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和对策

赵然;陈任;马颖;秦侠;胡志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 居家养老, 养老服务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现状,追踪传统养老模式和新型养老模式的结合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以合肥市NB社区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实地走访获得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养老服务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养老服务设施等相关数据,并通过深入访谈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及原因。结果该社区养老模式单一,服务内容局限,服务队伍匮乏,老年人养老选择迷茫。结论建立“政策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社区服务、单位协助、机构补充、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城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上报的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122例不良反应中,84例(68.85%)在患者不合理用药时出现,38例(31.15%)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过程中,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40,P<0.05)。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中男85例(69.67%);多于女37例(30.33%)。不同年龄段都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而<10岁的儿童发生率低。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占18.85%(23/122),其次为痰热清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分别占13.93%(17/122)和12.30%(15/122);参麦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66%。本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悸、胸闷、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控工作,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用药原则。

    作者:朱春丽;汪平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rs797523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患者260例和对照组221例,收集相关资料,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及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样本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25(OH)D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之间的相关性,25(OH)D及TRAb水平在不同基因型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Graves病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Cvs.A:57.1%vs.47.3%,χ2=9.260,P=0.002;CC vs.AA:χ2=7.912,P=0.005);相对于基因型AA者,CC基因型增加Graves病发病风险(OR=2.003,95%CI:1.235~3.246)。(2)Graves病初发组中,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74±3.10)vs(20.98±2.82)ng/ml,F=50.9,P<0.001〕;25(OH)D与TRAb水平呈负相关(r=-0.264,P=0.035);AA基因型者25(OH)D水平较CC+AC基因型者高〔(16.12±3.28)vs(14.16±2.86)ng/ml,F=2.975,P=0.039〕,而TRAb值较低〔(11.65±3.90)vs(18.12±8.63)IU/L,F=3.244,P=0.028〕。结论 VDR基因ApaI(rs7975232)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 Graves病及其25(OH)D、TRAb水平相关;Graves病初发组患者伴随低25( OH) D,且与TRAb负相关。

    作者:龙雄;吴文飞;胡卓清;周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南京市发现感染札幌病毒致老年人腹泻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人腹泻病因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6月在南京某医院腹泻门诊就诊并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粪便20份,对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用于指导用药和治疗。结果2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13份阳性,其中有5份诺如病毒,4份轮状病毒,2份肠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1份札幌病毒,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5%,加上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检测到的病毒,该结果说明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很高。结论确定病原后采取支持疗法,病人康复,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札幌病毒感染老年人致腹泻在南京是首次报道。

    作者:李伟;祁贤;吴培;付建光;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多态与唐氏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母体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和胱硫醚-β-合成酶(CβS)基因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DS)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70例 DS 患儿母亲和117例对照女性的 MTHFR 两个多态位点( C677T、A1298C),利用SHEsis在线分析软件进行单体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PCR法检测CβS 844Ins68基因型。 Pearson χ2检验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计算比值比评价相对危险度。结果 MTHFR基因两个多态位点及CβS 844Ins68突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 MTHFR 677T/T /1298(C/C+C/A)联合基因型显著地增加DS发生风险(OR=8.46,95% CI:0.90~79.51,P<0.05)。 MTHFR 两个多态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68);677T-1298C单体型与DS发生显著相关(OR=5.22,95% CI:1.37~19.94,P<0.01)。结论 MTHFR两个位点变异联合分析及677T-1298C单体型可能是DS发生的风险因素,不能排除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在DS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廖亚平;张鼎;周伟;刘长青;董淮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常见降压药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常见降压药(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对照A组(替米沙坦组)、对照B组(左旋氨氯地平),每组42例。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动态血压变化、非杓型高血压逆转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8 w 后,3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联合治疗组血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两个对照组血压下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转为杓型血压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B组非杓型高血压逆转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1)。治疗8 w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 P<0.05)。结论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用可有效地控制24 h血压,更好地逆转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祎;冯华;高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糖、脂代谢特征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4例,甲亢组54例,甲减组50例,健康组(对照组)50例;青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8例,甲亢组51例,甲减组47例,均行糖耐量试验( OGTT)并测定血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空腹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甲亢组1 h血糖(PG)、2 h 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 h PG明显高于青年甲亢组(P<0.01)。老年甲亢血脂各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1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老年甲减患者甲减组HDL-C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除ApoA1外,其余血脂指标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5或 P<0.01)。老年甲亢组MDA、SOD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甲亢组(P<0.01),MDA与 FT4独立相关。老年甲减组 MDA、SOD、OX-LD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 MDA、OX-LDL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1),MDA与LDL-CFT4独立相关。老年和非老年甲亢组、甲减组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老年组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甲亢患者氧化应激发生于氧化损伤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甲减患者主要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高惠娟;杜媛媛;刘燚;刁迎斌;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旅游者健康风险的预防及社会保障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1〕。这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老年旅游者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表现,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关键。但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健康风险。老年旅游者的卫生保健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还间接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因而,旅游卫生保健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勇;陶立坚;杨土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核因子-κBP65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AEG)-1和核因子(NF)-κBP65表达,观察二者与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79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0例骨瘤脱钙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二组中AEG-1、NF-κBP65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表达、MVD值均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脉管浸润、Ki67增殖指数及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AEG-1和MVD、NF-κBP65和MVD、AEG-1和NF-κBP65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 AEG-1、NF-κBP65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AEG-1、NF-κBP65均与肿瘤间质MVD有协同作用。

