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饲鸽者肺的研究进展

王金芳;杨晓红

关键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发病机制, 人类白细胞抗原, 支气管, 肺间质纤维化, 肉芽肿性炎, 基因甲基化, 过敏性肺炎, 肺动脉高压, 相关研究, 吸入, 饲鸽者肺, 实验研究, 人类健康,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个体, 超敏反应, 长期发展, 新方法
摘要:饲鸽者肺( pigeon breeder′s disease ,PBD)是敏感个体反复长期吸入鸽子的分泌排泄物后引起远端支气管及肺泡发生超敏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 EAA)或过敏性肺炎(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 )[1]。 EAA是指敏感个体反复吸入某种抗原所致的远端支气管和肺泡的肉芽肿性炎,包括 PBD,农民肺,蘑菇肺,化学工人肺等。 PBD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长期发展可致肺间质纤维化,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文总结相关研究进展,考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甲基化有关,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强的松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清肺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后第4、12周,观察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啰音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EV1/ FVC、Dlco、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A、LN、PCⅢ、ColⅢ、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能有效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和肺纤维化程度。

    作者:林亚发;程宏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无痛气管镜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右美组)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常规复合麻醉组),对右美组和常规复合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末梢指脉氧浓度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右美组与常规复合麻醉组在麻醉效果的术后唤醒时间比较明显缩短,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右美组术中和苏醒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和指脉氧饱和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无痛纤支镜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建东;姚上华;张广林;孙恋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L-17在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哮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同质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导致反复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然而,大量的队列研究分析表明,根据哮喘的临床和功能特点,区分了哮喘不同的临床表型[1]。

    作者:尹秀志(综述);曲书强(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1]。慢阻肺合并其他疾病显著增加了慢阻肺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再次强调了慢阻肺的合并症问题,其中,心血管疾病( CVD)作为慢阻肺重要的合并症,首当其冲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合并CVD是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2-5]。Sidney等[6]的研究发现,合并CVD的慢阻肺患者,其住院率和死亡率是未合并者的两倍多。另外的研究也显示,慢阻肺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增加2~3倍,其因心血管事件住院率、病死率也随之增加,成为了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7]。因此,重视慢阻肺合并CVD患者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针对慢阻肺的治疗和针对CVD的治疗措施之间互存益弊,各自的治疗之间既存在有益,又存在不利于共存的另一疾病的治疗因素。本文将慢阻肺合并CVD的治疗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王春娟;熊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累及肺、眼、睾丸、皮肤的结节性脂膜炎1例

    结节性脂膜炎,即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Weber. Christian disease)是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表现各异,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报道较少,容易漏诊[1]。本病好发于女性,约占7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为多见[2]。

    作者:陈林桂;姚国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作用。方法测定10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 PT、TT、APTT、FBG、DD、TAT、PAP),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疗程为14天,复测上述血栓前状态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指标(PT、TT、APTT、FBG)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DD、TAT、PAP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TT、FBG、DD、TAT、PAP指标改善明显(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DD、TAT、PAP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联合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后,可改善其血栓前状态指标,可能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

    作者:翟福利;张彬;谢媛媛;张凌波;瞿金梅;张仕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肺癌组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疑似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TBNA)采集标本,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与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64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鳞癌33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5例,其它2例;细胞块免疫组化灵敏度(91.80%)、准确率(90.63%)、阴性预测值(28.57%)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32.916, P <0.05,P <0.01);联合检测灵敏度(98.36%)、准确度(98.44%)、阴性预测值(75.00%)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细胞块免疫组化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46.964, P<0.05, P<0.01);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腺癌中阳性表达(91.80%)明显高于鳞癌,细胞角蛋白5/6(CK5/6)、P63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9.84%、3.28%)明显低于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4~62.694, 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有灵敏度、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坚平;康凯夫;吴国标;李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成年患者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人患者186例。采集患者痰标本检测致病菌;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CAP患者中,60例患者检测出92株细菌,占32.2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14例),革兰氏阴性菌73株(46例),分别占20.65%和79.35%。46革兰氏阴性菌CAP患者与186例CAP患者在年龄、入院前应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营养不良、总胆红素、CD4+和CD4+/CD8+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分析显示,入院前应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营养不良、总胆红素和CD4+/CD8+比值为CAP成年患者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或P<0.01)。结论入院前应用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营养不良、总胆红素和 CD4+/CD8+比值为CAP成年患者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边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结节病与肺结核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综合表现的差异性,以提高临床对结节病与肺结核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的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归纳分析结节病和肺结核两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检验相关值的变化。结果结节病组22例,肺结核组28例,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临床症状对比,咳嗽、气促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胸部CT检查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双肺门淋巴结肿大, 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的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通过临床症状、胸部CT影像及T-SPOT. TB检查进行分析可以提高两者的鉴别率。

    作者:赵军;林心情;胡婷;黎书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4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青年组及中老年肺癌患者吸烟指数、性别、临床表现、心理反应、诊断、病理学特征、TNM分期、治疗与预后等情况分别作比较和分析。结果480例肺癌中,青年组患者40例(8.33%),中老年肺癌患者440例(91.67%)。青年组患者男性75.00%、吸烟超过400支年82.50%、胸闷气促45.00%、误诊20.00%、抑郁症状37.50%、病理为腺癌55.00%、TNM 分期Ⅲ~Ⅳ期87.50%高于中老年组中的54.55%、63.64%、20.90%、6.14%、17.05%、29.09%、62.50%(P<0.05);进行根治手术22.50%、1年生存50.00%、2年生存25.00%低于中老年组中的36.59%、61.82%、38.64%(P<0.05)。结论青年肺癌病理恶性程度高,TNM分期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要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南京地区近年耐药结核病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近十余年来结核菌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了解本地区结核菌耐药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2002年1月~2014年12月间,经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的标本共计12515份,采用SPSS17.0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常用药物的年耐药发生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异烟肼耐药有下降趋势,耐多药的发生率在下降,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明显上升,从初10.93%上升至至24.36%,而且单耐左氧氟沙星的病例数也在增多。结论随着国家对结核病管理的加强和规范,结核病的耐药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应加强对抗结核药物使用的管理,减少耐药的发生。

