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段竹云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老年男性 OSAS 患者120例和相同年龄段老年男性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体重指数(BMI)、颈围、血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1、血糖及 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检测。结果 OSAS组基础指标(如BMI、颈围、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呼吸相关指标〔如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频数、低氧指数、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90%时间及SaO2<90%时间百分数〕、血生化指标(血糖、纤维蛋白原、TG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OSAS组炎性指标血清 CRP、ET-1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OSAS组颈围、TG水平、CGRP及低氧指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血管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老年男性OSA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IR)、血脂等因素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5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Ⅰ组(HbA1c<8%)和Ⅱ组(HbA1c≥8%)。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和骨型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分析患者的体重指数(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血钙和血磷等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①Ⅱ组患者OC 和25-OH-vitD水平显著低于Ⅰ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②IR组患者OC和25-OH-vitD水平显著低于非IR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OC与血磷、HDL-C、年龄显著正相关(r=0.123,P=0.030;r=0.127,P=0.027;r=0.112,P=0.05),与 TG、FPG、P2PG、HbA1c、HOMA-IR 负相关(r=-0.141,P=0.013;r=-0.171,P=0.002;r=-0.186,P=0.001;r=-0.257,P<0.001;r=-0.164,P=0.005)。骨型 AKP 与血钙、FPG、P2 PG、HbA1c、HOMA-IR 显著正相关(r=0.124,P=0.030;r=0.148,P=0.01;r=0.128,P=0.029;r=0.173,P=0.003;r=0.134,P=0.023),与ISI负相关(r=-0.135,P=0.022)。25-OH-vitD与血钙显著正相关(r=0.142,P=0.013),与BMI、HbA1c、HOMA-IR负相关(r=-0.12,P=0.035;r=-0.133,P=0.020;r=-0.113 P=0.048)。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磷与OC独立正相关(β=0.137,P=0.028),TG、HbA1c与OC 独立负相关(β=-0.187,P=0.032;β=-0.176,P=0.044)。血钙与25-OH-vitD独立正相关(β=0.134,P=0.039)。结论老年DM患者骨代谢情况与机体血糖控制情况、IR程度和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强化血糖控制,减轻IR,调节血脂紊乱,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刘靖芳;汤旭磊;成建国;杨晓梅;王丽君;王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栓负荷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3年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高血栓负荷的患者283例,其中血栓抽吸导管(TAC)+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A组)76例,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B组)72例,常规手术组(C组,对照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罪犯血管TIMI血流变化、术后1 w及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PCI术后即刻达TIMI Ⅲ级血流比例三组间有差异(P<0.05);(2)术后1 w及1年 LVEF及 LVEDD,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PCI术后1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均低(P<0.05);(4)三组间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大出血风险。

    作者:陈怡粤;余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体重指数及脉压与糖尿病患病情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血脂、体重指数( BMI)以及脉压与其糖尿病( DM)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220例按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n=125)和 DM组(n=95)。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血脂、BMI、脉压差等,并对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DM组平均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年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高于DM组,而DM组的脉压低于DM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TC、TG、年龄、BMI、脉压、高血压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S 患者并发 DM的危险因素包括 TC、TG、BMI、脉压、高血压等。结论老年 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脉压均为其合并DM的危险因素,血脂、BMI以及脉压可用于老年MS患者并发DM的预测。

    作者:肖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强性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量的高强性间歇游泳运动( HIIS)对高血压( SHR)大鼠抗氧化能力、血管内皮舒张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小运动量HIIS组( A组)、中等运动量HIIS组( B组)和大运动量 HIIS组( C组),运用5组/次、10组/次和20组/次3种运动量分别对A、B和C组进行8 w,5次/w的HIIS干预,分别对干预前、中、后 SHR对照组和所有运动组进行血压测试;在干预后对所有组进行抗氧化能力和胸主动脉乙酰胆碱的血管反应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在抗氧化能力测试中,在8 w的HIIS后,A和B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数量要显著高于SHR对照组和C组(P<0.05),且 A组和B 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MDA要显著低于SHR对照组和C组,且C组显著高于SHR对照组(P<0.05);在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测试中,A组和B组乙酰胆碱诱导的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反应都显著高于 C组和SHR对照组,并且 B组显著高于 A组(P<0.05), SHR对照组显著高于C组(P<0.05);在血压测试中我们发现,B组的收缩压在每次的测试中均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其舒张压在第5和第8周的测试中也显著低于SHR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中等运动量的HIIS能够有效增强SHR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的舒张能力以及防止其血压的随龄增长,而长期大运动量的HIIS可能会造成SHR的过度疲劳,从而导致其血压随龄升高、血管舒张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作者:李昊;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及ROC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 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测定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健康老年人群血清水平,并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血清cTnI水平与心脏功能及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8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38例血清且心功能级别高者, cTnI 升高率明显升高(均 P<0.05);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6±4)个月,cTnI正常组心脏事件明显低于cTnI升高组(P<0.05);经 Logistic 分析,cTnI定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此外,并对cTnI资料进行ROC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实践。结论血清cTnI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也是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徐测梁;王齐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NO和LPO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60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采用脑CT与颅内压在入院第2天和第5天监测患者的脑水肿指数,同时期监测患者血清中NO和LOP水平。结果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出血量越大,持续时间约长(P<0.05);入院第2天,各脑水肿指数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患者血清中NO和LPO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越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且血清中NO和LOP水平也越高。

