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萍;白洁
目的:探讨miR-27a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治老年AMI患者95例,以行骨髓标本检查的非白血病老年人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小剂量MA方案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27a表达。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4月30日,以miR-27a相对表达量的P25值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n=24)和高表达组(n=71),利用Kaplan-Meier法对miR-27a相对表达量对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miR-27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单核系高于非单核系(P<0.05);老年 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miR-27a 相对表达量与年龄、细胞遗传学、FLT3-ITD 基因、NPM1/FLT3-ITD基因、白细胞(WBC)分组、首疗程治疗效果和NCCN预后分组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15.6个月,高表达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9.3个月,Log 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8,P<0.001)。结论 miR-27a在老年 AMI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年龄、染色体核型、基因位点突变及患者预后有关,有望为老年AMI基因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作者:李爱国;杨连华;徐刚;冀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战略任务,《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卫生部与民政部护理事业与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相继强调“医养结合”模式是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协同论的视角,结合协同发展的演化过程分析,就促进医养结合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做初步探索。
作者:陈娜;袁妮;王长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表现。方法随机选取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46例自愿参与的健康老年人作对照,均采用MMSE、MoCA和ADL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检测 N400相关事件,分析相关性,总结 N400电位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MMSE和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人 Fz、Pz、C3和 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两组老年人Pz、C3和C4 N400潜伏期的匹配与不匹配均有意义( P<0.05),除Pz之外,两组老年人的匹配N400波幅均有意义(P<0.05)。 C3不匹配的N400波幅和MMSE注意力以及MoCA定向评分呈正相关;C4不匹配的 N400潜伏期和 MMSE 空间构图、MoCA总分、MoCA延迟记忆和MoCA定向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抑郁症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相关电位 N400存在异常状况,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辅助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聂所成;王娟;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 O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动脉检查,测量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按级分组,同时测定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并按级分组,首先以动脉硬化程度为自变量,对各组 BMD 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然后以OP为自变量,对各组股动脉IMT行评价,判定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②在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碱性磷酸酶( ALP)、 C-反应蛋白( CRP)化验室检查,分别以动脉硬化及 OP为自变量,对入选的以上应变量进行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①骨量变化各组中,OP 程度越重,股动脉 IMT越厚(P<0.05)。②骨量正常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OP组(P<0.05);HDL-水平显著高于严重OP组,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值组CRP水平显著低于OP组(P<0.05);ALP显著低于OP组(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股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各组中,硬化程度越高,BMD值越低(P<0.05)。④股动脉硬化0级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2级、3级组(P<0.05),1级、2级组均显著低于3级组;股动脉硬化0级组HDL-水平显著高于2级、3级组( P<0.05),1级、2级组显著高于3级组( P<0.05);0级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2级、3级组( P<0.05);0级组ALP显著低于1、2、3级组(P<0.05),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OP与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在发生率及疾病分级程度上呈正相关性;②TC、TG、HDL-C、LDL-C、ALP、CRP是影响OP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共同因素。③OP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可作为彼此疾病诊断的参考标准之一。
作者:单立军;付尧;梁国欣;郭彬;安显鸿;郑佳;韩宪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 AD)进展的大风险,近十年对AD及炎症机制研究不断增加。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启动炎症反应,激活小胶质细胞( MG),募集星型胶质细胞,引起与神经、突触损伤有关的细胞因子、化学因子、活性氧( ROS)和神经毒性因子的释放〔1〕。表达突变型双转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tau蛋白的小鼠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神经脱失,因此,设想通过增加炎性成分可能会建立更合理的AD模型。本文旨在总结不同基因、药物处理AD动物模型,通过研究炎症机制来确定AD的炎性标志物。
