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郑瑞鹏;姚志华;汤虹;赵燕;姚书娜;刘艳艳;李佳睿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中糖基化的部分,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标之一,生理条件下的非酶促的糖基化过程是否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而造成早期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增厚并导致以后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 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作者:张亚萍;杨历新;连新龙;孙海霞;王永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 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 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 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 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 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供血动脉。静脉组将BMSCs静脉回输入体内。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监测美国国立卫生医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动脉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移植组( 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MSCs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均显著,安全,动脉移植获益更大。
作者:王旭;张志彬;杨宏;贾芙蓉;张丽艳;荣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肝脏是人体代谢和解毒中心,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肝损害;其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Wilson病等)也可导致肝损害;肝病可以引起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嗜肝病毒导致肝脏损害仍是肝病的主要原因。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高达10%左右〔1〕;我国丙肝患者的总量达3800万人〔2〕;加上其他类型的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中国第一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全球化及其相关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使其与病毒性肝炎和肝移植一起成为肝病领域的主要亮点〔3〕,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及NASH相关肝硬化,后者可发展为肝癌〔4,5〕。酒精性肝病在肝病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在肝脏病防治领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绞股蓝(Gynostemma)自古就是治疗肝病的药物,近年来,科研结果进一步证明其具有防治肝病作用,现将绞股蓝及其提取物防治肝病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敬会;桂程丽;谭华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634位点 G/C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关系。方法 CHF组,健康对照组,每组80例,抽取静脉血5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的方法,分析 IL-6-634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等位基因G在CHF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 IL-6-634 G/C多态性与CHF发病具有相关性,提示等位基因G可能是部分CHF患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
作者:李克研;李美欣;张英杰;李今朝;屈宝泽;陈明红;田娟;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 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 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χ2=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 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 Pygopus-2、KLF-4和 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KLF-4和 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PCI术后患者1023例,随机分为常规服药组(n=514)和参芍口服液组(n=509),观察PCI术后患者用药前、用药4 w、用药12 w 时的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PCI术后患者用药治疗前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用药12 w时常规服药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低于用药前。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12 w时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均较用药前降低,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对 PCI术后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从而减少PCI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张琦;李映雪;尚小明;刘晓堃;薛忠文;韩全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 OP)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68例老年OP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各84例。常规健康教育组给予循证支持《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组的基础上,每2 w给予包括OP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管理、用药指导、综合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共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后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结果两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二次骨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前两组间各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OP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多元化健康教育组显著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均 P<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再次骨折率,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老年OP骨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陈金金;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215例 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 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 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侧脑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2%〔1,2〕,老年人侧脑室脑膜瘤则更为少见。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其他系统的基础疾病,加之肿瘤位置深在、血供丰富,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3〕。本文拟观察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振;冯天达;曲圣涛;滕浩;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垂体脓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垂体疾病,约占鞍区肿瘤的0.3%~0.5%〔1〕,且多发生于鞍内。因其与囊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没有特征性的鉴别标准,在临床工作中极易发生术前误诊。垂体脓肿患者若因误诊,缺少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易复发,甚者脓肿扩散至颅内可导致全颅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提高术前垂体脓肿的确诊率,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决定垂体脓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春朋;赵文博;崔振奋;赵海涛;李伟;张显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5例,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根据入路途径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治疗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穿刺成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褚纪发;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Lee 指数显著下降(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及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各40例,每例均空腹抽血行血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一氧化氮( NO)、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MPO检测,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G、TC、hs-CRP、MPO均升高,NO降低( P<0.05或 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作者:姚晓璐;涂燕平;曾黎峰;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邬甦;艾文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 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6例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联合ADV 10 mg/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6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96 w,观察疗效。结果96 w时,观察组70.0%(21/30)、对照组53.8%(14/26)(P>0.05)患者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肝功能好转;观察组患者HBV DNA水平80.0%(24/30),对照组53.8%(14/26)在检测水平以下(<500拷贝/ml)(P<0.05)。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快速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尤其在长期抗病毒中,可以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延长存活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崎恩;蒋亦明;孙彤;陈仁芳;陆宇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5例(20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将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比较术后第1、2、3周及1个月术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BUT)、基础泪液分泌量( sehimer I)。结果对照组与三个用药组术后1个月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显著,说明三种药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起到加速泪膜恢复的作用。观察组间比较,玻璃酸钠组术后干眼症状消失时间早。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加用不同种类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其中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效果较好。
作者:高巍;董宇晨;张凤;赵梅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帕金森病( 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PD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按医嘱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患者及家庭照料者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每2周到医院复诊一次,每2个月参加一次医、护、康复师共同组织的PD病友会。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定,干预结束时进行PD不安全事件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HAMD 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能够改善 PD 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芝;代桂宁;刘丽;王彦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