    作者:王生伟;施旭东;王相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阻肺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氧化应激在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氧化应激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抗氧化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冯鑫(综述);王荣丽(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洛伪麻那敏胶囊治疗成人普通感冒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布洛伪麻那敏胶囊治疗成人普通感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照药为通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氨酚伪麻那敏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布洛伪麻那敏胶囊和氨酚伪麻那敏片,每次1粒(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3~5 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纳入全分析集( FAS)分别为119和11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和97.48%,控制率分别为86.55%和93.28%;符合方案集( PPS)分别为117和115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29%和98.26%,控制率分别为86.32%和93.91%;两组以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项症状(发热、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终点有效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5%和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为轻度嗜睡、头晕、乏力、口干,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布洛伪麻那敏胶囊治疗成人普通感冒安全、有效;其疗效和安全性与氨酚伪麻那敏片相近。

    作者:邓俊;王宋平;张睢扬;孙圣华;肖贞良;崔社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巨大Askin瘤1例及文献复习

    Askin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于1979年由Askin等首先报道并命名,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尤文肉瘤家族的一员,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其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手术切除易复发,易形成血道转移,5年生存率低。现报告西安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Askin瘤,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贾卫红;马莹;卜丽娜;崔宪珍;杨栋才;宋爱玲;韩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电视纵隔镜技术在纵隔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诊断疑难纵隔疾病或胸部病变累及纵隔淋巴结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科行纵隔镜检查术的50例患者,本组病例术前均行胸部CT、细胞学相关检查,其中9例行PET/CT检查,5例行EBUS-TBNA检查,将纵隔镜检查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相关检查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所有病例均成功取得或切除目标组织,终病理结果恶性19例,良性31例,经对比分析,影像学及细胞学等检查确诊率为61.53%,误诊率38.47%。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出血1例,成功压迫止血,术后颈部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影像学及细胞学等检查在纵隔疾病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纵隔镜检查是获得病理诊断的佳途径,确诊率较高,该技术安全有效。

    作者:徐宁;汤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阻肺住院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调查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住院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病率、及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病案数据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入选慢阻肺组530人,年龄为70.95±12.94岁;对照组426人,年龄为69.34±12.34岁;两组的年龄符合正态分布。(2)慢阻肺住院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病率是:38.1%、30.2%,高于对照组(23.0%,2.38%,P<0.001)。(3)在年龄分层的贫血率比较:60~79岁慢阻肺组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的贫血的发病率(P=0.001)。(4)在贫血程度分级(P=0.531)、贫血类型构成(P=0.241)与正常人群无差异。(5)低蛋白血症在年龄分层比较,0~59岁年龄段(P=0.000),有差异,对照组主要是中度营养不良,慢阻肺组主要是轻度营养不良。60~79岁年龄段、80岁以上年龄段无差异(P=0.497,0.228)。(6)蛋白质营养不良程度构成比比较无差异(P=0.192)。(7)慢阻肺组内不同性别的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689)。(7)男性慢阻肺患者贫血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0)。结论慢阻肺住院患者有较高的贫血、低蛋白血症患病率,且与年龄呈正相关;贫血严重程度、贫血的类型构成比与正常对照人群贫血构成比相同;低蛋白质血症严重程度构成比与正常对照人群低蛋白严重程度构成比相同;男性慢阻肺患者贫血患病率高于女性。

    作者:梁世廉;李颖莉;李迅维;黄献欢;陈妤;龙何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饲鸽者肺的研究进展

    饲鸽者肺( pigeon breeder′s disease ,PBD)是敏感个体反复长期吸入鸽子的分泌排泄物后引起远端支气管及肺泡发生超敏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 EAA)或过敏性肺炎(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 )[1]。 EAA是指敏感个体反复吸入某种抗原所致的远端支气管和肺泡的肉芽肿性炎,包括 PBD,农民肺,蘑菇肺,化学工人肺等。 PBD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长期发展可致肺间质纤维化,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文总结相关研究进展,考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甲基化有关,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王金芳;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癌化疗毒副反应中西医探讨

    肺癌是肺系常见恶性肿瘤,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毒副反应较多,中西医对其认识及防治各有不同,尤其实践已证明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凸显特色和优势,所以中医药疗法辅助肺癌化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星星;童佳兵;杨程;王传博;李泽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州地区5年间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制定耐多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过去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其中痰液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耐多药的菌株共605株,按年度和除异烟肼和利福平外的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分析各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以及对比五年间耐药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阿米卡星的耐药率16.86%,克拉霉素的耐药率12.89%,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耐药率25.29%。乙胺丁醇的耐药率63.64%,链霉素的耐药率87.27%和利福布汀的耐药率73.06%。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1.15%,莫西沙星的耐药率40.49%,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42.81%。结论在广州地区中,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耐药率比较低。

    作者:邝小佳;邝浩斌;蔡杏珊;蔡晓婷;张院良;冯治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血气指标及预后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7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每组各36例。行常规方案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者设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血气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啰音、发绀、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正常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aO2、PaCO2、PaO2及pH等,治疗后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组间、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CPAP可改善病情及预后。

    作者:王玉瑛;韩波;高怡玢;焦爱萍;汤淑斌;黎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