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娜;纪占宾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 ICM 的患者35例为ICM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2例为对照组。运用2D-STI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的收缩期应变(Ss)和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 Se)和应变率( SRe),舒张晚期应变( Sa)和应变率( SRa),计算得到相应房壁的平均应变( mSs、mSe和mSa)及平均应变率( mSRs、mSRe和mSRa);采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L-A法)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左心房容积,包括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指标与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CM组LAVmax、LAVp和LAVmin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LATEF、LAPEF与LAAEF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CM组患者左心房mSs、mSRs、mSe、mSRe、mSa和mSRa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均<0.05)。 ICM 患者中, LAPEF、LAAEF、LATEF 分别与|SRe|、|SRa|、SRs呈正相关(r=0.73、0.70、0.69;P均<0.05)。结论2D-STI技术能够测量ICM患者左心房在整个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应变及应变率,准确评估其左心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董珊珊;芦桂林;黄磊;张彩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尿酸( UA)、胱抑素( Cys)-C水平变化及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脉造影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清标本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 SAP 组和 UAP 组,U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 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 水平变化参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可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闻加升;于宗良;谷慧敏;张娴;顾水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诊断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 OLYMPUS 公司内科电子胸腔镜LFT240,对24例老年(60~80岁)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前采用彩超定位方法选择胸腔镜检查入路,术中对胸膜病变进行多点活检,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24例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成功进入胸膜腔并取得病理22例(91.7%),病理确诊17例(70.8%),2例(8.3%)患者未能进入胸膜腔,检查失败。确诊患者按病因分为:恶性肿瘤6例(25%)、结核病6例(25%)、化脓性炎症5例(20.8%)、非特异性5例(20.8%)。恶性肿瘤中小细胞肺癌4例,肉瘤样癌1例,间皮瘤1例,未见腺癌及鳞癌引起包裹性胸腔积液。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皮下气肿及轻微局部疼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于老年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具有简单易行、微创安全高效、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效能高的特点。
作者:姜廷枢;李航;毛琦善;嵇焕盛;翟声平;郑坚;冯国岩;鞠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vWF的变化。方法11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应用常规治疗,并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组57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并关注血清中S100B、NSE和vWF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 d后,两组 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中S100B、NSE 和 vWF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 S100B、NSE和 vW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拉西坦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NSE和vWF表达,保护神经细胞,优化体液环境。
作者:张雪杰;栾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取3个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细胞作为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细胞培养后分为IL-10组、空载体组、未处理组。加入细胞迁移诱导剂白细胞介素( IL)-1β。进行细胞划痕实验, Transwell实验,Snail转录因子mRNA荧光定量PCR,波形蛋白的表达测定。结果 IL-10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细胞迁移数目、Snail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量、波形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IL-10抑制IL-1β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迁移。
作者:江芸;林有东;徐如梅;夏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抗心衰与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心衰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情况,实验组84例,有1例因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死亡、3例失访;对照组84例,1例因合并肿瘤退出本研究、4例失访;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实验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7例,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85.89%(1.25% vs 8.86%,P=0.037,OR=0.14,95%CI为0.101~0.1971);联合终点事件17例,其中实验组4例,对照组13例,因此实验组较对照组危险率降低69.62%(5.00% vs 16.46%,P=0.034,OR=0.30,95%CI为0.257~0.341),两组联合终点发生率经Logrank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研究对象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实验组出现7例轻微出血事件。结论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肌致密不全患者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可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幸奠霞;徐海;徐耀凤;付东伟;刘先玲;张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我国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90%,其中以绝经后女性为主〔1〕,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程漫长,具有预防干预作用的保健品市场需求巨大,目前西医常用的雌激素替代疗法,有潜在发生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补钙法存在吸收不好、作用单一,进口产品费用较高的弊端〔2〕。山茱萸为传统补肝肾、强筋骨、抗衰老中药。山茱萸制剂能改善模型大鼠生物力学指标〔3〕;提高骨密度、雌激素水平〔4〕;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5〕;延缓模型大鼠卵巢衰老,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状〔6〕。山茱萸含有丰富钙质,无毒副作用〔7〕,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方剂的常用药物〔8〕,我国2012年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把山茱萸单味配方颗粒剂列为肾阴虚型常用干预性药物〔9〕。