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星形胶质细胞瘤中HSP70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 HSP70, 免疫组化, 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 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 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χ2=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白介素-6、-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肠梗阻( AIO)患者白介素( IL)-6、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肛肠科收治的结肠癌术后AIO患者36例为实验组,术后AIO非结肠癌手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另选取于该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8例为空白组。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清晨抽取空腹血与经治疗,肠梗阻缓解,出院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血,检测患者血清中 IL-6、IL-10以及 TNF-α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明显高于空白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炎症因子明显偏高(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较高( 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 AIO患者血清中 IL-6、IL-10以及 TNF-α的水平对评价临床结肠癌术后疗效以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国宝;苏亦斌;陈德波;刘江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激发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仅出现轻微的出血症状。结论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明瑶;刘琦;何珊;楚兰;江显萍;欧阳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和p27 kip1在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1〕,欧美国家中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约占49%〔2〕。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本身生长的正常调控,生长周期失调紊乱,可发生肿瘤,p27 kip1作为抑癌基因,负性调控细胞周期,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程度紧密关联。 CKS1正性调节细胞周期,是一种癌基因,能够促进肿瘤发生,在肝癌、乳腺癌、胃癌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3,4〕。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老年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p27 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 CKS)1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王平;吴晨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归喘宁滴丸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实验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归喘宁滴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注射卵清白蛋白OVA与氢氧化铝致敏、OVA雾化吸入激发来复制哮喘动物模型,通过观察OVA造模过程中大鼠行为学的变化、肺组织T-bet与GATA-3蛋白表达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归喘宁滴丸的平喘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40~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可明显减小哮喘大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行为综合评分值,80~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能提高肺组织 T-bet蛋白的表达而降低 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减轻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程度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归喘宁滴丸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促进T-bet而抑制GATA-3的表达,调节T-bet/GATA-3表达失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志旺;孙少伯;郭玫;程小丽;朱冉;蔺兴遥;王瑞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S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SOX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 RR)、疾病控制率( DCR)、疾病进展时间( TTP)和总生存期( OS)。结果治疗组 RR为32.5%,DCR为72.5%,TTP为5.6个月,中位OS为8.0个月;对照组 RR 为41.7%,DCR为75%,TTP为5.49个月,OS 为8.1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其中中性粒胞减少,贫血及恶心呕吐明显较对照组低( P<0.05) ,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EOX化疗中获益,毒副反应更低。 SOX对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海英;郑瑞鹏;姚志华;汤虹;赵燕;姚书娜;刘艳艳;李佳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长链非编码RNA-PVT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长链SK编码RNA( lncRNAs)的表达,寻找新的胃癌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首先使用lncRNAs表达芯片筛选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s,寻找靶lncRNA。使用qPCR在较大胃癌样本中对筛选的靶lncRNA进行验证,并寻找靶lncRNA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lncRNAs芯片检测显示PVT1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使用qPCR进行临床较大样本检测发现:PVT1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结论 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以作为新的胃癌标记物,有希望成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丁健;李丹;龚敏贞;王锦坡;吴婷;王承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染性休克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脱机失败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需上呼吸机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入住该院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均在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渐进进行撤机,根据撤机后48 h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2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中有10例撤机失败,发生率为8.3%。失败组患者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胸腔内血容量(ITBI)明显高于成功组患者,而白蛋白(ALB)、氧合指数低于成功组患者(P<0.05)。 COPD病史、并发 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 降低、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 高是撤机失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COPD 病史、并发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 降低、APACHE-II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高是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荣爱红;戴国兴;吴先正;王秀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姜黄素对放疗致Lewis肺癌荷瘤小鼠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放疗致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 C57BL/6小鼠皮下建立小鼠Lewis肺癌体内移植肿瘤模型,成瘤后采用姜黄素联合放疗治疗小鼠,末次给药后称取小鼠体重,测量肿瘤重量及体积,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及胸腺指数,同时测定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姜黄素与放疗联合应用可减少放疗引起的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对放疗引起的白细胞水平降低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有显著的升高作用,且对放疗引起的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有显著改善作用,亦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结论姜黄素能保护放疗对机体的损害,与放疗联合可协同治疗肿瘤。

    作者:钱程;施丹;武宁;程光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测试方法评价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 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CI3.034~9.746, P=0.003; OR=5.803,95%CI3.215~8.537, P=0.004),6 MW次之(OR=4.323,95%CI3.013~5.235,OR=3.67295%CI2.434~5.546,P=0.005),TUG 低(OR=2.282,95%CI1.162~4.224,P=0.003;OR=2.161,95%CI1.203~3.375,P=0.012)。结论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高压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D-乳糖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指数及血淀粉酶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腹内高压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刘晓政;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疆地区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因素

    帕金森病( PD)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5岁以上人口中占1.4%,75岁以上人口中约占3.4%~6.2%〔1〕。 PD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年龄老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探讨PD发病因素。

    作者:范丽;杨新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 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 Pygopus-2、KLF-4和 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KLF-4和 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意义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215例 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 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 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 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 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 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 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包括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老年护理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施老年护理。现就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洪燕;何朝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生态免疫肠内营养( EIEN)组、普通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 PN)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7 d分别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三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下降,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指标升高明显(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IE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 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高于EN组和PN组( P<0.05,P<0.01),而3组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仍较高( 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作者:王庆华;管清海;陈强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5例(20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将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比较术后第1、2、3周及1个月术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BUT)、基础泪液分泌量( sehimer I)。结果对照组与三个用药组术后1个月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显著,说明三种药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起到加速泪膜恢复的作用。观察组间比较,玻璃酸钠组术后干眼症状消失时间早。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加用不同种类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其中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效果较好。

    作者:高巍;董宇晨;张凤;赵梅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为保证病人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本文就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童立纺;袁义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