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平;林凤华;杨和平;洪原城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alactomannan antigen,GM)阳性,特别是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GM阳性被认为是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的重要依据之一[1].
作者:马扬;石鑫;孙恩华;张帆;翟茜;丁士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方法 按照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单纯T2DM组、OSAHS合并T2DM组,并以单纯肥胖者作为正常对照,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夜间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测定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次日晨起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OSAHS或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与单纯OSAHS组或单纯T2DM组相比,OSAHS合并T2DM组维生素D水平低,HbA1c含量上高,AHI增加,而SaO2降低.结论 OSAHS合并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糖代谢和呼吸功能紊乱.
作者:刘澄英;谢伟国;唐良法;赵洪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术后患者行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00例各类恶性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WBC水平、ANC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学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WBC、AN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更少、影像学消失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肿瘤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抗菌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作者:吴熙;安晓妤;田浪;罗普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何学东;张同钦;王世平;马伟;寇瑛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慢阻肺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及血清中炎症介质IL-1β、IL-18的检测,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慢阻肺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确诊AE慢阻肺患者,根据有无呼吸衰竭,分为2组,每组3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治疗症状体征好转达到缓解期水平后作为慢阻肺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个组血清中IL-1β、IL-18的浓度,采用PCR检测各组中NLRP3 mRNA的表达量. 结果 AECOPD组和慢阻肺缓解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慢阻肺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慢阻肺缓解组(P<0.05);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量和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浓度显著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慢阻肺患者NLRP3 mRNA表达量与血清中IL-1β、IL-18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和0.70(P<0.05);IL-1β的浓度与IL-18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P<0.05).结论 NLRP3和IL-1β、IL-18参与慢阻肺的炎症反应,其浓度升高导致慢阻肺病情严重程度增加.
作者:毛建;宋珊;贾钦尧;陈绍平;韩美玲;廖俊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微小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选择手术治疗的94例原发自发性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患者采用微小单孔VATS手术治疗(单孔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VATS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单孔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的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孔组和传统组的血清α1-AT、IL-1、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单孔组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单孔VATS手术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手术效果可靠,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程度小的优势.
作者:朱爱萍;罗斌;罗卫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急诊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2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31例(r-tPA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尿激酶组31例(尿激酶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PaO2测定值较治疗前显著的提高(P<0.05)、PAP、HR测定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r-tPA组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测定值低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r-tPA组和尿激酶组的Hb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tPA组的总有效率90.32%与尿激酶组的83.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r-tPA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张秀丽;张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矽肺是全球常见的尘肺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药物能够延缓或逆转二氧化硅(SiO2)所造成的肺损伤.对于能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关药物的研究也同样的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导致了疾病加重,增加经济负担.而无计划性再入院导致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所谓无计划性再入院,是指患者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疾病在短时期内再次住院治疗.
作者:刘丝雨;霍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机械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重症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各33例,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FiO2、PaO2、PaCO2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4h、8h、12h时,HFOV组的FiO2、PaCO2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aO2水平高于CMV组(P<0.05);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MAP、pH、OI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时,HFOV组的MAP、OI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H水平高于CMV组(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治疗重症RDS患儿较CMV能够更加及时改善患儿的通气及血气水平,有利于患儿的救治.
作者:陈丽;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AE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分别给予自制匀浆膳、肠内免疫营养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急性炎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各项炎性、免疫及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TNF-α无明显差异(P>0.05),其它各项指标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吸氧时间及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
作者:汪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3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肺部占位且经彩超检查显示清晰,但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将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对比,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患者因组织坏死液化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取材阳性率97.3%(110/113);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比较,组织学诊断正确率95.6%(108/110);未见无张力性气胸、进行性血胸、咯血以及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创伤小、病理确诊阳性率高、安全、无明显并发症等优势.
作者:郭辉;马方启;任庆芹;苏山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以单因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年龄、吞咽困难比例、意识障碍比例、基础疾病比例及侵入性操作比例和大面积脑梗死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平均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HSS评分、平均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是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做好防治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蒋娟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明确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以指导诊治疾病.方法 将50例哮喘患者纳为A组、50例慢阻肺患者纳为B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C组,分别测定其呼吸阻抗指标:呼吸总阻抗(Zrs),5Hz、20Hz时气道阻力(R5、R20)及其差值(R5-R20),5Hz时电抗(X5),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通气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析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C组相比,A组R20明显更高;B组Zrs及R5明显更高;A组及B组R5-R20、Rc、Rp、Fres明显更高、X5明显更低,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R5-R20、Rp、Fres明显更高,X5明显更低,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FEV1/FVC及FEV1%与R20均呈负相关,FEV1%与Fres呈负相关;B组FEV1/FVC及FEV1%与Fres呈负相关,上述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和慢阻肺均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但哮喘以增加中心气道阻力为主,慢阻肺以增加外周气道阻力为主;呼吸阻抗能够有效反映通气功能的变化,这对诊治疾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海涛;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包虫病(Hydatidosis),又名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我国西北牧区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型寄生虫病.在人体各组织脏器中,胸膜肺包虫病的发病率约为12.24-26%,仅次于肝脏[1].与肺叶内的包虫囊肿相比,位于肺叶间的包虫囊肿往往累及两个甚至多个肺叶,也更容易累及肺门血管,处理相对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
作者:张海平;孙清超;邓彦超;张铸;张昌明;伊力亚尔·夏合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生后一年内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85名新生儿脐血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新生儿出生史;跟踪随访新生儿一年,了解其在随访期限喘息发作情况.结果 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浓度为49.63±16.56nmol/L;随访期内,共有51名婴儿有喘息发作;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脐血25(OH)D<25nmol/L的婴儿较脐血25(OH)D>75nmol/L的婴儿其生后一年内发生喘息的风险性增高(OR=2.751,95% CI 1.430-66.5,P=0.024).结论 脐血25(OH)D水平与婴儿生后一年内的喘息发作呈负相关.
作者:吴灿魁;夏煜;曹远保;季汝凤;付兵;孙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因素,并探讨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FEV1%Pred分度分为重度阻塞组(50例)和轻度阻塞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FeNO水平、血清中炎性因子CRP、IL-8、Eotaxin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FeNO、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低于对照组;而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年龄、吸烟状况、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气道阻塞程度对FeNO水平影响明显;且FeNO水平与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吸烟史、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且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越低说明气流阻塞越严重.
作者:梅湛强;胡少枝;罗志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蛋白的表达量,探讨CRP与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8例接受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Ⅰb-Ⅲa期),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新辅助化疗及放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切除肿瘤组织中CRP的表达,据检测结果分为CRP表达阳性组及CRP表达阴性组.影像学评估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RP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58%(55/78)的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表达阳性.CRP表达阳性与阴性组在患病年龄、性别、血清CRP水平、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患者外周血清CRP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CRP阴性组明显下降(CRP+ vs CRP-;41% vs 65%),生存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CRP阴性组显著升高(CRP+ vs CRP-;54.5% vs 26.1%),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肿瘤中CRP的表达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OR>1).CRP阳性复发组与CRP阴性复发组在术后患者初次复发部位上无差异.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CRP的表达与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及较差的生存率相关.CRP可能成为评估肺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陈聆;杜海磊;李勇;程齐俭;陈中元;万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 将确诊的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达比加群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替普酶.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栓塞面积,血液指标D-二聚体(D-D)、肌钙蛋白(CtnI)及脑钠肽(BNP)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4.4%,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导致右心负荷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作者:孙莉;丁兴;王苒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