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无创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夏熙双

关键词:无创通气,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肺损伤,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无创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除常规治疗或手术外,将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的患者列入对照组,入院后即刻给予无创通气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通气前后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变化及有创通气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GCS,降低有创通气率。结论早期无创通气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有利于意识改善,同时可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血清Klotho蛋白、NO、ET-1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该院住院患者96例及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对照者30例,按血压水平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高血压1级组(31例),高血压2级组(33例),高血压3级组(3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Klotho蛋白、ET-1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水平。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随血压水平升高,血清Klotho蛋白及NO水平逐渐降低,且均与血压水平存在负相关性。血清Klotho蛋白在高血压1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NO水平在任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ET-1水平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升高,与血压水平存在正相关性,高血压2级组、3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3级组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 Klotho 蛋白与 NO 之间呈正相关,与 ET-1之间无相关性,NO 与 ET-1之间呈负相关。Klotho蛋白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TG、HDLC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内源性 Klotho 蛋白分泌不足可能是高血压发生原因之一;血清Klotho蛋白、NO、ET-1水平与血压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欢欢;韩冰;廉银珠;赵慧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与铜绿假单胞菌( PAE)感染阳性率、合并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定100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老年患者,依据发病年限分为三组,A组30例,发病年限0~10年,B 组36例,发病年限10~20年,C 组34例,发病年限20~30年。三组患者均行痰培养、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呼出气一氧化碳(FeNO)、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结果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为PAE者A组6例(20.00%),B组15例(41.67%),C组23例(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对比FEV1%、FeNO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越长,PAE感染阳性率越高,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越多。

    作者:李玉玲;邢芳远;陈静;丁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的防治现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 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②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周经霞;代鸣明;吴硕琳;苏庆杰;蔡毅;曾超胜;李鹏翔;吴映曼;吴海荣;龙发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决明子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决明子对家兔小肠活动张力及频率的影响。方法肠断置放于灌流肌槽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决明子水煮液,分别记录与观察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结果决明子水煮液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P<0.05);当决明子水煮液浓度达到20 mg/ml时,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有显著抑制作用( P<0.05),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阿托品明显阻断决明子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促进作用。结论决明子能加强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但减缓小肠平滑肌的活动频率。阿托品可以阻断决明子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活动张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娃;付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腮腺肿瘤的MRI诊断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检查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邻近解剖结构,为术前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老年患者腮腺肿瘤的研究较少,文献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老年腮腺肿瘤的认识及诊断率。

    作者: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开放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提升了手术风险〔1〕。此外,老年患者腹壁薄弱等因素易导致术后较高的病情复发率〔2〕。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分别选择开放或腹腔镜无张力疝修复术,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毕晓晨;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KS1和Cyclin D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CKS)1和 Cyclin D的影响。方法采用靶向抑制HO-1的小分子 RNA(siRNA)沉默细胞癌 HepG2细胞 HO-1基因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法测定HO-1、CKS1和Cyclin D mRNA,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的吸光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 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的活性降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降低HepG2细胞 CKS1和 Cyclin D表达而实现。

    作者:高涵;周涛;陈宏月;张春晶;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阳市高龄老年人吸烟和戒烟情况

    烟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1〕。本文分析安阳市高龄老年人的吸烟和戒烟情况。

    作者:李林安;翟倩倩;郭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对RAAS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3 d时间治疗,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比例分别为14.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36.0%(P<0.05);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P<0.05。 Ang-I、Ang-Ⅱ、E、ALD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 P<0.05。 TNF-α、IL-1β、IL-6、IL-8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 d 测定TNF-α、IL-1β、IL-6、IL-8水平,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RAAS及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李梦秋;余红菊;李良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老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极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高压氧治疗(HBOT)的效果,尤其对老年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压空气治疗组〔NBA组,21%氧气、1个标准大气压(ATA)〕,HBOT组(100%氧气,2.8 TAT),90 min/次,2次/d,共3 d。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凋亡、组织防护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CI环境下HBOT带来显著性变化,M2亚型的数量和水平显著提升,M1亚型的数量下降。这与同步发生的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衰减、致炎因素〔如白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IL-17〕的下调有关。坚牢蓝(LFB)和GAP-43染色结果显示,HBOT组的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的水平明显高于NBA组。结论 HOBT可以提升M2亚型巨噬细胞活性,有效地减少SCI相关炎症的发生,这可能促进神经保护并有助于老年大鼠SCI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耿承奎;曹红花;熊鹰;余化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及转归

    目的:探讨单纯突发性耳聋(SSNL)患者与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DM)的 SSNL 患者诊疗特点并观察疗效。方法将69例(70耳)SSNL患者分成合并高脂血症组30例(30耳),DM组20例(20耳),普通组19例(20耳),比较三组患者对症治疗和常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SSNL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50/70)。合并高脂血症组、合并 DM 组及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80.00%(16/20)、45.00%(9/20),合并高脂血症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DM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高脂血症组与DM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组比较,合并高脂血症组和合并DM组的SSN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李郁明;刘敏;庄惠文;吴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多脏器联合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多脏器联合伤患者细胞免疫产生的影响。方法多脏器联合损伤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结果术后3、10 d,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10 d,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预后好。

    作者:孙文栋;徐诗雄;张国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氧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性骨折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血糖和补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氧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疼痛评分、骨钙素(BGP)、骨密度(BMD)、血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GP和BM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氧化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卿;王丽娜;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较大,由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受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城市、农村血压控制情况不尽相同,现比较农村、城市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就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焦虑的相关性

    脑卒中发病后75%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残疾者达40%以上〔1〕。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照护会导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2,3〕,且照顾者的负担随着焦虑的增加而增加〔4〕。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及焦虑状况及相关性。

    作者:梅永霞;张振香;林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轻度认知障碍情景记忆损伤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MCI)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并尚未达到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1〕。许多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转变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2〕。作为MCI的分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aMCI)易转变为AD。轻度认知障碍(MCI)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并尚未达到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1〕。许多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转变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2〕。作为MCI的分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aMCI)易转变为AD。

    作者:王维丹;刘炜;汪永光;曹日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志贤;张晋宁;黄锦聪;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

    根据全国老龄委2006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另外,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4-2-1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对老人的照顾压力越来越大,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青壮年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老人〔1〕。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深圳市桃源社区从2010年4月开始,对如何利用社区已有资源来提高老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及家人对老人的照顾能力,终完善并提高家庭的照顾功能进行了探索,开展了与社区动员相结合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2〕。本文分析桃源社区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雪梅;周育瑾;赵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桦褐孔菌多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免疫损伤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波辐射模型组和微波辐射加药物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微波辐射模型组采用微波辐射装置辐射6 min,照射平均功率密度为200 mW/cm2;微波辐射加药物治疗组照射条件同微波辐射模型组,微波辐射后开始用桦褐孔菌多糖溶液灌胃,连续10 d。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活性,观察各组胸腺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微波辐射模型组的胸腺皮质和髓质中的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生发中心减少;药物治疗组大鼠胸腺组织的损伤有所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波辐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IL-6的活性显著降低,而TNF-α的活性有所升高(P<0.05);与微波辐射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IL-2、IL-6的活性升高,TNF-α的活性降低(P<0.05)。结论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免疫器官具有损伤效应,桦褐孔菌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发挥防辐射作用。

    作者:孙艳美;钟秀宏;吕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肠癌内镜诊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 CRC)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2〕。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6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3位〔3,4〕。早期CRC治疗的预后较好,然而早期CRC往往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CRC重要防治策略之一。

    作者:张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