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洪燕;何朝珠

关键词:信息技术, 护理
摘要: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包括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老年护理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施老年护理。现就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 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 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 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 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6针法、10针法和12针法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针、10针、12针法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病人278例,其中126例接受6针法穿刺活检,102例接受10针法穿刺活检,50例接受12针法穿刺活检。对比研究6针、10针和12针穿刺法的阳性检出率,对三种穿刺方案在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体积、穿刺数量、穿刺部位及直肠检查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不同穿刺部位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与6针法相比,10针法和12针法分别使总体阳性率提高15.9%、19.1%。10针法与6针法相比,在年龄<70岁、40 ml≤前列腺体积<90 ml、PSA<40 ng/ml、直肠指诊( DRE)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更为显著,而12针法与10针法相比,仅仅在前列腺体积≥90 ml时,阳性率才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方法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0针、12针穿刺法比6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10针与12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穿刺方案,穿刺针数的增多并不会带来并发症的显著增加。

    作者:杨凌博;王鹏森;李法平;王艳波;侯宇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染性休克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脱机失败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需上呼吸机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入住该院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均在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渐进进行撤机,根据撤机后48 h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2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中有10例撤机失败,发生率为8.3%。失败组患者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胸腔内血容量(ITBI)明显高于成功组患者,而白蛋白(ALB)、氧合指数低于成功组患者(P<0.05)。 COPD病史、并发 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 降低、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 高是撤机失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COPD 病史、并发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 降低、APACHE-II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高是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荣爱红;戴国兴;吴先正;王秀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指导对高校退休教师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对高校退休教师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确诊心脑血管病高校退休教师632例,随机均分为健康指导(A)组、健康教育(B)组、健康咨询(C)组3组,建立统一的健康管理档案基础上,观察3组间隔6个月,连续2年健康风险因素综合评分、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及心脑血管病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2年内心脑血管病死亡32例,其他疾病死亡15例,3组间无差异;初始整体健康风险因素评分(61.93±10.72)分,末次评分下降为(55.91±8.51)分,其中A组〔(53.25±4.53)分〕较B 组〔(54.97±5.93)分〕和 C组〔(55.91±10.72)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组内前后对比均取得显著效果(P<0.01);同样,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也取得相同的变化。三组心脑血管病诊断演变以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为主,其次是冠心病、心律失常;2年内住院治疗、急诊抢救、相关并发症等以A组低,且与B、C组均有极显著的差异( P<0.01)。结论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均可提升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健康指导是目前佳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贵京;史计月;袁江勇;智华;燕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EA、CA125升高水平与PET/CT显像评估卵巢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平均年龄(45±9.3岁),行 PET/CT检查同期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检测。判定转移或复发标准:(1)是经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判定为转移或复发者;(2)进行随诊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和(或)标准摄取值(SUV)明显缩小者;(3)病理活检结果。结果本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PET阳性率为92.3%(48/52),其中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38.5%(20/52),非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53.8%(28/52),CEA、CA125阳性率分别是26.9%(14/52)、67.3%(35/52),PET/CT阳性率与CEA和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PET/CT准确率为94.7%(71/75)。结论 CEA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卵巢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量CEA和CA125。在监测CEA和CA125的同时,如果出现异常增高,而其他检查结果阴性时,行PET-CT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较准确地评估CEA及CA125升高的原因,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贵福;宋炳胜;赵义;左晓军;刘洋;倪冠英;金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下肢肌力并协调能力训练对老年人骨骼肌含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下肢肌力训练与协调能力训练联合干预下,对老年人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日常缺乏体育锻炼的93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Ⅰ(协调能力训练组)、对照组Ⅱ(肌力训练组)和观察组(联合训练组),每组31例。于训练前和训练12 w后,分别对三组老年人的下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力、协调能力及行走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训练前三组对象一般资料及各项检测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三组对象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观察组的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肌力改善情况不及对照组Ⅱ但优于对照组Ⅰ,但行走能力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 P<0.05)。结论肌力改善对老年人的行走能力提高固然重要,但在肌力改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改善老年的人的协调能力,将会超越更大量肌力训练取得的效果。

