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指标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早期检测及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马琳琳

关键词:生化指标,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指标在中老年骨质疏松( OP)骨折患者早期检测及风险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40例,根据骨密度( BMD)分为骨量减少组80例和OP组16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患者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钙素(BGP)、Ⅰ型胶原蛋白N-端肽(s-PIN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Ⅰ型胶原蛋白 C 末端肽(s-CTX)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进行检测,利用FRAX系统将检测结果录入后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OP组的 B-ALP、PTH、TRACP5b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同时其IGF-1、s-PINP、s-CTX水平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两组BG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OP组10年内的骨折再发率为9.7%,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的3.4%(P<0.05)。结论通过生化指标检测可以实现对中老年OP患者早期检测和风险评估,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NLRP3介导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 NLR)模式识别受体( 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 TLR)、RIG样解旋酶( RLHs)和C型凝集素( CTL)。与TLR这个膜结合受体不同,NL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细胞内病原体的先天免疫。到目前为止, NLR内发现了23个人类相关基因。 NLR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央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C 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LRRs)和N-末端的半胱天冬酶( Caspase )区域。 NLR的上游信号通过与C端LRR结构域的结合与改变N端结构域,从而产生一系列炎症应答〔1〕。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其中58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创组)、42例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有创组),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 pH、呼吸频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创组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无创组(P<0.05),PaCO2水平显著低于无创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随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无创组和有创组患者的监护室住院时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创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率显著低于有创组(P<0.05)。结论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优于无创通气,但是并发症高、住院时间长,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并不显著。

    作者:崔晓珊;孙成英;娄明远;苏晓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据其意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观察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的给予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美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5),总流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美容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和较好的美容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军;江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靶器官功能损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与靶器官功能损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初诊时HDL-C水平将患者分为HDL-C正常组(≥1.29 mmol/L)和HDL-C降低组(<1.29 mmol/L)。主要观察指标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患者初诊时 GF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45±8.95)vs(125.73±9.43)ml· min-1·1.73 m-2,P=0.237〕。与HDL-C正常组比较,HDL-C降低组患者12个月时GFR显著降低〔(120.58±8.56)vs(123.58±9.53)ml· min-1·1.73 m-2, P=0.012〕;24个月时 GFR 显著降低〔(115.54±9.48)vs(122.53±10.54)ml· min-1·1.73 m-2,P=0.000〕;36个月时 GFR 显著降低〔(110.43±10.49)vs(120.48±8.83)ml· min-1·1.73 m-2,P=0.000〕。两组患者初诊和12个月时IM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DL-C正常组比较,HDL-C降低组患者24个月时 IMT 显著增加〔(1.34±0.14)vs(1.24±0.13)mm,P=0.000〕;36个月时 IMT 显著增加〔(1.37±0.14)vs(1.26±0.15) mm,P=0.000〕。结论 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显著相关。

    作者:许青宗;马超;魏宏炜;耿玉秀;金晓洁;王向杰;陈凤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医养结合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战略任务,《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卫生部与民政部护理事业与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相继强调“医养结合”模式是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协同论的视角,结合协同发展的演化过程分析,就促进医养结合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做初步探索。

    作者:陈娜;袁妮;王长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化癥扶正汤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癥扶正汤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中晚期 NSCLC 7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NP化疗方案,疗程为2个化疗周期,A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服用化癥扶正汤,根据中医辨证服用化癥扶正汤组方加减,汤剂200 ml,2次/d,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和瘤体等的变化,并采用 WHO 生存质量老年模块量表( WHOQOL-OLD)、体重变化、ECOG行为状态( PS)评分等生活质量测量手段评估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气急、食欲不振、神疲力乏、腰膝酸软等症状均有所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大于B组( 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咯痰症状虽有所改善,且 A组患者治疗后咯痰症状改善率比B组高,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WHOQOL-OLD评估中 A组患者感觉能力、过去现在将来、自主等模块有所改善,而B组患者社会参与和感觉能力模块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增加和PS评分有效稳定率均较B组高(P<0.05);两组瘤体控制有效率稳定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癥扶正汤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华蓉;刘尚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微量注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VD方法复制VD模型;2 w后PVN注射AVP,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AVP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PVN注射AVP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VP及 NE含量增多。结论 VD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释放的AVP量减少导致大脑海马内AVP及NE含量减少有关。