作者:张美;狄婷婷;王瑞婷;赵杨;申家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的交叉互补基因(XRCC)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作为肺癌组,依据病理类型分为75例鳞癌、22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33例其他类型癌,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XRCC1、GSTM1基因型,采用叉生分析法分析二者基因的联合作用与易感性危险度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 XRCC1、GSTM1基因型表达情况。结果 XRCC1基因分为野生纯合型(Arg /Arg)、杂合型(Arg /His)、突变纯合型(His/His),其中肺癌组 Arg/Arg检出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前者His/His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二者Arg/His检出率基本相同(P>0.05),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GSTM1+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前者GSTM1-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鳞癌、腺癌、其他类型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小细胞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叉生分析法显示在患肺癌危险度方面,同时携带XRCC1(Arg/His+His/His52)和 GSTM1->XRCC1(Arg/Arg)和 GSTM1->XRCC1(Arg/His+His/His52)和 GSTM1+>XRCC1(Arg/Arg)和GSTM1+(P<0.05)。结论 XRCC1(Arg/His+His/His52)和GSTM1-是肺癌的重要易感因素,个体携带者具有较高的患肺癌风险,且二者具有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提示医师应重点关注和谨慎筛查此类群体。
作者:王娟;厉善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SLTC)及二次脑损伤( SBI)因素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 STB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SLTC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统计两组高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SBI因素,分析两种术式和SBI因素对老年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Ⅳ级、Ⅴ级分别为35%、2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33%、16.67%)(P<0.05);②观察组术后1、3、7 d颅内压(ICP)低于对照组,脑灌源压(CCP)高于对照组(P<0.05);③共发生SBI 72例(60%),SBI患者术后 GOSⅠ、Ⅱ级分别为23.61%、12.50%明显高于非SBI组(10.42%、4.17%);Ⅳ级、Ⅴ级分别为25.00%、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9.58%、20.83%)(P<0.05);④SBI患者术后1、3、7 d ICP、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明显高于,脑组织氧摄取率(CMRO2)、CCP明显低于非SBI患者(P<0.05)。结论 SLTC术式、预防 SBI因素可有效提高老年STBI患者预后,改善脑代谢能力。
作者:龙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眼脉动振幅( OPA)在老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与高眼压( OHT)患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 OHT患者21例、POAG 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眼压(IOP)、OPA、角膜厚度(CC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对比OHT组及POAG组治疗前后及正常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被检者的 CCT、HR、SBP 及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AG 组及OHT组眼压值均高于正常组,而POAG组与OH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OPA值OHT组为(3.6±0.9)mm-Hg,POAG 组为(3.1±0.7)mmHg,正常对照组为(3.2±0.8)mmHg;OHT 组、POA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IO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2.6±0.5)mmHg及OHT组(3.1±0.8)mmHg OPA均较治疗前降低。 OHT组治疗后OP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AG 组治疗后 OPA 值仍低于 OHT 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IOP 值及 OPA 值呈正相关( r=0.511,P=0.012)。结论 OHT患者与POAG 患者及正常人的OPA 值存在差异,OPA值与眼压呈正相关。
作者:韩芳;杨军;钟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以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为治疗原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150 ml/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8 g/次,3次/d 口服。结果治疗4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补元气破血逐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何爽;王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 NLR)模式识别受体( 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 TLR)、RIG样解旋酶( RLHs)和C型凝集素( CTL)。与TLR这个膜结合受体不同,NL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细胞内病原体的先天免疫。到目前为止, NLR内发现了23个人类相关基因。 NLR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央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C 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LRRs)和N-末端的半胱天冬酶( Caspase )区域。 NLR的上游信号通过与C端LRR结构域的结合与改变N端结构域,从而产生一系列炎症应答〔1〕。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该探讨外周血中血脂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 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水平与PD发病、病程及 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Apo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低水平ApoA、HDL-C是影响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随着患者 Hoehn-Yahr分级的升高,其 ApoA、TG、HDL-C水平显著下降(P 均<0.05),不同 Hoehn-Yahr 分级患者 TC、TG、LDL-C、ApoB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poA 水平(r=-0.671,P=0.012)和HDL-C水平(r=-0.689,P=0.018)与PD病程呈负相关;ApoA水平(r=-0.646)和HDL-C水平(r=-0.754)与PD患者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水平下降可增加PD患病的风险,尤以ApoA、HDL-C下降对 PD病情的影响明显,低脂血症在 P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祖洁;杨新新;昝坤;叶新春;时宏娟;张作慧;崔桂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笔者2016年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数据,运用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和子女一起生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医疗状况、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婚姻状况、周边对老人态度、子女情况和居住区域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满意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超声、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1~3〕都各有其影像学优点和缺点。 