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
目的 研究序贯放化疗对于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序贯放化疗方案诊治,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数值变化.结果 近期疗效: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87%、41.94%.实验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较低,两组经过治疗后CD+3T、CD+4T、 CD+4/CD+8都有一定的上升,CD+8T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数值的上升或下降幅度都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序贯放化疗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低的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
作者:郭安定;李化龙;蔡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7)给予抗感染、吸氧、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67)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徐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导致了疾病加重,增加经济负担.而无计划性再入院导致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所谓无计划性再入院,是指患者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疾病在短时期内再次住院治疗.
作者:刘丝雨;霍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 将确诊的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达比加群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替普酶.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栓塞面积,血液指标D-二聚体(D-D)、肌钙蛋白(CtnI)及脑钠肽(BNP)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4.4%,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例资料患者,青年男性,咳嗽、发热、夜间盗汗半年,入院当日门诊体温38.4℃,血压78/48mmHg,即就诊当日血压属于休克水平(低于90/60mmHg),且伴有伴头晕、头痛、四肢皮肤湿冷等低血压、休克症状,血压下降突出.
作者:陈文灯;吴书香;邱跃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术后患者行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00例各类恶性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WBC水平、ANC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学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WBC、AN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更少、影像学消失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肿瘤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抗菌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作者:吴熙;安晓妤;田浪;罗普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明确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以指导诊治疾病.方法 将50例哮喘患者纳为A组、50例慢阻肺患者纳为B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C组,分别测定其呼吸阻抗指标:呼吸总阻抗(Zrs),5Hz、20Hz时气道阻力(R5、R20)及其差值(R5-R20),5Hz时电抗(X5),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通气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析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C组相比,A组R20明显更高;B组Zrs及R5明显更高;A组及B组R5-R20、Rc、Rp、Fres明显更高、X5明显更低,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R5-R20、Rp、Fres明显更高,X5明显更低,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FEV1/FVC及FEV1%与R20均呈负相关,FEV1%与Fres呈负相关;B组FEV1/FVC及FEV1%与Fres呈负相关,上述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和慢阻肺均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但哮喘以增加中心气道阻力为主,慢阻肺以增加外周气道阻力为主;呼吸阻抗能够有效反映通气功能的变化,这对诊治疾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海涛;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蛋白的表达量,探讨CRP与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8例接受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Ⅰb-Ⅲa期),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新辅助化疗及放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切除肿瘤组织中CRP的表达,据检测结果分为CRP表达阳性组及CRP表达阴性组.影像学评估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RP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58%(55/78)的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表达阳性.CRP表达阳性与阴性组在患病年龄、性别、血清CRP水平、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患者外周血清CRP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CRP阴性组明显下降(CRP+ vs CRP-;41% vs 65%),生存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CRP阴性组显著升高(CRP+ vs CRP-;54.5% vs 26.1%),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肿瘤中CRP的表达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OR>1).CRP阳性复发组与CRP阴性复发组在术后患者初次复发部位上无差异.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CRP的表达与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及较差的生存率相关.CRP可能成为评估肺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陈聆;杜海磊;李勇;程齐俭;陈中元;万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运用于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的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GO)患者108例,对所有患者给予HRCT诊断,分析HRCT征象在良恶性GGO中的分布及各病理类型的直径、密度情况.结果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直径均在10mm以内,炎性直径在10-30mm者比率为81.82%,恶性GGO在10-30mm者的比率为82.72%;单纯GGO以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及炎性为主,恶性GGO以腺癌为主.恶性GGO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例数分布显著高于良性GGO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O患者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例数分布与良性GGO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在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患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直径在10mm以上的GGO病变者需给予密切随访.HRCT上表现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GGO恶性病变的有效诊断依据,应对出现此类表现者需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吴延春;胡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因素,并探讨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FEV1%Pred分度分为重度阻塞组(50例)和轻度阻塞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FeNO水平、血清中炎性因子CRP、IL-8、Eotaxin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哮喘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FeNo水平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FeNO、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低于对照组;而重度气道阻塞组患者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年龄、吸烟状况、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气道阻塞程度对FeNO水平影响明显;且FeNO水平与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吸烟史、哮喘病程、肺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且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越低说明气流阻塞越严重.
