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魏丹;马小安;余毅
目的 探究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运用于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的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GO)患者108例,对所有患者给予HRCT诊断,分析HRCT征象在良恶性GGO中的分布及各病理类型的直径、密度情况.结果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直径均在10mm以内,炎性直径在10-30mm者比率为81.82%,恶性GGO在10-30mm者的比率为82.72%;单纯GGO以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及炎性为主,恶性GGO以腺癌为主.恶性GGO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例数分布显著高于良性GGO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O患者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例数分布与良性GGO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在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患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直径在10mm以上的GGO病变者需给予密切随访.HRCT上表现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GGO恶性病变的有效诊断依据,应对出现此类表现者需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吴延春;胡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在肺癌确诊之前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但是扁桃体转移较为罕见,全世界文献报道不足100例.我院收治1例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的患者,通过对其病情发展的观察及相关文献的复习,对此种罕见转移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和认识.
作者:李志强;张春峰;王宝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肥胖哮喘患儿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2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肥胖患儿和90例健康肥胖患儿.分别于患儿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检测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氧化应激指数(OSI)和chemerin水平.结果 哮喘组患儿TAS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 umoL Trolox Eq/L vs.3.9±0.9 umoL Trolox Eq/L,P<0.05),而TOS(28.1±8.4 umoL H2O2 Eq/L vs.10.1±5.9 umoL H2O2 Eq/L,P<0.05)和OSI(15.5±5.7U vs 3.5±1.0U,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出院时TAS水平轻度升高(P>0.05),而TOS(28.1±8.4 umoL Trolox Eq/L vs.13.6±6.9 umoL Trolox Eq/L,P<0.05)和OSI(15.5±5.7 umoL Trolox Eq/L vs.5.5±1.8 umoL Trolox Eq/L,P<0.05)水平明显下降.在血清chemerin方面,入院时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8±0.9mg/L vs.2.4±0.7mg/L,P<0.05),哮喘组出院时chemerin水平明显下降(3.8±0.9 mg/L vs.2.4±0.7mg/L,P<0.05).危重度亚组患儿入院时和出院时TOS(入院时:28.0±7.1 umoL H2O2 Eq/L vs 31.2±9.2 umoL H2O2 Eq/L,P<0.05;出院时:10.1±5.2 umoL H2O2 Eq/L vs 13.4±4.7 umoL H2O2 Eq/L,P<0.05)、OSI(入院时:13.2±5.3U vs 15.2±5.6U,P<0.05;出院时:5.1±1.2U vs 6.4±2.5U,P<0.05)和chemerin(入院时:3.3±0.6mg/L vs 4.2±0.8mg/L,P<0.05;出院时:2.2±0.3mg/L vs 2.7±0.5mg/L,P<0.0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儿.入院时chemerin水平诊断哮喘急性发作的AUC为0.818.相关性分析提示chemerin与哮喘急性发作(r=0.678,P<0.05)和严重分级(r=0.621,P<0.05)呈正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OSI(OR=1.11,P<0.05)和chemerin(OR=1.45,P<0.05)是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型脂肪因子chemerin通过调控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参与到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chemerin水平可以作为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潜在标记物.
作者:陈娟;魏丹;马小安;余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因素,并探讨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FEV1%Pred分度分为重度阻塞组(50例)和轻度阻塞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FeNO水平、血清中炎性因子CRP、IL-8、Eotaxin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FeNO、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低于对照组;而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年龄、吸烟状况、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气道阻塞程度对FeNO水平影响明显;且FeNO水平与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吸烟史、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且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越低说明气流阻塞越严重.
作者:梅湛强;胡少枝;罗志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差异 ,探讨国产试剂的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 152株经罗氏培养阳性的菌株,分别用德国Hain life science GmbH生产的Geno Type?MTBDRplus、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因探针试剂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并与传统的药敏结果作比较.结果 152例菌株中有148株纳入比较,其中 进口试剂、国产试剂和罗氏培养法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47.30%(70/148),43.24%(64/148);50%(74/148),41.89(62/148);48.65%(72/148),47.30%(70/148),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罗氏培养法相比,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罗氏培养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试剂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进口试剂相接近,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院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作者:张启全;侯远沛;刘成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NSCLC患者TTF-1与EGFR突变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2011.1-2014.12我科NSCLC患者240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TF-1表达,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采用x2检验研究EGFR突变与TTF-1阳性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S)与TTF-1及EGFR突变的关系,绘制出生存曲线,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 TTF-1阳性与患者性别,吸烟指数,病理分型,TNM分期,EGFR突变及PS评分有明显相关性,TTF-1阳性、EGFR突变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均无交叉,生存期有差别,尤其EGFR突变中21外显子阳性患者其生存期明显好(P<0.001).结论 TTF-1可作为NSCLC患者预测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联合EGFR突变可以更好的预测预后,指导临床诊疗.
作者:邸庆国;张玲;买智涛;姜明明;张欣;孙宝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生后一年内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85名新生儿脐血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新生儿出生史;跟踪随访新生儿一年,了解其在随访期限喘息发作情况.结果 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浓度为49.63±16.56nmol/L;随访期内,共有51名婴儿有喘息发作;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脐血25(OH)D<25nmol/L的婴儿较脐血25(OH)D>75nmol/L的婴儿其生后一年内发生喘息的风险性增高(OR=2.751,95% CI 1.430-66.5,P=0.024).结论 脐血25(OH)D水平与婴儿生后一年内的喘息发作呈负相关.
作者:吴灿魁;夏煜;曹远保;季汝凤;付兵;孙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alactomannan antigen,GM)阳性,特别是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GM阳性被认为是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的重要依据之一[1].
