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腰动脉结扎后腰髓缺血形态和功能早期变化特点

魏岚;赵晓彬

关键词:腰髓缺血, 腰髓形态, 腰髓功能
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全腰动脉结扎腰髓缺血模型,探究腰髓形态和功能早期变化特点。方法将5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A 组10只,B组48只。 A组仅分离腰动脉,B组行全腰动脉阻断。两组术后48 h内分别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神经评定( BMS评分)和腰髓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剂(TTC)染色,分析后肢运动功能与腰髓染色面积的关系。结果 A组术后48h内BMS评分由(8.44±0.41)分恢复至(9.00±0.00)分;B 组由(0.36±0.30)分恢复至(8.90±0.39)分。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BM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48 h两组B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TTC染色面积均明显低于A组( P<0.05);术后48 h两组 TTC染色面积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B组术后TTC染色面积均值上段>中段>下段。结论大鼠全腰动脉结扎将造成腰髓缺血、功能丧失,48 h内腰髓血供自上而下逐渐恢复,后肢运动功能也随之恢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重度 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 SGRQ)问卷调查,记录各项得分。采集患者与志愿者痰液作为样本,统一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分离、血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各类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经显微观察其中主要的定植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洛菲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化验结果显示,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血清,IL-8的含量高于未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和对照组(P<0.01),FEV1%预计值和 FEV1/FVC%要明显低于无细菌定植样品(P<0.05);患者 SGRQ问卷调查结果,总分、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分的分布情况与IL-8呈正相关,同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人差,且部分患者存在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炎症反应较重,三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吴翠仪;齐亚飞;郑晓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NGAL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和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与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肾功能和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8例CKD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 SCr)、C-反应蛋白( 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中NGAL,双缩脲法测定尿蛋白量,应用 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NGAL 为(297.56±138.1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91.73±32.47)ng/ml(P<0.05)。 CKD患者的NGAL与eGFR呈负相关(r=-0.751,P<0.01),CKD患者NGAL与尿蛋白水平、SCr和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3,0.135和0.114,P<0.05).结论血清NGAL水平与CKD患者肾功能损伤和蛋白尿密切相关,NGAL可能成为监测CKD患者肾功能损害和进展的标志物。

    作者:施璇;孔建平;涂岩;张晓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脉冲磁疗、短波、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对比术前、术后6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给予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肩关节外旋/内旋( ER/IR)峰力矩比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术红;刘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例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组)、40例非急性老年痛风性关节炎且能够成功抽取关节液的患者(非急性期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血液及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关节液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 P<0.05),两组间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患者的血清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两组间血清中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的IL-6、IL-1β、IL-8、IL-10水平与关节液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较非急性期患者发生显著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关节液呈显著的相关性,对于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邹晋梅;杨静;董建玲;邓代华;张羽;田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成年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n=8)、2型糖尿病(T2DM)组(n=8)、T2DM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干预组(n=8),对比 GLP-1对各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胰岛素浓度的影响以及三组大鼠心肌微血管完整性和通透性。结果各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均于60.0 min时趋向于基本稳定状态,此前 T2DM+GLP-1组和T2DM组的输注率增长趋势低于NC组;在120.0 min后T2DM组葡萄糖输注率与NC组相比下降幅度约为53.0%(P<0.05);与NC组相比,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相比,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上升约为50.8%(P<0.05),T2DM+GLP-1组葡萄糖输注率有所增高,但未上升至正常水平;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三组大鼠间胰岛素浓度增加趋势及同一时间点胰岛素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C组心肌微血管铸型较为平滑,且未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表明无破坏发生,T2DM组心肌微血管铸型出现显著凹凸不平现象,且内皮连接完整性较差,T2DM+GLP-1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完整度明显优于T2DM组;NC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完整,未出现镧颗粒进入基底膜现象,T2DM组镧颗粒可轻易透过内皮细胞进入基底膜及其周边组织,T2DM+GLP-1组仅有少量镧颗粒进入基底膜。结论 GLP-1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并对心肌微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赵妮;谢新荣;赵巧玲;钟慕贤;黄普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白藜芦醇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Akt通路和小窝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Akt通路和小窝蛋白-1(Cav-1)在白藜芦醇(Res)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模型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型半胱氨酸( Hcy)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测定Res对于 Akt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哌立福新抑制Akt蛋白表达后,观察 Res对一氧化氮(NO)系统及Cav-1表达的作用。进一步利用siRNA抑制Cav-1的表达后,进一步研究Res对NO系统的影响。结果(1)白藜芦醇可抑制Akt蛋白的表达;(2)在抑制Akt蛋白表达后,NO系统表达明显升高,且与Res浓度呈正相关,而 Cav-1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在加入Res后Cav-1表达明显下降;(3)siRNA沉默Cav-1后,NO系统表达明显升高,且与Res无浓度依赖性。结论 Res通过抑制Cav-1的表达,抑制Akt活性,促进NO系统的作用,改善AS。