作者:梅湛强;胡少枝;罗志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生后一年内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85名新生儿脐血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新生儿出生史;跟踪随访新生儿一年,了解其在随访期限喘息发作情况.结果 新生儿脐血25(OH)D平均浓度为49.63±16.56nmol/L;随访期内,共有51名婴儿有喘息发作;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脐血25(OH)D<25nmol/L的婴儿较脐血25(OH)D>75nmol/L的婴儿其生后一年内发生喘息的风险性增高(OR=2.751,95% CI 1.430-66.5,P=0.024).结论 脐血25(OH)D水平与婴儿生后一年内的喘息发作呈负相关.
作者:吴灿魁;夏煜;曹远保;季汝凤;付兵;孙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方法 按照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单纯T2DM组、OSAHS合并T2DM组,并以单纯肥胖者作为正常对照,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夜间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测定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次日晨起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OSAHS或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与单纯OSAHS组或单纯T2DM组相比,OSAHS合并T2DM组维生素D水平低,HbA1c含量上高,AHI增加,而SaO2降低.结论 OSAHS合并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糖代谢和呼吸功能紊乱.
作者:刘澄英;谢伟国;唐良法;赵洪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在肺癌确诊之前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但是扁桃体转移较为罕见,全世界文献报道不足100例.我院收治1例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的患者,通过对其病情发展的观察及相关文献的复习,对此种罕见转移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和认识.
作者:李志强;张春峰;王宝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差异 ,探讨国产试剂的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 152株经罗氏培养阳性的菌株,分别用德国Hain life science GmbH生产的Geno Type?MTBDRplus、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因探针试剂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并与传统的药敏结果作比较.结果 152例菌株中有148株纳入比较,其中 进口试剂、国产试剂和罗氏培养法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47.30%(70/148),43.24%(64/148);50%(74/148),41.89(62/148);48.65%(72/148),47.30%(70/148),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罗氏培养法相比,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罗氏培养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试剂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进口试剂相接近,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院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作者:张启全;侯远沛;刘成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慢阻肺组、哮喘组和慢阻肺合并哮喘组.收集患者的吸烟史、一般资料,并对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峰值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患者诱导痰中VEGF、ICAM-1、IL-13和IL-17的水平.结果 慢阻肺组与慢阻肺合并哮喘组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哮喘组(P<0.05);慢阻肺组的FEV1%、FVC%和PEF%指标(肺功能)差,均显著低于哮喘组与慢阻肺合并哮喘组(P<0.05);慢阻肺合并哮喘组肺功能次之,其FEV1%、PEF%指标均显著差于哮喘组(P<0.05)慢阻肺合并哮喘组VEGF、ICAM-1、IL-13和IL-17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合并哮喘组与哮喘组相比,VEGF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痰VEGF水平的检测对慢阻肺合并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诱导痰ICAM-1、IL-13和IL-17水平的检测则对慢阻肺与哮喘的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希;崔珺;马咏梅;罗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唐都医院呼吸科住院由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103例患者,对其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肺栓塞患者中,死亡12例,病死率 (11.65%),且病死率逐年下降(x2=4.891,P=0.027),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升高(x2=9.068,P=0.028),D-二聚体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3.905,P=0.048),BNP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4.758,P=0.029),cTnT升高组较正常组病死率高(x2=4.593,P=0.032),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伴随医疗水平的提高,肺栓塞病死率逐渐下降,预后影响因素很多,D-二聚体、BNP、cTnT升高组病死率上升,本文研究其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房延凤;金发光;傅恩清;张红军;孙瑞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导致右心负荷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作者:孙莉;丁兴;王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72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 172例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9.