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

丁梅;裴林;李胡广;马学伟;马宗敏;苗文丽

关键词:天冰调督胶囊, 激怒应激, 肝胃不和, 情感行为
摘要:目的: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长海绵钳夹尾、捆绑及捆绑后合笼的综合方法制造大鼠肝胃不和证模型,连续造模14 d。自造模第7天起药物干预治疗,并测量大鼠食量,两瓶法测摄入液体总量。治疗第7天开始矿场实验和拒俘行为观察,抬高迷宫试实验和 Y迷宫测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食量上升、饮水量增多;各治疗组旷场活动性积分下降,拒俘反应积分明显改善;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减少;Y迷宫实验各治疗组选择错误数明显减少。结论天冰调督胶囊能改善大鼠焦虑抑郁状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及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急性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心肌酶、心肌组织电镜检查,光镜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 NF)-κB 及IκB。结果急性阿霉素组心肌酶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发生明显肥大、水肿变性,并可见线粒体肿胀、排列紊乱,NF-κB表达显著增加及 IκB表达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及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及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受损伤心肌有关。

    作者:卢均坤;吕维娟;刘洋;王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血清Klotho蛋白、NO、ET-1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该院住院患者96例及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对照者30例,按血压水平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高血压1级组(31例),高血压2级组(33例),高血压3级组(3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Klotho蛋白、ET-1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水平。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随血压水平升高,血清Klotho蛋白及NO水平逐渐降低,且均与血压水平存在负相关性。血清Klotho蛋白在高血压1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NO水平在任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ET-1水平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升高,与血压水平存在正相关性,高血压2级组、3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3级组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 Klotho 蛋白与 NO 之间呈正相关,与 ET-1之间无相关性,NO 与 ET-1之间呈负相关。Klotho蛋白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TG、HDLC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内源性 Klotho 蛋白分泌不足可能是高血压发生原因之一;血清Klotho蛋白、NO、ET-1水平与血压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欢欢;韩冰;廉银珠;赵慧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重要性-绩效性分析的开封市中老年人休闲满意度

    目的:丰富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提高老年人休闲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IPA分析法对影响老年人休闲满意度各因子的重要性和实际感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有选择地进行休闲活动对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老年人休闲设施的供给、休闲技能、丰富兴趣爱好和获得新知识四方面亟待改善。结论加强老年人休闲设施建设,注重老年人休闲教育。

    作者:荣培君;程遂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夜尿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入针灸科的老年性夜尿症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统计病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3个疗程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夜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夜尿次数均值明显下降,且在治疗14 d后夜尿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27.91%)(P<0.01)。结论与对照相比,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雷丽芳;孙健;邓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2例;D1组、D2组、D3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0.8、1.0μg? kg-1? h-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 MMSE 量表对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及 D1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2组和D3组术后的MMSE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 D2组、D3组患者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D1组、D2组、D3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1.82%(7/22)、4.55%(1/22)、0%(0/22)、36.36%(8/22),D2组、D3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D1组(P<0.05),D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镇痛,在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建议采取低于1.0μg/kg剂量给药,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作者:柏平;陶国才;吕治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ABP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急诊行十二脂肠镜治疗(肠镜组)60例、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组)60例,保守治疗(保守组)6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淀粉酶、白细胞、血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所需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保守组、肠镜组治疗后第5、10天血淀粉酶、TNF-α、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联合组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镜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并发症,联合组、肠镜组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ABP安全、可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蒋能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 QOL)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量表对乌鲁木齐社区1047名老年人进行测定。结果60~69岁组 QOL总分高于70~79岁和80岁以上组;已婚老年人QOL总分高于单身老年人。干部技术人员QOL总分高于工人组(均P<0.05)。结论应从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原职业和经济收入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乌鲁木齐老年人QOL。

    作者:苏沂;王彦茹;王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治疗期间针对性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是否能减少老年分化性甲状腺癌( DTC )患者131 I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后随访比例。方法改变治疗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为每例老年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规范防护知识宣教等。结果通过改变治疗模式,患者131 I治疗后出现咽喉部水肿的比例降低12.5%,涎腺损伤的比例降低10.0%,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0.8%;焦虑的比例降低10.0%,恐惧的比例降低17.5%,孤独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1.6%;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例提高了20.8%。结论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131 I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比例,增加患者随访的依从性。

