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RNAi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窖蛋白-1基因表达

张鹏霞;孙宁宁;杨玉;陈珏晓;柳朝阳

关键词:窖蛋白( cav)-1, siRNA, MCF-7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针对窖蛋白(CAV)-1基因的siRNA,研究RNAi技术对MCF-7细胞ca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MCF-7细胞,RT-PCR法检测cav-1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RT-PCR检测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中 cav-1 mRNA 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正常细胞组。结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av-1基因的表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控制感、心理弹性与成功老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控制感与成功老化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控制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RS)和成功老化问卷,通过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结合的方式对25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老年人的总体成功老化状况较好,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实现成功老化,群居、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月退休金有助于成功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的可能性降低;②老年人控制感、心理弹性和成功老化两两呈显著正相关;③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控制感与成功老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人控制感对成功老化有直接的影响,且部分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一结果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升与积极老化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怀滨;张斌;杨晓涵;林丽红;陈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盐诱导Wistar大鼠肾损害的机制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高盐饮食导致Wistar大鼠肾脏损害的机制及替米沙坦干预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n=13,用含0.5%NaCl颗粒饲料喂养)、高盐组(n=24,用含8%NaCl颗粒饲料喂养)、干预组(GY组,n=12,用含8%NaCl颗粒饲料喂养+替米沙坦灌胃),均自由饮水,饲养24 w。实验结束时用尾动脉测压仪测血压,用代谢笼收集24 h 尿液测定尿蛋白量,HE 染色观察肾皮质形态学的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Western 印迹法检测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 NS组比较,24 w 时高盐组部分大鼠血压增高,将血压升高大鼠,分为高盐高血压组(HH组,n=13)其余大鼠分为高盐正常血压组(HN组,n=11);HH组和 HN组大鼠肾组织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尿蛋白排泄增多,总 SOD活力、Ca2+-ATPase活性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增高(P<0.05),而GY组大鼠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尿蛋白排泄量均较高盐组低。结论长期高盐饮食饲养可导致Wistar大鼠的肾损害,其可能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PPAR-γ蛋白表达的增高可能对肾损害有拮抗作用。替米沙坦可能通过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和抑制炎症反应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春;商黔惠;石耿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定位鼻胃管位置的系统评价

    据报道,每年大约有100万的住院患者或接受家庭护理的患者要靠管饲获取营养〔1〕。鼻饲术是实施管饲饮食常用的方法〔2〕。在鼻饲管置入和保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置不到位或移位,甚至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留置鼻饲管时、管喂食物或药物前及持续的管喂过程中都必须对鼻饲管的位置进行验证〔3〕。本研究采用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 SR)〔4〕方法,对目前全世界关于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验证鼻胃管位置的定位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唐丽;芮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0%左右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1〕。本文拟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建红;李璐;程妍;刘思玮;刘庆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诊PCI中应用的疗效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因 STEMI行急诊 PCI的老年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5~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替罗非班应用组( A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应用组( B组)。观察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即刻血流恢复TIMI分级、术后2 h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峰值,采用心脏彩超评价术后1 w及3个月心功能,随访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B组)与替罗非班组(A组)术后即刻 TIMI3级血流率分别为90%和23.3%(P<0.05),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93.3%和33.3%(P<0.05),CK-MB峰值分别是(188±85)U/L和(266±113)U/L(P<0.05)。 B 组与 A组术后1 w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0%±8%和49%±10%(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43±3)mm和(45±3)mm(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33±2)mm和(34±2)mm(P>0.05);B组与A组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测量LVEF分别为51%±8%和45%±9%(P<0.05),LVEDd分别为(44±3)mm和(50±3)mm(P<0.05),LVESd分别为(31±3)mm和(38±4)mm(P<0.05)。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和13.3%(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的治疗策略可提高老年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心肌灌注,更有效挽救存活心肌,避免心功能减退,能够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作者:卜令同;李谦;陈多学;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旅游者健康风险的预防及社会保障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1〕。这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老年旅游者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表现,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关键。但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健康风险。老年旅游者的卫生保健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还间接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因而,旅游卫生保健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勇;陶立坚;杨土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高龄老年人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提示,造成高龄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的因素,除疾病困扰等病理原因外,多与老年人自身体质下降、身体功能衰退有重要关系〔1〕,其中肌肉萎缩、力量衰减及协调能力减弱等,是致使老年人步履蹒跚、行走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2〕。报道指出,通过必要的肌力和协调能力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老年人的行走能力及平衡功能〔3〕,本研究观察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人体下肢肌力训练及人体协调能力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DM小鼠模型,治疗组分别按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高、中、低(60、40、20 g/kg)剂量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与DM模型组小鼠比较,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 P<0.01或P<0.05),血清 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能明显降低 DM小鼠 FPG,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5例。奇经针刺组采用针刺奇经四穴(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假针刺组选穴同奇经针刺组,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在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奇经针刺组有效率为91%,高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67.6%及假针刺组有效率24.2%;奇经针刺组治疗后SDS和MENQOL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乌灵胶囊。

    作者:王聪;白艳甫;符文彬;何怡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科静脉曲张患者98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EAP)、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浅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 P<0.05),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CEAP程度分级有明显减低,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V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CIVI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TriVex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

