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鳞癌中核转录因子-κB和CXCR4的表达及意义

王永霞;赵迪;汤政;李道明

关键词:食管鳞癌, 核转录因子-κB, 趋化因子受体CXCR4, 癌变, 浸润, 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CXCR4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4例食管鳞癌组织、6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NF-κB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和 CXCR4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P<0.05)。 NF-κB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NF-κB和CXCR4蛋白表达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F-κB和 CXCR4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促进了食管鳞癌的转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肽Y和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肽 Y(NPY)和皮质醇的动态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因 ACI发病入院的患者共5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 ACI组在住院第1、7、14、28天,对照组在入组第1天分别测定其血清 CRP、NPY和皮质醇水平。同时测定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析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NIHSS、MMSE和ADL评分与血清CRP、NPY和皮质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住院第1、7、14、28天的 CRP、NPY、皮质醇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ACI组入院后第7天的 CRP、NPY和 NIHSS 评分高, MMSE评分和ADL评分低(P<0.05);ACI组入院后第1天皮质醇水平高,之后逐渐降低(P<0.05)。 ACI组住院第1天的 NIHSS 评分和血清CRP、NPY、皮质醇呈正相关(P<0.05);MMSE评分、ADL评分与血清CRP、NPY、皮质醇呈负相关(P<0.05)。 ACI组住院第7、14、28天的NIHSS评分和血清CRP、NPY呈正相关(P<0.05);MMSE评分、ADL评分与血清CRP、NPY呈负相关(P<0.05),和皮质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CRP、NPY和皮质醇水平较正常人群升高,同时伴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动态变化,和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玉淼;刘敏;曹慧芳;王红莲;樊金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氢质子MRI波谱成像鉴别老年脑内胶质瘤和炎性病变的影像学价值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成像(MRI)波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胶质瘤组织与炎性病变间代谢物差别及对脑内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6例胶质瘤老年患者,20例炎性病变的1 H-MRS图像进行分析,得到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 NAA/Cr、Cho/Cr、NAA/Cho 比值,比较各组数据。结果脑内肿瘤组织1 H-MRS 与炎性病变脑组织比较 NAA 降低( P<0.01),Cho升高(P<0.05)。结论1H-MRS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胶质瘤和炎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池琦;张国安;申国强;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

    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 NT-proBNP )血中浓度增高可反映心脏功能障碍,血容量过多,与住院治疗风险、死亡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在肾功能严重损害行血液透析( HD )或腹膜透析( CAPD)的患者中, BNP可作为其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预测因子〔1〕。然而,在不同类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老年患者中NT-proBNP水平的差异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HD和CAPD患者中不同的神经体液激活情况。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比较

    目的:研究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对比。方法2007~2010年282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后续治疗、生存时间,对比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其与预后,并评价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中女性多于男性;左右半结肠癌各年龄组中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更容易发生右半结肠癌( 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血便、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而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腹泻;右侧结肠癌肿块直径≥5 cm的比例较左侧高;右侧结肠癌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左侧结肠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P<0.05);左侧半结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P<0.05);生存曲线K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左半结肠癌累积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 P<0.05);年龄、肿瘤部位、是否转移、病理分型是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首发症状、组织病理学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可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海璐;邓婷;白明;巴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食管鳞癌中核转录因子-κB和CXCR4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CXCR4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4例食管鳞癌组织、6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NF-κB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和 CXCR4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P<0.05)。 NF-κB和CXCR4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NF-κB和CXCR4蛋白表达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F-κB和 CXCR4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促进了食管鳞癌的转移。

