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市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

陈素艳;张振香;渠利霞;单岩;林蓓蕾;刘腊梅;李秋芳

关键词:社区, 脑卒中, 自我管理
摘要: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复发率高达40%〔3〕,这些功能障碍往往使脑卒中患者失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对自身情感和技能的影响〔4〕,有效的自我管理是为了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患者本人必须具有监测身体状况、管理行为改变以及情感反应的能力,自我管理强调的是患者本人的责任和协调能力〔5〕。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会回归家庭,但仍需要长期的措施(如服药、康复锻炼、饮食控制、情绪管理等)来促进康复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本人或照顾患者的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锻炼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治疗期间针对性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是否能减少老年分化性甲状腺癌( DTC )患者131 I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后随访比例。方法改变治疗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为每例老年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规范防护知识宣教等。结果通过改变治疗模式,患者131 I治疗后出现咽喉部水肿的比例降低12.5%,涎腺损伤的比例降低10.0%,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0.8%;焦虑的比例降低10.0%,恐惧的比例降低17.5%,孤独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1.6%;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例提高了20.8%。结论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131 I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比例,增加患者随访的依从性。

    作者:辛宇波;李欣欣;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回族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研究进展

    中国民族医药在相关领域的文献散有记载,仍待进一步的收集、整理、证实和挖掘。回族医药著作《回回药方》中蜜煎菖蒲等多首具有促进脑卒中(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方药记载,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少见。从制备合理的动物模型入手,结合脑缺血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特点,开展回族医药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poC-Ⅲ联系血管功能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中载脂蛋白( Apo) C-Ⅲ的水平可以预测冠心病,并且与代谢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有相关性。这些疾病有一个特征就是糖和脂代谢异常,这就增加了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尽管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这些患者仍然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这部分归因于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 ALP)即高甘油三酯( TG )血症和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低。 ApoC-Ⅲ通过抑制分解和清除富含TG的Apo引起高TG血症,ApoCⅢ引起冠心病通常也与此有关;然而在血管细胞中ApoC-Ⅲ及Apo家族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还未经证实。富含ApoC-Ⅲ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增加了单核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 ApoC-Ⅲ也可以增加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富含ApoC-Ⅲ的HDL不能减少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然而没有ApoC-Ⅲ的HDL可以减少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这表明ApoC-Ⅲ抵消了 HDL 中的抗炎作用。 ApoC-Ⅲ和富含 ApoC-Ⅲ的VLDL可以通过活化核因子( NF )-κB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单核细胞的募集。此外,ApoC-Ⅲ在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胰岛素抵抗( IR)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这些发现表明在富含TG的Apo中ApoC-Ⅲ不仅调节代谢而且通过激活血管细胞的促炎信号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 ApoC-Ⅲ是联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链接分子。

    作者:高敏;韩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长海绵钳夹尾、捆绑及捆绑后合笼的综合方法制造大鼠肝胃不和证模型,连续造模14 d。自造模第7天起药物干预治疗,并测量大鼠食量,两瓶法测摄入液体总量。治疗第7天开始矿场实验和拒俘行为观察,抬高迷宫试实验和 Y迷宫测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食量上升、饮水量增多;各治疗组旷场活动性积分下降,拒俘反应积分明显改善;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减少;Y迷宫实验各治疗组选择错误数明显减少。结论天冰调督胶囊能改善大鼠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丁梅;裴林;李胡广;马学伟;马宗敏;苗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老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1次),72 h后经测定血糖确认模型复制成功。针刺组取肺俞、三阴交等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针刺8个疗程(6 d为一疗程);中药组给予白芍甘草汤灌胃(10 ml/kg,1次/d)7 w。针刺+中药组在针刺同时联合白芍甘草汤灌胃。各组动物于7 w后麻醉处死,检测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氧( NO)水平,取胰腺利用 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中药组血糖的水平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5);针刺组或中药组大鼠虽然血糖水平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降低,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NOS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中NO水平有关。

    作者:胥冰;刘娟;田磊;马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月龄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姬松茸多糖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水平,血CD4+、CD8+T细胞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以及胸腺、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姬松茸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 CD4+、CD8+T细胞计数,胸腺、脾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可干预糖尿病大鼠多项免疫指标,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黄清松;李红枝;郑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术后均安装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2、4、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4、6、12 h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次数和24 h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人数。结果预处理组患者术后2、4、6 h VAS评分及4、6、12 h的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预处理组患者24 h舒芬太尼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处理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热、心动过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前使用能在术后有效镇痛,降低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军;袁华平;余相地;钟宇;肖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1〕,在65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1/3在3个月内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VD )。 VD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损伤后修复相当困难,因此该病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有较强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的干细胞,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VD,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其在VD治疗中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毅鹏;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多脏器联合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多脏器联合伤患者细胞免疫产生的影响。方法多脏器联合损伤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结果术后3、10 d,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10 d,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预后好。

