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光;吴纪珍;刘红梅;张罗献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SFTP )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初, 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主要发生于胸膜,也偶发生于肺、生殖系统、腹腔、软组织和肌肉等处结缔组织〔1〕,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
作者:贾腾;张科伟;张克剑;杨波;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皮质醇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重症创伤患者共90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老年重症创伤患者85例作为非老年组。将老年患者按照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分析老年患者的血皮质醇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血糖相关性及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1);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血 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 P<0.05)。结论血皮质醇浓度和 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新云;李满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高龄(≥70岁)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中心共收治≥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均行急诊手术,手术均在全麻、中度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其中合并有瓣膜病变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1例因肾功能不全、感染死亡,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肾功能不全5例,低氧血症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对7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能大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并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手术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作者:崔智;朱志成;李丹;王天策;许日昊;李博;王勇;柳克祥;王岳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 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CI3.034~9.746, P=0.003; OR=5.803,95%CI3.215~8.537, P=0.004),6 MW次之(OR=4.323,95%CI3.013~5.235,OR=3.67295%CI2.434~5.546,P=0.005),TUG 低(OR=2.282,95%CI1.162~4.224,P=0.003;OR=2.161,95%CI1.203~3.375,P=0.012)。结论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及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各40例,每例均空腹抽血行血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一氧化氮( NO)、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MPO检测,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G、TC、hs-CRP、MPO均升高,NO降低( P<0.05或 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作者:姚晓璐;涂燕平;曾黎峰;雷梦觉;吴小和;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邬甦;艾文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早期、晚期内源性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204例,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后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101例,绝经后晚期组(绝经时间≥10年)103例;两组妇女又根据体质量指数( BMI)分为超重者(BMI>24 kg/m2)与体重正常者(BMI≤24 kg/m2)。测定各组妇女空腹血糖(FP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 FAI);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绝经后晚期组妇女DHEA-S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后早期组,FINS水平、HOMA-IR明显高于绝经后早期组( P<0.05);绝经后早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 FINS水平、HOMA-IR明显低于超重者,SHBG明显高于超重者(P<0.05);绝经后晚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 FINS、FPG水平和 HOMA-IR、DHEA-S 均明显低于超重者( P<0.05)。绝经后早期组 SHBG 和 FINS、HOMA-IR 呈负相关;DHEA-S 和 HOMA-IR 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 FAI、睾酮、DHEA-S 和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早期组SHBG和FINS、HOMA-IR呈负相关;DHEA-S和 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FAI和 FPG呈正相关。结论绝经后早期SHBG与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呈负相关,DHEA-S与血糖上升风险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FAI与血糖升高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石苗;王祥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 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 hs-CRP、IL-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 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D-L2表达水平与 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05) ,而与 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传统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致力于疾病发作后的救治工作,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针对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已逐渐成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动脉系统弹性减退及动脉僵硬度增高是血管壁损伤的病理表现,与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动脉硬化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通过无创简便的检测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筛查,可以减少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1〕。本文就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汪泉;王小飞;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 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 DM)微血管并发症和骨血流量减少可能导致骨丢失和骨脆性增加,且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是DM患者骨量减少的临界因素〔1〕,也有报告〔2〕认为下肢血流量减少,可能与髋部及跟骨骨丢失有关,本文就DM肾病( DN)、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与骨质疏松( OP)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段文燕;王桂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为保证病人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本文就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童立纺;袁义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对高校退休教师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确诊心脑血管病高校退休教师632例,随机均分为健康指导(A)组、健康教育(B)组、健康咨询(C)组3组,建立统一的健康管理档案基础上,观察3组间隔6个月,连续2年健康风险因素综合评分、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及心脑血管病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2年内心脑血管病死亡32例,其他疾病死亡15例,3组间无差异;初始整体健康风险因素评分(61.93±10.72)分,末次评分下降为(55.91±8.51)分,其中A组〔(53.25±4.53)分〕较B 组〔(54.97±5.93)分〕和 C组〔(55.91±10.72)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组内前后对比均取得显著效果(P<0.01);同样,心脑血管病病情风险度评分也取得相同的变化。三组心脑血管病诊断演变以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为主,其次是冠心病、心律失常;2年内住院治疗、急诊抢救、相关并发症等以A组低,且与B、C组均有极显著的差异( P<0.01)。