    作者:王永霞;赵迪;汤政;李道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IMP3与IGF2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 mRNA 结合蛋白3( IMP3)与 IGF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MP3及 IGF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P3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IMP3及IGF2的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组织中、TNM分期Ⅲ~Ⅳ期、伴有门脉栓癌、有转移组织及 Edmondson-Steiner 分级Ⅲ~Ⅳ级中均明显增高;IMP2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r=0.32,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 IMP3和IGF2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IMP3及IGF2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IMP3作用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可将其作为临床癌症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作者:苏冬娜;吴诗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有氧运动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包括器质性因素和非器质性因素。其中,器质性因素指身体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患等,对于由此导致的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行为治疗。而非器质性因素,就是指老年人抱怨的睡眠障碍因素。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大影响是心理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失眠患者目前通常采取安定类药物治疗,依赖性大,成瘾性强。而单纯快步走时心理活动难以集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快步走中运用森田疗法原则帮助老年失眠患者缓解失眠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洪军;徐丽萍;张伟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电针通过mTOR/P70 S6 K信号途径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重要影响因子mTOR和 P70S6K mRNA 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食组( n=10)和模型组( n=60),分别饲以普食和高脂高糖饮食。8 w后选取40只造模成功大鼠再一次随机分为高脂高糖饮食(HFHCD)1、HFHCD 2、电针(EA)1、EA 2组,每组10只;HFHCD 1组和EA 1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饮食,HFHCD 2组和EA 2组给予普通饮食。电针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每次20 min,1次/d,针刺14 d。观察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mTOR和P70S6K mRNA的表达量。结果 HFHCD 1组比CD组mTOR、P70S6KmRNA明显升高,HFHCD 2组比HFHCD 1组明显降低,EA1组较HFHCD1组明显降低,EA2组较HFHCD2组明显降低,EA2组较EA1组明显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胰岛素抵抗大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能降低mTOR和P70S6K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传导,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作者:唐念珍;唐成林;黄思琴;杨辉;张毅;田源;谢辉;陈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阿罗洛尔联合非洛地平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阿罗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对收治的老年CRF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阿罗洛尔单独治疗,而研究组则给予阿罗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和尿酸(UA)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肝功能及血常规均无显著变化,偶见心悸、头痛、失眠、乏力、食欲不佳、恶心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罗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 CRF合并高血压相较于单独使用阿罗洛尔能更显著降低老年CRF患者高血压,改善其肾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少鹏;黄增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原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该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224眼)高原地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恶性:20例28眼)和未发生恶性青光眼(良性:160例19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者术前眼压和晶体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方深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青光眼类型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轻、术前眼压较高、晶体厚度较厚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作者:索南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床旁CR与可移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R)与可移动数字X线摄影系统( 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0例,分为两组各500例,CR组进行CR摄片,DR组进行DR摄片,比较两组对心肺部不同结构的显影效果,重复检查情况和废片情况以及摄片所需时间、出图时间和曝光剂量。结果 CR组对肺部病灶、纵隔病灶以及心影后肺部结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组(P<0.05),CR组重复检查率和废片率均高于DR组(P<0.05),CR组摄片所需时间长于DR组,但出图时间长于DR组,曝光剂量大于DR组(均P<0.05)。结论使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胸部床旁照片,其诊断效果优于CR,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和出图时间,是一种效率更高更环保的检查方法。

    作者:向若谷;雷冬梅;余成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相关三维几何参数与破裂风险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相关三维几何参数与破裂风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8至2014年8月该院有完整临床资料和三维脑血管造影资料的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2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动脉瘤有无破裂分为破裂组240例和未破裂组4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及三维几何参数。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非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后交通动脉、后循环、颈内动脉分叉处;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比较瘤体长径、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颈斜角、瘤高与瘤颈比值(AR)、瘤高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SR)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瘤颈宽度、瘤颈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N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几何参数可以预测患者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风险,提早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沈瑞乐;李鹏;田婧;戚纪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重组因子Ⅶa治疗急性颅内出血48例