    作者:李春颖;徐兆忠;李菁;崔雅惠;崔影;曲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炎症调节机制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 AD)进展的大风险,近十年对AD及炎症机制研究不断增加。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启动炎症反应,激活小胶质细胞( MG),募集星型胶质细胞,引起与神经、突触损伤有关的细胞因子、化学因子、活性氧( ROS)和神经毒性因子的释放〔1〕。表达突变型双转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tau蛋白的小鼠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神经脱失,因此,设想通过增加炎性成分可能会建立更合理的AD模型。本文旨在总结不同基因、药物处理AD动物模型,通过研究炎症机制来确定AD的炎性标志物。

    作者:张美;狄婷婷;王瑞婷;赵杨;申家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刺五加注射液对阿米卡星所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 ASS)对阿米卡星所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40只新生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米卡星组、刺五加注射液组、刺五加注射液和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组。在耳蜗底回采用内耳微量注射阿米卡星的方式建立豚鼠耳聋模型,连续用药5d后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测各组听阈阈值并对毛细胞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前ABR测定各组听功能正常;阿米卡星组 ABR阈值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刺五加注射液组差异显著,扫描电镜显示阿米卡星组耳蜗毛细胞静纤毛出现融合、散乱、倒伏甚至缺失现象;ASS可显著改善阿米卡星所致听力损伤和毛细胞结构改变。结论 ASS可拮抗阿米卡星所致新生豚鼠耳蜗毛细胞结构损伤造成的听力损害。

    作者:邹艳红;刘洁薇;李春玉;李涵;贾琳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入院途径脑卒中并发肺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入院途径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 MDR)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方法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1816例,按照入院途径分为门诊入院组917例,本院其他科室转入组584例,外院转入组315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入院途径和不同住院时间的MDR感染情况及细菌分布情况。结果共检测出MDR感染患者118例(6.50%),该院其他科室转入组阳性率低为4.79%,外院转入组阳性率高为10.16%,不同入院途径和不同住院时间 MDR 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9.782、50.797,P=0.008、0.000)。在118例MDR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42株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55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07株(69.03%)、革兰阳性球菌48株(占30.97%)。分布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株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57株(36.77%)、铜绿假单胞菌26株(16.77%)、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0.97%)、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7.74%)、溶血性葡萄球菌10株(6.45%)。结论脑卒中并发肺炎患者的 MDR感染率较高,且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MDR感染率逐渐升高。外院转入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来源的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多重耐药菌。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勤;王庆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老年女性养老问题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1〕;从城乡结构来看,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占总数的53.46%;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老年人总数的51.30%,农村地区的老年女性则占老年女性总数的53.13%〔2〕。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长期以来社会保障体制的非均衡性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比城市更加严重。由于生理因素,老年女性人口普遍高于男性,且年龄越大对养老的需求也越大,尤其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地区,家庭需要承担的养老压力也更大,产生的问题也更多。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国际老年人年(1998)仪式上曾指出:“在老龄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性别差异问题。在几乎所有地方,女性的寿命长于男性。但女性老年一般比男性老年更贫困,患慢性病和因病致残的比例更高,也更容易受到歧视和忽略”〔3〕。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胱抑素C、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胱抑素C、几丁质酶-3(YKL-4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4例(CHD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劳力型心绞痛20例(SAP组)和急性冠状综合征24例(ACS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8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23例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冠脉病变支数CHD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的变化。结果胱抑素C水平:ACS组低,SAP组次之,对照组高(F=19.9608,P<0.05);对照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多支病变组低(F=19.2670,P<0.05)。 OPG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4.1696,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5.7612,P<0.05)。 YKL-40水平:ACS组高,SAP组次之,对照组低(F=13.5517,P<0.05);多支病变组高,单支病变组次之,对照组低(F=13.2829,P<0.05)。结论胱抑素C、OPG和YKL-40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作为诊断CHD特别是ACS的参考指标,为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亦可间接反映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晶晶;刘会晶;胡建峰;王涛;孙宏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胆囊切除术牵拉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麻醉下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及氟芬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手术切皮时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20 min输注完毕;氟芬组患者手术切皮时静注氟芬合剂2 ml。监测并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注药后10 min(T2)、牵拉胆囊时(T3)、手术结束时(T4)五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效果,并记录术中牵拉胆囊时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鼓肠、牵拉痛等牵拉反应发生。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抑制胆囊牵拉反应有效率为90%,氟芬组抑制胆囊牵拉反应有效率为57%,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能有效抑制胆囊牵拉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石海霞;于建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衰退症的疗效安全。方法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状腺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有明显下降,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则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是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甲状腺功能衰退症,患者脂代谢,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相比甲状腺素片更加具有安全性。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WB-DWI)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骨转移瘤(骨转移瘤组)和骨感染(骨感染组)患者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WB-DWI扫描结果。结果骨感染组患者ADC值为(1.43±0.24)×10-3mm2/s,明显高于骨转移瘤组(0.95±0.18)×10-3mm2/s;CNR值为(13.38±3.94),低于骨转移瘤组(26.97±4.76)(P<0.05)。 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4.00%,ADC阈值>1.20×10-3mm2/s、>1.25×10-3mm2/s、>1.30×10-3mm2/s、>1.35×10-3mm2/s、>1.4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96.00%、90.00%、80.00%、70.00%、56.00%;ADC阈值≤1.00×10-3mm2/s、≤1.10×10-3mm2/s、≤1.15×10-3mm2/s、≤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76.00%、84.00%、94.00%、98.00%,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2.00%;在各个不同ADC阈值时诊断骨感染和骨转移瘤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用于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根据ADC值对骨转移瘤与骨感染进行鉴别。