    作者:张丽;高山;曲红玉;李爱歆;郭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国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中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治疗 AD为研究组,以多奈哌齐治疗 AD为对照组文献,检索截止时间是2014年8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采用R3.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6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估总分的5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136例,对照组135例。 MMSE评估总分的标准均数差 MD=3.82,95%CI (-1.68~9.32);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总分的6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176例,对照组175例。 ADL 评估总分标准均数差 MD=-0.49,95%CI(-1.61~0.63);在AD评定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ADAS-Cog评估总分的MD=-3.2,95%CI(-7.43~1.03);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NPI评估总分的MD=-5.73,95%CI(-7.39~-4.08)。结论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AD在智力状态、认知、ADL等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但在改善精神行为异常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杜爱玲;陈雷音;杨世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慢性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脑白质病变与Ephrin-B3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Ephrin-B3是否参与了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白质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选用 Wistar 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假手术2组、模型30 d组、模型60 d组。模型组组应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备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有手术过程而未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假手术1组及模型30 d组大鼠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的逃避潜伏期时间进行检测,比较手术前后及各组间的差异。而后将2组大鼠断头取脑。部分行HE染色,部分脑组织制成匀浆,行 ELISA 检测,统量各组 Ephrin-B3的表达。术后60 d,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对假手术2组及模型2组大鼠进行处理。结果造模后30 d,模型1组大鼠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时间与假手术1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造模后60 d,模型2组大鼠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时间与假手术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降低。经HE染色,发现缺血30 d及60 d组大鼠胼胝质部位出现明显白质疏松、细胞数量减少,并出现空泡样改变。经ELISA检测,假手术1组、模型30 d组、假手术2组、模型60 d组大鼠脑内 Ephrin-B3浓度分别为(11.76±1.26) ng/ml、(12.08±1.32) ng/ml、(37.25±5.32) ng/ml、(48.65±6.88)ng/ml。模型30 d组与假手术1组Ephrin-B3表达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模型2组与假手术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Ephrin-B3可能参与了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脑白质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赵腾;丁颖;王超;周春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慢性应激疾病及其分子机制

    1慢性应激反应与肾上腺素1.1应激反应应激是一种潜在的有害刺激,导致体内生理或心理平衡失调,分为急性和慢性〔1〕。急性应激反应时间短、症状消失快,而慢性应激所致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慢性应激反应机制较为复杂,可以触发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两个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 HPA)和自主神经系统( ANS)。当机体遇到应激刺激时,应激信号可以通过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传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并将其激活。激活的HPA轴引起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2〕,后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 GC)〔3〕,同时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SNS)及随后释放儿茶酚胺(主要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儿茶酚胺与相应的受体作用参与机体“战与逃的反应”。另外,应激荷尔蒙-肾上腺素还可以刺激肝葡萄糖的释放〔4〕,与糖皮质激素一起加速糖代谢,为处于应激状态的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作者:郭宁宁;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随着增龄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免疫相关疾病,如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真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多糖作为天然活性物质,大的优点是毒副作用极小,来源广泛。本文通过PubMed搜索关于多糖的文章(只包括以英文发表的文章),目的是通过评估关于多糖的特异性免疫效果,为多糖化合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典;高兴春;姜凤良;弥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H2松弛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H2松弛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及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及MMP-1/TIMP-1、MMP-9/TIMP-1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显著增厚,且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与COPD模型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 COPD模型组大鼠组织中 MMP-1、MMP-9、TIM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而对比 COPD模型组大鼠,松弛素治疗组大鼠组织中MMP-1、MMP-9、TIMP-1的表达有所降低(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COPD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松弛素能抑制大鼠肺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抑制COPD气道平滑肌的增殖。

