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李玉玲;邢芳远;陈静;丁会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铜绿假单胞菌,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与铜绿假单胞菌( PAE)感染阳性率、合并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定100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老年患者,依据发病年限分为三组,A组30例,发病年限0~10年,B 组36例,发病年限10~20年,C 组34例,发病年限20~30年。三组患者均行痰培养、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呼出气一氧化碳(FeNO)、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结果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为PAE者A组6例(20.00%),B组15例(41.67%),C组23例(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对比FEV1%、FeNO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病年限越长,PAE感染阳性率越高,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越多。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 QOL)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量表对乌鲁木齐社区1047名老年人进行测定。结果60~69岁组 QOL总分高于70~79岁和80岁以上组;已婚老年人QOL总分高于单身老年人。干部技术人员QOL总分高于工人组(均P<0.05)。结论应从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原职业和经济收入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乌鲁木齐老年人QOL。

    作者:苏沂;王彦茹;王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KS1和Cyclin D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株 HepG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CKS)1和 Cyclin D的影响。方法采用靶向抑制HO-1的小分子 RNA(siRNA)沉默细胞癌 HepG2细胞 HO-1基因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法测定HO-1、CKS1和Cyclin D mRNA,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的吸光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 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的活性降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降低HepG2细胞 CKS1和 Cyclin D表达而实现。

    作者:高涵;周涛;陈宏月;张春晶;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五组对HUVECs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min后换正常培养液再培养4 h)、缺血再灌注+0.1 mmol/L PDTC组、缺血再灌注+0.25 mmol/L PDTC组和缺血再灌注+0.5 mmol/L PDTC组。后三组均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前1 h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PDTC。实时定量 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 PDTC 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TNF-α、ICAM-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HUVECS上清液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0.25、0.5 mmol/L PDTC 均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mRNA表达水平(P<0.05)。0.5 mmol/L PDTC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 TNF-α和 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PDTC通过沉默p65,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TNF-α和ICAM-1表达水平。

    作者:曾敏;吴智勇;郑茵;何扬利;费毅;刘肖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空巢老人伤害研究进展

    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1〕,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2〕。空巢老人由于身体健康受到慢性病的严重威胁,加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日常生活照料与情感上的慰藉。从而使其生活中产生很多安全隐患,成为伤害的高危人群之一。本文回顾分析空巢老人的伤害相关研究。

    作者:李春艳;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志贤;张晋宁;黄锦聪;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管特征及检查时机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血管特征及检查时机的选择。方法536例疑似冠心病的DM患者按年龄段进行分组,40~60岁163例,61~80岁299例,≥81岁74例,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比较不同年龄组和同一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积分的差异。结果三组男性比例均大于女性;平均年龄、患高血压、高血脂、吸烟、DM病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肥胖度(BMI)方面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40~60岁患者,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狭窄为主(52.00%),单支病变所占比例(30.67%)大,钙化水平主要是轻度钙化(39.88%),61~80岁患者中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和中度狭窄为主,双支病变(32.56%)、中度钙化(33.78%)为主;≥81岁患者中,重度狭窄、多支病变、重度钙化尤为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管钙化程度、病变累及支数、血管狭窄水平与年龄均程正相关(r=0.723,0.608,0.522,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段 DM 患者均应早期进行冠脉检查,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作者:耿云平;尤国庆;郭广春;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托吡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77.8%)(χ2=0.65,P>0.05);实验组治疗后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商值等认知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临床疗效优于托吡酯,不良反应较轻,能部分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杨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组蛋白修饰与相关疾病研究

    表观遗传学是针对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而表现为DNA甲基化谱、染色质结构状态和基因表达谱在细胞间传递的遗传现象的一门科学。目前表观遗传学通常被定义为基因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而DNA序列不发生改变〔1〕。其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目前已知核小体组蛋白蛋白质的共价翻译后修饰在基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组蛋白尾部修饰方式有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小类泛素化( SUMO)等。

