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立纺;袁义芹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CO2气腹压对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159例,均建立 CO2气腹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Ⅰ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8 mmHg,Ⅱ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12 mmHg,Ⅲ组患者53例腹内压为15 mmHg。使用FloTrac/Vigile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后5 min(T0)、气腹后1 min(T1)、气腹后5 min 改变体位时(T2)、气腹后15 min(T3)、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 min (T4)、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5 min(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心输出量在手术过程中未见明显改变。Ⅱ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2、T3时中心静脉压显著增加,T1、T2、T3时心输出量显著降低,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Ⅲ组患者 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T1、T2、T3时心输出量显著降低,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而T1时中心静脉压显著降低,T2、T3、T4、T5时恢复至正常水平。Ⅱ组患者T1时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Ⅰ组,T1、T2、T3时心输出量明显低于Ⅰ组。Ⅲ组患者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患者T1、T2、T3时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均P<0.05)。结论在FloTrac/Vigileo监测下,CO2气腹压在12 mmHg,对腹腔镜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宝永;武建华;刘铁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帕金森病( PD)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5岁以上人口中占1.4%,75岁以上人口中约占3.4%~6.2%〔1〕。 PD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年龄老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探讨PD发病因素。
作者:范丽;杨新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针、10针、12针法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病人278例,其中126例接受6针法穿刺活检,102例接受10针法穿刺活检,50例接受12针法穿刺活检。对比研究6针、10针和12针穿刺法的阳性检出率,对三种穿刺方案在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体积、穿刺数量、穿刺部位及直肠检查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不同穿刺部位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与6针法相比,10针法和12针法分别使总体阳性率提高15.9%、19.1%。10针法与6针法相比,在年龄<70岁、40 ml≤前列腺体积<90 ml、PSA<40 ng/ml、直肠指诊( DRE)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更为显著,而12针法与10针法相比,仅仅在前列腺体积≥90 ml时,阳性率才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方法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0针、12针穿刺法比6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10针与12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穿刺方案,穿刺针数的增多并不会带来并发症的显著增加。
作者:杨凌博;王鹏森;李法平;王艳波;侯宇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5例,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根据入路途径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治疗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穿刺成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褚纪发;詹仁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老年人各系统和组织的功能下降与增龄密切相关〔1〕。就运动系统而言,膝关节功能降低,发生跌倒和骨折的危险显著增加,而骨折及其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分析有氧健身走运动对老年人膝关节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金瑞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N1增殖的效果。方法小鼠麻醉后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 N1的鼠适应株滴鼻以感染,感染后120 min内,实验组给予抗戾解毒汤灌胃,奥司他韦组给予奥司他韦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PBS缓冲液灌胃,之后观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负载水平。结果实验组存活率(80%)较奥司他韦组(53.3%)和对照组(3.3%)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体重下降也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肺部病毒负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奥司他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戾解毒汤对感染H5 N1病毒的小鼠的病毒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保护作用强,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的备选或者辅助药物。
作者:李佩琼;章钧;曾军;王芳;田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为保证病人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本文就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童立纺;袁义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高压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D-乳糖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指数及血淀粉酶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腹内高压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刘晓政;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血液内各种血管收缩物质和舒张物质分泌失衡常引起原发性高血压(EH),而EH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常见原因之一,现有的研究多侧重在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的探讨〔1〕,缺乏结合基础病因的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了EH合并CHF患者血浆ET、NO 含量及其与EH及心力衰竭( HF)程度的关系。
作者:简亚平;陈晓育;徐琼芳;郑河源;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 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 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 P<0.05)。 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 PKC-a 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 P<0.05)。 K-Ras 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 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王燕;赵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呼吸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相结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COPD患者SQ无差异。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关联,抑郁、焦虑的情况越重,SQ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越低、经济负担越重、自我活动能力越小、焦虑程度越重,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越差,影响单项得分越高, SQ越差。结论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经济收入、心理因素、疾病负担等。
作者:郭薇;刘启贵;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 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 Pygopus-2、KLF-4和 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KLF-4和 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Lee 指数显著下降(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以DNMT3a mRNA 保守序列为靶基因设计针对DNMT3a mRNA的siRNA序列和无效干扰对照序列(HK),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中,构建pGenesil-1-DNMT3a-shRNA、pGenesil-1-HK-shRNA重组质粒。方法应用转化技术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 DH5a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出阳性菌落后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应用质粒转染技术转染耐顺铂肺腺癌 A549细胞( A549-DDP),利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重组质粒24、48、72 h后 DNMT3a的沉默效率。结果测序结果与合成序列一致,重组质粒不能够被PstⅠ切开,转染pGenesil-1-DNMT3a-shRNA能够明显抑制DNMT3a的表达,抑制率分别达到25.5%,56.2%,63.4%,且呈明显时间依赖性,而 pGenesil-1-HK-shRNA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DNMT3a基因shRNA及HK质粒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艳凤;李德涛;郑倩;李雪;薛成军;陈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 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 hs-CRP、IL-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 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D-L2表达水平与 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05) ,而与 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 D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化疗方案为每天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和80~120 mg/m2 DDP,每间隔3 w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李玉光;吴纪珍;刘红梅;张罗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其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可以通过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来调节。另外,神经再生的改变只在慢性抗抑郁治疗中观察到而非急性,因此神经再生在抗抑郁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讨论成年海马神经再生与应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导抑郁和焦虑对成年海马神经再生有何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1965年研究者通过放射自显影用氘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发现在成年大鼠和猫的大脑中有新细胞出现〔1〕,但不能确定新生细胞是否是真正的神经元细胞。很多年以后,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 )标记,证实了神经细胞的表型〔2〕。成年神经再生过程位于两个独立的大脑区域:脑室下区( 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 SGZ)。由于海马神经再生与抑郁症的关系紧密,只能论述海马神经再生。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并表明在成年海马中有连续的细胞诞生,但是人体中神经再生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吗?批判的观点认为神经再生的速度缓慢并且只有少量新生神经元,因为出生后不久大部分细胞就会死亡〔3〕。然而, Spalding 等〔4〕使用放射性同位素C14标记人脑中新生的神经元。该研究表明,相对于早期的估计,在人成年海马出生的神经元的数目多达700个新的神经元每天加入到人的海马。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对于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是必要的,这已经被大量的证据证实。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神经再生调节的重要因素—应激。
作者:孔令聘;白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 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 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 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 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实施灌注显像( MSCTPI)对于胰腺癌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对比胰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胰腺组织的MSCT-PI参数、胰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组织的MSCTPI参数,同时对36例采用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后MSCTPI参数对比。结果胰腺癌组的血容量(BV)、局部血流量(BF)和峰值(PE)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达峰时间(TTP)和渗透性(P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腺癌组的 BV、BF和 PE显著低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而TTP和PS显著高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 P<0.01)。胰腺癌化疗后的BV、BF和 PE显著高于化疗前,而 TTP和 PS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采用MSCTPI进行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
作者:杨洪;郑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