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徐信玉;王大广;陈羽佳;徐越超

关键词:乌司他丁, 胃癌, 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8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在手术当天至术后第6天,每次给予UTI 1×105 U静脉滴注,3次/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术前1 d及术后1、3、5、7 d空腹抽血检测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IL-6、TNF-α、CRP、SIRS评分在术后1、3、5、7 d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在术后1、3、5 d血清 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在SI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存在炎症反应, UTI丁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血清 IL-6、TNF-α、CRP的浓度,减轻炎症反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鲑降钙素与注射用骨肽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效果对比

    骨质疏松( OP)因患者年龄增大引起生理功能退化,进而骨硬度、弹性降低。腰背痛是OP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1〕。本文拟观察鲑降钙素与注射用骨肽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OP患者腰背痛的效果。

    作者:陆洪军;李长德;唐海波;李淑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1〕。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为改善因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的损害,进而减少缺血的半暗带区域凋亡的细胞数,促进血液循环的重建。本文观察大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褚雪菲;刘道龙;周军怀;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侧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要素分析髋关节的应力情况。方法通过骶骨上方设定垂直向下700N的力量为荷重条件,采用增分法分10步逐渐增加载荷量。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CE角、VCA角同为15°、10°、0°的骨盆模型的髋关节面的应力进行计算。结果髋关节CE与VCA角逐渐减小时,关节软骨的有效负重面积也减小,在荷重条件相同条件下,软骨承重部分的接触压应力逐渐增大。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宇;王金成;赵昕;曲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定位鼻胃管位置的系统评价

    据报道,每年大约有100万的住院患者或接受家庭护理的患者要靠管饲获取营养〔1〕。鼻饲术是实施管饲饮食常用的方法〔2〕。在鼻饲管置入和保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置不到位或移位,甚至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留置鼻饲管时、管喂食物或药物前及持续的管喂过程中都必须对鼻饲管的位置进行验证〔3〕。本研究采用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 SR)〔4〕方法,对目前全世界关于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验证鼻胃管位置的定位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唐丽;芮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佛山地区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危险分层筛查及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危险分层筛查及治疗对策。方法110例房颤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观察组:进行危险分层,分别采用华法林抗凝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为0、3.45%、9.09%、33.33%,对照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15.38%、25.93%、58.33%、100.0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45%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4.55%(P<0.01)。结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越高,脑梗死发病率就越高,抗凝治疗就越有意义。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坚持华法林长期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及再次复发,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韶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抗凋亡基因(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模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月龄兔股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培养BMSCs至第九代。用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空载体腺病毒及带有 Bcl-2基因的腺病毒分别转染上述培养细胞。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2 w后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VEF)≤50%〕选取造模成功模型,并随机分为Ad-EGFP-Bcl-2组、Ad-EGFP组和DMEM组,每组6只,三组分别将Bcl-2转染的BMSCs及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BMSCs和DMEM注入心肌梗死交界区。4 w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缩短分数( F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Bcl-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 BMSCs的生存。结果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成功培养获得BMSCs;②以腺病毒成功将第九代BMSCs转染;③Ad-EGFP-Bcl-2组和Ad-EGFP组与DMEM组相比,心功能改善均优于DMEM组,Ad-EGFP-Bcl-2组改善更明显(P<0.05);④心肌梗死边缘区 Bcl-2表达在 Ad-EGFP-Bcl-2组明显提高(P=0.000);⑤移植细胞生存率提高了。结论经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 BMSCs移植可更好地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提高移植后干细胞存活率有关。

    作者:王曼;李树仁;高青;齐晓勇;党懿;张飞飞;荀丽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48例按发病距手术取材时间分为≤6 h组、6~24 h组、24~72 h组和>72 h组,每组12例。另选取远离血肿的脑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TIM-3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 h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实验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4~72 h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 RT-PCR 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表达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TIM-3的表达在发病6 h后增高,24~72 h达高,72 h后降低。 TIM-3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毕胜刘群;范佳;李冬;王李鸣;赵岩岩;关雪莲;侯丽淳;田嘉莹;王增冕;李晓涛;李培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科静脉曲张患者98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EAP)、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浅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 P<0.05),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CEAP程度分级有明显减低,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V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CIVI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TriVex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

    作者:林树森;李喜春;杨钰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硒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重要的含硒蛋白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硒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促进免疫调节等作用〔1〕,硒缺乏与癌症、病毒感染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等〔2〕相关。饮食补充硒等营养物质常用于保持健康和疾病预防,特别是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硒发挥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实验证据充分。本文就硒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易春峰;李元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及血浆eNOS、ICAM-1、TN-C和PGF2α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血浆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假注血组(n=18)、SAH 组(n=18)。假注血组及SAH组进一步按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7、11 d 3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 SAH 模型。二次注血后在各个时间点采集实验动物血液标本,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及基底动脉,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RT-PCR分别观察eNOS、ICAM-1、TN-C和 PGF2α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 SAH 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 SAH组与对照组和假注血组相比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少。 RT-PCR 及 ELISA 观察到 ICAM-1、TN-C和PGF2α在SAH组高表达。而eNOS在SAH组中低表达,第7天表达水平低。 eNOS浓度降低,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ICAM-1、TN-C和PGF2α浓度升高,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结论 SAH 后eNOS,ICAM-1,TN-C,PGF2α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eNOS,ICAM-1,TN-C,PGF2α可能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作者:吴雷;郭华;高子云;胡尚伟;沈晓黎;祝新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工娱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所致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矫正治疗及工娱治疗6个月,追踪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6个月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 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工娱治疗能够改善早期脑卒中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褚鸷;李玉玲;坑蓉;张辉;毛玉英;张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特点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肥胖、高脂血症,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高尿酸易导致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华;林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通过RNAi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窖蛋白-1基因表达