本文对山茱萸保健品预防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云彬;陈随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神经疾病是指一组由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如运动失调的帕金森疾病( PD)、老年性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 AD)、亨廷顿病( 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本文对环氧化酶(Cox)5a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登;贺金华;李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4例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老年患者药源性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其他包括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肌梗死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预防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钟敬波;刘世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例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组)、40例非急性老年痛风性关节炎且能够成功抽取关节液的患者(非急性期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血液及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关节液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 P<0.05),两组间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患者的血清中IL-6、IL-1β、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组(P<0.05),两组间血清中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的IL-6、IL-1β、IL-8、IL-10水平与关节液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较非急性期患者发生显著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关节液呈显著的相关性,对于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邹晋梅;杨静;董建玲;邓代华;张羽;田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系统分析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中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治疗 AD为研究组,以多奈哌齐治疗 AD为对照组文献,检索截止时间是2014年8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采用R3.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6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估总分的5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136例,对照组135例。 MMSE评估总分的标准均数差 MD=3.82,95%CI (-1.68~9.32);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总分的6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176例,对照组175例。 ADL 评估总分标准均数差 MD=-0.49,95%CI(-1.61~0.63);在AD评定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ADAS-Cog评估总分的MD=-3.2,95%CI(-7.43~1.03);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总分的3篇文献中,研究组样本量为74例,对照组73例,NPI评估总分的MD=-5.73,95%CI(-7.39~-4.08)。结论美金刚联用多奈哌齐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AD在智力状态、认知、ADL等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但在改善精神行为异常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杜爱玲;陈雷音;杨世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Ag85 A抗体IgG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5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8例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患者和28例良性胸水患者的外周血及胸腔积液,并收集12例正常人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的表达,并对胸腔积液进行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查。结果与肿瘤胸膜转移患者、良性胸水患者和正常人相比,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肿瘤胸膜转移患者、良性胸水患者和正常人体液中的Ag85A抗体Ig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吸光度为1.435,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和87.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与胸腔积液中总蛋白质和LDH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胸腔积液中Ag85A抗体IgG水平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苏永胜;宋磊;李丹;张秀芳;华树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增龄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免疫相关疾病,如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真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多糖作为天然活性物质,大的优点是毒副作用极小,来源广泛。本文通过PubMed搜索关于多糖的文章(只包括以英文发表的文章),目的是通过评估关于多糖的特异性免疫效果,为多糖化合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典;高兴春;姜凤良;弥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重度 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 SGRQ)问卷调查,记录各项得分。采集患者与志愿者痰液作为样本,统一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分离、血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各类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经显微观察其中主要的定植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洛菲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化验结果显示,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血清,IL-8的含量高于未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和对照组(P<0.01),FEV1%预计值和 FEV1/FVC%要明显低于无细菌定植样品(P<0.05);患者 SGRQ问卷调查结果,总分、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分的分布情况与IL-8呈正相关,同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人差,且部分患者存在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炎症反应较重,三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吴翠仪;齐亚飞;郑晓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H2松弛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及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及MMP-1/TIMP-1、MMP-9/TIMP-1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及平滑肌厚度显著增厚,且松弛素治疗组大鼠肺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与COPD模型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 COPD模型组大鼠组织中 MMP-1、MMP-9、TIM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而对比 COPD模型组大鼠,松弛素治疗组大鼠组织中MMP-1、MMP-9、TIMP-1的表达有所降低(P<0.05),且MMP-1/TIMP-1、MMP-9/TIMP-1比值与COPD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松弛素能抑制大鼠肺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抑制COPD气道平滑肌的增殖。
作者:李露;曹卓;潘炯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I/R)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 SD 大鼠350~4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橼酸组(0.05 mol/L),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在体大鼠 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记录心电图,检测预处理前后血清钙离子浓度变化,TTC染色法测定梗死面积,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CR测定心肌钙调蛋白(CAM)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室性心律失常次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处理后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处理前(P<0.05),有一定时间规律;枸橼酸组梗死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枸橼酸对I/R大鼠心肌保护作用与降低血清钙离子浓度,下调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作者:李艳芳;费丽萍;牛青英;韩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