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狄婷婷;王瑞婷;赵杨;申家钰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A1(plexinA1)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脑胶质瘤患者本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根据病理分级Ki-67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1例(Ⅰ~Ⅱ级),B组29例(Ⅲ~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标本中神经丛素A1及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神经丛素A1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81%(5/21),低于B组72.41%(21/29)(P<0.05);Ki-67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29%(3/21),低于B组55.17%(16/29)(P<0.05);神经丛素 A1及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组织中神经丛素A1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Ki-67和神经丛素A1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子谦;赵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以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为治疗原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150 ml/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8 g/次,3次/d 口服。结果治疗4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何爽;王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Ras相关区域1A(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综合研究。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对照研究实验,并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共803例患者,且11篇均为临床对照实验(CCT)。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95%CI:1.51~11.27,P<0.05)。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OR=0.61,95%CI:0.21~1.35,P>0.05)。 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50岁分界组无统计学意义,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40岁分界组有统计学意义,即>40岁组 RASSF1A基因甲基化表达增加(95%CI:1.38~6.73,P<0.05)。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浸润与转移有统计学差异(OR=4.03,95%CI:1.39~11.75,P<0.05)。结论RASSF1A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RASSF1A甲基化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甲状腺癌浸润转移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与无浸润转移组,但与年龄相关性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作者:马建赢;胡如进;柯立池;冯红芳;刘钢;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调查豫南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COPD)患者稳定期1年自我管理的疗效。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以系统教育。比较两组患者1年中症状、生存质量、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症状的评估差值。结果与初次比较,两组患者1年前后的生存质量总分下降(P<0.01),但FEV1、症状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患者症状评估差值的比较:在FEV1、症状、住院次数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但生存质量、6MWD、呼吸困难评分及6MWD差异显著(P<0.01或 P<0.05)。结论系统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豫南地区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和延缓TMWD下降。
作者:甘文云;赵兵;李海明;李春苗;王运;赵冲;翟展艺;刘辉;张勇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做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尿失禁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8.26±0.15)低于对照组(15.26±3.19),(P<0.05);两组患者的大收缩力、协调能力都有所上升,观察组〔(88.29±6.13)、(6.15±1.03)〕高于对照组〔(65.29±5.18)、(4.13±0.57)〕(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39.48±5.16)明显高于对照组(33.26±5.16),(P<0.05);观察组 PFIQ-7评分(0.56±0.02)低于对照组(1.03±0.03)(P<0.01);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量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85±0.03)、(1.43±0.02)〕低于对照组〔(2.06±0.05)、(1.59±0.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基本特征,以老年人多发,好发于冬春两季〔1〕。可由反复发作致病情进展,并引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冬病夏治是指对冬季好发及受寒加重、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驱邪的目的〔3〕。研究表明,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老年慢支的治疗有良好效果。该疗法在肺系咳喘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尚未有统一的治疗基本方和评价标准,对治疗的作用机制也未有明确的阐述,本文对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在老年慢支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泽菊;彭德忠;张先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基因沉默对 SH-SY5Y 细胞 Tau 和配对螺旋样纤维蛋白(PHF)1水平的影响及α7 nAChR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α7 nAChR shRNA重组质粒,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 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细胞中α7 nAChR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Tau和 PHF1蛋白水平。结果α7 nAChR基因沉默组与空质粒组相比,α7nAChR mRNA 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94%(P<0.01)和82%(P<0.01);Tau蛋白水平升高了65%(P<0.01);PHF1蛋白水平升高了58%( P<0.05)。结论α7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Tau和PHF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au蛋白和PHF1蛋白表达增加直接促进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这可能与AD的病理进程有一定关系。
作者:周飞;张淑丽;李毅;王凡;官志忠;齐晓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失能中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机构4种养老模式下的心理需求状况。方法使用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对320名失能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下居家养老组、老年公寓组、敬老院组和托老机构组在身体健康、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在经济来源途径上,除了养老保险外,四组在劳动所得、离退休工资、子女供养、社会救济方面差异显著。在心理需求总分( F=1.677)、生理需求( F=1.142)、认同需求( F=1.835)上,居家养老组显著高于托老机构组和敬老院组,在交往需求( F=1.859)上,老年公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自我实现需求( F=2.711)上,居家养老组显著高于敬老院组。结论居家养老组心理需求高,居家养老应是今后主要的养老模式;其他养老模式下,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交往需求。
