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李宜培;彭蕤蕤;柴高尚;靳力;王黎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Aβ, 海马, 线粒体, 神经突触, 神经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样大鼠记忆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大鼠应用Y迷宫进行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训练5 d后,将达到学会标准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EPO治疗组,每组12只。其中生理盐水组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各5μl,模型组和EPO治疗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聚态Aβ各5μl。 EPO治疗组从造模手术当天按5000 IU/kg腹腔注射 EPO,隔天1次。术后第10天Y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定向学习和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 N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下降,Y迷宫作业的错误反应次数增多,尝试次数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相比,EPO治疗组Y迷宫作业的错误反应次数减少,尝试次数减少,全天总反应时间缩短( P<0.05);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膜、脊完整,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结构完整;EPO治疗组大鼠海马线粒体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断裂,结构紊乱,神经突触密度降低,突触膜增厚,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③与生理盐水组及EPO治疗组相比,模型组NGF表达降低( P<0.05)。结论 EPO注射可以减轻 AD 样大鼠记忆能力损伤,减轻Aβ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 EPO可以显著改善AD样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GF蛋白表达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CI)老年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有无乙型糖尿病(T2DM)分为DCI组117例和无T2DM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3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CI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α)、血肌酐及γ-谷氨酸转肽酶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T2DM老年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高纤维蛋白原、高尿酸等危险因素,是减少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薇薇;严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星形胶质细胞瘤中HSP70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 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 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χ2=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脂抗氧化合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抗氧化合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72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晚);治疗组予降脂抗氧化合剂(20 ml,3次/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晚)。服药前和服药12 w后,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清TC、LDL-C,但组间无差异(P>0.05);降 TG、升高 HDL-C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 P>0.05)。结论降脂抗氧化合剂联合瑞舒伐他汀安全,能更有效地纠正老年混合型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钱卫东;方祝元;鲁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内皮素( ET)-1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194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 VCAM-1、ICAM-1、ET-1的表达,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NO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2 w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表达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含量。

    作者:尹变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L-1β,IL-2,IL-10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在糖耐量减低( IGT)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分成血管性痴呆组和血管痴呆合并IGT组各50例;然后再随机选取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IL-1β、IL-2、血清IL-10水平。结果血管痴呆合并IGT组跟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相比,2 h PG明显升高( P<0.01);血管性痴呆组、血管痴呆合并 IGT 组跟对照组相比,血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管痴呆合并IGT组明显高于血管性痴呆组的(P<0.05)。结论在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IL水平升高明显,说明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增强。

    作者:熊涛;聂德云;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龄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高龄(≥70岁)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中心共收治≥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均行急诊手术,手术均在全麻、中度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其中合并有瓣膜病变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1例因肾功能不全、感染死亡,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肾功能不全5例,低氧血症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对7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能大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并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手术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作者:崔智;朱志成;李丹;王天策;许日昊;李博;王勇;柳克祥;王岳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Kindlin-2、furin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Kindlin-2蛋白(Kindlin-2)、弗林蛋白酶(Furin)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PTEN)的表达,分析三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78例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60例骨样骨瘤术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Kindlin-2、Furin和PTE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Kindlin-2、Furin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三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大径线、有无软组织浸润及不同 Ennecking分期相关。观察组中 Kindlin-2和 PTEN、Furin和 PTEN的表达均呈负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Kindlin-2和Furin高表达,PTEN低表达,不仅促进肿瘤的发生,还促进肿瘤的进展。 Kindlin-2和 Furin 对骨肉瘤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TEN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书华;王路;赵嘉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利福平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强化期给予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平静脉注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种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及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T淋巴细胞、IL-6、IL-10、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福平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喜增;翟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 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 hs-CRP、IL-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 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D-L2表达水平与 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05) ,而与 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 D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化疗方案为每天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和80~120 mg/m2 DDP,每间隔3 w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光;吴纪珍;刘红梅;张罗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 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 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 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 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包括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老年护理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施老年护理。现就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洪燕;何朝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比较奈达铂(NDP)或顺铂(DDP)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NP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0岁的Ⅲ、Ⅳa期NPC患者随机分为NDP联合IMRT组( N组)和 DDP联合IMRT组( P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53例患者放疗结束6 w均可进行疗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主要在于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结论 NDP联合IMRT是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NPC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侯盘长;朱庆尧;雒建超;牛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莱菔硫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 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与干预组小鼠连续13 w喂饲含铝水(铝浓度0.4 g/100 ml),并隔日1次皮下注射200 mg/kg D-半乳糖;同时干预组小鼠每日1次灌胃给予25 mg/kg SFN,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并设立溶媒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学改变,采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 CA1区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增多( P<0.05)。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跨格数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 P<0.05);而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跨格次数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细胞排列散乱,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同模型组相比数量较多,并且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紧密。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CA1区神经细胞核膜、线粒体及突触结构等受损,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SFN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兴述怀;朱春晓;张瑞;赵越;任亚浩;安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芍口服液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PCI术后患者1023例,随机分为常规服药组(n=514)和参芍口服液组(n=509),观察PCI术后患者用药前、用药4 w、用药12 w 时的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PCI术后患者用药治疗前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用药12 w时常规服药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低于用药前。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12 w时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均较用药前降低,参芍口服液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服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对 PCI术后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从而减少PCI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张琦;李映雪;尚小明;刘晓堃;薛忠文;韩全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骨制剂Ⅱ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 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小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增殖

    目的:探讨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N1增殖的效果。方法小鼠麻醉后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 N1的鼠适应株滴鼻以感染,感染后120 min内,实验组给予抗戾解毒汤灌胃,奥司他韦组给予奥司他韦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PBS缓冲液灌胃,之后观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负载水平。结果实验组存活率(80%)较奥司他韦组(53.3%)和对照组(3.3%)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体重下降也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肺部病毒负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奥司他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戾解毒汤对感染H5 N1病毒的小鼠的病毒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保护作用强,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的备选或者辅助药物。

    作者:李佩琼;章钧;曾军;王芳;田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