    目的:通过构建针对窖蛋白(CAV)-1基因的siRNA,研究RNAi技术对MCF-7细胞ca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MCF-7细胞,RT-PCR法检测cav-1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RT-PCR检测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中 cav-1 mRNA 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正常细胞组。结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av-1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鹏霞;孙宁宁;杨玉;陈珏晓;柳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偏硅酸钠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提供进一步支持。方法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喂硅组,每组4只。分离各组家兔外周血白细胞后检测加或不加脂多糖(LPS)和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条件下的ROS。以RT-PCR的方法检测CD36,TLR4,TLR2及 gp91phox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血症组和喂硅组血浆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高脂血症组白细胞 ROS的生成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喂硅组比高脂血症组ROS生成量减少(P<0.01),高脂血症组单个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36、TLR4、TLR2和gp91phox 的mRNA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喂硅组这四种基因的mRNA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 Na2SiO3对LPS和 fMLP刺激的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产生ROS有抑制作用;饮用Na2SiO3可以下调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36、TLR4、TLR2及gp91phox mRNA水平,Na2SiO3的这种作用不通过降低血脂而实现。

    作者:谷丽娟;马海涛;侯建明;甄艳军;李爱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成本控制视角的中国老年养护机构服务价格核算

    老年养护机构建设相关问题之一就是老年养护机构的服务收费与定价。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常重要的功能,如何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老年养护机构提供有效的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指导区间,一方面继续激励对老年养护机构的投资,另一方面要保证老年养护机构的收费趋于合理,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社会化养老需求。这意味着要在保证效率的同时需要保证社会公平。本文借鉴英国有关长期照护机构服务定价的模式与方法,从成本控制的视角探讨老年养护机构公平合理的服务价格核算问题。

    作者:宋春玲;廖少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南京市发现感染札幌病毒致老年人腹泻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人腹泻病因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6月在南京某医院腹泻门诊就诊并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粪便20份,对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用于指导用药和治疗。结果2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13份阳性,其中有5份诺如病毒,4份轮状病毒,2份肠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1份札幌病毒,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5%,加上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检测到的病毒,该结果说明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很高。结论确定病原后采取支持疗法,病人康复,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札幌病毒感染老年人致腹泻在南京是首次报道。

    作者:李伟;祁贤;吴培;付建光;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大鼠糖负荷时激素的应激性调节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和成年大鼠、雌性和雄性大鼠葡萄糖耐量实验过程中,血糖、胰岛素、皮质酮激素水平的应激性调节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成年雄性、成年雄性、老年雄性、老年雌性组,在葡萄糖耐量实验过程中,分别于0、30、60、120 min 采血,测定血糖值、胰岛素、皮质酮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和△I30/△G30。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脏器指数、胰岛素、皮质酮水平。结果相比较成年雄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升高,30 min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 P<0.01),0、30 min皮质酮水平降低( P<0.01),60、120 min胰岛素减少、皮质酮水平升高、脏器指数下降。相比较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的30、60、120 min血糖水平升高(P<0.05)、胰岛素减少,各时间点皮质酮均显著升高( P<0.05),脏器指数均下降( P<0.05)。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强弱顺序: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雄性大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强弱顺序:成年雄性大鼠>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雄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结论老年大鼠胰岛素发挥作用具有延时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特点,尤其是老年雌性大鼠。不同性别老年大鼠皮质酮反应性不同,机体脏器均有萎缩,基础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均较差。

    作者:周珺;李茂星;王晓丽;刘文洁;贾正平;邱建国;张泉龙;张汝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常见降压药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常见降压药(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A组(替米沙坦组)、对照B组(左旋氨氯地平),每组42例。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动态血压变化、非杓型高血压逆转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8 w 后,3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联合治疗组血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两个对照组血压下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转为杓型血压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B组非杓型高血压逆转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1)。治疗8 w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 P<0.05)。结论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用可有效地控制24 h血压,更好地逆转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祎;冯华;高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IS组及非PI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 PIS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 hs-CRP水平。结果 PIS 组血清hs-CRP水平于第1、3、7天均高于非PIS组(P<0.01),PIS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1)。结论 PIS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水平相关,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IS提供新方法。

    作者:周英;林忠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噬相关基因Atg4 B及LC3-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鼠海马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自噬相关基因Atg4B及LC3-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自噬机制在AL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SOD1-G93A转基因鼠进行试验,分别于发病早、中、晚期,通过 RT-PCR、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 Atg4B、LC3-Ⅱ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变化。结果与野生型鼠相比较,转基因鼠的 Atg4 B在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下调;LC3-Ⅱ在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在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自噬相关基因Atg4B及LC3-Ⅱ参与了ALS发病,ALS海马组织的病变与自噬异常有关。

    作者:周风华;刘焕彩;陈燕春;鞠杰;蒲雷东;王巧真;接琳琳;丁昊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