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孙前闯;周姝;崔云凤;纪铭馨;潘振祥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 术后镇痛, 舒芬太尼,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注40 mg帕瑞昔布钠(稀释成4 ml),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4 ml,术毕即连接并启动电子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 h的视觉疼痛评分法( VAS)疼痛强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4、8、12 h VAS评分和4、8、12、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既可增强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应,又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长,包括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老年护理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施老年护理。现就信息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洪燕;何朝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绞股蓝及提取物防治肝病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人体代谢和解毒中心,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肝损害;其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Wilson病等)也可导致肝损害;肝病可以引起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嗜肝病毒导致肝脏损害仍是肝病的主要原因。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高达10%左右〔1〕;我国丙肝患者的总量达3800万人〔2〕;加上其他类型的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中国第一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全球化及其相关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使其与病毒性肝炎和肝移植一起成为肝病领域的主要亮点〔3〕,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及NASH相关肝硬化,后者可发展为肝癌〔4,5〕。酒精性肝病在肝病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在肝脏病防治领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绞股蓝(Gynostemma)自古就是治疗肝病的药物,近年来,科研结果进一步证明其具有防治肝病作用,现将绞股蓝及其提取物防治肝病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敬会;桂程丽;谭华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 PTE)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168例PTE患者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 S(PS)和抗凝血酶(AT-Ⅲ)活性。结果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38.1%)、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或PTE病史(14.3%)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4.3%)。抗凝蛋白总缺乏率为84.5%,PS缺乏高(48.8%),其次是PC缺乏低(24.4%)、AT-Ⅲ缺乏低(11.3%)。结论研究显示住院PTE患者中,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DVT或PTE病史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是主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在遗传性危险因素中以 PS 缺乏为主,其次是 PC 缺乏,AT-Ⅲ缺乏率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PTE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俊伟;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 D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化疗方案为每天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和80~120 mg/m2 DDP,每间隔3 w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光;吴纪珍;刘红梅;张罗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32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对行胃癌切除术532例患者进行完整随访,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辅助化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2例胃癌患者中存活275例,死亡257例,术后1、3、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为77%、52%、41%。其中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子是肿瘤的部位、大小、大体类型、Lauren组织学分型、浸润的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数目、肿瘤的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子为肿瘤的大体类型、辅助化疗、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远处转移及 TNM 分期( P<0.05)。结论肿瘤的大体类型、辅助化疗、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独立的因素,并为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曾丽霞;马韵;龙喜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 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 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PINK1、CD147和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SPINK1和 E-cadherin、CD147和 E-cadherin 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 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p75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SM-DB区域中p75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D-半乳糖催老和无名质区损毁的方法制备AD大鼠模型,并设立石杉碱甲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对SM-DB区域(包括SM、vDB和hDB三个分区)中的p75阳性细胞进行分析。结果补肾益智方高、低剂量组对SM-DB区域中的 p75阳性细胞数目、平均截面积和平均灰度值均有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低剂量组作用大,高剂量组次之,两者的作用均较石杉碱甲组为优,低剂量组在三个区域的阳性细胞数、hDB区的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以及SM区内阳性细胞的灰度值与石杉碱甲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益智方可以明显提高该模型脑内的p75水平,其作用优于石杉碱甲,且作用大小与用药剂量有较明显的关系。

    作者:于涛;赖世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61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痰液,然后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61例患者中144例(55.2%)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51例(19.5%)以革兰阳性杆菌感染为主,66例(25.3%)以真菌感染为主,其中混合感染者36例(13.8%)。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多,占18.4%,革兰阳性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占9.2%。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其次是头孢哌酮和阿米卡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其次是对环丙沙星敏感。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真菌和混合感染也占一定的比例,应该引起注意。

    作者:胡涛;卢玉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L-1β,IL-2,IL-10在糖耐量减低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在糖耐量减低( IGT)并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分成血管性痴呆组和血管痴呆合并IGT组各50例;然后再随机选取健康人50例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IL-1β、IL-2、血清IL-10水平。结果血管痴呆合并IGT组跟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相比,2 h PG明显升高( P<0.01);血管性痴呆组、血管痴呆合并 IGT 组跟对照组相比,血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管痴呆合并IGT组明显高于血管性痴呆组的(P<0.05)。结论在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IL水平升高明显,说明血管性痴呆合并IGT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增强。

