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岩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 OP)与日常行为习惯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门诊就诊的老年人群703例,使用双能骨密度仪选取正位腰椎、左股骨近端及ward三角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自行设计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按照成组不配比的对照形式将确诊的303例OP老年人群作为病例组,未发生OP 400例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OP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服用钙剂、吸烟情况、喝绿茶、喝咖啡、每周锻炼频率是老年OP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高龄、女性、未服用钙剂、吸烟、未喝茶和咖啡、不锻炼的老年人OP发生率高。结论老年人日常行为习惯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其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
作者:韩静;王奇;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疗前、中、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70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1个月患者 VEGF、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不同疗效的食管癌患者VEGF水平差异及VEGF与HIF-1α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前VEGF、HIF-1α和肿瘤标志物 CEA、CY-FRA21-1、SCC、CA724、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放疗期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上述指标较放疗期间有所上升,但低于放疗前( P<0.05);放疗有效组的VEGF水平及HIF-1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无效组;放疗前、中、后的各阶段食管癌患者的VEGF水平均与HIF-1α和肿瘤标志物呈显著正相关;TNM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瘤体大小和放疗的疗效是 VEGF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中、后VEGF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放疗的疗效对其有重要影响。提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应密切关注VEGF水平。
作者:李岚;白班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 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R和 eGFR等。排除低蛋白血症、泌尿系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等。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eGFR<60 ml· min-1·1.73 m-2组与eGFR≥60 ml· min-1·1.73 m-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根据 UAER 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 UAER<30 mg/24 h)、尿白蛋白微量组( UAER 30~300 mg/24 h)及尿白蛋白大量组( UAER>300 mg/24 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 eGFR 水平,分析 UAER 与 eGFR 的关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GFR<60 ml· min-1·1.73 m-2组的UAER含量显著高于eGFR≥60 ml· min-1·1.73 m-2组(P<0.01);尿蛋白正常组的eGFR下降率显著低于尿蛋白微量组,尿蛋白微量组的eGFR下降率明显低于尿蛋白大量组(P<0.05),三组eGFR下降发生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Scr)、UAER、收缩压、性别,其 OR 值分别为10.571、9.781、5.641、3.072(P<0.05)。结论 eGFR 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高于eGF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 eGFR 与 UAER呈显著负相关。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UAER、收缩压、性别。
作者:赵艳利;张丰姣;陈景斌;楚英娜;张晓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中老年人白内障及眼底病的构成情况及患病率。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城区3个社区40~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眼科专项检查和相关生化检测。结果白内障、近视眼底改变、视网膜动脉硬化、高血压眼底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别为26.1%、2.8%、12.2%、1.0%、2.6%,总眼底病患病率18.6%;除近视眼底改变外,随年龄增长,白内障和各种眼底病患病率均有升高趋势(均P<0.05);眼底病患者相比眼底正常者:男性较多,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均偏大,血糖、血脂偏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均P<0.05)。结论兰州市中老年人群白内障和眼底病患病率高,必须加强该人群眼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眼病筛查。
作者:王丽婷;张燕;关聪会;许维亚;汤旭磊;杨芳;甄东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据调查在受骗家庭中老年人被骗达81%〔1,2〕。据公安机关2009年起所做的电信诈骗案例抽样调查统计,中老年人超过70%〔3〕。胡晗〔4〕表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是社会判别力下降。老年人受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只是简单地报道受骗上当的事件,尚不足以深入揭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作者:徐烨;高飞;徐杰;张红;岑爱飞;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调查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 PD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采用PD患者精神障碍(PDPsy)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调查 PD组及对照组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并记录精神障碍的表现。比较PD组有、无精神障碍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睡眠障碍等,分析 PD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PD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为38.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 P<0.05)。 PD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错觉。单因素分析显示,PD伴精神障碍者年龄、睡眠障碍(SCOPA-SLEEP)评分、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精神障碍者(P<0.05),性别、教育水平、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情感状态与无精神障碍者无明显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COPA-S评分、RBD是PD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老年PD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D患者精神障碍的出现可能与高龄及睡眠障碍有关。
作者:赵丽娜;纪占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太极养身杖锻炼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三峡大学老年大学筛选80名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锻炼组每周集体练习3次/w,1 h/次,共24 w,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采用简式POMS量表、和SCL-90量表于实验前和24 w实验时对实验者进行测试,实验期间由指导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指导监控,心率测定采用 Polar S725 X心率遥测仪测量。结果24 w后,锻炼组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疲劳、抑郁、紧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较实验前明显改善;锻炼组躯体化和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方面与对照组呈显著变化,较实验前,其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偏执得分均明显下降。结论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锻炼改善了老年女性消极情绪、促进了积极情绪的形成,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改善和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作者:莫概能;王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 IL)-1β。进行细胞划痕实验, Transwell实验,Snail转录因子mRNA荧光定量PCR,波形蛋白的表达测定。结果 IL-10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目、Snail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量、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IL-10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迁移。