结论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均可提升心脑血管病防治效能,健康指导是目前佳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贵京;史计月;袁江勇;智华;燕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多数患者是一过性的,但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长期的POCD,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永久POCD〔1〕。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减退,对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术后更易发生POCD。从Bedford〔2〕于1955年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认知功能下降以来,许多研究表明POCD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异氟烷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对循环影响轻、毒性小、诱导和苏醒迅速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异氟烷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3~5〕,甚至引起POCD。本文就异氟烷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POCD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崔香淑;金梦;崔常雷;韩树海;金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脑外伤患者148例成观察组,根据患者术后3 d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分为并发组( n=58)和非并发组( n=90)两个亚组,另选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观察组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情况并采用Spearman分析法和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老年脑外伤患者 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GC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并发组术前、术后1、3、5、7、14 d 的 PV、HWBV、LWBV、FIB 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非并发组,而GCS评分则低于非并发症,且并发组术后3、5、7 d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前升高,GCS 评分则较术前降低(P<0.05)。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外伤患者GC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均较好。结论老年脑外伤患者存在 GCS评分的降低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升高,其GCS评分的降低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升高可能预测其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沈建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CO2气腹压对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159例,均建立 CO2气腹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Ⅰ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8 mmHg,Ⅱ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12 mmHg,Ⅲ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15 mmHg。使用FloTrac/Vigile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后5 min(T0)、气腹后1 min(T1)、气腹后5 min 改变体位时(T2)、气腹后15 min(T3)、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 min (T4)、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5 min(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心输出量在手术过程中未见明显改变。Ⅱ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2、T3时中心静脉压显著增加,T1、T2、T3时心输出量显著降低,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Ⅲ组患者 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1、T2、T3时心输出量显著降低,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T1时中心静脉压显著降低,T2、T3、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Ⅱ组患者T1时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Ⅰ组,T1、T2、T3时心输出量明显低于Ⅰ组。Ⅲ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患者T1、T2、T3时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均P<0.05)。结论在FloTrac/Vigileo监测下,CO2气腹压在12 mmHg,对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宝永;武建华;刘铁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1〕,欧美国家中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约占49%〔2〕。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本身生长的正常调控,生长周期失调紊乱,可发生肿瘤,p27 kip1作为抑癌基因,负性调控细胞周期,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程度紧密关联。 CKS1正性调节细胞周期,是一种癌基因,能够促进肿瘤发生,在肝癌、乳腺癌、胃癌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3,4〕。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老年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p27 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 CKS)1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王平;吴晨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长链SK编码RNA( lncRNAs)的表达,寻找新的胃癌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首先使用lncRNAs表达芯片筛选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s,寻找靶lncRNA。使用qPCR在较大胃癌样本中对筛选的靶lncRNA进行验证,并寻找靶lncRNA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lncRNAs芯片检测显示PVT1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使用qPCR进行临床较大样本检测发现:PVT1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结论 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以作为新的胃癌标记物,有希望成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丁健;李丹;龚敏贞;王锦坡;吴婷;王承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 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 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χ2=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 NBP)对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成年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戊四氮组和NBP低中高组,每组8只。 NBP低中高组在腹腔注射PTZ前30 min分别给予10、20、40 mg/kg,正常对照组和戊四氮组给予1 ml/kg植物油灌胃,后在每日的15∶00以35 mg/kg剂量腹腔注射戊四氮。约16 d建成慢性癫痫模型后处死,分别取出海马测定海马内硫化氢( H2 S),并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内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海马内5-HT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戊四氮组相比,NBP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均P<0.05),升高海马内5-HT(均 P<0.01)。 NBP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马内H2S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BP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内H2S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NBP中高剂量组与戊四氮组比较,海马内H2S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戊四氮组和NBP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内 H2S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BP能减轻癫痫对海马神经元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丁苯酞升高海马内5-HT和H2 S有关。
作者:安娜;姜洪波;徐磊;董献红;张瑞岭;杜爱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