    作者:冉启山;余云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 Ghrelin)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Eotax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均高于观察组缓解期及对照组,且观察组缓解期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和缓解期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FEV1/FVC和呼气峰值流速( PEF)等肺功能指标降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增加,且观察组急性期 FEV1、FVC 和 PEF等肺功能指标均较观察组缓解期降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则较观察组缓解期增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与患者FEV1/FVC和PEF均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存在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及哮喘症状评分的增加和肺功能水平的降低,且其血浆Ghrelin和Eotaxin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和哮喘症状评分均相关,可用于老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哮喘症状缓解情况的预测。

    作者:李永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肠癌患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检测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体内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肿瘤组)患者78例的大肠腺癌组织标本。另外收集经病理证实是正常黏膜的组织标本1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PTTG、bFGF以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述三种因子各自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肿瘤组PTTG、bFGF以及VEGF-C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明显比正常组高(P<0.01)。 PTTG、bFGF以及VEGF-C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的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Dukes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TG、bFGF和VEGF-C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淋巴管以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侵袭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已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吕飒美;张健;吴友伟;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上腺偶发瘤临床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病例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经后腹腔镜97例,其中中转改开放手术5例;经腹腹腔镜69例,无中转开放。切除的肿瘤直径平均(5.3±2.9)cm(1.5~8.7 cm)。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肾上腺偶发瘤160例(96.4%),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1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亚临床库兴综合征12例,嗜铬细胞瘤14例,肾上腺囊肿6例。恶性肿瘤6例(3.6%),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4例。结论 CT或MRI结合内分泌功能检测对鉴别肾上腺偶发瘤良恶性以及评估其功能状态具有较高价值。直径<4 cm的良性或无功能性肿瘤可随访观察。功能性肿瘤、直径≥4 cm可疑恶性肿瘤和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傅全胜;苏泽轩;卓育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五味子对衰老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及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血清及心肌抗过氧化能力及心肌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五味子灌胃,8 w后,取血、心脏。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及光镜下心肌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五味子治疗组血清和心肌组织的T-AOC、GSH-Px、SOD、NO含量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MDA含量低于衰老模型组。结论五味子对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所以其保护作用与五味子服用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屹;马越娇;张晔;刘永林;徐国峰;杨鑫;周郦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89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2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107例,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 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s-CRP浓度为(4.88±1.26)mg/L,Hcy浓度为(24.28±15.23)μmol/L,NT-proBNP 为(398.2±249.7)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4.76±1.37)mg/L,Hcy浓度为(22.43±14.64)μmol/L,NT-proBNP为(412.3±261.5)ng/L。治疗后,观察组:hs-CRP浓度为(2.41±1.15)mg/L,Hcy浓度为(13.89±8.68)μmol/L,NT-proBNP为(198.0±91.2)ng/L;对照组:hs-CRP浓度为(2.94±1.13)mg/L,Hcy浓度为(18.65±10.02)μmol/L,NT-proBNP为(296.4±113.8)ng/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 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4.977,P<0.001;t=6.131,P<0.001;t=7.790,P<0.001;t=9.280,P<0.001;t=1.929,P=0.028; t=3.680,P<0.001);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浓度均对照组低(t=3.164,P=0.001;t=3.493,P<0.001;t=6.598,P<0.001)。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hs-CRP、Hcy和NT-proBNP水平。

    作者:王娟;邓丽娜;刘璠;吴如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放射性显像剂18 F-Fethypride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的异常毒性和急性毒性

    目的:探讨异常毒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条件下帕金森病显像剂18 F-Fethypride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动物腹腔或尾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放射性显像剂18 F-Fethypride,连续观察并记录给药后7 d内的中毒情况及死亡数量,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给药后7 d内,动物均健康存活,体重增长,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放射性显像剂18 F-Fethypride安全性好,毒性低。

    作者:李英华;赵红光;代玉银;林承赫;关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踝肱指数的影响

    踝-肱指数(AB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基本指标〔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血瘀症及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血瘀证患者ABI的影响。

