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李树仁
目的:探讨胸苷酸成酶(TS)5′非编码区28 bp 重复序列(rs34743033)及3′非编码区遗传多态性( rs34489327)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海南省股骨头坏死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组,健康对照21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 PCR 方法及焦磷酸测序法检测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TS 基因 rs34743033多态位点3R /3R、2R /3R、2R /2R 基因型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为79例(36.6%)、68例(31.5%)、69例(31.9%),在对照组中为103例(47.7%)、76例(35.2%)、37例(17.1%),组间差异显著(χ2=13.27,P<0.05)。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3R /3R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R /2R 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S 基因 rs34489327多态性位点可检测出三种基因型,+6 bp /+6 bp、+6 bp /-6 bp、-6 bp /-6 bp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为68例(31.5%)、83例(38.4%)、65例(30.1%),在对照组中为95例(44.0%)、78例(36.1%)、43例(19.9%),组间差异显著(χ2=13.27,P<0.05)。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6 bp /+6 bp 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6 bp /-6 bp 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因型3R /3R 和-6 bp /-6 bp 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王晖;陈文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自发现至今已有30余年,全球人口感染率高达50%〔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血管硬化以及全身免疫功能衰退,致使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血供减少、对细菌清除率下降,导致 Hp 感染率高。 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Hp 根除成功率逐年下降,现就老年患者 Hp 根除治疗失败原因作一综述。
作者:刘立坤;程洪晶;白焕焕;孟祥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劳损的病因是超负荷使用引起的慢性机械性损伤,多发于支配多动或负重关节的肌肉或维系这些关节的韧带、关节软骨和脂肪垫等组织,长期、经常地重复某一特定的动作是造成超负荷使用而致病的常见原因〔1〕。膝关节是人体较大且复杂的屈曲关节,同时它也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在人体运动中时刻承受着较大的应力。近年来膝关节疼痛患者越来越多,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病因较多,其中多是因为膝关节过度负荷致使慢性微细损伤,是膝部常见的运动劳损性病痛〔2〕。患者多以膝部疼痛、肿胀、伸屈不利为主诉,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生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运动系统疾病之一。本研究通过热疗和脉冲穴位刺激的物理手段,对78例中老年膝关节劳损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焦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胸腺素β10(Tβ10)是胸腺素β家族的一员,是一种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动蛋白单体结合蛋白。研究发现 Tβ10与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胆管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虽然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为患者获取了更长的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时间,但总体治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 Tβ10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 Tβ10的结构与分布、机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继岚;蒋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呼吸机治疗为呼吸科常见的治疗措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了解呼吸机治疗后病原学在下呼吸道的分布与变迁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的分析,明确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牛小红;张波;陈乾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120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组的患者近期及远期手术优良率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有助于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马增路;栗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水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价1040例恢复期(出院后3~4个月)老年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采用生命质量简表(SF-36)进行生命质量评测,画钟实验(CDT)进行执行功能评价;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焦虑和抑郁情况;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测 ADL。结果自我效能水平低水平组、中水平组、高水平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各项评分、CDT 评分、SDS 和 SAS 评分以及 ADL 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生命质量各维度各项评分、CDT 评分、SDS 和 SAS 评分以及 ADL 分值各项分值优于自我效能低中水平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效能水平可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与患者执行功能、心理情况及 ADL 状况有关。
作者:邢小玲;王琳;郭霞;饶颖臻;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后大鼠不同脑区 Bax、Bcl-2表达变化,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神经损伤机制。方法3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轻度间歇低氧组、重度间歇低氧组各10只。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间歇低氧组分别暴露于不同低氧条件下(100 ml /L 和50 ml /L,暴露时间每天8 h,持续时间2 w 和8 w)。光镜观察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区和小脑神经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上述区域 Bax、Bcl-2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低氧时间的延长,两组间歇性低氧组大鼠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区和小脑神经细胞区死亡神经元密度增高;Bcl-2/Bax 比值降低(P<0.05);上述变化在重度间歇性低氧组为显著(P<0.05);轻度间歇性低氧组各脑区死亡神经元密度、Bcl-2/Bax 比值变化差异显著,以额叶皮质和海马明显(P<0.05);重度间歇性低氧组各脑区死亡神经元密度、Bcl-2/Bax 比值变化差异显著,以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明显。结论间歇性低氧可引起不同脑区 Bcl-2和 Bax 差异性表达、神经细胞差异性丢失;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对间歇性低氧损伤更敏感。
作者:赵雅宁;王红阳;李琳;马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老年患者10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均于入院时给予手术治疗,进行血清 NSE 与S100β蛋白表达检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脑卒中量表(E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 指数( BI)进行评定。分析浓度的变化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患者治疗7 d 后 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患者出血量、NIHSS 评分、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 NSE、S100β蛋白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NSE 和 S100β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判断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于永才;吴世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ATP 敏感钾通道(KATP)在丹参酮ⅡA(TSA)对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检测高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以及血管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 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Gly)对 TSA 的作用。结果高糖显著降低了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TSA 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了高糖诱导的损伤。高糖显著降低了血管组织中 NO 含量和 SOD 活性而增加了 MDA 含量,TSA 逆转了高糖的作用,而 Gly 部分取消了 TSA 的作用。结论 TSA 能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 TSA 增加 NO 的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Gly 能部分地阻断 TSA 的这种保护作用。