作者:周跚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胱抑素C、几丁质酶-3(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4例(CHD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劳力型心绞痛20例(SAP组)和急性冠状综合征24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8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23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CHD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变化。结果胱抑素C水平:ACS组低,SAP组次之,对照组高(F=19.9608,P<0.05);对照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多支病变组低(F=19.2670,P<0.05)。 OPG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4.1696,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5.7612,P<0.05)。 YKL-40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3.5517,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3.2829,P<0.05)。结论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CHD特别是ACS的参考指标,为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亦可间接反映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晶晶;刘会晶;胡建峰;王涛;孙宏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围绝经期抑郁症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如焦虑、激越、无用感及意志减退等。当这些症状持续2w以上,且严重损害自身的社会职业功能,才可考虑诊断该病〔1〕。本文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诊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丽;徐凡;黄龄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伦理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务人员在解决临床问题过程中经常要应用到的专业学问。公元前四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早文献:“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1948年世界医学会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的道德规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中,比如:生殖医学和遗传学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不可避免带来了伦理学上的新问题;社会老龄化也促使医学伦理学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在老年医学领域进行医学伦理学知识继续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王刚石;李天志;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TAK)1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37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TAK1和NF-κ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TAK1和NF-κB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径相关,TAK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TAK1和NF-κB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TAK1和NF-κB呈正相关性。结论 TAK1和NF-κB高表达对促进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意义,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崔永兴;王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 Cath)-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的表达,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76例肺腺癌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原位腺癌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肿瘤边缘正常肺组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 Cath-D和MMP-7的表达。结果三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与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二者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中Cath-D和 MMP-7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价值。二者无协同作用。
作者:朱坤;徐楠楠;马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表现。方法随机选取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46例自愿参与的健康老年人作对照,均采用MMSE、MoCA和ADL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检测 N400相关事件,分析相关性,总结 N400电位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MMSE和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人 Fz、Pz、C3和 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两组老年人Pz、C3和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除Pz之外,两组老年人的匹配N400波幅均有意义(P<0.05)。 C3不匹配的N400波幅和MMSE注意力以及MoCA定向评分呈正相关;C4不匹配的 N400潜伏期和 MMSE 空间构图、MoCA总分、MoCA延迟记忆和MoCA定向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抑郁症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相关电位 N400存在异常状况,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辅助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聂所成;王娟;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眼脉动振幅( OPA)在老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与高眼压( OHT)患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 OHT患者21例、POAG 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眼压(IOP)、OPA、角膜厚度(CC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对比OHT组及POAG组治疗前后及正常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被检者的 CCT、HR、SBP 及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AG 组及OHT组眼压值均高于正常组,而POAG组与OH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OPA值OHT组为(3.6±0.9)mm-Hg,POAG 组为(3.1±0.7)mmHg,正常对照组为(3.2±0.8)mmHg;OHT 组、POA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IO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2.6±0.5)mmHg及OHT组(3.1±0.8)mmHg OPA均较治疗前降低。 OHT组治疗后OP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治疗后 OPA 值仍低于 OHT 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IOP 值及 OPA 值呈正相关( r=0.511,P=0.012)。结论 OHT患者与POAG 患者及正常人的OPA 值存在差异,OPA值与眼压呈正相关。
作者:韩芳;杨军;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 w。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8, IL-10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 TNF-α及IL-8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 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 TNF-α及 IL-8的含量,升高血清 IL-10的含量( P<0.05);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中低剂量组能够降低血清TNF-α及IL-8的含量(P<0.05),但血清 IL-10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及IL-8,升高IL-10的含量有关。
作者:李博林;刘启泉;张晶;闫丹丹;成亚亚;王志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善菊;董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主产于福建、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入药部位是去除根皮的木质部,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络的功效,但是有剧毒,需要慎重〔1〕。药理实验研究显示,雷公藤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疗效确切。但是由于它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难免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如免疫系统、肝脏系统、肾脏系统、生殖系统毒性等,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2〕。研究表明,通过联合用药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3〕。本文主要围绕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