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王聪;白艳甫;符文彬;何怡瀚

关键词:围绝经期, 抑郁状态, 针刺治疗, 奇经四穴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5例。奇经针刺组采用针刺奇经四穴(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假针刺组选穴同奇经针刺组,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在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奇经针刺组有效率为91%,高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67.6%及假针刺组有效率24.2%;奇经针刺组治疗后SDS和MENQOL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乌灵胶囊。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香烟作用于肺部原代细胞影响慢阻肺气道重构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呼吸道、肺实质以及肺部血管〔1〕。在细胞水平下研究COPD的病理机制既可以采用永生化的细胞株,也可以采用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但原代细胞直接来源于机体组织,生物性状尚未发生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反映体内的状态和功能。因此,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逐渐称为研究包括COPD在内的疾病的病理机制的重要实验对象。本文拟分析和总结香烟刺激对COPD气道重构的影响。

    作者:陈玲;蒋雪梅;邓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及其抑制慢性炎症状况下单核细胞肝脏浸润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每组6只。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同时,苦参碱组予苦参碱30 mg/kg灌胃,衍生物组予衍生物30 mg/kg灌胃,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PBS 液0.5 ml灌胃,1次/d,每周连续5 d。6 w 末检测肝脏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 mRNA水平,单核细胞数目。结果造模组羟脯氨酸水平、MCP-1 mRNA表达、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苦参碱组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造模组,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苦参碱组( P<0.01或<0.05)。结论苦参碱及其衍生物衍生物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减少单核细胞肝脏浸润,降低MCP-1 mRNA的表达,并且其衍生物的作用较苦参碱更明显。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乌甲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株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细胞库提供的人NSCLC细胞株A549株。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LA进行干预和MTT比色分析法、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LA对NSCLC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凋亡率、细胞周期和 Cyclin E1表达的影响。结果 LA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规律呈剂量依赖性,相较于对照组,浓度在0.48~7.68 mg/ml的LA对于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有着统计学差异( P<0.05);在相应的各时间点,浓度为0.48和0.96 mg/ml的LA组A549细胞凋亡率均有着统计学的差异( P<0.05);浓度为0.96 mg/ml的LA组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显著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P<0.05);浓度为0.48和0.96 mg/ml的LA组A549细胞的Cyclin E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具有抗肿瘤的疗效,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凋亡、细胞周期以及Cyclin E1表达有关。

    作者:郑富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噬相关基因Atg4 B及LC3-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鼠海马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自噬相关基因Atg4B及LC3-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自噬机制在AL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SOD1-G93A转基因鼠进行试验,分别于发病早、中、晚期,通过 RT-PCR、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 Atg4B、LC3-Ⅱ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变化。结果与野生型鼠相比较,转基因鼠的 Atg4 B在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下调;LC3-Ⅱ在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在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自噬相关基因Atg4B及LC3-Ⅱ参与了ALS发病,ALS海马组织的病变与自噬异常有关。

    作者:周风华;刘焕彩;陈燕春;鞠杰;蒲雷东;王巧真;接琳琳;丁昊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身体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和脑功能的影响

    老化不仅是身体衰老过程,更是心理的衰退过程,其中认知功能的老化表现明显且影响大,它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干扰其日常生活。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身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前,身体活动减缓认知下降、提高执行功能、促进老年人脑的神经生长和降低老年痴呆风险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蒋长好;陈婷婷;石长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血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内皮素(ET)、血栓素(TXB)2、6-keto-PGF1α、D-二聚体( D-D)、FIB、PLg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后TC、LDL-C、ApoB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C降低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TX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XB2/6-keto-PGF1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D-D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且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罗丹峰;汪锦飘;林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心衰药物、硝酸酯类以及利尿剂和镇静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行高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指标、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动脉血CO2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较好,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召伍;陈泽江;钟江华;陈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腔镜在治疗胸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胸腺疾病是常见的纵隔疾病,而胸腺瘤是重症肌无力常见的病因。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已逐渐普及。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4年9月共完成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胸腺疾病12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浩亮;赵松;侯智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98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49例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 PG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和2 h 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A1c保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维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安全性高。