    作者:辛宇波;李欣欣;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加压素( AVP)主要生理作用为抗利尿、缩血管、加强记忆、调节免疫、调节体温及调节子宫肌层收缩等〔1~4〕。人体内能与AVP结合的受体分别有V1a、V1b和V2,AVP通过与其对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①AVP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V1 a受体引外周血管收缩;②通过作用于脑垂体前叶的V1 b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③通过作用于肾集合管的V2受体起到抗利尿作用〔5~7〕。 AVP水平反映机体急性生理压力,是许多危重疾病发生的预警因子,对患者的病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作用〔8〕。由于AVP分子半衰期短、在体外不稳定、易与血小板大量黏附而被清除,体外检测复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和肽素的发现解决了这一难题〔9,10〕。和肽素作为后叶加压素原C末端片段,在体内与AVP同源等量分泌,与AVP相比其性状稳定、不受血小板影响、方便检测,故可作为替代AVP的生物学标记物〔11,12〕。

    作者:隋希喆;于红玖;吕田;杨明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时间为3个月。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 ICAM-1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视网膜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RD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秀成;董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

    脑卒中患者临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出现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1〕。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多达200万,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2〕。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研究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与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赵亮;胡亚军;朱江;张雁;王东;冯佩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腹膜腔内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 kg-1? d-1),连续7 d。在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干预组在术后第2天,第5天和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第2天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组大鼠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干预组第7天个别样本血 ALT 明显升高。结论雷公藤内酯醇(0.2 mg ? kg-1? d-1)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部分改善神经功能,但仍需注意毒副作用。

    作者:陈龙飞;李智文;陈启文;刘月娥;林艾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心梗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QRS波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VA)的概率的相关性。方法参照12导联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AMI老年患者114例分成A组(>160 ms)36例,B组(120~160 ms)45例,C组(<120 ms)33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心率变异性(HRV)及VA发生结果。结果3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Ⅲ级(χ2=7.903,P=0.019)、ⅣB级(χ2=8.962,P=0.011)VA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且均为 A 组发生率高,C 组低;3组 HRV 指标包括24 h 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的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pNN50(%)〕和三角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均为A组低,C组高。结论老年AMI患者QRS时限异常与VA的发生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则林;吴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随着CT、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胆囊炎大多可及时获得确诊。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内科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的疗效不稳定,尤其是因结石梗阻引发的急性胆囊炎,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1〕。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2〕。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且多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建科;金平;楼卫英;张德锋;朱建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KS1 siRN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 CKS1 siRNA 对人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中 CKS1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 CKS1插入序列,转入Tca8113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印迹检测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结果 CKS1 siRNA成功导入并抑制了 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KS1 siRNA能抑制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应用CKS1 siRNA治疗舌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徐亚娟;孙旭;李烁烯;段秀梅;李树蕾;刘文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泪道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老年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

    泪道阻塞性疾病( LDOD)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国外有文献〔2〕报道,LDOD患者占门诊病人的3%,为各种原因所致形成泪道阻塞,表现为长期流脓或泪溢,女性尤为多发人群。本研究拟观察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在老年LDOD中的疗效。

    作者:周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KS1和Cyclin D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CKS)1和 Cyclin D的影响。方法采用靶向抑制HO-1的小分子 RNA(siRNA)沉默细胞癌 HepG2细胞 HO-1基因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法测定HO-1、CKS1和Cyclin D mRNA,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的吸光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 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的活性降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降低HepG2细胞 CKS1和 Cyclin D表达而实现。

    作者:高涵;周涛;陈宏月;张春晶;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桦褐孔菌多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波辐射模型组和微波辐射加药物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微波辐射模型组采用微波辐射装置辐射6 min,照射平均功率密度为200 mW/cm2;微波辐射加药物治疗组照射条件同微波辐射模型组,微波辐射后开始用桦褐孔菌多糖溶液灌胃,连续10 d。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活性,观察各组胸腺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微波辐射模型组的胸腺皮质和髓质中的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生发中心减少;药物治疗组大鼠胸腺组织的损伤有所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波辐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IL-6的活性显著降低,而TNF-α的活性有所升高(P<0.05);与微波辐射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IL-2、IL-6的活性升高,TNF-α的活性降低(P<0.05)。结论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免疫器官具有损伤效应,桦褐孔菌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发挥防辐射作用。

    作者:孙艳美;钟秀宏;吕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及转归

    目的:探讨单纯突发性耳聋(SSNL)患者与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DM)的 SSNL 患者诊疗特点并观察疗效。方法将69例(70耳)SSNL患者分成合并高脂血症组30例(30耳),DM组20例(20耳),普通组19例(20耳),比较三组患者对症治疗和常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SSNL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50/70)。合并高脂血症组、合并 DM 组及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80.00%(16/20)、45.00%(9/20),合并高脂血症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DM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高脂血症组与DM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组比较,合并高脂血症组和合并DM组的SSN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李郁明;刘敏;庄惠文;吴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志贤;张晋宁;黄锦聪;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