    作者:孙文栋;徐诗雄;张国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检测

    目的: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结果在34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EGFR突变19例(56%),包括15例19外显子缺失,2例21外显子点突变,2例外显子19、21双突变。 EGFR突变更多的出现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中(P<0.05),与年龄、性别、身体状态评分、标本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 EGFR突变阳性和突变阴性组患者在组织标本和细胞学标本中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例接受氨酸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TKIs)治疗的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较突变野生型患者临床获益更多(P<0.05)。结论ARMS法检测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结果可靠、实用,为晚期NSCLC患者在无法获得足量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的情况下实行TKIs治疗提供预测依据。

    作者:王沣;王继灵;操乐杰;徐修才;伍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尿蛋白/尿肌酐与慢性肾病3期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尿蛋白/尿肌酐与慢性肾病( CKD)3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及各证型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67例 CKD3期患者,对其证候、中医辨证分型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调查、记录及检测。结果有89.5%的患者都有倦怠乏力的症状,其次表现如夜尿清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肌肤甲错、脘腹胀满等都有60%以上的症现率。检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为主,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证型(P<0.05),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呈正相关(r=0.870,0.448,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成负相关(r=-0.297,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中医证候积分正相关性(r=0.463,P<0.05)。结论尿蛋白/尿肌酐较24 h尿蛋白更为灵敏地反映了患者蛋白尿的病情,便于区分中医证型,有利于临床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为中医证候规范化提供依据。

    作者:杨琦;杨曦明;李宝萍;郭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ABP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急诊行十二脂肠镜治疗(肠镜组)60例、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组)60例,保守治疗(保守组)6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淀粉酶、白细胞、血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所需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保守组、肠镜组治疗后第5、10天血淀粉酶、TNF-α、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联合组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镜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并发症,联合组、肠镜组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ABP安全、可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蒋能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2例;D1组、D2组、D3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0.8、1.0μg? kg-1? h-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 MMSE 量表对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及 D1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2组和D3组术后的MMSE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 D2组、D3组患者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D1组、D2组、D3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1.82%(7/22)、4.55%(1/22)、0%(0/22)、36.36%(8/22),D2组、D3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D1组(P<0.05),D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镇痛,在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建议采取低于1.0μg/kg剂量给药,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作者:柏平;陶国才;吕治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骨密度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骨密度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筛选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为脂肪肝组,另选50例老年T2DM非脂肪肝为对照组。均按照要求测定血压、体重、身高、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全套、尿酸、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矿物密度( BMD)。结果脂肪肝组体重、BMI、FINS、空腹C肽( F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尿酸、IRI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高(P<0.05),而ISI、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代谢综合征之后,T2DM合并NAFLD与 BMD显著相关。结论老年T2DM合并脂肪肝与BMD、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何俭;张祥捷;廖丽萍;林晨;陈闻佳;张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然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且缺乏早期诊断靶标,就诊时已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化学药物治疗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应用于结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1,2〕。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于结肠癌的化疗过程中,严重制约着这些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3〕。天然生物碱单体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4〕。天然化合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等独特优势,因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方案中。研究发现生物碱单体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抑制微管蛋白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实现。本文将近年来报道的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按其结构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郭毅;李慧颖;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确诊为ACS的5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的高低分为肾功正常组(A组,n=25)和轻度肾功不全组(B 组,n=25),分析研究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中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4.0%)显著低于 B组(72.0%)(P<0.05);两组患者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COX回归分析发现,轻度肾功不全患者发生初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者的2.135倍(95%CI 1.056~4.560,P=0.034),轻度肾功不全对全因死亡(HR 3.224,95%CI 1.209~8.145,P=0.025)和心源性死亡(HR 3.198,95%CI 0.940~9.643,P=0.041)有预测价值。结论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黄佑芳;刘铧;谢治卿;黄大为;刘亮明;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

    脑卒中患者临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出现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1〕。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多达200万,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2〕。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研究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与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赵亮;胡亚军;朱江;张雁;王东;冯佩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型肽对Lewis肿瘤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新型肽对Lewis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检测 Lewis肿瘤细胞在不同时间段(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构建C57BL/6N纯系小鼠肺癌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D1阳性表达。结果 Lewis肿瘤细胞在给药48 h,新型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连续给药21 d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抑制率为43.38%;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型肽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 D1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王溪原;史育萌;钱鑫;匡野;赵志涛;王毅;周庆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分为观察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和对照组(无微量白蛋白尿)。研究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ACR)与TNF-α、NT-proBNP、心肾功能、血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 BMI)、白蛋白( ALB)、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TNF-α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ACR与TNF-α、NT-proBNP、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而与GFR、血肌酐、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以 ACR 为因变量,以NYHA心功能分级、血尿酸、TNF-α、NT-proBN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R与血尿酸独立相关(P<0.05),而与 NYHA心功能分级、TNF-α、NT-proBN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较高,ACR与TNF-α、NT-proBNP、血尿酸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可用于CHF患者疾病预后的判断。

    作者:袁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托吡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77.8%)(χ2=0.65,P>0.05);实验组治疗后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商值等认知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临床疗效优于托吡酯,不良反应较轻,能部分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杨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