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张江礼;聂喜增;窦珊珊;王华军;李锋;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关键词:膝关节, 关节镜, 半月板, 骨性关节炎, 股四头肌,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半月板损伤患者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有限清理术,术后功能锻炼组进行系统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分别对比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四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VAS显著降低(P<0.05)。康复锻炼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VAS低于非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配合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怒的表达和控制在疾病发病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怒的表达和控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怒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怒的控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怒表达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发病前及发病进程中易发怒或郁怒、怒的表达程度高而控制力弱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刘永;侯俊林;宋萍;伍盼盼;王慧霞;韩贺云;陈四清;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成本控制视角的中国老年养护机构服务价格核算

    老年养护机构建设相关问题之一就是老年养护机构的服务收费与定价。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常重要的功能,如何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老年养护机构提供有效的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指导区间,一方面继续激励对老年养护机构的投资,另一方面要保证老年养护机构的收费趋于合理,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社会化养老需求。这意味着要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需要保证社会公平。本文借鉴英国有关长期照护机构服务定价的模式与方法,从成本控制的视角探讨老年养护机构公平合理的服务价格核算问题。

    作者:宋春玲;廖少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高龄老年人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提示,造成高龄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的因素,除疾病困扰等病理原因外,多与老年人自身体质下降、身体功能衰退有重要关系〔1〕,其中肌肉萎缩、力量衰减及协调能力减弱等,是致使老年人步履蹒跚、行走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2〕。报道指出,通过必要的肌力和协调能力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老年人的行走能力及平衡功能〔3〕,本研究观察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人体下肢肌力训练及人体协调能力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定位鼻胃管位置的系统评价

    据报道,每年大约有100万的住院患者或接受家庭护理的患者要靠管饲获取营养〔1〕。鼻饲术是实施管饲饮食常用的方法〔2〕。在鼻饲管置入和保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置不到位或移位,甚至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留置鼻饲管时、管喂食物或药物前及持续的管喂过程中都必须对鼻饲管的位置进行验证〔3〕。本研究采用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 SR)〔4〕方法,对目前全世界关于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验证鼻胃管位置的定位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唐丽;芮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ALDH1作为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含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悬浮球对CD133与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的影响以及ALDH1是否可作为卵巢癌干细胞( CSC)的标志物。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卵巢癌 SKOV3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组,以含血清培养基( SSM)组作为对照,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自我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 SKOV3细胞和悬浮球中 ALDH1、CD133表达情况;体外化疗实验富集 ALDH1 high细胞初步探索 ALDH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自我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ALDH1 high、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化疗实验表明顺铂连续作用于卵巢癌 SKOV3细胞72 h后,实验组ALDH1high、 CD13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ALDH1high细胞比例增加了3.23倍,CD133+细胞比例增加了2.34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卵巢癌 SKOV3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范秀丽;卞翠翠;董怡;杨雷;姜艳;岳清;陈涛利;刘子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心衰药物、硝酸酯类以及利尿剂和镇静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行高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指标、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动脉血CO2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较好,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召伍;陈泽江;钟江华;陈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血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内皮素(ET)、血栓素(TXB)2、6-keto-PGF1α、D-二聚体( D-D)、FIB、PLg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后TC、LDL-C、ApoB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C降低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TX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XB2/6-keto-PGF1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D-D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且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罗丹峰;汪锦飘;林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RT1-shRNA转入到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病毒的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ART1基因沉默的效果;采用侵袭实验及黏附实验观察CT26细胞受ART1基因沉默的影响,并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对该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病毒感染4 d后ART1 mRNA 的表达量在ART1-shRNA 组中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的AR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RT1-shRNA组的侵袭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T1-shRNA 组CT26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 RT1-shRNA 组CT26细胞中RhoA/Rho相关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1)。结论 ART1基因沉默能够导致小鼠结肠癌 CT26细胞的侵袭和黏附力降低,可能与 ART1基因沉默后ROCK1、RhoA、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说明ART1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腹透患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变化。方法对2014年6~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腹透患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与年龄配对的非慢性肾脏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腹透组血红蛋白( Hb)和血浆白蛋白( Salb)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分别为(98.5±10.0)g/L和(132±16.8)g/L〕,P<0.01;Salb:分别为(31.1±5.4)g/L和(36.3±3.4)g/L,P<0.01〕。腹透组的血清维生素 B1〔(77.0±20.7)nmol/L〕和维生素C〔(41.1±9.3)u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3±25.5)nmol/L和(45.6±12.3)μmol/L,P<0.05〕。其他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B9)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原发病分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GN组)维生素B1水平〔(74.5±22.5)nmol/L〕低于对照组〔(86.3±25.5)〕nmol/L(P<0.05)。腹透组患者的Hb和血清维生素C水平呈正相关(r=0.2863,P<0.05);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呈负相关(r=-0.2828,P<0.05)。 Salb、24 h腹透液量、残肾KT/V与各种维生素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腹透患者虽无维生素B1和C缺乏,但其血清维生素B1和C水平低于正常人。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水平呈负相关,血浆维生素C水平和Hb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陆轶君;陈伟军;张晓丽;叶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和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椎体融合情况、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明显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6、9、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改善椎体愈合情况,促进椎体融合,提高机体功能。

