,2例完全无效,总有效率90%,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2个月和19个月;骨髓抑制15例,肺部感染8例。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35%),部分缓解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6个月和13个月;骨髓抑制18例,肺部感染12例,肠道感染2例,败血症2例,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 CAG 方案治疗老年AML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增加治疗风险。

    作者:张红霞;吴广胜;王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T1031C多态性位点及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120例,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 TNF-αT1031C多态的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结果病例组TNF-αT1031C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TNF-αT1031C的各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 Logistic 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吸烟、血糖、血压等因素后, TNF-αT1031C的CC基因型脑梗死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3.671,95%CI:10.26~13.135,P=0.046)。病例组 TNF-α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TNF-αT1031C各基因型的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NF-α基因 T1031C的CC基因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C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刘丹;张伟;孙洪英;董向力;王贵喜;贾璐;李新辉;张佳;杨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医疗费用激增主因素的社会学

    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2011年的1.85亿上升到4.83亿,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预测值多出5200万〔1〕。老龄化所引起的医疗费用激增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而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经济基础和医疗条件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对医疗保障的需求。目前,医疗支出已成为继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居民消费〔2〕。因此,理清老年医疗费增长的内、外因素对于有效调控过度医疗支出,制定缓解方案,提高国民公共健康意识,降低国家财政支出,减少个人经济负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梁思雨;杨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介素-8基因-781 C/T多态性与肝癌及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侵袭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8遗传多态性和广西壮族人群肝癌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肝癌患者260例与鼻咽癌患者251例,同时选取广西壮族健康人群270例为对照。利用单碱基延伸 PCR技术和 DNA测序法,检测广西壮族肝癌患者、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IL-8基因-781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再用χ2检验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IL-8基因位点-781 C/T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14,95%CI=0.79~1.64,χ2=0.509,P=0.476;TT/CC:OR=0.61,95%CI=0.34~1.10,χ2=2.775,P=0.096;T/C:OR=0.89,95%CI=0.69~1.15,χ2=0.778,P=0.363)。同时,IL-8基因位点-781 C/T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29,95%CI=0.86~1.88,χ2=1.765,P=0.184;TT/CC:OR=1.34,95%CI=0.79~2.27,χ2=1.172,P=0.279;T/C:OR=1.18,95%CI=0.92~1.52,χ2=1.749,P=0.186)。结论在广西壮族人群中,IL-8基因-781 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和肝癌与鼻咽癌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王俊利;韦叶生;唐毓金;韦贵将;胡仁统;覃海媚;陈启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唐山市养老机构设施及服务现状

    社会养老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而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了解唐山市养老机构的设施及服务现状。

    作者:张小曼;李焕;王素冬;纪桂英;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脂、血尿酸及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脂、血尿酸( UA)及总胆红素( TBIL)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8例冠心病( CHD)患者(病例组)及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照受累动脉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0例)和多支病变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血脂、UA及TBIL水平,以Gensini评分法确定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并分析其与血清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累及血管支数与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Gensini评分与UA、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高TG、高LDL-C、高UA水平及低TBIL水平可促进CH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付晓杰;王璐;叶成;张景刚;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老年组),40例中青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青年组),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组(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原( PC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 IL-2、IL-6,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γ-GT和TBIL。结果老年组及中青年组IL-2、IL-6、TNF-α、FT3、FT4、ALT、AST、ALP、γ-GT、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PCT水平较正常组比较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2、TNF-α、FT3、FT4水平和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老年组IL-6、ALT、AST、ALP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清IL-6与TNF-α、ALT、AST、ALP呈正相关(r=0.45,0.32,0.39,0.28,P<0.05)。结论老年甲亢易伴发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卢亚敏;张明明;李天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氯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心室重构的逆转作用及分子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心室重构( VR)模型,观察氯沙坦对VR影响;通过HE染色、Masson特染、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氯沙坦对心肌形态学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及磷酸化蛋白激酶Cα(p-PKCα)表达的影响。结果 Iso能显著升高心脏重量(HW)/体重(BW)、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室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右室后壁厚度(LVPWs)、心肌纤维直径(MFD),氯沙坦通过降低上述各指标对抗Iso诱导的VR;Iso能升高尾动脉血压,降低心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速率(FS);氯沙坦能降低尾动脉血压,提高 EF和 FS 水平,从而减轻VR。结论 Iso通过提高p-PKCα和TGF-β1的表达诱导VR,氯沙坦通过抑制p-PKCα和TGF-β1的表达逆转VR。