    作者:史云菊;李肖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团体音乐治疗对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南昌市某社区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一般情况的测评,随机选取100例老年人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观察组进行常规睡眠促进宣教,干预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开展团体音乐治疗,干预2个月后再次测评与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团体音乐治疗2个月后,除睡眠药物维度外,干预组PSQI评分和睡眠问题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作者:孙伟铭;袁也丰;董香丽;卢和丽;邹卿;何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二甲基精氨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老年 VD 患者65例为观察组,老年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教育水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因素进行矫正,比较两组血浆ADMA、Hcy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三者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矫正前、后对照组患者血浆ADMA、Hcy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DMA与Hcy呈正相关关系(r=0.631,P=0.004),而血浆ADMA、Hcy均与MMSE呈现负相关关系(r=-0.353,-0.441;P=0.023,0.017)。矫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ADMA(OR=2.314,P=0.013)与Hcy(OR=1.834,P=0.006)是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机体血浆ADMA与Hcy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水平血浆ADMA及Hcy是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杜双霞;张晓红;祖明立;唐彦;吕志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发病机制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86例膀胱癌患者,提取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总RNA以及蛋白,采用RT-PCR法以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2组患者DAPK1 mRNA 以及蛋白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6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DAPK1阳性表达率为27.91%(24/8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67.44%(58/86)(χ2=26.94,P<0.05)。膀胱癌组织标本中 DAPK1 mRNA阳性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标本(t=21.33,P<0.05),膀胱癌组织标本中 DAPK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标本(t=17.99,P<0.05)。 TNM分期为Ⅰ~Ⅱ级者DAPK1 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Ⅲ级(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DAPK1 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P<0.01)。癌组织DAPK1 mRNA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部位、大小无关(P>0.05)。结论 DAPK1在膀胱癌组织标本中较癌旁组织表达低,推测其与抑制膀胱癌表达以及转移相关。

    作者:谢剑云;陈伟东;杨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在肾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并有完整超声造影影像学资料的RCC患者50例( RCC组)和RAML患者30例( RAML组)。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动态造影数据,导入SW-UCS-1型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获得以下参数: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峰值减半斜率(a2)、上升支斜率(a3)、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达峰时间(TTP)、显影时间(AT)、平均通过时间(MTT),同时评价两组患者的增强强度及增强模式。结果 RCC组与RAML组比较,AUC、a3、PI、AMP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a2、BI、TTP、AT、MTT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模式研究发现:RCC组主要为“快进快出”(78%),RAML组主要为“慢进慢出”(83.33%),增强强度发现:RCC组主要为高增强(84%),RAML组主要为低增强(83.33%)。结论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是一种鉴别RCC与RAML的良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寒冰;马麒;王澂;王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医学伦理学知识教育在老年临床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医学伦理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务人员在解决临床问题过程中经常要应用到的专业学问。公元前四世纪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早文献:“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1948年世界医学会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的道德规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中,比如:生殖医学和遗传学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不可避免带来了伦理学上的新问题;社会老龄化也促使医学伦理学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在老年医学领域进行医学伦理学知识继续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王刚石;李天志;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