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4.2%、11.1%,以NLR 均值3.86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 组和高NLR 组,低NLR(≤3.86)96例,高NLR(>3.86)76例,中位生存期(MST)分别18个月和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LR 均值191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LR 组和高PLR 组,低PLR(≤191)组82例,高PLR组(>191)组90例,MST分别为22个月和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60岁、广泛期、未规范治疗患者提示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水平均为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分析NLR和PLR水平,对初次确诊SCLC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琳;吕喜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肥胖哮喘患儿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2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肥胖患儿和90例健康肥胖患儿.分别于患儿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检测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氧化应激指数(OSI)和chemerin水平.结果 哮喘组患儿TAS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 umoL Trolox Eq/L vs.3.9±0.9 umoL Trolox Eq/L,P<0.05),而TOS(28.1±8.4 umoL H2O2 Eq/L vs.10.1±5.9 umoL H2O2 Eq/L,P<0.05)和OSI(15.5±5.7U vs 3.5±1.0U,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出院时TAS水平轻度升高(P>0.05),而TOS(28.1±8.4 umoL Trolox Eq/L vs.13.6±6.9 umoL Trolox Eq/L,P<0.05)和OSI(15.5±5.7 umoL Trolox Eq/L vs.5.5±1.8 umoL Trolox Eq/L,P<0.05)水平明显下降.在血清chemerin方面,入院时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8±0.9mg/L vs.2.4±0.7mg/L,P<0.05),哮喘组出院时chemerin水平明显下降(3.8±0.9 mg/L vs.2.4±0.7mg/L,P<0.05).危重度亚组患儿入院时和出院时TOS(入院时:28.0±7.1 umoL H2O2 Eq/L vs 31.2±9.2 umoL H2O2 Eq/L,P<0.05;出院时:10.1±5.2 umoL H2O2 Eq/L vs 13.4±4.7 umoL H2O2 Eq/L,P<0.05)、OSI(入院时:13.2±5.3U vs 15.2±5.6U,P<0.05;出院时:5.1±1.2U vs 6.4±2.5U,P<0.05)和chemerin(入院时:3.3±0.6mg/L vs 4.2±0.8mg/L,P<0.05;出院时:2.2±0.3mg/L vs 2.7±0.5mg/L,P<0.0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儿.入院时chemerin水平诊断哮喘急性发作的AUC为0.818.相关性分析提示chemerin与哮喘急性发作(r=0.678,P<0.05)和严重分级(r=0.621,P<0.05)呈正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OSI(OR=1.11,P<0.05)和chemerin(OR=1.45,P<0.05)是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型脂肪因子chemerin通过调控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参与到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chemerin水平可以作为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潜在标记物.
作者:陈娟;魏丹;马小安;余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中影响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 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以及MAC阳性(感染)与肺癌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液常规培养分枝杆菌患者265例,根据MAC培养阴阳性将肺癌患者划分为MAC阳性/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 tuberlosis myeobactericum,NTM)阴性(A组,n=36)、MAC阴性/ NTM阳性(B组,n=15)、MAC阴性/NTM阴性(C组,n=214),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癌患者中影响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265例肺癌患者中,36例检出MAC阳性,阳性率13.58%;检出78例NTM阳性,阳性率19.25%;MAC阴性/NTM阳性肺癌患者中检出9例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6例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女性、年龄是影响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P=0.025,P=0.033),肺癌患者有吸烟史、原发灶部位、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MAC阳性(感染)无显著性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性别为女性(OR=0.386,95% CI=0.182-0.863,P=0.018)、年龄较大(OR=1.031,95% CI=1.001-1.092,P=0.028)是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性别为女性、年龄较大肺癌患者中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肺癌患者的癌症特征(原发灶部位、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MAC阳性(感染)无关,提示临床医师更应密切关注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及MAC菌种鉴定结果.
作者:嘉婷;缑剑;李王平;翟梅;梁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