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何秀娟;黄庆愿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SPINK1), 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 E-cadherin,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发表的有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的时间范围为建库时间至2014年8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降血糖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常规降血糖药物(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常规降血糖药比较无显著差别( P>0.05)。结论常规降血糖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进一步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胡荣芳;宫立程;吴金义;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生态免疫肠内营养( EIEN)组、普通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 PN)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7 d分别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三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下降,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指标升高明显(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 d,EIE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 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高于EN组和PN组( P<0.05,P<0.01),而3组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仍较高( 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作者:王庆华;管清海;陈强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12例

    侧脑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2%〔1,2〕,老年人侧脑室脑膜瘤则更为少见。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其他系统的基础疾病,加之肿瘤位置深在、血供丰富,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3〕。本文拟观察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振;冯天达;曲圣涛;滕浩;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骨制剂Ⅱ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 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注40 mg帕瑞昔布钠(稀释成4 ml),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4 ml,术毕即连接并启动电子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 h的视觉疼痛评分法( VAS)疼痛强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4、8、12 h VAS评分和4、8、12、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既可增强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应,又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作者:孙前闯;周姝;崔云凤;纪铭馨;潘振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海英;胡申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 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 Pygopus-2、KLF-4和 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KLF-4和 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冷冻球囊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优越性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在球囊接触处进行消融,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 AF)的目的。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不需要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冷冻能量形成的疤痕有保持内膜面完整性、连续性及纤维化边界清晰等特点。冷冻消融可保持细胞的连续性和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且消融过程中对内皮组织的损伤较轻微,从而引起的血栓风险、肺静脉狭窄、疼痛、心肌穿孔和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较传统射频消融较少。

    作者:刘展睿;夏禹华;李亚琳;高丽华;胡庆鹰;王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L-1β,IL-2,IL-10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在糖耐量减低( IGT)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分成血管性痴呆组和血管痴呆合并IGT组各50例;然后再随机选取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IL-1β、IL-2、血清IL-10水平。结果血管痴呆合并IGT组跟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相比,2 h PG明显升高( P<0.01);血管性痴呆组、血管痴呆合并 IGT 组跟对照组相比,血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管痴呆合并IGT组明显高于血管性痴呆组的(P<0.05)。结论在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IL水平升高明显,说明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增强。

    作者:熊涛;聂德云;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帕金森病( 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PD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按医嘱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患者及家庭照料者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每2周到医院复诊一次,每2个月参加一次医、护、康复师共同组织的PD病友会。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定,干预结束时进行PD不安全事件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HAMD 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能够改善 PD 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芝;代桂宁;刘丽;王彦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 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 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 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 SBPF和 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 HbA1c应该作为评价 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上海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639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超过70%的上海市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或比较幸福,其生活幸福感平均得分3.08±1.14;经济条件、健康状况、与子女的居住情况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退休后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以及社区提供集体活动的频率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作者:白岩岩;王裕明;蔡玫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内皮素( ET)-1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194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 VCAM-1、ICAM-1、ET-1的表达,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NO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2 w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表达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含量。

    作者:尹变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皮质醇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重症创伤患者共90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老年重症创伤患者85例作为非老年组。将老年患者按照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分析老年患者的血皮质醇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血糖相关性及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1);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血 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 P<0.05)。结论血皮质醇浓度和 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新云;李满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垂体脓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垂体疾病,约占鞍区肿瘤的0.3%~0.5%〔1〕,且多发生于鞍内。因其与囊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没有特征性的鉴别标准,在临床工作中极易发生术前误诊。垂体脓肿患者若因误诊,缺少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易复发,甚者脓肿扩散至颅内可导致全颅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提高术前垂体脓肿的确诊率,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决定垂体脓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春朋;赵文博;崔振奋;赵海涛;李伟;张显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莱菔硫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 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与干预组小鼠连续13 w喂饲含铝水(铝浓度0.4 g/100 ml),并隔日1次皮下注射200 mg/kg D-半乳糖;同时干预组小鼠每日1次灌胃给予25 mg/kg SFN,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并设立溶媒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学改变,采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 CA1区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圆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增多( P<0.05)。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跨格数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 P<0.05);而干预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跨格次数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细胞排列散乱,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同模型组相比数量较多,并且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紧密。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CA1区神经细胞核膜、线粒体及突触结构等受损,而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SFN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兴述怀;朱春晓;张瑞;赵越;任亚浩;安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醇及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螺内酯与美托洛尔丸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2 w。观察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缩末期容积(LVESV)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抑制老年CH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魏梅;刘永升;陈洁;马利祥;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干预的认知现况

    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2〕。肥胖和糖尿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的教育指导。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精湛和治疗措施得力以外,还取决于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自控能力,包括错误认知的改变和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2〕。本文分析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

    作者:武晶晶;陈燕;汤琪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