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芳;孙健;邓秀红
泪道阻塞性疾病( LDOD)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国外有文献〔2〕报道,LDOD患者占门诊病人的3%,为各种原因所致形成泪道阻塞,表现为长期流脓或泪溢,女性尤为多发人群。本研究拟观察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在老年LDOD中的疗效。
作者:周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对芬太尼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 P组)和对照组( C组)各50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C 组静脉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5 min后进行全麻诱导,达到插管条件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时(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T2与 T0比较,两组 MAP、HR均下降(P<0.05);T3时刻 C 组 MAP、HR均显著高于 T0时刻(P<0.05),P组MAP、HR与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 P组 MAP、HR低于 C 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可加强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
作者:崔瑞岑;杜奕鹏;徐道权;李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干预肺癌A549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缺氧诱导因子( HIF)-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RT-PCR技术与免疫组化法观察纳米雄黄对人肺癌A549细胞VEGF、HIF-1的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纳米雄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雄黄可明显降低VEGF、HIF-1表达(P<0.05),并随药物浓度增高作用增强(P<0.05),与顺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纳米雄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实现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HIF-1的表达有关。
作者:齐元富;李慧杰;于连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复发率高达40%〔3〕,这些功能障碍往往使脑卒中患者失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对自身情感和技能的影响〔4〕,有效的自我管理是为了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患者本人必须具有监测身体状况、管理行为改变以及情感反应的能力,自我管理强调的是患者本人的责任和协调能力〔5〕。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会回归家庭,但仍需要长期的措施(如服药、康复锻炼、饮食控制、情绪管理等)来促进康复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本人或照顾患者的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锻炼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陈素艳;张振香;渠利霞;单岩;林蓓蕾;刘腊梅;李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确诊为ACS的5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的高低分为肾功正常组(A组,n=25)和轻度肾功不全组(B 组,n=25),分析研究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中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4.0%)显著低于 B组(72.0%)(P<0.05);两组患者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COX回归分析发现,轻度肾功不全患者发生初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者的2.135倍(95%CI 1.056~4.560,P=0.034),轻度肾功不全对全因死亡(HR 3.224,95%CI 1.209~8.145,P=0.025)和心源性死亡(HR 3.198,95%CI 0.940~9.643,P=0.041)有预测价值。结论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黄佑芳;刘铧;谢治卿;黄大为;刘亮明;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卒中发病后75%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残疾者达40%以上〔1〕。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照护会导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2,3〕,且照顾者的负担随着焦虑的增加而增加〔4〕。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及焦虑状况及相关性。
作者: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1〕。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2〕。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指出〔3〕,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将慢性病的防治融入日常生活中,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其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尤其是体育运动行为状况并不乐观〔4〕,本文拟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云璐;张振香;张秋实;梅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对RAAS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3 d时间治疗,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比例分别为14.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36.0%(P<0.05);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P<0.05。 Ang-I、Ang-Ⅱ、E、ALD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 P<0.05。 TNF-α、IL-1β、IL-6、IL-8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 d 测定TNF-α、IL-1β、IL-6、IL-8水平,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RAAS及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李梦秋;余红菊;李良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期照护服务是因老龄化所需而孕育出来的照护服务方式。由于老年人在急性疾病治疗完成以后,其身心功能经常不足以立即返家,而需要一段积极恢复患者生活自主能力的整合性医疗服务来协助其独立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中期照护。
作者:魏鲁刚;李蕊;金亚菊;杨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行前列腺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老年患者96例,以及同期经穿刺证实的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在术前均行3.0T 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选取0、100、800 s/mm2。取患者的病灶、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前列腺周围带,对比表观扩散系数。结果前列腺癌灶、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周围带(PZ)的表观扩散系数之间差异显著(P<0.01);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表观扩散系数为1.23×10-3 mm2/s时,曲线下面积(AUC)=0.998,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99.3%;扩散加权成像(b=800 s/mm2)时,AUC=0.924,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0.15%。表观扩散系数值在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方面明显优于扩散加权成像(b=800 s/mm2)(P<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对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组织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价值,且表观扩散系数值更为敏感。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民族医药在相关领域的文献散有记载,仍待进一步的收集、整理、证实和挖掘。回族医药著作《回回药方》中蜜煎菖蒲等多首具有促进脑卒中(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方药记载,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少见。从制备合理的动物模型入手,结合脑缺血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特点,开展回族医药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分为观察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和对照组(无微量白蛋白尿)。研究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ACR)与TNF-α、NT-proBNP、心肾功能、血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 BMI)、白蛋白( ALB)、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TNF-α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ACR与TNF-α、NT-proBNP、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而与GFR、血肌酐、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以 ACR 为因变量,以NYHA心功能分级、血尿酸、TNF-α、NT-proBN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R与血尿酸独立相关(P<0.05),而与 NYHA心功能分级、TNF-α、NT-proBN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较高,ACR与TNF-α、NT-proBNP、血尿酸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可用于CHF患者疾病预后的判断。
作者:袁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检查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邻近解剖结构,为术前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老年患者腮腺肿瘤的研究较少,文献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老年腮腺肿瘤的认识及诊断率。
作者: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邻近社区40~75岁自愿健康体检者144人,利用低剂量螺旋CT,分析胸部低剂量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总结检出结果。结果144例体检者中阳性118例(81.94%),其中恶性病变4例(2.78%)、肺内结节病变32例(22.22%)。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有明显优势,值得广泛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吴业君;孙玲玲;刘家铮;邹杰;胡天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化疗和(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联合肿瘤消融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化疗和(或)分子靶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肿瘤消融治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同时采用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 CR)7例,PR 15例,有效率为68.75%,对照组CR 3例,PR 9例,有效率为37.50%。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6.8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良好比例(71.88%)显著高于对照组(46.88%,P<0.05);观察组疼痛、发热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腹泻和皮疹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可逐渐缓解,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消融联合化疗及分子靶向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化疗和(或)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张宗城;叶桦;岑建宁;张艳玲;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CT、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胆囊炎大多可及时获得确诊。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内科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的疗效不稳定,尤其是因结石梗阻引发的急性胆囊炎,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1〕。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2〕。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且多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建科;金平;楼卫英;张德锋;朱建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0例、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30例、稳定心绞痛( SAP)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ELLSA法检测各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生化室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冠心病组脂肪素和hs-CRP高于对照组,且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升高更明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脂肪素与hs-CRP水平的正相关(r=0.782,P<0.01)。结论血浆脂肪素的水平越高,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越差,提示其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纪晓玲;崔锦钢;金树琦;郭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是否能减少老年分化性甲状腺癌( DTC )患者131 I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后随访比例。方法改变治疗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为每例老年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规范防护知识宣教等。结果通过改变治疗模式,患者131 I治疗后出现咽喉部水肿的比例降低12.5%,涎腺损伤的比例降低10.0%,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0.8%;焦虑的比例降低10.0%,恐惧的比例降低17.5%,孤独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1.6%;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例提高了20.8%。结论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131 I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比例,增加患者随访的依从性。
作者:辛宇波;李欣欣;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规律的有氧运动是否可以改善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及血小板功能。方法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常规治疗+有氧运动;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135.27±3.66) vs (138.92±4.24)mmHg;t=4.173,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CD62P、PAR及 CD61显著下降(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 CRP与 CD62P、CD61及PAR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浆CRP及收缩压。
作者:罗军;魏燕璇;王毅;李日行;古剑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