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燕;赵月霞

关键词:PKC-a, K-RAS, 结直肠癌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 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 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 P<0.05)。 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 PKC-a 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 P<0.05)。 K-Ras 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 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认知管理研究进展

    多重用药通常是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使用了潜在的不适当药物或者同时服用了6种及以上的药物〔1〕。用药种类越多,药物不良反应( ADRs)的发生率越高。研究显示,多重用药在老年人住院原因中占第3位,在医院获得性疾病中列居第一位〔2〕。医护人员作为老年多重用药的管理主体,对多重用药的认知管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本文就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明珠;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海英;胡申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调节受损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各亚组人群胰岛素抵抗( 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方法选取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3640名社区居民,平均年龄(56.7±9.52)岁。通过询问病史,人体测量,检测空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0 min、120 min血糖和胰岛素等,确诊糖调节正常者(NGT)1698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745例、糖耐量受损者(IGT)551例、联合糖调节受损者(CGI)646例。结果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后发现,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或 HOMA_%β水平的降低,IFG、CGI发生风险均递增(调整后 P均<0.001);随着△I30/△G30水平的降低,IGT、IFG、CGI发生风险均递增(调整后P均<0.001)。结论 IR增加、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降低以及糖负荷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不足均与IFG和CGI发生有关;IGT发生主要与糖负荷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作者:李秀云;王丹;张开金;周玲;徐康;赵旭;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测试方法评价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 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CI3.034~9.746, P=0.003; OR=5.803,95%CI3.215~8.537, P=0.004),6 MW次之(OR=4.323,95%CI3.013~5.235,OR=3.67295%CI2.434~5.546,P=0.005),TUG 低(OR=2.282,95%CI1.162~4.224,P=0.003;OR=2.161,95%CI1.203~3.375,P=0.012)。结论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下肢肌力并协调能力训练对老年人骨骼肌含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下肢肌力训练与协调能力训练联合干预下,对老年人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日常缺乏体育锻炼的93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Ⅰ(协调能力训练组)、对照组Ⅱ(肌力训练组)和观察组(联合训练组),每组31例。于训练前和训练12 w后,分别对三组老年人的下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力、协调能力及行走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训练前三组对象一般资料及各项检测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三组对象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观察组的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肌力改善情况不及对照组Ⅱ但优于对照组Ⅰ,但行走能力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 P<0.05)。结论肌力改善对老年人的行走能力提高固然重要,但在肌力改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改善老年的人的协调能力,将会超越更大量肌力训练取得的效果。

    作者:韩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 SXBXP)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 SXBXP)各40例,疗程8 w。比较两组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血清肌酐(SCr)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FMD、NO、6-Keto-PGF-1a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ET-1、TXB2分别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另外SCr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 SXBXP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张莉;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 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 hs-CRP、IL-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 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D-L2表达水平与 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05) ,而与 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莱菔硫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 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与干预组小鼠连续13 w喂饲含铝水(铝浓度0.4 g/100 ml),并隔日1次皮下注射200 mg/kg D-半乳糖;同时干预组小鼠每日1次灌胃给予25 mg/kg SFN,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并设立溶媒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学改变,采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 CA1区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增多( P<0.05)。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跨格数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 P<0.05);而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跨格次数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细胞排列散乱,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同模型组相比数量较多,并且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紧密。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CA1区神经细胞核膜、线粒体及突触结构等受损,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SFN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兴述怀;朱春晓;张瑞;赵越;任亚浩;安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 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 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 P<0.05)。 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 PKC-a 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 P<0.05)。 K-Ras 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 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王燕;赵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选穴规律

    目的:对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近28年来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为主的文献共137篇,共使用78个穴位,总频次为997次,十四经穴63个,总频次896次(89.9%);经外奇穴总频次101次(10.1%)。其中出现频率占20%以上的经穴10个,手阳明经5个,手太阳经2个,手少阳经2个,经外奇穴1个。结论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宜取手三阳经上的腧穴,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

    作者:黎明全;周翔;蒋海琳;陈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性维生素D3对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进展性肾炎组(模型组)、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治疗组),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右肾切除并两次注射 IgG(OX-7)鼠抗人Thy1.1单克隆抗体制备进展性肾炎大鼠模型。活性维生素D3干预8 w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及电解质的变化,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管间质低氧诱导因子( HIF)-1α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肾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活性维生素 D3治疗不仅使 HIF-1α、CTGF 表达显著下调( P<0.05),还能使大鼠24 h 尿蛋白、BUN 明显降低( P<0.05),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慢性低氧上调了HIF-1α及前纤维因子的表达,活性维生素 D3可能通过明显降低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HIF-1α、CTGF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何珊;黄劲松;沈燕;何平红;杨霞;达静静;易韦;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T1DM)〕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大量被破坏,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结构,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目前已知T1DM存在多个基因突变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2型糖尿病中也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作者:范馨月;张川;刘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智能门诊指引系统对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智能门诊指引系统应用于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情况反馈。方法将1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采用新的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日常的门诊诊疗活动,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随访后的满意率,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在满意率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 P<0.05);依从性上,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 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较之对照组治疗后HbA1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G、TC、LDL-C、HDL-C均有所改善(P<0.05),而治疗组患者TG、TC、LDL-C、HDL-C 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智能门诊指引系统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满意率、依从性,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 c和血脂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玲;邓武权;姜友昭;陈兵;吴绮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84例心房颤动患者,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 BMI)、动脉血压、心率及既往史等资料;记录患者药物及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对患者的终点事件及房颤的治疗方法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是否全因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184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全因死亡,死亡率高达40.22%。两组患者在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阿司匹林、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的应用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房颤类型、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成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均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云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骨制剂Ⅱ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 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小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增殖

    目的:探讨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N1增殖的效果。方法小鼠麻醉后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 N1的鼠适应株滴鼻以感染,感染后120 min内,实验组给予抗戾解毒汤灌胃,奥司他韦组给予奥司他韦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PBS缓冲液灌胃,之后观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负载水平。结果实验组存活率(80%)较奥司他韦组(53.3%)和对照组(3.3%)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体重下降也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肺部病毒负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奥司他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戾解毒汤对感染H5 N1病毒的小鼠的病毒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保护作用强,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的备选或者辅助药物。

    作者:李佩琼;章钧;曾军;王芳;田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脑外伤患者148例成观察组,根据患者术后3 d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分为并发组( n=58)和非并发组( n=90)两个亚组,另选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观察组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并采用Spearman分析法和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老年脑外伤患者 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GC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并发组术前、术后1、3、5、7、14 d 的 PV、HWBV、LWBV、FIB 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非并发组,而GCS评分则低于非并发症,且并发组术后3、5、7 d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前升高,GCS 评分则较术前降低(P<0.05)。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外伤患者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均较好。结论老年脑外伤患者存在 GCS评分的降低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升高,其GCS评分的降低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升高可能预测其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沈建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干预的认知现况

    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2〕。肥胖和糖尿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的教育指导。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精湛和治疗措施得力以外,还取决于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自控能力,包括错误认知的改变和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2〕。本文分析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

    作者:武晶晶;陈燕;汤琪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锁定髓内针系统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肱骨近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4%~9%,占关节周围骨折的13.5%〔1〕。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Neer〔2〕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上端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髓内针、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等。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对围术期的整体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的手术固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锁定型钢板或锁定型髓内针进行固定,随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种内固定物术后的疗效并总结各自的优缺点。

    作者:李雪飞;王林祥;王铁军;周修五;秦大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