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

胥冰;刘娟;田磊;马晓军

关键词:针刺, 白芍甘草,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老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1次),72 h后经测定血糖确认模型复制成功。针刺组取肺俞、三阴交等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针刺8个疗程(6 d为一疗程);中药组给予白芍甘草汤灌胃(10 ml/kg,1次/d)7 w。针刺+中药组在针刺同时联合白芍甘草汤灌胃。各组动物于7 w后麻醉处死,检测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氧( NO)水平,取胰腺利用 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中药组血糖的水平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5);针刺组或中药组大鼠虽然血糖水平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胰腺iNOS的表达降低,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NOS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中NO水平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市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复发率高达40%〔3〕,这些功能障碍往往使脑卒中患者失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对自身情感和技能的影响〔4〕,有效的自我管理是为了保持满意的生活质量,患者本人必须具有监测身体状况、管理行为改变以及情感反应的能力,自我管理强调的是患者本人的责任和协调能力〔5〕。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会回归家庭,但仍需要长期的措施(如服药、康复锻炼、饮食控制、情绪管理等)来促进康复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在此过程中需要患者本人或照顾患者的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锻炼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陈素艳;张振香;渠利霞;单岩;林蓓蕾;刘腊梅;李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 OH)是指患者直立位较平卧位时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且立位时血压下降超2 min,同时伴有眩晕黑曚、眼花、心慌、面色苍白、脉速、晕倒、摔伤,晕厥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1〕。当老年人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各组织器官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如不及时处理常造成机体主要脏器缺血,诱发原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本文从OH的定义、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护理干预方面,对OH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虹;祝燕;黄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miR-451与MI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icroRNA-451(miR-451)与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取其肿瘤及肿瘤旁相关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内的miR-451与MI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的 miR-451相对表达为(0.287±0.143),显著低于肿瘤旁组织的(0.520±0.257)( t=-4.021, P<0.05);肿瘤组织中的MIF相对表达为(1.542±0.023),显著高于肿瘤旁组织的(0.631±0.027)(t=-23.183,P<0.05);miR-451与 MIF的相对表达呈现显著负相关性(t=-0.721,P<0.05);肿瘤组织中miR-451及MIF与胃癌的组织类型(高、中、低分化)、TNM 分期(Ⅰ+Ⅱ、Ⅲ+Ⅳ)、浸润深度(T1+T2、T3+T4)及淋巴结转移(有、无)相关(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51及 MIF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类型、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推测miR-451反向抑制 MIF,进一步调控胃癌在人体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马宁;周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无创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无创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除常规治疗或手术外,将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的患者列入对照组,入院后即刻给予无创通气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通气前后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变化及有创通气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GCS,降低有创通气率。结论早期无创通气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有利于意识改善,同时可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

    作者:夏熙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先后入院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出院后随访相结合的模式,对病人进行以糖尿病自我管理为主的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调查。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健康教育的情况下,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自我效能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存在负相关(r=-0.83,P<0.05),自我效能越高,生存质量越高。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在实施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芳;夏慧玲;江月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化型匀浆膳治疗老年心衰合并肾衰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强化匀浆膳治疗对心衰合并肾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心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重症老年病例96例,分为个性化营养治疗组(试验组,52例)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经NRS2002筛查,全部病例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给予不同方案肠内营养治疗,密切观察胃肠道反应,并分别于治疗初始、治疗7 d及治疗14 d采集静脉血,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B型钠尿肽( BNP)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个性化匀浆膳的耐受性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腹泻;试验组前白蛋白水平在干预后7 d有升高趋势,14 d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开始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其余营养学指标实验期间变化不显著;实验组肌酐水平在治疗后7 d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4 d 下降更为显著,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素氮水平在治疗7 d及14 d均显著高于治疗初始,而试验组没有显著变化。与治疗开始时比较能够两组 BNP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及P<0.01),14 d时实验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高能量低蛋白型营养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心衰合并肾衰的老年患者蛋白代谢状况,减轻重要脏器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对多器官衰竭的病人分析其具体营养需求,采用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将更有利于良好的临床转归。

    作者:徐静;王林;柳惠玲;高凤;杨阳;周楠;周建萍;郜青;张有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轻度认知障碍情景记忆损伤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MCI)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并尚未达到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1〕。许多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转变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2〕。作为MCI的分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aMCI)易转变为AD。轻度认知障碍(MCI)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并尚未达到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1〕。许多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15%的MCI患者转变为痴呆,其中绝大部分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2〕。作为MCI的分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aMCI)易转变为AD。

    作者:王维丹;刘炜;汪永光;曹日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应激模型大鼠食欲口味、情感行为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长海绵钳夹尾、捆绑及捆绑后合笼的综合方法制造大鼠肝胃不和证模型,连续造模14 d。自造模第7天起药物干预治疗,并测量大鼠食量,两瓶法测摄入液体总量。治疗第7天开始矿场实验和拒俘行为观察,抬高迷宫试实验和 Y迷宫测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食量上升、饮水量增多;各治疗组旷场活动性积分下降,拒俘反应积分明显改善;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减少;Y迷宫实验各治疗组选择错误数明显减少。结论天冰调督胶囊能改善大鼠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丁梅;裴林;李胡广;马学伟;马宗敏;苗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体育运动研究进展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1〕。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2〕。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指出〔3〕,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将慢性病的防治融入日常生活中,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其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尤其是体育运动行为状况并不乐观〔4〕,本文拟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云璐;张振香;张秋实;梅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腹膜腔内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 kg-1? d-1),连续7 d。在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第2天和第7天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干预组在术后第2天,第5天和第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第2天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组大鼠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干预组第7天个别样本血 ALT 明显升高。结论雷公藤内酯醇(0.2 mg ? kg-1? d-1)可以减轻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部分改善神经功能,但仍需注意毒副作用。

