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夙;郭一民
目的:比较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患者68例DN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DN1)23例、临床肾病组(DN2)23例、尿毒症组(DN3)22例,另选取该院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N0),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分析各组两种方法所测 GFR 的关系。结果 DN0、DN1及 DN2组组内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即gGFR与tGF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DN3组gGFR与t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0、DN1、DN2及DN3组肾动态显像法所测的GFR与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均可以灵敏地发现早期DN及临床 DN时 GFR的变化,但肾动态显像法对于尿毒症期的患者诊断准确性差、灵敏度低,应联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沈娟;赵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是否能够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从而降低跌倒的次数。方法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自愿参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完成3次/w,1 h/次的普拉提运动,共12 w。运动前和运动后测量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运动前和12 w中记录跌倒的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显著改善( P<0.05)。结论普拉提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的柔韧性、反应时间和肌肉力量,同时降低跌倒的倾向。
作者:樊贤进;李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1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测量42例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40例老年2型糖尿病、5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及37例老年对照组的IGF-1、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等指标。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IGF-1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组IGF-1是明显升高(P<0.05)。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组IGF-1的水平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左室肥厚合并高血压组的 IGF-1浓度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r=0.615)、左室后壁厚度(r=0.737)、室间隔厚度(r=0.347)及左室重量指数(r=0.693)密切相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及高血压组的IGF-1浓度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r=0.459)、左室后壁厚度(r=0.357)及左室重量指数(r=0.675)密切相关。结论 IGF-1参与老年2型糖尿病、左室肥厚、高血压时心脏及血糖的病理变化,老年人高水平的IGF-1会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同时是临床治疗及预防的一项可靠的参考指标。
作者:晋瑞;李嫚;张铁英;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156例患者,男82例,女74例,年龄30~72岁〔平均(55.28±8.91)〕岁,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1支、2支和3支血管病变,通过记录各组患者血浆Hcy、hs-CRP、IL-10水平,分析Hcy、hs-CRP、IL-10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CHD)组Hcy、hs-CRP、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 CHD组(P<0.05),且三者的血浆水平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Hcy、hs-CRP、IL-10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自双;刘灿灿;姜雅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该院就诊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按随机码对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0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功能、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完成全过程观察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依从性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顾夙;郭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祛痰、吸氧、抗生素、营养补充等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除PaO2、SaO2水平于治疗3 d后有明显改善外,T、WBC、PaO2/FiO2水平均于治疗7 d后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血肌酐(Cr)的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无明显的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曦;王绍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老年性痴呆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将受试对象分为两组,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 AD)组,其中MCI组29例,AD组32例,30例选自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 B12以及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有无差异。结果 MCI 组 Hcy (17.52±4.38)μmol/L 与 AD 组 Hcy (21.46±9.22)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 Hcy (15.06± 4.39)μmol/L浓度(分别为P=0.035,P=0.001);AD组与MCI组Hcy浓度有显著差异(P=0.04);各组的叶酸、维生素 B12、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差异(P>0.05)。结论 HHcy是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Hcy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孙芹敏;王哲;曲梦琦;李士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正常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认知功能的衰退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老年期痴呆。适当的运动干预,有望改善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症状,延缓神经退行性症状的发生过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本文就运动干预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室壁中层缩短率( MFS)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正常群体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左心室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分析MF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糖(Glu)、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体表面积(B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心室质量(LVM)与LV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FS与应力相关MFS(S-cMF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根据 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MFS与LVMI及HbA1c均呈负相关(r=-0.653,-0.582,P<0.05)。结论糖尿病型心脏病进展缓慢,临床诊断时,MFS可敏感检测出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力降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苟静;许梅;万静;罗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 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60岁高血压伴T2DM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及对照组B,每组40例,对照组A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B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联合口服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每组患者给予12 w 治疗,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三组治疗12 w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均 P<0.05);观察组降压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A 及对照组 B(均 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 T2DM,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佑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激活素( Act) A细胞内高表达对 ActA/Smads通路基础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 ActβA 重组载体( ActA-pIRES2-EG-FP)和空载体(pIRES2-EGFP)稳定转染的PC12细胞为阳性和阴性转染组,正常PC12细胞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内ActA、Smad3和磷酸化Smad3在转录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 Smad4的质核分布情况。结果与阴性转染组相比,阳性转染组ActA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提高4.5和1倍,Smad3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分别提高了36.4%和86.9%,Smad4蛋白在阳性转染组细胞核内分布增加。结论 ActA内源性高表达可提高PC12细胞内ActA/Smads通路的基础活化水平。
