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梦秋;余红菊;李良海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对RAAS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3 d时间治疗,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比例分别为14.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36.0%(P<0.05);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P<0.05。 Ang-I、Ang-Ⅱ、E、ALD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 P<0.05。 TNF-α、IL-1β、IL-6、IL-8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 d 测定TNF-α、IL-1β、IL-6、IL-8水平,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RAAS及炎性因子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2例;D1组、D2组、D3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0.8、1.0μg? kg-1? h-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 MMSE 量表对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及 D1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2组和D3组术后的MMSE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 D2组、D3组患者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D1组、D2组、D3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1.82%(7/22)、4.55%(1/22)、0%(0/22)、36.36%(8/22),D2组、D3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D1组(P<0.05),D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镇痛,在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建议采取低于1.0μg/kg剂量给药,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作者:柏平;陶国才;吕治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无创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无创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除常规治疗或手术外,将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的患者列入对照组,入院后即刻给予无创通气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通气前后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变化及有创通气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GCS,降低有创通气率。结论早期无创通气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有利于意识改善,同时可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

    作者:夏熙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1〕,在65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1/3在3个月内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VD )。 VD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损伤后修复相当困难,因此该病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有较强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的干细胞,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VD,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其在VD治疗中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毅鹏;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

    念珠菌血症病死率高达45%~75%〔1〕,真菌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寻找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早期预测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刘磊;刘彬;李玉;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miR-451与MI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icroRNA-451(miR-451)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取其肿瘤及肿瘤旁相关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内的miR-451与MI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的 miR-451相对表达为(0.287±0.143),显著低于肿瘤旁组织的(0.520±0.257)( t=-4.021, P<0.05);肿瘤组织中的MIF相对表达为(1.542±0.023),显著高于肿瘤旁组织的(0.631±0.027)(t=-23.183,P<0.05);miR-451与 MIF的相对表达呈现显著负相关性(t=-0.721,P<0.05);肿瘤组织中miR-451及MIF与胃癌的组织类型(高、中、低分化)、TNM 分期(Ⅰ+Ⅱ、Ⅲ+Ⅳ)、浸润深度(T1+T2、T3+T4)及淋巴结转移(有、无)相关(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51及 MIF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类型、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推测miR-451反向抑制 MIF,进一步调控胃癌在人体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马宁;周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CD11b兔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模型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5)。复方菖蒲益智汤高剂量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复方菖蒲益智汤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 P<0.05)。复方菖蒲益智汤低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复方菖蒲益智汤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

    作者:臧春柳;田军彪;崔媛;徐丽娟;刘学飞;赵见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对RAAS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3 d时间治疗,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比例分别为14.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36.0%(P<0.05);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P<0.05。 Ang-I、Ang-Ⅱ、E、ALD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 P<0.05。 TNF-α、IL-1β、IL-6、IL-8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 d 测定TNF-α、IL-1β、IL-6、IL-8水平,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RAAS及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李梦秋;余红菊;李良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老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1次),72 h后经测定血糖确认模型复制成功。针刺组取肺俞、三阴交等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针刺8个疗程(6 d为一疗程);中药组给予白芍甘草汤灌胃(10 ml/kg,1次/d)7 w。针刺+中药组在针刺同时联合白芍甘草汤灌胃。各组动物于7 w后麻醉处死,检测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氧( NO)水平,取胰腺利用 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中药组血糖的水平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5);针刺组或中药组大鼠虽然血糖水平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降低,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NOS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中NO水平有关。