    作者:刘长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伤口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伤口是指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w的伤口,如溃疡性伤口、糖尿病伤口、压力性溃疡和手术后愈合不良的伤口等〔1〕。创伤愈合协会世界联盟提出“敷料相关过程实施疼痛小化”的佳实践原则方案,同时认为慢性伤口疼痛患者有对安全、自尊、爱与归属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本研究对慢性伤口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仇铁英;黄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比较治疗前后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HCTZ)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左室肥厚54例,予以替米沙坦40 mg 联合氢氯噻嗪12.5 mg口服,1次/d,降压不达标替米沙坦增加至80 mg,1次/d,疗程24 w。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降压疗效54例中显效40例(74.0%),有效13例(24%),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9%。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咳嗽发生率仅1.8%;与治疗前相比较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下降(P<0.05),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及治疗24 w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E/A 比值明显增加(P<0.01)。结论替米沙坦+HCTZ降压效果显著、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作者:邹文淑;王慧玲;王剑峰;罗雪;卿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及其抑制慢性炎症状况下单核细胞肝脏浸润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每组6只。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同时,苦参碱组予苦参碱30 mg/kg灌胃,衍生物组予衍生物30 mg/kg灌胃,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PBS 液0.5 ml灌胃,1次/d,每周连续5 d。6 w 末检测肝脏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 mRNA水平,单核细胞数目。结果造模组羟脯氨酸水平、MCP-1 mRNA表达、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苦参碱组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造模组,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苦参碱组( P<0.01或<0.05)。结论苦参碱及其衍生物衍生物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减少单核细胞肝脏浸润,降低MCP-1 mRNA的表达,并且其衍生物的作用较苦参碱更明显。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0%左右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1〕。本文拟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建红;李璐;程妍;刘思玮;刘庆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上报的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122例不良反应中,84例(68.85%)在患者不合理用药时出现,38例(31.15%)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过程中,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40,P<0.05)。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中男85例(69.67%);多于女37例(30.33%)。不同年龄段都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而<10岁的儿童发生率低。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占18.85%(23/122),其次为痰热清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分别占13.93%(17/122)和12.30%(15/122);参麦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66%。本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悸、胸闷、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控工作,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用药原则。

    作者:朱春丽;汪平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火麻仁食用开发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火麻仁系一年生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种子,又名汉麻子、大麻仁、火麻等,早在《周礼》中“麻”即为五谷之一,《本草纲目》则言火麻仁补中益气,久服康健不老。现代研究表明火麻仁营养丰富,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含量很高,且较为符合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之一,在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作为当地居民主要食物,与长寿密切相关〔1〕。火麻仁性平、味甘,既善于润燥,又兼补虚,临床用于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癫痫等征〔2〕。本文对火麻仁食用开发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韦凤;涂冬萍;王柳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转移瘤再次放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再次放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给予口服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以及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局部复发中位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再次放疗同步口服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且可达到延长中位生存期以及延缓患者中位复发时间等效果,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欣欣;杨永辉;杨璟;李京;任秉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5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初步分析

    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 NB )病理学检查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是前列腺病变的可靠方法。国外NB病理学研究报道较多,不乏大宗病例研究〔1〕。国内虽有相关研究〔2,3〕,多数关注前列腺癌〔4,5〕,少数关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PIN )〔3〕,其他病变鲜有涉及。本组分析1250例NB标本病理学诊断,与国外文献进行比较,探讨中国人NB中前列腺病变特点。

    作者:马庆锋;王功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丰隆、足三里”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代谢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丰隆、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脂代谢、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探讨其在ACI康复及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61),埋线组(n=59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电针组加用“丰隆、足三里”电针治疗,电针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埋线组加用“丰隆、足三里”埋线治疗,埋线每10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及HCY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 NHIS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 TC、TG、LDL-C、HCY水平以及 NHI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丰隆、足三里”穴位埋线能够更好地调节血脂代谢、降低HCY水平,利于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小复发风险。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陈鑫;朱振杰;孙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