作者:王姣琦;徐仲航;王一鸣;何金婷;邵延坤;纪秋野;刘永峰;莽靖;徐忠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状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出血转化( HT)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于入院次日空腹测定血脂水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1 w应用头部磁共振成像( MRI)或 CT复查脑出血转化情况,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HT发生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45例脑梗死中合并HT 43例,非 HT 202例。与非 HT组比,HT组房颤、尿激酶溶栓、糖尿病史发生率高,脑微出血(CMB)、脑白质疏松发生率较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均 P<0.05)。两组脑梗死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HT组溶栓时间窗较长(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心源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为缺血性脑卒中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C为保护因子。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水平LDL与HT相关。糖尿病史、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LDL-C是影响HT患者溶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孙玉华;许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牛蒡子提高运动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牛蒡子组,通过跑台实验,分别测定游离脂肪酸( FF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GH)和心钠素( ANF)的应激水平。结果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 FFA、GH、胰高血糖素及AN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与运动组比较,运动+牛蒡子组FFA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GH和ANF显著升高(P<0.05)。结论牛蒡子可以提高大鼠 FFA 的含量,改变体内激素的应激水平,使运动能力提高。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灵芝酸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 p-Akt、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应用 wortmannin 阻断 PI3K/Akt通路,探讨灵芝酸是否具有抗癫痫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 组:癫痫模型组,C组:灵芝酸干预组,D组:wortmannin抑制剂组,E组:二甲基亚砜( DMSO)对照组。每组给予相应药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HE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p-Akt、Akt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E 组p-Akt、Akt的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灵芝酸干预后,C、D、E组p-Akt、Akt的表达量明显比B组增高(P<0.05);PI3K/Akt通路被阻断后,C、E 两组 p-Akt、Akt的表达量明显比D组增高(P<0.05)。结论灵芝酸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的活化并影响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欣;刘蕾;刘君星;马小茹;王芳芳;梁衍锋;吴佳梅;王淑秋;齐亚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分为槲皮素组(给予终浓度为30μg/ml槲皮素)、顺铂组(给予终浓度为3μg/ml顺铂)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 DMSO)〕。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3浓度;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检测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采用 Western 印迹分析检测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强度。结果槲皮素可明显升高Caspase-3浓度、增强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抑制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 NF-κB 表达而诱导 A549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 NSCLC 的机制之一。
作者:袁玫;王松;张増雷;罗海龙;姜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铝负荷致慢性脑损伤大鼠皮层前列腺素( PGs)合酶-PGs-PGs受体信号通路的变化特征。方法 SD雄性大鼠经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铝溶液( Al3+200 mg/kg),1次/d,每周持续灌胃5 d,共20 w,建立慢性铝负荷致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组织病理学、生化酶学指标观察慢性铝负荷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采用ELISA方法检测皮层组织PGs(PGD2、PGE2、PGF2α、6-keto-PGF1α、TXB2)含量变化,RT-PCR方法测定大鼠皮层PGs合酶(cPGES、mPGES-1、H-PGDS、PGIS、TXAS)和 PGs受体(EP1、EP2、EP3、EP4、DP1、FP、TP、IP)mRNA表达,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皮层PGs受体( EP2、EP3、DP1、FP、TP、IP)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铝负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皮层神经元核固缩;皮层组织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增加;皮层PGE2、PGD2、PGF2α、6-keto-PGF1α、TXB2的含量均显著升高;mPGES-1、PGIS、TXAS、EP2、DP1、IP 、EP4 mRNA表达明显升高,EP3、FP、TP mRNA表达明显降低,H-PGDS、cPGES、EP1 mRNA无明显变化;皮层EP2、I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 E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P1、FP、TP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铝负荷大鼠的皮层PGs合酶-PGs-PGs受体信号通路平衡失调,其可能参与了铝负荷致大鼠皮层神经损伤机制。
作者:魏玉玲;王健峰;阳群芳;胡馨月;纪超男;杨洋;匡胜男;麦少珊;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重症医学科( ICU)的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5例为脑出血组,并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另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24 h内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的差异,并探索IL-1、IL-6、IL-10、血糖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参数预测脑出血继发MODS的回归模型。结果血清 IL-1、IL-6、IL-10活性及血糖水平在对照组、非 MODS 组和 MODS 组逐渐增高(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血肿体积、血清IL-10活性及APACHE Ⅱ评分与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的MODS密切相关。结论入院24 h内高血糖、血肿体积大、血清IL-10活性升高及APACHE Ⅱ评分高是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孙宝玲;刘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采用高脂复合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类似于临床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剂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复合STZ造糖尿病(DM)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07 g/kg)、大柴胡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1、2.2、4.4 g/kg),另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同时观察大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尿量等常规指标。用试剂盒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糖原、肌糖原、血脂等各项指标。取胰腺、肝脏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二甲双胍组、大柴胡颗粒3种剂量组对高脂复合STZ所致 DM 大鼠血糖、HbA1c、肌糖原及血脂含量均有降低作用,对胰岛素、肝糖原含量升高作用。结论大柴胡颗粒对高脂复合STZ所致DM大鼠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
作者:陶玉菡;许惠琴;张志芬;王兆龙;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一〔1〕。30~70岁是垂体腺瘤的高发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内分泌紊乱,大多数垂体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已经成为垂体腺瘤切除的主要治疗手段,且随着医学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3〕。本研究对垂体腺瘤患者分别实施神经内镜与传统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旨在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磊;赵明;徐欣;尤宇;赵四军;赵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地区中,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居全球第二。国家卫生部2000年第4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我国全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 MTB )感染率已达到44.5%,全国约5.5亿人感染了该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约1/3水平〔1〕。结核病是MTB通过微核传播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MTB导致潜伏结核感染( LTBI)的人数是非常惊人的,潜伏感染者数目也十分庞大。大部分潜伏感染的转归终将会是活动性结核。本文就LTBI的新型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沈科书;张淑芹;王峰;孙海英;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