    作者:胥冰;刘娟;田磊;马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社会心理因素路径分析

    早期康复治疗能大大降低脑卒中伤残率,因此探讨影响早期康复疗效的研究较多,但主要是集中于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技术”,关于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对康复疗效影响的研究甚少。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的人格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康复疗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患者自我效能感、自律性、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分析其对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鸿艳;熊丽芬;毕瑞雪;周湖燕;章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KS1 siRN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 CKS1 siRNA 对人舌鳞状细胞癌 Tca8113细胞中 CKS1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 CKS1插入序列,转入Tca8113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印迹检测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结果 CKS1 siRNA成功导入并抑制了 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KS1 siRNA能抑制Tca8113细胞中CKS1蛋白的表达,应用CKS1 siRNA治疗舌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徐亚娟;孙旭;李烁烯;段秀梅;李树蕾;刘文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检测

    目的: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结果在34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EGFR突变19例(56%),包括15例19外显子缺失,2例21外显子点突变,2例外显子19、21双突变。 EGFR突变更多的出现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中(P<0.05),与年龄、性别、身体状态评分、标本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 EGFR突变阳性和突变阴性组患者在组织标本和细胞学标本中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例接受氨酸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TKIs)治疗的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较突变野生型患者临床获益更多(P<0.05)。结论ARMS法检测胸恶性腔积液脱落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和气管镜活检组织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结果可靠、实用,为晚期NSCLC患者在无法获得足量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的情况下实行TKIs治疗提供预测依据。

    作者:王沣;王继灵;操乐杰;徐修才;伍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磁共振显像在子宫颈癌诊断和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子宫颈癌24例患者(22例手术证实,2例门诊活检证实)行MR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 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的为18例,不相符4例,准确率为81.82%。结论术前对子宫颈癌患者行MR检查对于决定肿瘤分期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春梅;周宏伟;张博;李海;付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平糖固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平糖固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来该科诊治的老年早期DN患者16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锻炼、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并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该院自拟平糖固肾方。治疗12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 UAER)、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以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SCr、BUN 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 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 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结论在常规降糖、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平糖固肾方,能够增强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早期DN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心梗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QRS波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VA)的概率的相关性。方法参照12导联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AMI老年患者114例分成A组(>160 ms)36例,B组(120~160 ms)45例,C组(<120 ms)33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心率变异性(HRV)及VA发生结果。结果3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Ⅲ级(χ2=7.903,P=0.019)、ⅣB级(χ2=8.962,P=0.011)VA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且均为 A 组发生率高,C 组低;3组 HRV 指标包括24 h 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 min 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的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pNN50(%)〕和三角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均为A组低,C组高。结论老年AMI患者QRS时限异常与VA的发生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则林;吴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腮腺肿瘤的MRI诊断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检查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邻近解剖结构,为术前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老年患者腮腺肿瘤的研究较少,文献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老年腮腺肿瘤的认识及诊断率。

    作者: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性骨折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血糖和补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氧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疼痛评分、骨钙素(BGP)、骨密度(BMD)、血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GP和BM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氧化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卿;王丽娜;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机制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大鼠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痛泻要方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加束缚法制作UC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光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表达变化,并以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观察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严重(P<0.01),大鼠结肠组织 PPAR-γ蛋白表达下调(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MPO和T-AOC活性降低(P<0.05,P<0.01),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的结肠损伤明显修复(P<0.05),大鼠结肠组织 PPAR-γ蛋白表达上调(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升高,MPO 和 T-AOC 活性升高(P<0.05), 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加(P<0.05)。结论痛泻要方能够有效治疗实验性UC,其药效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调节结肠组织紊乱的免疫功能以及提高结肠组织PPAR-γ的表达实现。

    作者:朱向东;曹燕飞;汪斌;王燕;段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先后入院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出院后随访相结合的模式,对病人进行以糖尿病自我管理为主的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调查。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健康教育的情况下,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自我效能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存在负相关(r=-0.83,P<0.05),自我效能越高,生存质量越高。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在实施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芳;夏慧玲;江月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PGCD治疗的临床资料,从操作、疗效、并发症及愈后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术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89例患者中5例引流不畅,调整引流管;7例引流管脱落,行二次置管。其中8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7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14例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7 w后拔管,治愈出院。结论 PGCD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佳楠;林元强;隋国庆;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