    作者:祁玉林;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到313株大肠埃希菌的相关资料。结果425例肿瘤患者培养出细菌样本425例,其中313株(73.65%)为大肠埃希菌,其主要来源于尿道感染的前5位肿瘤疾病,即宫颈癌、直肠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313例大肠埃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60株(51.1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耐药性低,其次为他唑巴坦;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其次为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结论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分布广泛,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蓉;龙旖;任立平;肖会荣;冷丽娟;李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IS组及非PI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 PIS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 hs-CRP水平。结果 PIS 组血清hs-CRP水平于第1、3、7天均高于非PIS组(P<0.01),PIS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1)。结论 PIS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s-CRP水平相关,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IS提供新方法。

    作者:周英;林忠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诊PCI中应用的疗效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因 STEMI行急诊 PCI的老年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5~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替罗非班应用组( A组)和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应用组( B组)。观察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即刻血流恢复TIMI分级、术后2 h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峰值,采用心脏彩超评价术后1 w及3个月心功能,随访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B组)与替罗非班组(A组)术后即刻 TIMI3级血流率分别为90%和23.3%(P<0.05),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93.3%和33.3%(P<0.05),CK-MB峰值分别是(188±85)U/L和(266±113)U/L(P<0.05)。 B 组与 A组术后1 w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0%±8%和49%±10%(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43±3)mm和(45±3)mm(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33±2)mm和(34±2)mm(P>0.05);B组与A组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测量LVEF分别为51%±8%和45%±9%(P<0.05),LVEDd分别为(44±3)mm和(50±3)mm(P<0.05),LVESd分别为(31±3)mm和(38±4)mm(P<0.05)。术后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和13.3%(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的治疗策略可提高老年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心肌灌注,更有效挽救存活心肌,避免心功能减退,能够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作者:卜令同;李谦;陈多学;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修订版HSOPSC问卷对广州市8家老人院260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安全文化优势领域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2%),园区内团队合作(89.8%),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9.9%)和老人院管理者对老人安全的支持(79.4%);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7.2%),事件报告频率(42.1%)和人员配置(37.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人员配置、护士所在园区、老人院性质、本院工作年限、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对预测安全文化总分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22,R2=0.293,P<0.05)。结论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有待提高,老人院管理者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楚婷;刘可;张利峰;马一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高血压能否普遍有效的控制,主要是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关〔1〕。依从性是指病人的行为在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2〕。原发性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即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3〕。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控制血压,还影响到高血压的转归和进程及相关靶器官受损的程度。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海静;刘同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朝虹;苏晓萍;赖希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人控制感、心理弹性与成功老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控制感与成功老化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控制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RS)和成功老化问卷,通过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结合的方式对250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老年人的总体成功老化状况较好,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实现成功老化,群居、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月退休金有助于成功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的可能性降低;②老年人控制感、心理弹性和成功老化两两呈显著正相关;③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在老年人控制感与成功老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人控制感对成功老化有直接的影响,且部分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一结果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升与积极老化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怀滨;张斌;杨晓涵;林丽红;陈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大鼠脊髓损伤(SCI)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西药组、电针组,采用改良式的Allen打击法制备SCI模型,并分别于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段(6 h、1、7 d)进行取材,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Fas、TNFR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 Fas、TNFR1表达水平均下降( 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效果相当( P>0.05)。结论电针治疗SCI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脊髓中的Fas、TNFR1的表达水平,进而阻止细胞凋亡进程、促进脊髓组织损伤的恢复等来实现的。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硒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重要的含硒蛋白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硒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促进免疫调节等作用〔1〕,硒缺乏与癌症、病毒感染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等〔2〕相关。饮食补充硒等营养物质常用于保持健康和疾病预防,特别是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硒发挥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实验证据充分。本文就硒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易春峰;李元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GC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52例T2DM合并牙周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该院52例单纯牙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TNF-α、GCF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糖尿病并发牙周病患者的HbA1c及GCF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 TNF-α、GC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bAlc≥8%者TNF-α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 HbA1c<8%者(均 P<0.05);HbA1c及 GCF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 r=0.768,0.821,均P<0.05)。结论 T2DM 并发牙周病者 GCF 内的 TNF-α水平较高,且其与 GCF 和 HbA1c 呈相关性,对 TNF-α水平监测有助于T2DM并发牙周病者的治疗。

    作者:李艳莉;邓金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5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初步分析

    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 NB )病理学检查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是前列腺病变的可靠方法。国外NB病理学研究报道较多,不乏大宗病例研究〔1〕。国内虽有相关研究〔2,3〕,多数关注前列腺癌〔4,5〕,少数关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PIN )〔3〕,其他病变鲜有涉及。本组分析1250例NB标本病理学诊断,与国外文献进行比较,探讨中国人NB中前列腺病变特点。

    作者:马庆锋;王功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空巢老人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空巢老人尿酸(UA)、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影响因素及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脉压( PP)、PP指数( PPI)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12名社区空巢老人BMI、血压、UA、GLU、HbA1 c、血脂。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UA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体育活动频率、BMI;影响GLU、HbA1c的主要因素有体育活动频率;影响胆固醇(TC)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影响甘油三酯(TG)的主要因素有BMI;影响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因素有性别、BMI(P<0.05)。经相关性分析,BMI与 UA、GLu、TC、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WHR与UA、GLU、HbA1c、TG 呈正相关,与 HDL呈负相关;PP、PPI与年龄、GLu、HbA1c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社区空巢老人UA、GLU、HbA1c、血脂的因素较多,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建红;董红歌;王鸿燕;马修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