    作者:韩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海马神经元Toll样受体4的髓样细胞分化因子非依赖途径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海马神经元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非依赖途径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构建3对针对MyD88基因的特异siRNA序列,经脂质体途径转染入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和RT-qPCR选择佳 siRNA序列,并优化转染条件,达到沉默MyD88基因而保留MyD88非依赖途径的目的;将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 Control)、阴性对照组(NC)、LPS组和siRNA组。采用RT-qPCR分别测定TLR 相关分子(TRAM)、TLR4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 的表达;Western 印迹检测TRIF蛋白水平;ELISA技术测量培养上清中TRAM、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 siRNA 转染成功,siRNA2的沉默效果佳,效率达94.3%,且适转染浓度和时长分别为30 nmol/L和48 h。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可观察到TRAM、TRIF mRNA以及TRIF蛋白的表达,同时上清液中也可以检测到TRAM、IP-10和IL-1β;LPS刺激组,上述检测指标的表达量均明显增高;siRNA组,在阻断 MyD88基因的前提下加LPS刺激,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上述检测指标的水平均显著增高,但在上清液中,IL-1β的浓度低于LPS组。结论 siRNA 序列能够成功转染入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发挥很强的沉默效率,达到理想的阻断MyD88依赖型途径的作用;海马神经元有 TLR4的 MyD88非依赖途径的存在的证据,当激动该途径时,相应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TLR4激活所致的 MyD88非依赖途径活化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贵萍;周爱玲;张国霞;胡亚娥;茅家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注40 mg帕瑞昔布钠(稀释成4 ml),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4 ml,术毕即连接并启动电子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 h的视觉疼痛评分法( VAS)疼痛强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4、8、12 h VAS评分和4、8、12、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既可增强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应,又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作者:孙前闯;周姝;崔云凤;纪铭馨;潘振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 PTE)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168例PTE患者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 S(PS)和抗凝血酶(AT-Ⅲ)活性。结果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38.1%)、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或PTE病史(14.3%)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4.3%)。抗凝蛋白总缺乏率为84.5%,PS缺乏高(48.8%),其次是PC缺乏低(24.4%)、AT-Ⅲ缺乏低(11.3%)。结论研究显示住院PTE患者中,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DVT或PTE病史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是主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在遗传性危险因素中以 PS 缺乏为主,其次是 PC 缺乏,AT-Ⅲ缺乏率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PTE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俊伟;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方法复苏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 E.coli JM109,并进行增菌培养;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pGEX-IL-18重组体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片段测序、基因库比对等技术鉴定 IL-18基因序列;将提取得到的pGEX-IL-18重组体质粒转化到DH5α,制成高效表达的IL-18原核表达系统。结果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酶切电泳与Marker比对,证实质粒大小2.7 kb;经测序并利用基因库比对证实,所制备的 DNA 片段符合 IL-18基因序列。将 pGEX-IL-18转染DH5α细菌内,并经过蓝白筛选系统进行筛选,证实转染成功。结论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IL-18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 IL-18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将对IL-18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乔友军;汪欣;高杰;王宝;贾春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沙参麦冬汤对皮肤光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 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意义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215例 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 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 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海英;胡申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 SXBXP)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 SXBXP)各40例,疗程8 w。比较两组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血清肌酐(SCr)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FMD、NO、6-Keto-PGF-1a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ET-1、TXB2分别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另外SCr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 SXBXP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张莉;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骨制剂Ⅱ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 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利福平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强化期给予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平静脉注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种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及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T淋巴细胞、IL-6、IL-10、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福平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喜增;翟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锁定髓内针系统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肱骨近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4%~9%,占关节周围骨折的13.5%〔1〕。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Neer〔2〕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上端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髓内针、锁定钢板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等。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对围术期的整体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的手术固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锁定型钢板或锁定型髓内针进行固定,随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种内固定物术后的疗效并总结各自的优缺点。

    作者:李雪飞;王林祥;王铁军;周修五;秦大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样大鼠记忆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大鼠应用Y迷宫进行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训练5 d后,将达到学会标准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EPO治疗组,每组12只。其中生理盐水组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各5μl,模型组和EPO治疗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聚态Aβ各5μl。 EPO治疗组从造模手术当天按5000 IU/kg腹腔注射 EPO,隔天1次。术后第10天Y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 N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下降,Y迷宫作业的错误反应次数增多,尝试次数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相比,EPO治疗组Y迷宫作业的错误反应次数减少,尝试次数减少,全天总反应时间缩短( P<0.05);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膜、脊完整,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结构完整;EPO治疗组大鼠海马线粒体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断裂,结构紊乱,神经突触密度降低,突触膜增厚,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③与生理盐水组及EPO治疗组相比,模型组NGF表达降低( P<0.05)。结论 EPO注射可以减轻 AD 样大鼠记忆能力损伤,减轻Aβ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 EPO可以显著改善AD样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GF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宜培;彭蕤蕤;柴高尚;靳力;王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性维生素D3对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进展性肾炎组(模型组)、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治疗组),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右肾切除并两次注射 IgG(OX-7)鼠抗人Thy1.1单克隆抗体制备进展性肾炎大鼠模型。活性维生素D3干预8 w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及电解质的变化,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管间质低氧诱导因子( HIF)-1α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肾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活性维生素 D3治疗不仅使 HIF-1α、CTGF 表达显著下调( P<0.05),还能使大鼠24 h 尿蛋白、BUN 明显降低( P<0.05),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慢性低氧上调了HIF-1α及前纤维因子的表达,活性维生素 D3可能通过明显降低进展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HIF-1α、CTGF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何珊;黄劲松;沈燕;何平红;杨霞;达静静;易韦;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高压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D-乳糖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指数及血淀粉酶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腹内高压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刘晓政;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