    作者:陈龙飞;李智文;陈启文;刘月娥;林艾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及转归

    目的:探讨单纯突发性耳聋(SSNL)患者与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DM)的 SSNL 患者诊疗特点并观察疗效。方法将69例(70耳)SSNL患者分成合并高脂血症组30例(30耳),DM组20例(20耳),普通组19例(20耳),比较三组患者对症治疗和常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SSNL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43%(50/70)。合并高脂血症组、合并 DM 组及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80.00%(16/20)、45.00%(9/20),合并高脂血症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DM组与普通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高脂血症组与DM组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组比较,合并高脂血症组和合并DM组的SSN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李郁明;刘敏;庄惠文;吴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时间为3个月。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 ICAM-1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视网膜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RD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秀成;董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姜黄素及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急性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心肌酶、心肌组织电镜检查,光镜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 NF)-κB 及IκB。结果急性阿霉素组心肌酶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发生明显肥大、水肿变性,并可见线粒体肿胀、排列紊乱,NF-κB表达显著增加及 IκB表达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及姜黄素谷胱甘肽干预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姜黄素谷胱甘肽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及线粒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受损伤心肌有关。

    作者:卢均坤;吕维娟;刘洋;王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骨密度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骨密度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筛选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为脂肪肝组,另选50例老年T2DM非脂肪肝为对照组。均按照要求测定血压、体重、身高、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全套、尿酸、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矿物密度( BMD)。结果脂肪肝组体重、BMI、FINS、空腹C肽( F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尿酸、IRI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高(P<0.05),而ISI、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代谢综合征之后,T2DM合并NAFLD与 BMD显著相关。结论老年T2DM合并脂肪肝与BMD、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何俭;张祥捷;廖丽萍;林晨;陈闻佳;张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poC-Ⅲ联系血管功能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中载脂蛋白( Apo) C-Ⅲ的水平可以预测冠心病,并且与代谢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有相关性。这些疾病有一个特征就是糖和脂代谢异常,这就增加了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尽管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这些患者仍然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这部分归因于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 ALP)即高甘油三酯( TG )血症和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低。 ApoC-Ⅲ通过抑制分解和清除富含TG的Apo引起高TG血症,ApoCⅢ引起冠心病通常也与此有关;然而在血管细胞中ApoC-Ⅲ及Apo家族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还未经证实。富含ApoC-Ⅲ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增加了单核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 ApoC-Ⅲ也可以增加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富含ApoC-Ⅲ的HDL不能减少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然而没有ApoC-Ⅲ的HDL可以减少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这表明ApoC-Ⅲ抵消了 HDL 中的抗炎作用。 ApoC-Ⅲ和富含 ApoC-Ⅲ的VLDL可以通过活化核因子( NF )-κB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单核细胞的募集。此外,ApoC-Ⅲ在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胰岛素抵抗( IR)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这些发现表明在富含TG的Apo中ApoC-Ⅲ不仅调节代谢而且通过激活血管细胞的促炎信号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 ApoC-Ⅲ是联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链接分子。

    作者:高敏;韩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加压素( AVP)主要生理作用为抗利尿、缩血管、加强记忆、调节免疫、调节体温及调节子宫肌层收缩等〔1~4〕。人体内能与AVP结合的受体分别有V1a、V1b和V2,AVP通过与其对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①AVP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V1 a受体引外周血管收缩;②通过作用于脑垂体前叶的V1 b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③通过作用于肾集合管的V2受体起到抗利尿作用〔5~7〕。 AVP水平反映机体急性生理压力,是许多危重疾病发生的预警因子,对患者的病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作用〔8〕。由于AVP分子半衰期短、在体外不稳定、易与血小板大量黏附而被清除,体外检测复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和肽素的发现解决了这一难题〔9,10〕。和肽素作为后叶加压素原C末端片段,在体内与AVP同源等量分泌,与AVP相比其性状稳定、不受血小板影响、方便检测,故可作为替代AVP的生物学标记物〔11,12〕。

    作者:隋希喆;于红玖;吕田;杨明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行前列腺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老年患者96例,以及同期经穿刺证实的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在术前均行3.0T 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选取0、100、800 s/mm2。取患者的病灶、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前列腺周围带,对比表观扩散系数。结果前列腺癌灶、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正常周围带(PZ)的表观扩散系数之间差异显著(P<0.01);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表观扩散系数为1.23×10-3 mm2/s时,曲线下面积(AUC)=0.998,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99.3%;扩散加权成像(b=800 s/mm2)时,AUC=0.924,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0.15%。表观扩散系数值在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方面明显优于扩散加权成像(b=800 s/mm2)(P<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对老年前列腺良恶性组织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价值,且表观扩散系数值更为敏感。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从未设任何网站,唯一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okgood911@126.com 。唯一咨询电话:0431-88923384。唯一汇款方式为邮局汇款,汇款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130061。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回族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研究进展

    中国民族医药在相关领域的文献散有记载,仍待进一步的收集、整理、证实和挖掘。回族医药著作《回回药方》中蜜煎菖蒲等多首具有促进脑卒中(中风)引起半身不遂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方药记载,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少见。从制备合理的动物模型入手,结合脑缺血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特点,开展回族医药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喷他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对芬太尼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 P组)和对照组( C组)各50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C 组静脉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5 min后进行全麻诱导,达到插管条件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时(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T2与 T0比较,两组 MAP、HR均下降(P<0.05);T3时刻 C 组 MAP、HR均显著高于 T0时刻(P<0.05),P组MAP、HR与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 P组 MAP、HR低于 C 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可加强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

    作者:崔瑞岑;杜奕鹏;徐道权;李春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