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清松;李红枝;郑敏

关键词:姬松茸多糖,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胸腺指数, 脾指数
摘要:目的: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月龄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姬松茸多糖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水平,血CD4+、CD8+T细胞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以及胸腺、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姬松茸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 CD4+、CD8+T细胞计数,胸腺、脾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糖,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可干预糖尿病大鼠多项免疫指标,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确诊为ACS的5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的高低分为肾功正常组(A组,n=25)和轻度肾功不全组(B 组,n=25),分析研究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中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4.0%)显著低于 B组(72.0%)(P<0.05);两组患者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COX回归分析发现,轻度肾功不全患者发生初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者的2.135倍(95%CI 1.056~4.560,P=0.034),轻度肾功不全对全因死亡(HR 3.224,95%CI 1.209~8.145,P=0.025)和心源性死亡(HR 3.198,95%CI 0.940~9.643,P=0.041)有预测价值。结论轻度肾功不全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黄佑芳;刘铧;谢治卿;黄大为;刘亮明;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化型匀浆膳治疗老年心衰合并肾衰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强化匀浆膳治疗对心衰合并肾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重症老年病例96例,分为个性化营养治疗组(试验组,52例)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经NRS2002筛查,全部病例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给予不同方案肠内营养治疗,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并分别于治疗初始、治疗7 d及治疗14 d采集静脉血,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B型钠尿肽( BNP)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个性化匀浆膳的耐受性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腹泻;试验组前白蛋白水平在干预后7 d有升高趋势,14 d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开始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其余营养学指标实验期间变化不显著;实验组肌酐水平在治疗后7 d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4 d 下降更为显著,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素氮水平在治疗7 d及14 d均显著高于治疗初始,而试验组没有显著变化。与治疗开始时比较能够两组 BNP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及P<0.01),14 d时实验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高能量低蛋白型营养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心衰合并肾衰的老年患者蛋白代谢状况,减轻重要脏器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对多器官衰竭的病人分析其具体营养需求,采用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将更有利于良好的临床转归。

    作者:徐静;王林;柳惠玲;高凤;杨阳;周楠;周建萍;郜青;张有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志贤;张晋宁;黄锦聪;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性骨折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血糖和补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氧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疼痛评分、骨钙素(BGP)、骨密度(BMD)、血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GP和BM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氧化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卿;王丽娜;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ABP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急诊行十二脂肠镜治疗(肠镜组)60例、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联合组)60例,保守治疗(保守组)6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淀粉酶、白细胞、血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所需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保守组、肠镜组治疗后第5、10天血淀粉酶、TNF-α、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联合组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肠镜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并发症,联合组、肠镜组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肠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ABP安全、可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斌;蒋能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的,这为人口老龄化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可谓“先富后老”,而中国是在“未富先老”。本文通过既往文献研究分析得出我国中老年人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及常见心理问题、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滕丽新;王健瑜;赵娟;王国威;卫丽;黄希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米雄黄干预肺癌A549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干预肺癌A549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缺氧诱导因子( HIF)-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RT-PCR技术与免疫组化法观察纳米雄黄对人肺癌A549细胞VEGF、HIF-1的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纳米雄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雄黄可明显降低VEGF、HIF-1表达(P<0.05),并随药物浓度增高作用增强(P<0.05),与顺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纳米雄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实现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HIF-1的表达有关。

    作者:齐元富;李慧杰;于连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及转归

    目的:探讨单纯突发性耳聋(SSNL)患者与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DM)的 SSNL 患者诊疗特点并观察疗效。方法将69例(70耳)SSNL患者分成合并高脂血症组30例(30耳),DM组20例(20耳),普通组19例(20耳),比较三组患者对症治疗和常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SSNL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50/70)。合并高脂血症组、合并 DM 组及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80.00%(16/20)、45.00%(9/20),合并高脂血症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DM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高脂血症组与DM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组比较,合并高脂血症组和合并DM组的SSN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李郁明;刘敏;庄惠文;吴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初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受试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 A),计算E/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清醛固酮水平,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E值、A值、E/A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患者血压分期不同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压升高,E值和E/A显著降低(P<0.01),A值和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P<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醛固酮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与 E 值和 E/A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可能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