    作者:李露;曹卓;潘炯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TSGF、CA125、CA19-9联合SCC检测在老年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对老年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患者34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设为恶性组、良性组和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分析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 TSGF、CA125、CA19-9、SCC 分别为(78.29±19.82)U/ml、(44.43±16.08)U/ml、(40.69±15.26)U/ml、(3.61±1.98)ng/L,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TS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CA19-9、SC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TSGF、CA125、CA19-9、SCC单项检测诊断宫颈癌敏感度较低,联合诊断后敏感度升高,而特异度降低,其中四项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为93.33%,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CA125、CA19-9、SCC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度。

    作者:葛瑜;张林;徐敬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前列腺特异抗原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提高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在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 BPH)和60例Pca患者血清中检测游离PSA( fPSA)和总PSA( tPSA)水平。计算F/T( fPSA/tPSA),检测超声测量前列腺三维直径,计算前列腺体积( PV),得出单位体积PSA浓度( PSAD),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计算PSA相关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两组数据间的F/T、PSAD和PSA年增长率( PS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PSA/tPSA 的特异性达91.2%,敏感性为88.3%;PSAD 的特异性达81%,敏感性为52%;PSAV的特异性可达90%、敏感性63%。结论前列腺癌中tPSA、PSAD、PSAV等指标与在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相应指标有明显差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龙兵;韩敏;王永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CA125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2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B型利钠肽( BNP)的浓度并比较各组CA125、BNP浓度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别按100 pg/ml、35 U/ml标准,比较BNP、CA125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35 U/ml)组和低CA125(<35 U/ml)组,比较两组住院死亡率;联合CA125和BNP水平分组,C1=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2=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3=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C4=CA125≥35 U/ml和BNP≥350 pg/ml,比较各组住院死亡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CA125和BNP浓度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77和0.349,P=0.000);CA125和BNP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分别是36.3%和85.9%;高CA125组和低CA125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0%和3.6%,C1~C4各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8%,0%,4.9%及2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和BNP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354,P=0.025和OR=2.236,P=0.024)。结论血清CA125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不及BNP,但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BNP联合CA125测定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作者:陈健新;陈广基;徐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与系统性炎症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与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血清白蛋白(PA)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检测6 min步行试验按试验结果将所有测试者分为3组。结果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越低时IL-6、TNF-α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A水平减低越明显( P<0.05)。结论 IL-6、TNF-α、PA水平可作为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量下降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秋颖;徐丹丹;郭晓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相关性及联合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多期增强扫描和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延迟期 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差异显著(F=41.071,P<0.05),对照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8.06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2.2%。结论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磊;刘伟;黄晓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参Rb组皂苷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Rb组皂苷(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Rb 17.5、35、70 mg/kg组及阳性药组。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 G-Rb 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 G-Rb 17.5、35、70 mg/kg,阳性药组灌胃通心络胶囊1000 mg/kg,连续7 d。①体外旁路循环实验:从颈总动脉至颈外静脉插入一根带有丝线并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聚乙烯套管,连接形成体外旁路循环。②电刺激实验:分离右颈总动脉,将不锈钢电极放置在该动脉处,并在其远端放置温度测量探头备测血管表面的温度。1.5 mA直流电持续刺激7.5 min。③体外血栓形成实验:用硅化注射器由腹主动脉采血1.8 ml,立即注入内径4 mm硅化聚乙烯塑料环中,置LBY-S5体外血栓形成仪上分别测定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结果 G-Rb 35、70 mg/kg组均可使体外旁路循环法所致血栓湿重明显减轻,明显延长电刺激法所致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凝血时间,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浓度,并可使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所致血栓湿重及血栓干重均明显减轻( P<0.05或 P<0.01)。结论 G-Rb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曲莉;于晓风;徐华丽;睢大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诊断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HMGB)-1诊断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PTC患者根据病理穿刺诊断结果,将所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作为观察组41例,将剩余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HMGB-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瘤边界清晰度、形状规则情况、内部回声均匀度均差于对照组,钙化程度高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与HMGB-1联合诊断在灵敏度、符合率之间均显著优于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略低于HMGB-1的特异度。结论超声联合HMGB-1诊断提高了老年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苏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