    作者:王婕;刘声茂;王树龙;袁琦;贾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 OH)是指患者直立位较平卧位时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且立位时血压下降超2 min,同时伴有眩晕黑曚、眼花、心慌、面色苍白、脉速、晕倒、摔伤,晕厥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1〕。当老年人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各组织器官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如不及时处理常造成机体主要脏器缺血,诱发原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本文从OH的定义、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护理干预方面,对OH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虹;祝燕;黄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化型匀浆膳治疗老年心衰合并肾衰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强化匀浆膳治疗对心衰合并肾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重症老年病例96例,分为个性化营养治疗组(试验组,52例)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经NRS2002筛查,全部病例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给予不同方案肠内营养治疗,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并分别于治疗初始、治疗7 d及治疗14 d采集静脉血,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B型钠尿肽( BNP)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个性化匀浆膳的耐受性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腹泻;试验组前白蛋白水平在干预后7 d有升高趋势,14 d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开始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其余营养学指标实验期间变化不显著;实验组肌酐水平在治疗后7 d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4 d 下降更为显著,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素氮水平在治疗7 d及14 d均显著高于治疗初始,而试验组没有显著变化。与治疗开始时比较能够两组 BNP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及P<0.01),14 d时实验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高能量低蛋白型营养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心衰合并肾衰的老年患者蛋白代谢状况,减轻重要脏器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对多器官衰竭的病人分析其具体营养需求,采用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将更有利于良好的临床转归。

    作者:徐静;王林;柳惠玲;高凤;杨阳;周楠;周建萍;郜青;张有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指标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律的有氧运动是否可以改善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及血小板功能。方法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常规治疗+有氧运动;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135.27±3.66) vs (138.92±4.24)mmHg;t=4.173,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CD62P、PAR及 CD61显著下降(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 CRP与 CD62P、CD61及PAR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浆CRP及收缩压。

    作者:罗军;魏燕璇;王毅;李日行;古剑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社会心理因素路径分析

    早期康复治疗能大大降低脑卒中伤残率,因此探讨影响早期康复疗效的研究较多,但主要是集中于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技术”,关于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对康复疗效影响的研究甚少。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的人格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康复疗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患者自我效能感、自律性、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分析其对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鸿艳;熊丽芬;毕瑞雪;周湖燕;章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微管相关蛋白( MPA)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0.45 h后,不同再灌注时间(1、7、14、21、28 d),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双标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1、7、14、21、28 d Brdu、Brdu/MPA2、Brdu/GFAP表达及三七三醇皂苷对其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4 d Br-du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至再灌注28 d Brdu表达水平已明显回落,但仍较正常水平高。再灌注7、14、21 d,三七三醇皂苷组Brdu/GFAP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5)。三七三醇皂苷组Brdu/MPA2阳性细胞水平于整个实验过程中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多,但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干细胞增殖水平增高,而三七三醇皂苷治疗可能加速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可能使增殖的神经干细胞更多向胶质细胞分化。

    作者:张利军;白宇;侯育青;程记伟;陈黎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对RAAS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3 d时间治疗,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比例分别为14.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36.0%(P<0.05);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肾素(E)、醛固酮(ALD)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P<0.05。 Ang-I、Ang-Ⅱ、E、ALD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在两组均为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过方差分析 P<0.05。 TNF-α、IL-1β、IL-6、IL-8等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 d 测定TNF-α、IL-1β、IL-6、IL-8水平,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RAAS及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李梦秋;余红菊;李良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的初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受试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受试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 A),计算E/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清醛固酮水平,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E值、A值、E/A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患者血压分期不同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压升高,E值和E/A显著降低(P<0.01),A值和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P<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醛固酮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与 E 值和 E/A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可能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

    作者:郑香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

    念珠菌血症病死率高达45%~75%〔1〕,真菌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寻找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早期预测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极其重要。本研究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刘磊;刘彬;李玉;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夜尿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入针灸科的老年性夜尿症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统计病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3个疗程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夜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夜尿次数均值明显下降,且在治疗14 d后夜尿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27.91%)(P<0.01)。结论与对照相比,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雷丽芳;孙健;邓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PGCD治疗的临床资料,从操作、疗效、并发症及愈后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术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89例患者中5例引流不畅,调整引流管;7例引流管脱落,行二次置管。其中8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7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14例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7 w后拔管,治愈出院。结论 PGCD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佳楠;林元强;隋国庆;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阳市高龄老年人吸烟和戒烟情况

    烟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1〕。本文分析安阳市高龄老年人的吸烟和戒烟情况。

    作者:李林安;翟倩倩;郭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处理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9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2 ml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术后均安装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2、4、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4、6、12 h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次数和24 h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人数。结果预处理组患者术后2、4、6 h VAS评分及4、6、12 h的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预处理组患者24 h舒芬太尼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处理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热、心动过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前使用能在术后有效镇痛,降低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军;袁华平;余相地;钟宇;肖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