作者:江芸;林有东;徐如梅;夏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腺癌中SOX-2和SOX-18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方法67例结肠腺癌组织作为A组,20例结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B组,20例结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C组,非肿瘤性的结肠黏膜组织20例作为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组中SOX-2和SOX-18的表达。结果四组中SOX-2和 SOX-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中SOX-2和 SOX-18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SOX-18的表达与脉管浸润密切相关。 SOX-2和SOX-18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中SOX-2和SOX-18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 SOX-2和SOX-18的表达升高对肿瘤的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二者作用过程可能不完全相同。 SOX-2和SOX-18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陶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SD大鼠全腰动脉结扎腰髓缺血模型,探究腰髓形态和功能早期变化特点。方法将5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A 组10只,B组48只。 A组仅分离腰动脉,B组行全腰动脉阻断。两组术后48 h内分别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神经评定( BMS评分)和腰髓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剂(TTC)染色,分析后肢运动功能与腰髓染色面积的关系。结果 A组术后48h内BMS评分由(8.44±0.41)分恢复至(9.00±0.00)分;B 组由(0.36±0.30)分恢复至(8.90±0.39)分。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BM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48 h两组B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TTC染色面积均明显低于A组( P<0.05);术后48 h两组 TTC染色面积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B组术后TTC染色面积均值上段>中段>下段。结论大鼠全腰动脉结扎将造成腰髓缺血、功能丧失,48 h内腰髓血供自上而下逐渐恢复,后肢运动功能也随之恢复。
作者:魏岚;赵晓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膝骨关节炎( KOA)患者与正常人膝关节软骨、膝周滑膜等组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高频超声评价 KOA患者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KO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滑膜、滑囊积液等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 KOA患者疼痛分级与关节积液、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KOA患者软骨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变薄明显( P<0.05),以股骨外侧髁、股骨正中沟明显,并出现软骨透明带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严重者软管层变薄、缺失;KOA患者75%患者合并关节滑膜积液,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厚度与患者疼痛级别相关。结论高频超声能敏感、直观显示膝关节软骨、滑膜等软组织;能有效评价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程度及滑膜、滑囊等组织病变特点,较早发现软骨病变;可以为临床防治KOA疗效评价提客观的、直接的依据。
作者:万蓉;钟娜;冯宁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75例,采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h17、Treg表达、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Th17降低,Treg、FVC、FEV1、FEV1/FVC升高,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55/7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肺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外周血Th17的表达,增强Treg表达,促进肺功能恢复。
作者:和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出现绝经或与绝经有关的一系列症状)的征兆,一直持续到后1次月经后1年〔1〕。由于卵巢功能出现生理(病理)性减退,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负反馈致脑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长期升高,使得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围绝经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症状〔2〕。全世界75%~85%的女性会出现包括血管舒缩改变(潮热和盗汗)、疲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头痛等部分或全部围绝经期症状〔3,4〕,这些症状通常于月经停止前至少一年开始至绝经后多年停止。大约50%的女性在绝经后4年继续经历着持续伴随有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平均持续时间已经从3.8年〔5〕到超过7年〔6〕。10%~30%的绝经后妇女将仍然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由于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导致乳腺癌幸存者的绝经期症状往往更频繁或更严重〔7,8〕。目前在美国50岁或以上女性超过5000万〔9〕,且以每年至少有150万的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速度在增长,症状的出现或持续会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导致神经衰弱〔10〕,促使大约60%的女性寻求医学治疗〔11〕。本文综述身心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
作者:雷鹏琼;李彦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 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 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 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 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 P<0.05),尤其T3时降低明显。 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 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顾燕华;张义伟;刘洋;陶海勇;卢明军;郭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Akt通路和小窝蛋白-1(Cav-1)在白藜芦醇(Res)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模型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型半胱氨酸( Hcy)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测定Res对于 Akt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哌立福新抑制Akt蛋白表达后,观察 Res对一氧化氮(NO)系统及Cav-1表达的作用。进一步利用siRNA抑制Cav-1的表达后,进一步研究Res对NO系统的影响。结果(1)白藜芦醇可抑制Akt蛋白的表达;(2)在抑制Akt蛋白表达后,NO系统表达明显升高,且与Res浓度呈正相关,而 Cav-1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在加入Res后Cav-1表达明显下降;(3)siRNA沉默Cav-1后,NO系统表达明显升高,且与Res无浓度依赖性。结论 Res通过抑制Cav-1的表达,抑制Akt活性,促进NO系统的作用,改善AS。
作者:张丽;高山;曲红玉;李爱歆;郭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HMGB)-1诊断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PTC患者根据病理穿刺诊断结果,将所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作为观察组41例,将剩余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HMGB-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瘤边界清晰度、形状规则情况、内部回声均匀度均差于对照组,钙化程度高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与HMGB-1联合诊断在灵敏度、符合率之间均显著优于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略低于HMGB-1的特异度。结论超声联合HMGB-1诊断提高了老年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苏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锁孔技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血肿引流术的效果。方法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4例按照随机数法平均分为开颅手术组和锁孔技术组,每组237例。记录麻醉时间,计算血肿量及血肿引流比,统计术后并发症包括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二次手术、消化道溃疡等,患者预后状态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开颅手术组行骨瓣开颅减压术,锁孔技术组选用内镜辅助手术。患者在术后1、3 d、1、2 w行 CT检查。均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手术后的昏迷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脑疝发生。与锁孔技术组比较,开颅手术组麻醉时间较长,失血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后6个月两组预后评估得分存在差异。结论锁孔技术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很好。
作者:王金林;黄燕;刘兴宇;魏建强;王凯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