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东;方祝元;鲁海婷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 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 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 P<0.05)。 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 PKC-a 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 P<0.05)。 K-Ras 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 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王燕;赵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变化及其与周围血管病(PVD)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及2D-STI技术测量并记录T2DM患者股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d)、舒张期内径(Ds)、血管壁运动度(ΔD)、阻力指数(RI)及股动脉的内中膜( IMT)厚度、僵硬度参数(β)、整体及六个节段的圆周应变( CS)、圆周应变率( CSR)。结果病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整体CS、CSR及11~1点、7~9点CS、CSR明显降低(P<0.01),ΔD减低(P<0.05),β与IMT均增加(P<0.05), RI增加(P>0.05);PVD组较无PVD组整体CS、CSR及11~1点、5~7点、7~9点CS、CSR降低(P<0.05),β增加(P<0.05),ΔD、RI及IMT无明显差异(P>0.05)。 PVD症状与整体 CS、CSR呈负相关、与β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2D-STI技术能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的弹性变化,为其PVD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超;曹霞;杨絮;金松;何其勇;张新艳;孙欣;荣蓉;王薇;郑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高龄(≥70岁)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中心共收治≥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均行急诊手术,手术均在全麻、中度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其中合并有瓣膜病变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1例因肾功能不全、感染死亡,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肾功能不全5例,低氧血症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对7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能大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并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手术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作者:崔智;朱志成;李丹;王天策;许日昊;李博;王勇;柳克祥;王岳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中糖基化的部分,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标之一,生理条件下的非酶促的糖基化过程是否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而造成早期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增厚并导致以后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 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作者:张亚萍;杨历新;连新龙;孙海霞;王永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其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可以通过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来调节。另外,神经再生的改变只在慢性抗抑郁治疗中观察到而非急性,因此神经再生在抗抑郁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讨论成年海马神经再生与应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导抑郁和焦虑对成年海马神经再生有何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1965年研究者通过放射自显影用氘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发现在成年大鼠和猫的大脑中有新细胞出现〔1〕,但不能确定新生细胞是否是真正的神经元细胞。很多年以后,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 )标记,证实了神经细胞的表型〔2〕。成年神经再生过程位于两个独立的大脑区域:脑室下区( 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 SGZ)。由于海马神经再生与抑郁症的关系紧密,只能论述海马神经再生。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并表明在成年海马中有连续的细胞诞生,但是人体中神经再生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吗?批判的观点认为神经再生的速度缓慢并且只有少量新生神经元,因为出生后不久大部分细胞就会死亡〔3〕。然而, Spalding 等〔4〕使用放射性同位素C14标记人脑中新生的神经元。该研究表明,相对于早期的估计,在人成年海马出生的神经元的数目多达700个新的神经元每天加入到人的海马。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对于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是必要的,这已经被大量的证据证实。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神经再生调节的重要因素—应激。
作者:孔令聘;白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 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 DM)微血管并发症和骨血流量减少可能导致骨丢失和骨脆性增加,且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是DM患者骨量减少的临界因素〔1〕,也有报告〔2〕认为下肢血流量减少,可能与髋部及跟骨骨丢失有关,本文就DM肾病( DN)、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与骨质疏松( OP)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段文燕;王桂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侧脑室脑膜瘤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2%〔1,2〕,老年人侧脑室脑膜瘤则更为少见。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存在其他系统的基础疾病,加之肿瘤位置深在、血供丰富,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3〕。本文拟观察老年侧脑室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振;冯天达;曲圣涛;滕浩;刘云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 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比较奈达铂(NDP)或顺铂(DDP)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NP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0岁的Ⅲ、Ⅳa期NPC患者随机分为NDP联合IMRT组( N组)和 DDP联合IMRT组( P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53例患者放疗结束6 w均可进行疗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主要在于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结论 NDP联合IMRT是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NPC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侯盘长;朱庆尧;雒建超;牛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方法复苏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 E.coli JM109,并进行增菌培养;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pGEX-IL-18重组体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片段测序、基因库比对等技术鉴定 IL-18基因序列;将提取得到的pGEX-IL-18重组体质粒转化到DH5α,制成高效表达的IL-18原核表达系统。结果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酶切电泳与Marker比对,证实质粒大小2.7 kb;经测序并利用基因库比对证实,所制备的 DNA 片段符合 IL-18基因序列。将 pGEX-IL-18转染DH5α细菌内,并经过蓝白筛选系统进行筛选,证实转染成功。结论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IL-18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 IL-18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将对IL-18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乔友军;汪欣;高杰;王宝;贾春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长链SK编码RNA( lncRNAs)的表达,寻找新的胃癌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首先使用lncRNAs表达芯片筛选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s,寻找靶lncRNA。使用qPCR在较大胃癌样本中对筛选的靶lncRNA进行验证,并寻找靶lncRNA与胃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lncRNAs芯片检测显示PVT1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使用qPCR进行临床较大样本检测发现:PVT1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结论 PV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以作为新的胃癌标记物,有希望成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丁健;李丹;龚敏贞;王锦坡;吴婷;王承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 ASAⅠ~Ⅱ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术后行PCIA。两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8 m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程度评分( Ramesy)、48 h内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均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 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PCIA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郭丽丽;曹学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戾解毒汤体内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 N1增殖的效果。方法小鼠麻醉后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 N1的鼠适应株滴鼻以感染,感染后120 min内,实验组给予抗戾解毒汤灌胃,奥司他韦组给予奥司他韦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PBS缓冲液灌胃,之后观察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负载水平。结果实验组存活率(80%)较奥司他韦组(53.3%)和对照组(3.3%)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体重下降也低于其他两组;实验组肺部病毒负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奥司他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戾解毒汤对感染H5 N1病毒的小鼠的病毒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保护作用强,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的备选或者辅助药物。
作者:李佩琼;章钧;曾军;王芳;田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高压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D-乳糖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指数及血淀粉酶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腹内高压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刘晓政;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热休克蛋白( HSP7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与胶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HSP70单克隆抗体对62例星形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不同HSP70表达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6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中,21例HSP70表达增高,与正常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 P<0.05);HSP70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SP70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85,P<0.01);HSP70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SP70阴性组(χ2=4.742,P<0.05)。结论 HSP70与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化程度有关,HSP70的检测会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葆;李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 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CI3.034~9.746, P=0.003; OR=5.803,95%CI3.215~8.537, P=0.004),6 MW次之(OR=4.323,95%CI3.013~5.235,OR=3.67295%CI2.434~5.546,P=0.005),TUG 低(OR=2.282,95%CI1.162~4.224,P=0.003;OR=2.161,95%CI1.203~3.375,P=0.012)。结论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实施灌注显像( MSCTPI)对于胰腺癌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对比胰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胰腺组织的MSCT-PI参数、胰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组织的MSCTPI参数,同时对36例采用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后MSCTPI参数对比。结果胰腺癌组的血容量(BV)、局部血流量(BF)和峰值(PE)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达峰时间(TTP)和渗透性(P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腺癌组的 BV、BF和 PE显著低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而TTP和PS显著高于癌周相对正常组织( P<0.01)。胰腺癌化疗后的BV、BF和 PE显著高于化疗前,而 TTP和 PS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采用MSCTPI进行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
作者:杨洪;郑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胃癌首选的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营养状况不良,手术的耐受性差等特点,控制手术时间,预防和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一直是老年患者手术中的难题。选择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和能保证较高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本文就我院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赵民学;叶洪珊;朱琳;张毅;李柏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