    作者:熊涛;聂德云;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苍耳子散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作为常见肿瘤疾病,临床治疗时多采取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但复发率高。临床采取中医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本文就此分析苍耳子散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治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6例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联合ADV 10 mg/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6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同时加用LAM 100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96 w,观察疗效。结果96 w时,观察组70.0%(21/30)、对照组53.8%(14/26)(P>0.05)患者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肝功能好转;观察组患者HBV DNA水平80.0%(24/30),对照组53.8%(14/26)在检测水平以下(<500拷贝/ml)(P<0.05)。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快速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尤其在长期抗病毒中,可以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延长存活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崎恩;蒋亦明;孙彤;陈仁芳;陆宇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小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增殖

    目的:探讨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N1增殖的效果。方法小鼠麻醉后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 N1的鼠适应株滴鼻以感染,感染后120 min内,实验组给予抗戾解毒汤灌胃,奥司他韦组给予奥司他韦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PBS缓冲液灌胃,之后观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负载水平。结果实验组存活率(80%)较奥司他韦组(53.3%)和对照组(3.3%)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体重下降也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肺部病毒负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奥司他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戾解毒汤对感染H5 N1病毒的小鼠的病毒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保护作用强,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的备选或者辅助药物。

    作者:李佩琼;章钧;曾军;王芳;田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归喘宁滴丸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实验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归喘宁滴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注射卵清白蛋白OVA与氢氧化铝致敏、OVA雾化吸入激发来复制哮喘动物模型,通过观察OVA造模过程中大鼠行为学的变化、肺组织T-bet与GATA-3蛋白表达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归喘宁滴丸的平喘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40~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可明显减小哮喘大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行为综合评分值,80~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能提高肺组织 T-bet蛋白的表达而降低 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160 mg/kg的归喘宁滴丸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减轻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程度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归喘宁滴丸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促进T-bet而抑制GATA-3的表达,调节T-bet/GATA-3表达失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志旺;孙少伯;郭玫;程小丽;朱冉;蔺兴遥;王瑞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海马神经再生在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

    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其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可以通过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来调节。另外,神经再生的改变只在慢性抗抑郁治疗中观察到而非急性,因此神经再生在抗抑郁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讨论成年海马神经再生与应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导抑郁和焦虑对成年海马神经再生有何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1965年研究者通过放射自显影用氘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发现在成年大鼠和猫的大脑中有新细胞出现〔1〕,但不能确定新生细胞是否是真正的神经元细胞。很多年以后,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 )标记,证实了神经细胞的表型〔2〕。成年神经再生过程位于两个独立的大脑区域:脑室下区( 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 SGZ)。由于海马神经再生与抑郁症的关系紧密,只能论述海马神经再生。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并表明在成年海马中有连续的细胞诞生,但是人体中神经再生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吗?批判的观点认为神经再生的速度缓慢并且只有少量新生神经元,因为出生后不久大部分细胞就会死亡〔3〕。然而, Spalding 等〔4〕使用放射性同位素C14标记人脑中新生的神经元。该研究表明,相对于早期的估计,在人成年海马出生的神经元的数目多达700个新的神经元每天加入到人的海马。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对于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是必要的,这已经被大量的证据证实。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神经再生调节的重要因素—应激。

    作者:孔令聘;白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 ASAⅠ~Ⅱ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术后行PCIA。两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8 m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程度评分( Ramesy)、48 h内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均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 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PCIA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郭丽丽;曹学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EA、CA125升高水平与PET/CT显像评估卵巢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平均年龄(45±9.3岁),行 PET/CT检查同期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检测。判定转移或复发标准:(1)是经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判定为转移或复发者;(2)进行随诊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和(或)标准摄取值(SUV)明显缩小者;(3)病理活检结果。结果本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PET阳性率为92.3%(48/52),其中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38.5%(20/52),非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53.8%(28/52),CEA、CA125阳性率分别是26.9%(14/52)、67.3%(35/52),PET/CT阳性率与CEA和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PET/CT准确率为94.7%(71/75)。结论 CEA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卵巢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量CEA和CA125。在监测CEA和CA125的同时,如果出现异常增高,而其他检查结果阴性时,行PET-CT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较准确地评估CEA及CA125升高的原因,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贵福;宋炳胜;赵义;左晓军;刘洋;倪冠英;金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RP、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Lee 指数显著下降(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上海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639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超过70%的上海市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或比较幸福,其生活幸福感平均得分3.08±1.14;经济条件、健康状况、与子女的居住情况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退休后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以及社区提供集体活动的频率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作者:白岩岩;王裕明;蔡玫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分析

    血液内各种血管收缩物质和舒张物质分泌失衡常引起原发性高血压(EH),而EH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常见原因之一,现有的研究多侧重在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的探讨〔1〕,缺乏结合基础病因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了EH合并CHF患者血浆ET、NO 含量及其与EH及心力衰竭( HF)程度的关系。

    作者:简亚平;陈晓育;徐琼芳;郑河源;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