    颅内出血( ICH)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 ICH患者的治疗中,血肿体积是决定生存的关键因素〔1〕,早期血肿增长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2〕。研究表明,ICH病人在发病后3 h内发生血肿增大者约占38%,3~6 h之间仍有16%血肿增大〔3,4〕。早期血肿增大是一个动力过程,可能是由于继续出血或反复出血所致〔5〕。 ICH患者的超早期止血治疗,阻止继续出血,使血肿增长减小到低限度,可能会改善ICH患者的预后。重组因子Ⅶa( rFⅦa)是治疗血友病的药物之一,对因子Ⅷ或Ⅸ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因子Ⅶ缺乏症和Glanzmann血小板功能不全症患者的治疗〔6〕。血管损害后,局部始发凝血链,rFⅦa增强活化血小板表面的凝血酶生成,使损伤血管局部形成止血栓〔7〕。 rFⅦa已经成功地用于血友病患者颅内出血的治疗,可阻止手术出血,逆转神经外科患者的凝血障碍〔8〕。 rFⅦa也可用于非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的难治性出血〔9〕。虽然,rFⅦa应用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但其发生率较低〔10〕。本文旨在观察rFⅦa治疗ICH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卞德轩;赵施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TC)对老年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80例初诊为 SC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并抽取静脉血进行CTC计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并对转移组患者的转移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进行分组。并以终结局为金标准评价CTC对SCLC老年患者发生恶化转移的预测估价值。结果80例初诊为 SCLC 老年患者中,局限期32例(40.0%),广泛期48例(60.0%)。有38例(47.5%)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2例(52.5%)未发生远处转移。广泛期患者及远处转移患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限期及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且随着远处转移个数增加,CTC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预测价值分析发现:CTC 对SCLC广泛期的预测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2.5%,阳性似然比为0.57,阴性似然比0.79;对远处转移的预测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1.4%,阳性似然比为0.73,阴性似然比0.86;对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预测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2.9%,阳性似然比为0.64,阴性似然比0.98。绘制ROC曲线发现:CTC阳性率评估肺癌广泛期的AUC面积为0.818,评估远处转移的AUC面积为0.723,评估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AUC面积为0.698。结论 CTC阳性率对评估老年SCLC患者广泛期、发生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有一定价值。

    作者:韩朝辉;郭伟浜;陈钰;吴挺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症患者疗效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多为内伤外感与挫伤,筋脉痹阻、腰府失养为基本病机。本证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常见于现代医学下腰外病变范畴(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盘源性腰痛等)。因其病情缠绵、易反复,在临床中治疗颇为棘手。我院采用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世民;周劭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研究进展

    餐后低血压( PPH )是老年人常见而特有的疾病。从帕金森症患者中发现第一例PPH后〔1〕,又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系统萎缩、糖尿病患者中相继发现PPH。近年来发现,PPH 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2〕。 PPH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其与晕厥、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相关性〔3〕。

    作者:祝岩岩;王祥;郝守艳;李冰;郑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 OS组)和腹腔镜微创术组( LS 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7 d 和10 d 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S 组和 OS组患者血清中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在术前、术后1d、7d和10d均高于正常组健康人体内的含量,且在术前、术后1d、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S 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分别为(11.73±1.17)ng/ml,(40.09±3.35)U/ml 和(42.77±5.65)U/ml,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2.12±0.89)ng/ml,(9.71±1.21)U/ml和(7.43±2.87)U/ml,其下降幅度高于OS组,术后10 d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LS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58.73%,55.56%和52.38%,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9.53%,4.76%和6.3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LS 组的手术时间为(224.9±31.4)min,比 OS 组要长4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LS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11.3±34.6)ml,低于OS组的(209.4±41.77)min,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术后排气时间上,LS组要早于OS组,分别为(47.5±11.3)min和(63.9±12.7)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除肠管长度和切除淋巴数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和OS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15.1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亮;叶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ICU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特征及药敏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ICU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心脏外科ICU收治的患者1799例,应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来鉴别细菌的类别,采用纸片扩散法( 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来革兰阳性球菌2413株,葡萄球菌属1956株(81.1%),肠球菌属353株(14.6%),链球菌属104株(4.3%);其中呼吸道感染899例、感染率为50.0%,血液感染者361例、感染率为20.1%,其他感染者539例、感染率为30.0%;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35株(30.5%),溶血性葡萄球菌368株(15.3%),金黄色葡萄球菌337株(1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者分别为65.2%和97.3%,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严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结论革兰阳性球菌是心脏外科ICU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于朝霞;杨立新;窦清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遵义、重庆、上海、无锡、武汉、郴州3568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为自制问卷。结果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均有影响;中国老年人群信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信息查询获取能力欠缺,但有迫切的学习愿望。结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依托各层次的老年大学、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开展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水平。

    作者:俞平;李黎;马佳;蔡吉梅;桂莹;范良瑛;李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手术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术期手术疗效以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70例行开腹D2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及手术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CD3+、CD4+、CD8+及CD4+/CD8+均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术前1 d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CD4+/CD8+较术前1 d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免疫球蛋白(Ig)A无差异(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 IgA指标在术后不能敏感反映机体体液免疫,腹腔镜组IgG和IgM高于开腹组( P<0.05),两组内比较,术后第1、7天均高于术前1天( P<0.05),到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 P<0.01)。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围术期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韦斌;黄俏莹;钟晓刚;麦威;黄顺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