作者:马扬;石鑫;孙恩华;张帆;翟茜;丁士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我国,良性气道狭窄主要由于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外压性狭窄所致,因吸入烟雾致气道化学性损伤所致的瘢痕狭窄较为少见.气道狭窄是呼吸科、胸外科的急危症,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气道支架置入联合球囊扩张术能迅速扩张狭窄气道,缓解呼吸困难,避免阻塞窒息,是此类病人重要的抢救手段.
作者:苏伟平;林凤华;杨和平;洪原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导致了疾病加重,增加经济负担.而无计划性再入院导致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所谓无计划性再入院,是指患者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疾病在短时期内再次住院治疗.
作者:刘丝雨;霍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0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效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107例)与死亡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指标.结果 存活组年龄、CRP、CRP/ALB比值、CURB-65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ALB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性别、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ALB比值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P<0.05),年龄、CRP、ALB、CURB-65评分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非独立危险因素指标(P>0.05). 结论 CRP/ALB比值评估重症肺炎的预后价值优于单独检测CRP、ALB.
作者:李娜;刘婧;苗晓云;回志;邱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 月至2014 年1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2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并与86例常规多操作孔胸腔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术中出血量少于多操作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和多操作孔组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胸管引流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9%(5/42)和12.8%(1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单操作孔术后第1、3、5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多操作孔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术中较常规多操作孔胸腔镜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减轻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是胸腔镜微创化可供选择的术式.
作者:胡一淼;葛阳;顾江魁;孙涛;陈春雨;曹冠亚;张忠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4例AE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并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体质量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IB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4例患者中营养不良26例(48.15%),营养不良组T3、ALB、FEV1%、FEV1%/FVC均要明显低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T3与AECOPD患者营养状况、肺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营养状况明显降低,而血清T3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郑颖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缓解期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小气道功能,探讨气道高反应性与小气道功能及临床缓解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缓解期哮喘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以乙酰胆碱作为激发剂),以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下降≥20%作为阳性诊断标准,比较乙酰胆碱激发试验(MCC)阳性组和阴性组患儿的小气道各项指标的基础值及下降百分率;以患儿临床缓解时间≤12个月和>12个月的时间为依据,比较两组患儿的MCC的阳性率.结果 (1)MCC阳性患者的小气道指标MEF75占预计值、MEF50占预计值以及MEF25占预计值占均显著低于MCC阴性组(P<0.05);(2)MCC阳性组比阴性组各项小气道指标(MEF25、MEF50、MEF75)下降的程度大且速度快(P<0.05);(3)缓解时间>12个月和≤12个月的患儿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FEV1下降百分率与MEF25下降百分率无显著相关(r=0.435,P=0.125),其余小气道指标与FEV1相关系数均约为0.7(P<0.01).结论 缓解期哮喘患儿依然存在气道炎症,症状缓解时间>12个月的患儿与≤12个月的患儿MCC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小气道各项指标的基础值及激发试验中、下降百分率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黄彩虹;闫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以及内科胸腔镜肺活检对老年患者肺部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经纤维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以及内科胸腔镜实施肺部活检的患者各34例的临床和病理检查资料,对诊断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IL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纤支镜组和穿刺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活检和住院费用均高于纤支镜组和穿刺组,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纤支镜组和穿刺组在ILD阳性检出率、术后并发症、活检和住院费以及住院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都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治疗费用少的特点,可作为诊断老年患者肺部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的首选活检方式,而对于需要较大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患者则应考虑内科胸腔镜活检术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康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急诊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2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31例(r-tPA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尿激酶组31例(尿激酶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PaO2测定值较治疗前显著的提高(P<0.05)、PAP、HR测定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r-tPA组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测定值低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r-tPA组和尿激酶组的Hb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PA组的总有效率90.32%与尿激酶组的83.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r-tPA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张秀丽;张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唐都医院呼吸科住院由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103例患者,对其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肺栓塞患者中,死亡12例,病死率 (11.65%),且病死率逐年下降(x2=4.891,P=0.027),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升高(x2=9.068,P=0.028),D-二聚体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3.905,P=0.048),BNP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4.758,P=0.029),cTnT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4.593,P=0.032),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伴随医疗水平的提高,肺栓塞病死率逐渐下降,预后影响因素很多,D-二聚体、BNP、cTnT升高组病死率上升,本文研究其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房延凤;金发光;傅恩清;张红军;孙瑞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评价内科胸腔镜联合荧光支气管镜对胸膜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常规内科胸腔镜检查时发现胸膜有结节状病变的40例患者,换用荧光支气管镜观察胸膜结节在荧光下的表现,再换用内科胸腔镜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 结果 40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胸膜结节荧光染色为阳性患者32例,荧光染色阴性患者8例.32例荧光阳性的患者中27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例病理诊断为为炎性肉芽肿;8例荧光阴性的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良性病变.胸腔镜联合荧光支气管镜诊断胸膜结节的敏感性100.0%(27/27)、特异性61.5%(8/13)、准确性87.5%(35/40)、阳性预测值84.4%(27/32)、阴性预测值100.0%(8/8).结论 内科胸腔镜联合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对胸膜结节状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作者:刘先军;魏娜;唐以军;钱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为一种无自主能动能力、有荚膜、兼性厌氧、乳糖发酵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1],常常存在于人类的口腔、皮肤、肠道、尿道等部位[2],可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脑脊膜炎、败血症、菌血症、腹泻等相关感染性疾病[3].
作者:刘景双;刘向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AE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分别给予自制匀浆膳、肠内免疫营养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急性炎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各项炎性、免疫及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TNF-α无明显差异(P>0.05),其它各项指标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吸氧时间及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
作者:汪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