DSA是目前肿瘤检测的金标准〔4〕;由于DSA常规检测的侵入性,使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开发简单、微创的影像技术仍然是当今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宝石能谱CT实现了CT领域高清晰与低剂量成像的完美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大大提高了诊断精度和安全性,将影像诊断成功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实现目前CT业内先进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的早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宝石能谱CT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成像,清晰显示解剖部位的细节结构。能谱成像对同一解剖部位进行两个不同能量级别的扫描,准确区别不同组织的化学成分,从而对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容积螺旋实现动态500排技术,成像能够覆盖312.5 mm的扫描范围,0.5 mm薄层、足够完成全身所有器官的四维成像。在灌注评估中,可以在轴向穿梭80 mm,覆盖范围达120 mm以上,大大地提高时间分辨率,使心脏检查顺利完成。全身低剂量成像、宝石探测器的应用、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ASIR)可降低图像噪音,大大减少了扫描剂量。本文综述宝石能谱CT应用的进展。
作者:蒋娜;陈志民;方天舒;田英;李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调查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通辽市社区215名汉族老年人和265名蒙古族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汉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2.67±7.59)分,蒙古族老年人为(101.16±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汉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6.13±6.70)分,蒙古族老年人为(37.03±7.63)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r=0.326,P<0.01)。结论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照护者可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拓宽老年人社会支持渠道,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周小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微量注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VD方法复制VD模型;2 w后PVN注射AVP,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AVP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PVN注射AVP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VP及 NE含量增多。结论 VD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释放的AVP量减少导致大脑海马内AVP及NE含量减少有关。
作者:李春颖;徐兆忠;李菁;崔雅惠;崔影;曲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特点的进行性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DHA属于ω-3不饱和脂肪酸,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LCPUFA)中重要的成员。脑组织中DHA可以改善脑的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D,本文对DHA对AD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白丽萍;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术后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和间质表皮转化因子( C-met)的表达特征,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59例喉鳞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2例声带息肉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HGF和C-met的表达。结果两组中HGF和C-met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HGF和C-met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HGF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相关,HGF和C-met呈正相关性。结论 HGF和C-met高表达是喉鳞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喉鳞癌中HGF和C-met可能具有内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李建民;郑慧媛;冶娟;董春花;郭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汇总有关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与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患者较单纯肺部感染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OR及95%CI为2.43(1.33,4.44)。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不明显,剔除任意一篇文献后结果无变化。结论合并结构性肺病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较单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临床用药应兼顾该菌。
作者:赵广丹;李方治;赵明静;王玲玲;孙佳英;王笑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牛蒡是菊科牛蒡属2年生草本植物,也称东洋参。牛蒡根为牛蒡的肉质直根,呈梭形,表面深褐色且有皱纹,性粘且脆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味略苦,极具食用和药用价值〔1〕。近年来,通过药理研究发现,牛蒡根具有抗氧化〔2〕、抗肿瘤〔3〕、抗炎及抗过敏〔4〕、抗菌及抗病毒〔5~7〕、抗衰老〔8,9〕、免疫调节〔9〕、降低血尿酸〔10〕、治疗勃起功能障碍〔11〕、提高运动耐力〔12〕、镇痛〔13〕、促进胃肠道蠕动〔14〕、降糖〔15〕、护肝〔16〕等作用。本文主要对牛蒡根与保护血管内皮作用的相关性做以下综述。
作者:赵娜;马维红;苏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 Cath)-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的表达,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76例肺腺癌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原位腺癌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肿瘤边缘正常肺组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 Cath-D和MMP-7的表达。结果三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Cath-D和MMP-7的表达与脉管累犯、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二者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中Cath-D和 MMP-7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价值。二者无协同作用。
作者:朱坤;徐楠楠;马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