    作者:郑香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

    念珠菌血症病死率高达45%~75%〔1〕,真菌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寻找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早期预测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刘磊;刘彬;李玉;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托吡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77.8%)(χ2=0.65,P>0.05);实验组治疗后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商值等认知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临床疗效优于托吡酯,不良反应较轻,能部分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杨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焦虑的相关性

    脑卒中发病后75%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残疾者达40%以上〔1〕。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照护会导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2,3〕,且照顾者的负担随着焦虑的增加而增加〔4〕。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及焦虑状况及相关性。

    作者: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姜黄素及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急性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心肌酶、心肌组织电镜检查,光镜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 NF)-κB 及IκB。结果急性阿霉素组心肌酶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发生明显肥大、水肿变性,并可见线粒体肿胀、排列紊乱,NF-κB表达显著增加及 IκB表达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及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及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受损伤心肌有关。

    作者:卢均坤;吕维娟;刘洋;王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骨密度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骨密度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筛选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为脂肪肝组,另选50例老年T2DM非脂肪肝为对照组。均按照要求测定血压、体重、身高、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全套、尿酸、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矿物密度( BMD)。结果脂肪肝组体重、BMI、FINS、空腹C肽( F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尿酸、IRI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高(P<0.05),而ISI、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代谢综合征之后,T2DM合并NAFLD与 BMD显著相关。结论老年T2DM合并脂肪肝与BMD、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何俭;张祥捷;廖丽萍;林晨;陈闻佳;张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KS1和Cyclin D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CKS)1和 Cyclin D的影响。方法采用靶向抑制HO-1的小分子 RNA(siRNA)沉默细胞癌 HepG2细胞 HO-1基因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法测定HO-1、CKS1和Cyclin D mRNA,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的吸光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 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的活性降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降低HepG2细胞 CKS1和 Cyclin D表达而实现。

    作者:高涵;周涛;陈宏月;张春晶;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AS三联疗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骨保护素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三联疗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骨保护素抑制因子( OPG)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 AS组)和PAS组,每组各50例。三组均采用维生素E、C及对症治疗,应用调控血压及脱水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10 mg/晚,口服);AS组加用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晚,口服);PAS组在AS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25 g/次,2次/d,口服),连服用12个月。结果3组患者一般指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血清因子 AS组、P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组与PA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S组和 PAS组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PAS组与 AS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1年后AS组斑块消失数与PAS组(P<0.01)。 AS组有4例、PAS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1 w左右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后经过复查时正常;AS组和PAS组各有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后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肾功能均正常,没有出现无力、肌痛、发热等症状。结论 PAS三联疗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可更有效地快速降低血清因子 HMGB1、OPG 及 MIF的水平,能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吴振宏;欧阳强;梁俭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然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且缺乏早期诊断靶标,就诊时已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化学药物治疗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应用于结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主要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1,2〕。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于结肠癌的化疗过程中,严重制约着这些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3〕。天然生物碱单体具有抗炎、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4〕。天然化合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等独特优势,因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方案中。研究发现生物碱单体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抑制微管蛋白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实现。本文将近年来报道的生物碱单体在结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按其结构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郭毅;李慧颖;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随着CT、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胆囊炎大多可及时获得确诊。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内科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的疗效不稳定,尤其是因结石梗阻引发的急性胆囊炎,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1〕。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2〕。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且多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建科;金平;楼卫英;张德锋;朱建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时间为3个月。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 ICAM-1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视网膜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RD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秀成;董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治疗期间针对性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是否能减少老年分化性甲状腺癌( DTC )患者131 I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后随访比例。方法改变治疗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为每例老年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规范防护知识宣教等。结果通过改变治疗模式,患者131 I治疗后出现咽喉部水肿的比例降低12.5%,涎腺损伤的比例降低10.0%,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0.8%;焦虑的比例降低10.0%,恐惧的比例降低17.5%,孤独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1.6%;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例提高了20.8%。结论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131 I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比例,增加患者随访的依从性。

    作者:辛宇波;李欣欣;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