    作者:邵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空巢老人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空巢老人尿酸(UA)、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影响因素及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脉压( PP)、PP指数( PPI)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12名社区空巢老人BMI、血压、UA、GLU、HbA1 c、血脂。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UA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体育活动频率、BMI;影响GLU、HbA1c的主要因素有体育活动频率;影响胆固醇(TC)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影响甘油三酯(TG)的主要因素有BMI;影响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因素有性别、BMI(P<0.05)。经相关性分析,BMI与 UA、GLu、TC、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WHR与UA、GLU、HbA1c、TG 呈正相关,与 HDL呈负相关;PP、PPI与年龄、GLu、HbA1c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社区空巢老人UA、GLU、HbA1c、血脂的因素较多,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建红;董红歌;王鸿燕;马修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HSS)优于对照组(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涛平;焦建宝;刘晓峰;骞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时冠辅助老年隐裂牙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临时冠对于老年隐裂牙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上老年隐裂牙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牙均行正常的根管治疗,实验组制作临时冠,对照组正常暂封,对比两者根管治疗间期急症的发生率和复诊次数。结果实验组中,82.5%的患者可在2次复诊内完成治疗,而对照组中仅为40%;实验组诊间急症的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时冠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隐裂牙牙髓治疗的效果。

    作者:尹硕;李雯;刘继明;杨洋;李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侧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要素分析髋关节的应力情况。方法通过骶骨上方设定垂直向下700N的力量为荷重条件,采用增分法分10步逐渐增加载荷量。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CE角、VCA角同为15°、10°、0°的骨盆模型的髋关节面的应力进行计算。结果髋关节CE与VCA角逐渐减小时,关节软骨的有效负重面积也减小,在荷重条件相同条件下,软骨承重部分的接触压应力逐渐增大。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宇;王金成;赵昕;曲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南京市发现感染札幌病毒致老年人腹泻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人腹泻病因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6月在南京某医院腹泻门诊就诊并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粪便20份,对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用于指导用药和治疗。结果2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13份阳性,其中有5份诺如病毒,4份轮状病毒,2份肠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1份札幌病毒,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5%,加上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检测到的病毒,该结果说明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很高。结论确定病原后采取支持疗法,病人康复,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札幌病毒感染老年人致腹泻在南京是首次报道。

    作者:李伟;祁贤;吴培;付建光;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DM小鼠模型,治疗组分别按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高、中、低(60、40、20 g/kg)剂量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与DM模型组小鼠比较,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 P<0.01或P<0.05),血清 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能明显降低 DM小鼠 FPG,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特点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肥胖、高脂血症,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高尿酸易导致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华;林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8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在手术当天至术后第6天,每次给予UTI 1×105 U静脉滴注,3次/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术前1 d及术后1、3、5、7 d空腹抽血检测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IL-6、TNF-α、CRP、SIRS评分在术后1、3、5、7 d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在术后1、3、5 d血清 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在SI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存在炎症反应, UTI丁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血清 IL-6、TNF-α、CRP的浓度,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徐信玉;王大广;陈羽佳;徐越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IgG)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能否作为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指标。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419例。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于-20℃冰箱内保存。以病理学活检结果将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78例、浅表性胃炎组114例、萎缩性胃炎组125例、胃癌组10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受检者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血清HP-IgG抗体进行定量、定性检测。结果(1)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GI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较正常对照组PGⅡ水平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 PGI/PGⅡ(PGR)之间差异显著(P<0.05);(2)在除正常对照组外的341例上消化道疾病受检者中,Hp阳性246例(72.14%)、阴性95例(27.86%);(3)在萎缩性胃炎组中PG I、PGⅡ的水平与Hp的阴性和阳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PG结果阳性时,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PG阴性时,Hp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结论血清PGⅠ、PGR的变化水平与Hp感染密切相关;结合血清PGⅠ、PGR及Hp-IgG抗体检查可以作为胃癌的筛查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对Hp感染相关胃癌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烈辉;李捷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EEN+PN)与肠外营养支持(PN)对老年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EEN+PN组(n=53)和PN组(n=53),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测定其相关营养、生化、免疫及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住院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EEN+PN组血清白蛋白(ALB)与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PN组,而淋巴细胞计数(LYM)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中有5例发生腹泻、腹胀及恶心等并术后发症,PN组3例。结论早期EEN+PN较PN可更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护机体免疫能力及胃肠道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作者:孙晓林;宋展;杨玉兵;和青森;钱国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谵妄的危险因素

    术后谵妄( POD)是老年患者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意识、注意力、认识力和感知力短暂性障碍,其可使患者康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1〕,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脊柱手术由于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增加了老年患者POD发生的危险性。本研究筛选老年患者脊柱外科手术术后早期POD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小兵;吴论;刘志群;彭学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