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毅;张艳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89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2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107例,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 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s-CRP浓度为(4.88±1.26)mg/L,Hcy浓度为(24.28±15.23)μmol/L,NT-proBNP 为(398.2±249.7)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4.76±1.37)mg/L,Hcy浓度为(22.43±14.64)μmol/L,NT-proBNP为(412.3±261.5)ng/L。治疗后,观察组:hs-CRP浓度为(2.41±1.15)mg/L,Hcy浓度为(13.89±8.68)μmol/L,NT-proBNP为(198.0±91.2)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2.94±1.13)mg/L,Hcy浓度为(18.65±10.02)μmol/L,NT-proBNP为(296.4±113.8)ng/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 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4.977,P<0.001;t=6.131,P<0.001;t=7.790,P<0.001;t=9.280,P<0.001;t=1.929,P=0.028; t=3.680,P<0.001);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浓度均对照组低(t=3.164,P=0.001;t=3.493,P<0.001;t=6.598,P<0.001)。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死亡组52例,收集两组患者脓毒症发病原因、器官功能不全数、转归及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抽取入院当日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Ⅲ、血小板计数(PLT),并对比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组患者 PT较死亡组低、AT-Ⅲ、PLT 水平较死亡组高(P<0.05),两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APACHEⅡ评分共分三组,其中低分组28例,中分组44例,高分组28例;高分组的PT较低分组和中分组高,AT-Ⅲ和PLT水平较低分组和中分组低(P<0.05),而三组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行PT、AT-Ⅲ及PLT 监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陈英华;田国红;兰亚明;粟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8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发病率高达20%〔1〕。老年痴呆是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近半数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3〕。减少老年痴呆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可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过早病死风险。盐酸美金刚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1〕。本研究观察盐酸美刚对高龄中重度痴呆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张德明;曹淑芳;谭瑞星;吴玉婷;蔡学究;林里;陈露;黄冬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死亡原因,消化道肿瘤发病位居各系统之首,对老年人群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医疗资源将有50%的比例用于老年人〔2〕。本研究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控制费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辉;孙仙;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踝-肱指数(AB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基本指标〔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血瘀症及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ABI的影响。
作者:高自芳;邱新文;罗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2例 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停用或者减量降糖药物,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 w时比较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体重指数(BMI)变化,并与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较。结果治疗12 w 后,两组患者的 FPG、2 h PG、HbA1c、BMI、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脂及BMI在利拉鲁肽治疗组治疗12 w后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血脂、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安全,减轻内脏脂肪,不增加体重,为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欢;孙立娟;宛迎春;张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手术患者由于术前禁食禁饮、手术中出血、应激等因素可引起水、电解质成分的丢失和内环境紊乱。手术中输注晶体液主要用于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减轻内环境紊乱。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晶体液能够完全达到补充细胞外液和纠正内环境紊乱的要求。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其主要成分为每1000 ml 中含氯化钠6.372 g,氯化钾0.30 g,氯化镁( MgCl2?6H2 O)0.204 g,醋酸钠( NaC2 H3 O2)2.052 g,柠檬酸钠( Na3 C6 H5 O7?2H2 O)0.588 g,葡萄糖酸钙( CaCl2 H22 O14? H2 O)0.672 g,葡萄糖10 g。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无痛气管镜检查患者输注乐加6 ml/kg前后血糖及电解质变化,探讨其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站稳;刘喆;杨武臣;赵素贞;刘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各受试对象血清Cys C、β2-MG浓度,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 Scr)。根据Scr水平推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按NKF-K/DOQI分期分为5期。结果Ⅰ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及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Ⅱ期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 与CKDⅠ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Ⅲ期开始,各检测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及CKDⅠ期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Cys C、β2-MG与eGFR均呈负相关(r=-0.712、-0.692)。结论血清Cys C与β2-MG不仅可作为DN患者早期评价GFR的敏感指标,且血清Cys C与β2-MG的血液浓度水平对初步估计CKD患者肾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分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文花;刘海霞;胡文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焦点已逐渐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1〕。作为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过渡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1999年被Petersen等〔2〕提出后,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痴呆和认知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针对MC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3,4〕,筛查工具研究〔5,6〕及探讨MCI的转归〔7,8〕。此外,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为MCI与抑郁二者关系的研究。初始针对MCI患者抑郁状况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老年期抑郁同样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为排除这些情感性疾病所造成的“假阳性”MCI患者,抑郁常被作为MCI的排除标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很多学者证实抑郁对MCI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9〕。