作者:胡海燕;李跃艳;李春霞;李兴;陈梦华;周寿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就诊的52例老年 ARDS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炎、营养、脱水和吸痰等支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采用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w 体内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经1 w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浓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 2/FiO2)均上升,血清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均降低(均 P<0.05);且实验组以上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 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 ARDS 可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合指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患者抗炎能力,提高疗效。
作者:龙晓莉;王永红;卢卫琴;庞科;王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肝内胆管结石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非规则性肝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优良率(95.65%)高于对照组(76.09%)(P<0.01)。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率、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外科术式。
作者:冯明明;周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损伤模型周围血肿形态组织学特征及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α受体(PPARα)的表达。方法采用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查周围血肿形态组织学特征,Western 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 PPARα蛋白表达,RT-PCR 检测PPARαmRNA 表达。结果16例肉眼见血肿块体积较小,显微镜下呈大量中性粒细胞或其他炎症细胞浸润,4例肉眼见血肿块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并呈现条索状和喷射状样,显微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空腔结构。模型组 PPARα蛋白、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损伤后24 h PPARα蛋白、mRNA 表达达到高峰,明显高于脑损伤后2 h 和6 h(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脑损伤后48 h 较24 h 的 PPARα蛋白、mRNA 表达明显降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后诱发 PPARα表达增高可能与周围血肿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的异常有关,且24 h 达到高峰值。
作者:肖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 N 端前体脑钠肽(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在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 BiPAP 治疗;对照组62例,在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 NT-proBN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 MA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 NT-proBNP 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胀、呼吸抑制、意识障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予以 Bi-PAP 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 NT-proBNP 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庆业;刘文举;蒲宏伟;李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检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尿液 Podocin 的变化。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 组)和肥胖组(Ob 组)。在造模14 w 时,分别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方法观察肾脏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肥胖大鼠肾小球足细胞 Podocin 的表达,用 ELISA方法检测尿 Podocin 蛋白。结果(1)0 w 时 Ob 组与 Con 组比较性别、体重、身长、尾长,Lee 指数等无差异,14 w 时 Ob 组体重、身长,Lee 指数明显高于 Con 组(P<0.05)。(2)14 w 时 Ob 组与 Con 组比较血肌酐(Cre)、血尿素氮(BUN)无差异(P>0.05)。(3)Ob 组在14 w 时尿 Podocin 排泄明显多于Con 组。(4)光镜下 Ob 组大鼠肾小球变化不明显。电镜下 Ob 组大鼠肾脏肾小球足细胞呈粗大状,足突轻度微绒毛化。(5)免疫组化染色 Ob 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 Podocin 的蛋白表达比 Con 组减少。结论肥胖大鼠肾小球足细胞 Podocin 的蛋白表达减少,但尿液 Podocin 排泄增多,有望成为肥胖导致肾损害的标志物。
作者:刘洋;胡曼丽;刘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潜在的可致死的临床疾病,即使在治疗的情况下,也会有4%~6%的死亡率〔1〕。肝脓肿的病因主要是细菌入侵,东方与西方肝脓肿入侵的细菌不同〔2〕,在东方引起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确,在西方主要与胆道感染及恶性肿瘤有关〔3〕。本研究对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脓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涛;高涵;许景伟;陈宏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抗原,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 AECA,比较两组患者 AECA 阳性率的差异,分析 AASV 患者 AECA 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 AASV 患者中的血清 AECA 阳性率比较发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P<0.05),AASV 病情活动期血清 AECA 阳性率、血清 AECA 和血沉(ESR)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缓解期( P<0.05),且 AECA 阳性组 BVAS 分值和 ESR 水平明显高于 AECA 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抗体在 AASV 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蒋茵;唐开奖;宋星慧;覃玉花;韦阳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骨骼肌脂质中间代谢产物的沉积及脂肪酸代谢中 CD36及 CPT1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分别喂养12 w,分别测定大鼠血糖(BG)及胰岛素( IN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变化;GPO-PAP 法检测骨骼肌甘油三酯( TG),ELISA 试剂盒检测骨骼肌甘油二酯( DAG)、神经酰胺( CER)、长链脂酰辅酶 A ( LCCoAs)的变化;用 RT-PCR 和 Western 印迹的方法分析大鼠骨骼肌 CD36及 CPT1的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大鼠 BG 及 INS 水平均明显升高,GIR 明显降低(P<0.01);同时骨骼肌组织中 TG、DAG、CER 及 LCCoAs 含量明显升高( 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骨骼肌细胞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脂滴分布,线粒体肿胀,内外膜部分融合,线粒体嵴变少变短,部分或全部消失,甚至出现空泡化。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 CD36的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CPT1的表达明显降低( 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组织中脂质中间代谢产物的堆积,肌内脂质堆积与脂肪酸代谢中关键酶 CD36、CPT1表达的变化有关。
作者:张雪梅;任路平;宋光耀;甘可欣;王超;孔德贤;聂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每年约有10000人死于卵巢肿瘤〔1,2〕,长期生存率从25%~50%不等〔3,4〕,这取决于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对生存影响强的因素是肿瘤残留量。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化治疗〔1〕。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作者:董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6月龄 SD 雄性大鼠和老龄(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质。方法对6月龄正常 SD 雄性大鼠大脑动脉和老龄 SHR 大脑中动脉各20个试样,分别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内,对试样预调处理后以5 mm /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打印机打印出试样的拉伸弹性限度应变、大应变、大应力数据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两组拉伸力学性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常 SD 大鼠大脑中动脉和老龄 SHR 大鼠大脑中动脉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质,老龄 SHR大鼠由于高血压,拉伸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作者:张淑娟;张翘;李新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