    作者:于敏;于杜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藏族男性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不同海拔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老年男性藏族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水平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3例老年男性藏族及160例老年男性汉族血清Chemerin、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 的浓度,同时分析不同海拔高度(1980 m、3300 m)对老年男性藏族血清Chemerin、BAP、TRACP5b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汉族老年男性相比,藏族老年男性血清Chemerin水平较高,而BAP和TRACP5b水平较低(P<0.05);海拔3300 m组老年藏族男性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海拔1900 m组老年男性藏族,BAP和TRACP5b浓度低于海拔1900 m组老年男性藏族(P<0.01)。血清Chemerin与 BAP、TRACP5b 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男性藏族Chemerin升高与低氧环境有关;而高海拔老年男性藏族血清Chemerin异常升高可能是导致两海拔区老年男性藏族骨转换能力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郗焜;陈亮;阿祥人;李子安;彭海;李祥;李成雄;王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志愿组织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促进作用评价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然而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原因,有些独生子女不幸离世,造就了“失独”家庭。据人口学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并且每年新增7.6万个〔1〕。许多“失独”家庭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被称作“失独老人”。失独老人不仅承受着独生子女离世的巨大心理痛苦,而且在日常生活照料、社会融入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虽然政府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该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志愿组织是指以志愿精神为动力,无偿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2〕,因此志愿组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本文就目前失独老人出现的常见心理行为着眼点,分析志愿服务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对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

    作者:姚抒予;张雯;罗媛慧;张静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自制的社区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认知问卷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量表),对长春市435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及生存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分别为(23.43±4.296)分、(22.22±4.648)分、(9.47±3.879)分;总体生存质量处于良、中、差者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9.4%、68.7%、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检频度,是否知道血压、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存在正相关(r=0.247,P=0.000)。结论提高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祝燕;梁丽梅;黄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纤维化组织中抗衰老蛋白及抗增殖蛋白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抗衰老标志蛋白(RGN)及抗增殖蛋白(PHB)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造模组(36只)。使用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纤维化组(16只)、CGII干预组(16只)。CGII干预组给予60 mg/ml CGII肌肉注射,肝纤维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等渗盐水肌肉注射,1次/d,连续6 w。取大鼠肝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RT-PCR检测肝组织中RGN和PH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肝纤维化组大鼠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GII干预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变细、减少,纤维化程度较肝纤维化组明显改善。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中 RGN和 PHB 蛋白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CGII干预组RGN和PH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纤维化组(P<0.01)。肝纤维化组RGN和PH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GII干预组RGN和PH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P<0.01)。结论 RGN和 PHB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降低,与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

    作者:马波;陈忠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不升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白细胞( WBC)不升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763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WBC不升高与WBC升高CA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心脑血管病、重度COPD与胃肠疾病是WBC不升高CAP的独立危险因素。 WBC不升高组与WBC升高组发病季节均以夏季较高(P>0.05);两组均以男性发病率较高(P<0.05);发病年龄两组均以成年段为高(P>0.05);WBC不升高组前3个月使用抗菌药物比率明显低于WBC升高组(P<0.001)。 WBC不升高组发热、呼吸急促、呼吸≥30次/min、心率≥120次/min与肺部湿性啰音均较WBC升高组显著低(P<0.01),并发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征与胸腔积液较WBC升高组低(P<0.05)。 WBC不升高组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较 WBC 升高组显著低( P<0.05)。 WBC 不升高组病原学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 WBC 升高组( P<0.05), WBC不升高组培养G-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高(P<0.05),培养真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低(P<0.05)。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常见致病菌:卡他莫拉菌、草绿色链球菌及产气肠杆菌等七种G-细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WBC 不升高组使用机械通气低于 WBC 升高组(P<0.01)。结论 WBC不升高CAP有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作为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患者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周忠;陈佳;谢小馨;雷毅娜;关键;沈剑;龙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失能的调节效应

    目的:探讨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及失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38名老年人,运用乐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96%的老年人孤独感处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失能老年人;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乐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作者:张岩;周炎根;雷婷婷;王芳;杨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 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评定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 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逐渐降低,参附注射液组治疗后3、5 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5 d的心功能指标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SP患者,能有效改善的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

    作者:陈秋萍;冯永民;陆冰;谢德;刘广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