作者:吕扬;李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肾脏病( CKD)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慢性肾衰竭SHPT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杨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扎里奴思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 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喂以实验鼠SPF级颗粒饲料,实验鼠喂高脂饲料并以维生素D 315万U/kg 灌胃1次/w以建模。实验组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0.003 g/kg)组、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3.08 g/0.1 kg)、扎里奴思方低剂量组(1.54 g/0.1 kg)。给药容积为1 ml/0.1 kg,1次/d。用药周期8 w,观察血脂代谢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 NF-κB、MCP-1等炎症因子在血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血脂指标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较空白组差异性明显(P<0.01);MCP-1在辛伐他汀和扎里奴思方高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 or P<0.01);对照组大鼠主动脉NF-κB表达较少(P<0.01),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P<0.05),给药组呈中等阳性表达(P<0.01)。结论有效量扎里奴思方抑制体内的炎症因子表达可能为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机制。
作者:姜红;李彦明;徐胜东;刘敬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 PTTG、b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吕飒美;张健;吴友伟;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栓负荷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3年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高血栓负荷的患者283例,其中血栓抽吸导管(TAC)+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A组)76例,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B组)72例,常规手术组(C组,对照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罪犯血管TIMI血流变化、术后1 w及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PCI术后即刻达TIMI Ⅲ级血流比例三组间有差异(P<0.05);(2)术后1 w及1年 LVEF及 LVEDD,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PCI术后1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均低(P<0.05);(4)三组间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大出血风险。
作者:陈怡粤;余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采用脑CT与颅内压在入院第2天和第5天监测患者的脑水肿指数,同时期监测患者血清中NO和LOP水平。结果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出血量越大,持续时间约长(P<0.05);入院第2天,各脑水肿指数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越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且血清中NO和LOP水平也越高。
作者:冉启山;余云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认知功能是衡量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分析认知功能与老年人QOL的相关性。
作者:刘俊杰;原志芳;李淑杏;郑南;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老年男性 OSAS 患者120例和相同年龄段老年男性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体重指数(BMI)、颈围、血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1、血糖及 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检测。结果 OSAS组基础指标(如BMI、颈围、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呼吸相关指标〔如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频数、低氧指数、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90%时间及SaO2<90%时间百分数〕、血生化指标(血糖、纤维蛋白原、TG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OSAS组炎性指标血清 CRP、ET-1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OSAS组颈围、TG水平、CGRP及低氧指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血管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老年男性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段竹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银川市四个社区以及青铜峡市两个村作为调查单位,对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问卷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药物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平衡障碍情况(起立行走实验量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询问项目和现场调查测试项目两类。结果本次共调查949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6±6.8)岁,平衡障碍患病率为45.3%;调查对象中男425人,女524人,女性平衡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51.1% vs 37.9%,P=0.000);城市老年人513人,农村老年人436人,城市老年人平衡障碍的患病率低于农村(41.7% vs 49.3%,P=0.019)。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性别、年龄、糖尿病、关节炎、颈椎病、药物因素是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文化程度高是平衡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老年人平衡障碍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平衡障碍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何俊;廖沙;付海龙;靳雅男;丁攀;李小霞;徐晓丽;韩百惠;侯安然;赵燚;张毓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每位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个不在同一象限的牙齿作为检测点,分别检测各检测点治疗前后临床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反杂交法检测治疗前后各检测点的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A组)治疗后的中间普氏菌(P.i)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和福赛氏类杆菌(T.f)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差<2 mm(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g微生物水平减少一个等级以上者(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微生物水平未减少者D组(P<0.05),T.d C组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而T.f C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和探诊出血率变化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g、T.d和T.f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作者:陈丹宇;符起亚;吴芸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ICU老年危重病人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年龄>60岁患者,在患者入ICU的24 h内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记录相关生理指标,随访患者入 ICU 28 d内的生存状况,并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NT-proBNP浓度患者生存情况。结果1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 NT-proB-NP水平有显著差异( P<0.05);NT-proBNP≥1172.5 ng/L的预测价值佳;NT-proBNP≥1172.5 ng/L与<1172.5 ng/L患者组相比,氧和指数、肌酐值、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死亡率以及累积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ICU时NT-proBNP水平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疾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1172.5 ng/L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刘晶晶;杨明施;袁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56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COPD分为对照组(未并发疾病)89例和观察组(有并发疾病)67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Spearman方法分析COPD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和胸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P<0.05)。合并 COPD肺功能为Ⅲ级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功能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P<0.05),Spearman分析发现合并COPD与行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呈正相关性(r=0.542,P<0.01)。术后12个月肺癌患者总生存率为75.00%,合并COPD肺癌患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肺功能分级越高其术后12个生存率越低。结论合并COPD是行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影响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
作者:夏俊;于在诚;聂弘;黄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