    作者:林树森;李喜春;杨钰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半月板损伤患者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有限清理术,术后功能锻炼组进行系统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分别对比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四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VAS显著降低(P<0.05)。康复锻炼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VAS低于非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配合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

    作者:张江礼;聂喜增;窦珊珊;王华军;李锋;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白果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及抗衰老作用

    目的:探讨确立白果总黄酮佳提取方法并研究其抗衰老活性。方法选取4个品种的白果:佛手、佛指、金坠、圆铃,采用正交法确立总黄酮佳超声波提取工艺,并通过芦丁标准曲线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光度计比色法测定4个品种白果总黄酮提取物的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白果总黄酮超声波提取佳工艺为:时间50 min、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5;4种白果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佛指>金坠>佛手>圆铃。抗衰老作用研究显示,佛指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能力强,其次为圆铃,两者均优于佛手、金坠;且4种白果总黄酮均在质量浓度400μg/ml时达到较高水平,之后进入平台期。结论白果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其中以佛指总黄酮效果佳。

    作者:李树立;郝秋娟;赵士豪;张瑞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核因子-κBP65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AEG)-1和核因子(NF)-κBP65表达,观察二者与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79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0例骨瘤脱钙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二组中AEG-1、NF-κBP65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表达、MVD值均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脉管浸润、Ki67增殖指数及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AEG-1和MVD、NF-κBP65和MVD、AEG-1和NF-κBP65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 AEG-1、NF-κBP65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AEG-1、NF-κBP65均与肿瘤间质MVD有协同作用。

    作者:祁玉林;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特点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肥胖、高脂血症,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高尿酸易导致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华;林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高血压能否普遍有效的控制,主要是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关〔1〕。依从性是指病人的行为在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2〕。原发性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即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3〕。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控制血压,还影响到高血压的转归和进程及相关靶器官受损的程度。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海静;刘同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及血浆eNOS、ICAM-1、TN-C和PGF2α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血浆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假注血组(n=18)、SAH 组(n=18)。假注血组及SAH组进一步按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7、11 d 3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 SAH 模型。二次注血后在各个时间点采集实验动物血液标本,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及基底动脉,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RT-PCR分别观察eNOS、ICAM-1、TN-C和 PGF2α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 SAH 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 SAH组与对照组和假注血组相比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少。 RT-PCR 及 ELISA 观察到 ICAM-1、TN-C和PGF2α在SAH组高表达。而eNOS在SAH组中低表达,第7天表达水平低。 eNOS浓度降低,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ICAM-1、TN-C和PGF2α浓度升高,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结论 SAH 后eNOS,ICAM-1,TN-C,PGF2α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eNOS,ICAM-1,TN-C,PGF2α可能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作者:吴雷;郭华;高子云;胡尚伟;沈晓黎;祝新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身体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和脑功能的影响

    老化不仅是身体衰老过程,更是心理的衰退过程,其中认知功能的老化表现明显且影响大,它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干扰其日常生活。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身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前,身体活动减缓认知下降、提高执行功能、促进老年人脑的神经生长和降低老年痴呆风险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蒋长好;陈婷婷;石长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RT1-shRNA转入到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病毒的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ART1基因沉默的效果;采用侵袭实验及黏附实验观察CT26细胞受ART1基因沉默的影响,并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对该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病毒感染4 d后ART1 mRNA 的表达量在ART1-shRNA 组中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的AR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RT1-shRNA组的侵袭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T1-shRNA 组CT26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 RT1-shRNA 组CT26细胞中RhoA/Rho相关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1)。结论 ART1基因沉默能够导致小鼠结肠癌 CT26细胞的侵袭和黏附力降低,可能与 ART1基因沉默后ROCK1、RhoA、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说明ART1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EEN+PN)与肠外营养支持(PN)对老年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EEN+PN组(n=53)和PN组(n=53),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测定其相关营养、生化、免疫及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住院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EEN+PN组血清白蛋白(ALB)与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PN组,而淋巴细胞计数(LYM)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中有5例发生腹泻、腹胀及恶心等并术后发症,PN组3例。结论早期EEN+PN较PN可更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护机体免疫能力及胃肠道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作者:孙晓林;宋展;杨玉兵;和青森;钱国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在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老年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85例。老年组(≥60岁)38例,中青年组(﹤60岁)47例。记录基线各项临床指标,对所有腹膜透析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生存和转归情况,以及退出透析和死亡的原因及相关理化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血生化指标:〔血浆白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血脂、血色素、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及残胃功能( KT/V)等〕,各项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状况、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老年组有1例患者在随访19个月时因脑出血死亡,1例因胸腹瘘退出,中青年组有5例患者因行肾移植而退出,1例因腹股沟疝退出了腹膜透析。两组相关理化指标比较,在血浆白蛋白、空腹血糖、舒张压、血磷、超敏 C 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激素、KT/V 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老年组在脑血管意外(13.9%vs 4.9%)、肺部感染(47.2%vs 24.4%)、腹腔感染(61.1%vs 31.7%)上发生率显著多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老年终末期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不如中青年,但并不表明老年患者不适于腹膜透析,而应该探索适合老年终末期患者的腹膜透析模式。

    作者:朱声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