    作者:高自芳;邱新文;罗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激素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呼吸科治疗的AECOPD的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低剂量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注射1次/d;高剂量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注射2次/d;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w的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清白介素(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w三组患者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临床症状评分、Borg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F=4.23、8.16、26.35、42.37,均P<0.05),而低剂量组优于高剂量组(均 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 IL-6、IL-8、TNF-α、CRP 水平对照组明显下降(F=29.51、13.29、21.73、33.51,均P<0.05),而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均 P<0.05)。在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短期、适量糖皮质激素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都瑾;李红兵;韩纪昌;李现东;贾宗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蛟河市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治疗状况

    目的:了解吉林省蛟河市中老年农民高血压患病和治疗情况及农村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措施和对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该市50~69岁中老年农民79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为63.45%,知晓率为33.87%,治疗率为28.80%,控制率为4.46%。60~69岁人群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50~59岁人群( P<0.05)。在高血压知晓率与治疗率方面,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高血压的治疗率显著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P<0.05)。结论吉林省蛟河市农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呈现“一高三低”的特点。

    作者:王云;张秀敏;刘婷;黄希瑶;赵璐;吴方园;刘妍妤;刘莹圆;刘红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arkin基因突变和线粒体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据新流行病学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 PD)发病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约为1.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但目前对于P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老年化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均与PD的发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0%~15%的 PD 患者有家族史〔2〕。家族性PD相关基因见文献〔3〕,家族性PD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一发现为疾病的细胞和分子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4〕。迄今为止,已确定的PD 相关易感基因有α-synuclein、Parkin、UCH-L1、DJ-1、PINK1、LRRK2、ATP13A2及HTRA2,其中Parkin、DJ-1、PINK1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相关〔5〕。

    作者:姜立志;沈丽华;孙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分组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对不同积分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1年住院治疗已确诊的老年NHL初治患者151例,根据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及分型等指标进行积分,分为 A组(0分,30例),B组(1分,46例),C组(2~3分,75例)。 A组行保守治疗,B组、C组行联合化疗,观察3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B 组完全缓解(CR)显著高于 A 组及 C组(P<0.05);B组2年无事件生存率(EFS)、总生存率(OS)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根据积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可提高 NHL患者生活质量,提高CR、2年EFS及OS,值得推广。

    作者:陈曦;王欢;张勇;沈丽;刘庆荣;刘洪涛;柴铁;徐琪;傅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3次/d)及吡格列酮组(15 mg,1次/d),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均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IRI、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指数(BMI)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均 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吡格列酮组( 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T2DM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IR)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在降低BMI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

    作者:邬松林;郝亚荣;朱刚艳;张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分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缺血分级。方法选择86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群进行心肌缺血分级,其中Ⅱ级缺血40例,Ⅲ级缺血46例,并对两组患者入院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下降(P<0.05),但Ⅲ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前和溶栓2 h后的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高于Ⅱ级心肌缺血患者( P<0.05),且溶栓2 h后,Ⅲ级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回降≥50%的比例显著低于Ⅱ级心肌缺血患者的比例(P<0.05);与Ⅱ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Ⅲ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cTNI)峰值、N端-脑纳肽前体(NT-proBNP)、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显著增加,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强对心肌缺血分级的研究,对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MP-9/TIMP-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中的表达及血脂康胶囊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重构中循环和心肌金属基质蛋白酶( MMP)-9/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1的表达和血脂康干预的效果。方法30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低剂量血脂康组( A组)、高剂量血脂康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10只。另设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W组,n=8)。 A组和B组分别每日以血脂康20 mg/kg和200 mg/kg生理盐水溶解后灌胃;连续8 w。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和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取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ELISA法测定一氧化氮(NO)、MMP-9、 TIMP-1浓度,麻醉处死后取左心室,称重测左室重量指数( LVWI),苏木精-伊红( 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直径和心肌细胞面积;Van-Gieson染色检测心肌间质胶原纤维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MMP-9、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 SHR血清NO水平明显下降,MMP-9、TIMP-1水平、LVWI、IVSd和 LVPWd 均明显升高,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血脂康治疗后 NO 水平有所升高, MMP-9、LVWI 水平有所下降, 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但TIMP-1、IVSd和LVPWd水平变化不大(P>0.05)。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经Van-Gieson染色显示C组中大鼠心肌细胞间胶原成分显著增多;血脂康治疗后,A、B组胶原均有所减少,B组胶原纤维数量分布零散,稀少,与正常大鼠W组相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组织MMP-9蛋白水平在C组表达明显,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A、B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C组有所下降,B组下降明显(P<0.05);心肌组织TIMP-1蛋白表达水平在SHR组升高,与W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重构出现循环和心肌MMP-9/TIMP-1表达升高,血脂康早期干预可下调 MMP-9水平,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朱桂平;王卓;林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